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外之家 | 温暖驻外人
数十万驻外人都在关注
驻外之家人才网
www.zhuwaizhijia.com
青涩,老练,冲动,睿智,从稚嫩懵懂的少年蜕变成深邃成熟的“老男孩”,需要多久?
我用了六年时间。
挫折,苦涩,成功,喜悦,我在非洲这片沃土上埋头耕种、努力奔跑。“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当终于进入结满金果的果园 ,我回头一看才恍然发现,原来不知不觉中,自己已经收获了整个秋天。
“王婆”卖瓜,刚果我来了
2014年,我刚毕业,加入华为无线行销大家庭。半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领导派我去南非支撑一个紧急项目,希望我能提前熟悉一线的相关工作,为后续外派提前做好准备。
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积极配合系统部同事,顺利完成了项目的签署。“小伙子挺不错的,不如留下来吧?”大家一边打趣一边建议。我当时有点心动,自己刚毕业还很年轻,又有满腔的憧憬与冲劲,摸爬滚打都不怕,如果能有机会能让自己快速成长、独当一面,那我一定要去试试。再说了,去艰苦地区还能多挣点儿钱呢。
这趟出差接近尾声的时候,我找主管聊了聊下一步的外派计划,“我想去艰苦地区担任主产品经理。”我将自己的想法一五一十地跟主管讲了。主管听完满脸惊讶:“你还是个新人,首次外派如果去南非这样的大系统部,先配合产品经理做些拓展工作,也好有经验丰富的老同事带一带,上手会快些,压力也小些呀!如果直接担任艰苦地区一个系统部的无线产品经理,会碰到很多困难甚至挫折,你能不能承受得住啊?”
主管诚恳的话语是打心眼里为了我好,我心里充满感激,可不知道哪里来的信心和勇气,当时的我只听得进去自己心里的那个声音,我想去,我能做到。“我是一个挺能抗压的人,学习能力也比较强……”我开始一顿“王婆式”自卖自夸,大力兜售我能行的优点,生怕主管不同意。
结果很圆满,我如愿派往海外第一站——刚果代表处。
2015年9月15日,我正式踏上了刚果金的土地。跟随代表处的接机车来到了办公地,一座独栋的现代化办公大楼映入眼帘,与之遥遥相对的则是宿舍楼。宿舍与国内的居民小区一模一样,员工即使身在海外,也能住得像国内的家一样温暖舒适。
令我这个“篮球迷”感到更加惊喜的是,办公楼和宿舍楼之间居然还有一个标准的塑胶篮球场。后来我才知道,刚果最好的篮球场就在华为公司的院子里。之后的每个周末,我都会约上同事们打上一场过过球瘾,很快大家互相之间就熟络了起来,我在海外不仅有了工作中的好伙伴,还交到了一帮生活上的好兄弟。外部大环境虽然艰苦,但是公司的小环境真是做到了极致,让海外员工真正有了“吃好住好”不想家。
花钱“唠唠嗑”
刚到代表处第二周,我第一次跟着老员工去拜访客户,他们一见面,便开始熟悉而自然地全程用英文交流,我还搭不上话,只能坐在一旁先听着。
然而越往后听,我就越是心慌——他们在聊什么?我怎么90%都听不懂啊!好不容易抓住一闪而过的几个词汇和短句,我甚至在脑海里拼凑不出完整的意思。这种窘迫的感觉不亚于一次语言场上的“凌迟”,我愈发感到坐立难安,假装一边聚精会神地听一边点头也不行,好不容易第一次来见客户,一语不发好像也不太合适,这时的我,真实地被挡在英语这扇铜墙铁壁的门外,仿佛我才是那个因语言不通而手足无措的“老外”……
走出客户办公室的时候,我的脚步仿佛有千斤重,心情也跟着低落了起来。同事看出了我的异样,关切地问我怎么了,“怎样才能快速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达到跟客户无障碍交流的程度呢?”同事一听,原来是这个问题啊,哈哈笑了起来,说:“其实大家以前刚来海外的时候,都会遇到语言上的问题,没啥大不了的。”他这一句让我轻松不少,“那有什么好办法吗?”我连忙追着问。“你按照我说的这样做试试……”
后来,隔三差五一有机会,我就到客户办公室去拜访,见到哪个客户就和哪个客户聊,工作也好、生活也好,只要是我能聊上几句的,我都会试着打开话匣子,一方面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能让客户感到亲切,拉近距离。我还想了个办法,主动邀请本地员工一块儿去食堂吃饭,就连周末我也会邀请他们,中餐西餐任君挑选,我请客,只要能陪我“唠唠嗑”就行。这样每天无形中挤出了很多聊天的时间,渐渐地,我的英语说得越来越好了。
三个月后,我已经能用比较流利的英语和客户交流解决方案了,不仅能听懂客户的问题,同时也能很好地解答客户的问题,在工作中我也变得更加自信了。
你做事,我最放心
在代表处锻炼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业务上比较熟练,能够承担的责任也变多了。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我开始接手第二个系统部做无线产品经理工作。
没想到才刚开始接触,我就感到很不适应。“Right now”成了我日常听到最多的高频词汇,这个词宛如一道紧急军令,上面还插着三根加急的鸡毛。一开始,我们一头扎进去,希望尽最大努力以最快速度满足客户的要求,但效果却不尽人意,我们被打得措手不及,疲于奔命。
“为什么所有的事情都如此紧急?”这样下去不是良性的工作方式。我静下心来,向周边的客户经理,前任产品经理以及系统部的同事请教,去了解这位客户,同时了解子网的流程、集团的相关流程。
两周过去,我充分了解背景后发现,原来“事事紧急”的背后,是客户侧未能提前对网络做好洞察和规划,导致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找到了问题的根因事情就好办了,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如何帮助客户提前做好网络洞察、预测和规划,输出相关解决方案,主动和领导和集团进行汇报。
