童话角色转职怪物——《XXWN:血染蜂蜜2》
今天聊聊美国电影《XXWN:血染蜂蜜2》。
片名Winnie-the-Pooh: Blood and Honey 2(2024),别名Winnie the Pooh: Blood and Honey 2。
在第一部《XXWN:血染蜂蜜》中,那只爱吃蜂蜜的憨厚小熊,变成提电锯杀人的恐怖怪物。
导演瑞斯以不足 10 万美元成本拍出的《XXWN:血染蜂蜜》全球票房突破 600 万美元,于是顺势宣布打造扭曲童年宇宙,魔改更多童年IP。
扭曲童年宇宙第二部便是续集《XXWN:血染蜂蜜2》。说实话,第二部比第一部好看一点点,在毫无节制的血腥狂欢上更进一步。
片尾彩蛋表明维尼和小猪正在再生,扭曲童年宇宙的大戏已经拉开。扭曲童年宇宙目前已经推出四部电影,在本片片尾通过手绘画让我们看到《小鹿斑比:复仇》《彼得潘的梦幻岛噩梦》《匹诺曹:弦断》……这些电影已在路上,最终还将迎来一部《噗噗宇宙:怪物集结》。
故事接着上一部的屠杀。
主人公克里斯托弗·罗宾成了全镇公敌,大家都认为他才是“百亩林大屠杀”的真凶。没人相信他口中“变成杀人魔的童年玩伴”。
他失去工作、遭人唾弃,只能靠催眠治疗勉强维持理智。而森林深处,维尼和小猪并不孤单。新角色猫头鹰和跳跳虎加入了这场杀戮盛宴。他们不再满足于躲在林中杀人,决定主动出击,血洗小镇。
如果说第一部只是一场廉价的恐怖闹剧,这一部真的在试图认真完成一个故事。
尽管这个故事仍然漏洞百出、逻辑牵强,但至少它在建立扭曲童年宇宙的世界观。
电影揭露了维尼和他的朋友们的真正起源,他们并非纯真童话角色,而是一个疯狂遗传学家实验室里的产物。小时候被绑架、被进行基因实验,与动物DNA强制融合。他们死后再生、爬出坟墓,变得扭曲而愤怒。
克里斯托弗·罗宾事实上是维尼的亲生兄弟,他从小压抑了这段恐怖记忆,甚至忘记了这些“朋友”到底有多危险。
这个设定虽然荒谬,却让电影多了一层悲剧色彩。
维尼不再只是一个杀人魔,他也是受害者。猫头鹰成了这群变异生物中的指挥者,阴沉而狡猾。跳跳虎则被设定为最野性、最不受控的一个,因为他长期被猫头鹰关在笼子里。
这些角色外表粗糙,头套造型也比上一部的橡胶面具好多了,至少有了性格。
你能想象这样一部玩噱头粗制滥造的电影里,居然还埋了不少彩蛋,算是给原著粉丝的小小“礼物”。
克里斯托弗·罗宾使用的搜索引擎叫“米尔恩”取自原作者AA Milne的姓氏。
一个猎人名叫“谢泼德”,取自原书插画家Ernest Shepard的姓氏。
克里斯托弗的父母叫艾伦和达芙妮,也正是真实生活中克里斯托弗·罗宾的父母名字。
片中一句台词:“你不能呆在森林的角落里等待别人来找你,你有时必须去找他们”也出自原著《XXWN角的房子》。
真正让这部电影超过第一部的是它彻底拥抱了自己的荒诞本质和血腥砍杀B级片属性。
它不再试图假装是一部严肃恐怖片,而是大方做一部B级血腥喜剧。
杀戮场面量大管饱,电锯肢解、钻头穿颅、眼球挖出、肢体乱飞……尤其是在末尾高潮霓虹灯锐舞派对中,跳跳虎冲进人群,一边喊着“过来你这荧光”,一边把人的内脏当彩带甩,可以算得上是近年来B级片里为数不多的精彩镜头了。
婊子
不过《血染蜂蜜2》肯定不是一部常规意义的好电影。
它节奏不稳,文戏冗长,台词生硬,许多情节只是为了杀人而杀人。它试图探讨创伤与记忆,却总是沉迷于更血腥、更疯狂的场面。
它明明可以更疯,却偶尔又想严肃起来,这种分裂感,让电影处在一种尴尬的摇摆中。
或许这部电影从来就不该被认真对待。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对版权的嘲讽。
童话角色转职怪物,
打造扭曲童年宇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