经过几次汇报之后,客户领导和集团非常认可,认为这位客户非常优秀。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两个人的工作方式都发生的巨大变化,再也不是被“牵着鼻子走”,而是主动出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帮助客户在其内部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同时也有机会将我司解决方案引导落地。渐渐地,我们俩也成为了工作和生活上很好的朋友。
到后来,在我离开刚果向他道别时,客户笑着说道:“我配合过这么多的华为产品经理当中,你做事最让我放心。”
锁定未来五年格局
2018年对于我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我成长最快的一年。
在代表处的这两年时间里,大大小小的项目也牵头搞过很多,非洲的第一单商用CloudAIR突破,非洲第一单AAU(射频和天馈一体化)上量等等。经过这些项目之后,我的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此时,我需要真正的大项目来检验和提升自身的能力。很快,检验我实力的机会来了。
2018年1月,一牌客户V发标进行无线网络改造,同期第二周,二牌客户A发标全网无线进行改造。同时来了两个网改的项目,我当时既兴奋又紧张,兴奋是,终于可以有更大的项目来锻炼了;紧张的是,怀疑自己能不能同时牵头搞两个大项目,内心在不断打鼓。
代表处的领导用他丰富的经验宽慰我,“由你担任两个项目的SR(解决方案责任人),大家一起参与进来,没有什么问题的。你平时项目做得不错,做这样的项目肯定也没有问题,相信自己。”听完领导的鼓励,我安心了许多。
凡是大型的网改投标项目,都是时间紧任务重,更何况同时接手两个。“如果不注意工作方式和方法,很容易既把自己搞得一身疲惫,又把项目搞得一团糟。”我在心里慢慢思量,决定在一开始就拉通整个项目组制定相关的投标计划,相关人员输出方案材料,跟踪闭环各个环节,在流程上确保项目高效、流畅地运作。
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每个网改项目都至少交了十几轮标,今天A客户交标,明天B客户刷新方案,我每天不是在交标,就是在交标的路上,忙得不亦乐乎。自己沉浸在当时的氛围中,虽然顶着工作和身心的压力,但我却没有感觉到疲惫,内心反而被满足感填满。
在整个项目过程中,每位项目组成员都全身心投入,针对如何进行商务设计、方案设计,为客户打造有竞争力的优势方案和有价值的管理服务,我们都进行了详细的研讨,争取每一个环节都最到最好,将“1+1>2”在项目中不断叠加,最大化地发挥出效能。
“星光不问赶路人,皇天不负有心人,胜利只会迟到,但不会缺席”。经过项目组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最终这两个项目我司都成功中标,锁定了未来五年的格局。
阴差阳错,非洲缘未了
到2019年6月,算起来,我在刚果金已经待了接近4年的时间。
一个地方待久了,工作开始进入平缓的“静水期”,刚开始的困难、挑战、激情,逐渐被熟门熟路的“游刃有余”代替。这是好事情,但也引起了我的警惕,人是容易产生惰性的。“不如换个地方继续奋斗?正好还可以检验下自己是不是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够做得很好。”我兴奋地想,回国搞5G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谁知道命运总是阴差阳错,正当我面试通过,准备走内部调动流程的时候,忽然接到之前的老领导的电话:“喀麦隆M客户现在有仗要打,也是搬迁项目,过来搭把手?”这一个电话彻底打乱了我的计划,我回国的想法开始动摇,“是回国搞5G,还是继续留在非洲做项目?”
也许是非洲缘未了,我思考了一天之后,决定还是继续留在非洲。我可以去喀麦隆继续发光发热,趁热打铁,把刚成功的项目经验复制到喀麦隆来,在当地做出一番贡献,想想也挺好的。
说去就去,7月,我到达喀麦隆代表处,担任M客户SR的工作。8月,M客户对整网进行发标,我们有机会来搬迁首都扩大格局了。由于有之前的项目经验,领导也信任我,让我继续担任M客户格局突破的解决方案负责人。“又有仗可以打了!”我跃跃欲试,感觉曾经燃烧的激情又回来了。
M运营商的首都突破,是代表处今年的重点工作,也是从2018年开始进行持续运作的一个项目,项目组的目标非常明确,守住现网格局的同时,抢占流量高地,扩大优势份额;同时能够帮助客户改善整体网络质量,持续做到网络领先。
时间紧,任务重,说干就干。组织成立答标项目组、分解相关工作、方案制定、策略制定等等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因为有之前两个项目的经验,这次我感觉轻车熟路,本以为自己做得很好,没想到突然一盆冷水泼来。在第一次技术打分中,虽然在客户界面做了相关的价值呈现,但是我司和竞争对手分数旗鼓相当,完全没有体现出我司解决方案和交付的优势来,这让我感到极度自责。
我赶紧拉通地区部和系统部制定补救措施,一天之内,针对客户所关注的点,整理出我司解决方案的优势材料,向客户进行澄清。经过整整三天和客户不断沟通讲解,客户被我们的真诚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打动,深入了解到了华为的方案的独特价值,在第二轮打分时,华为的技术分大幅领先。
经过项目组4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取得项目的成功,锁定了未来的格局。
路在远方,继续前行。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和一群有共同志向的兄弟共同闯荡,一起做有趣、有意义的事情。在非洲,为非洲。继续奔跑吧,老男孩!
来源:华为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