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结束的巴黎奥运会,又将大众的视野聚焦在了法国这个自中世纪以来就是欧洲的艺术中心、浪漫到骨子里的国度。
“法国”,浪漫、自由与爱的代名词。从卢浮宫到蓬皮杜,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期,无论是音乐、文学、戏剧、绘画,法国成为了艺术家的聚集地,逐渐形成了带有独特魅力的法兰西文化。
9月28日,旅居中国的法国小提琴家鲍里斯·博尔戈洛托将亮相兴证全球基金独家支持的“未来大师”系列音乐会,带来四首耳熟能详的小提琴与钢琴经典作品,分别来自莫扎特、弗兰克、格里格和韦克斯曼(改编比才《卡门》)。这四位声名远赫的作曲家,都以独特的音乐风格,为小提琴与钢琴这一经典搭配注入了不同的法式音乐配方与法兰西独有的浪漫调味料。
从莫扎特在巴黎的哀伤,到弗兰克浪漫主义中的诗意,再到比才《卡门》中的自由灵魂,这无疑将是一场充满法式情怀的音乐之旅。
小提琴家鲍里斯·博尔戈洛托向东艺观众问好
旅居法兰西的莫扎特
莫扎特
E小调钢琴小提琴奏鸣曲,作品304
莫扎特的E小调奏鸣曲(作品304)完成于他1778年旅居巴黎期间。当时的巴黎正是欧洲艺术文化的中心,从萨尔茨堡来的莫扎特在这里汲取了丰富的灵感。但在此期间,他也承受了巨大的个人痛苦——他的母亲不幸去世。
这期间他创作了一些小调作品,在他的音乐生涯中可谓极其罕见,哀伤的情感渗透进音符中。巴黎的人生变故激发出这位奥地利作曲家内心的深刻思考,孕育了其音乐内在的情感深度。
莫扎特和家人
莫扎特深受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启蒙思想家们推崇理性与简洁,这首奏鸣曲在结构上就有体现:简洁却富有力量,充满了对生命的哲学思考。
全曲情感深沉且充满对话性。正如莫扎特所说:“生活的苦难压不垮我,我心中的欢乐不是我自己的,我把欢乐注进音乐,为的是让全世界感到欢乐。”他将个人的情感经历转化为普遍的艺术表达。
乐曲的第一乐章以对话性的旋律线条,展现了小提琴与钢琴之间的互动,这种对话性质是古典时期音乐的一个典型特征。第二乐章则提供了与第一乐章情感上的对比,更加内省和抒情,营造出一种温柔和抚慰人心的氛围。
莫扎特在这首奏鸣曲中巧妙地运用和声和调性,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体现了他对音乐形式的精湛掌握。这与莫扎特的信念相呼应:“我将会在旋律中生活,也将会在旋律中逝去。音乐成了我的生命。”
小提琴家鲍里斯选择它作为音乐会开篇,正是希望以其简洁优美的旋律,让观众进入音乐的理性与情感交织的世界。这既是他对古典音乐纯粹之美的追求,也充分体现了法国文化所崇尚的优雅与简洁之美。
最浪漫的法兰西
弗兰克
A大调小提琴和钢琴奏鸣曲,作品8
弗兰克的A大调奏鸣曲(作品8)是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杰作,创作于1886年,作为结婚礼物献给小提琴家尤金·伊萨伊。
乐曲中的灵感不仅来自于爱情的美丽,还融入了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命运与激情的交织。法国传统故事《阿贝拉尔与爱洛伊丝》的爱情悲剧精神也隐隐体现在这首作品中:那种深刻永恒的情感,彷佛跨越时间的浪潮,给音乐带来了强烈的戏剧张力。
左:弗兰克。右:尤金·伊萨伊
弗兰克虽然出生于比利时,但他的大部分职业生涯都在巴黎度过,并深受法国浪漫主义的影响,吸纳了当时法国文学与艺术中的诗意表达,还推动了法国民族音乐的复兴。他的风格继承了德国的严谨思维,也流露出法国的感性与细腻。作品中既有宗教的虔敬,也有变幻不定的激情。
这首奏鸣曲由四个乐章构成。第一乐章以A大调呈现,旋律亲切细腻。第二乐章以D大调奏鸣曲式构成,主题动机英勇豪迈、意志坚定。第三乐章是宣叙性幻想曲,展现了弗兰克即兴演奏的才华。第四乐章回到A大调,采用卡农手法,具有圣咏风格。
主题变形的手法,让核心旋律在不同乐章中以各种面貌重现,犹如生命在时间的流转中不断蜕变与重生。这不仅是音乐的循环,更是对存在本质的沉思。
弗兰克的音乐如同一首哲学诗。小提琴与钢琴的对话,就像两位智者正在探讨着生命的奥秘。我们仿佛能够从中看到柏拉图的理念世界:那里充满了纯粹、和谐与真理。每一次聆听,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对生命意义的深刻追问。
大自然里的法兰西
格里格
G大调钢琴小提琴奏鸣曲,作品13之2
作为挪威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格里格的作品充满了浓郁的北欧风情。而与此同时,格里格的音乐与法国人对大自然的浪漫化理解之间也有一种天然的默契:格里格作品中跳跃的旋律和多变的节奏,仿佛描绘了挪威的广袤森林和湍急河流,与法国浪漫主义绘画中对自然的崇拜不谋而合。
在G大调奏鸣曲(作品13之2)中,格里格融合了挪威民间音乐元素和法国传统文学中“牧歌”风格的诗意,如同一首自然与精神的颂歌,在挪威的群山与峡湾间,回荡着民族的灵魂与个人的哲思。
这部作品诞生于1867年的盛夏,格里格仅用了三周就在灵感的迸发中完成。三个乐章如同生命的节奏,从深沉的悲伤,到活泼的明快,再到抒情与戏剧性的交织,最终汇聚成挪威人民勤劳与坚韧的民族精神。
小提琴家鲍里斯希望通过这部作品,诠释挪威与法国对于自然美感的共鸣,让听众感受到不同文化对大自然的共同热爱和表达。这一刻,让我们从城市的喧嚣中抽离出来,在音乐的森林中享受片刻安宁。
歌剧里的法兰西
比才/韦克斯曼
《卡门》主题音乐会幻想曲
《卡门》是法国作曲家比才创作的最后一部歌剧,也是法国歌剧史上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故事虽然以西班牙为背景,但那追求自由与爱的一抹“鲜艳的红”,反映了当时法国社会对个性解放的渴望,成为法国文化的象征。
在这部歌剧的启发下,不同作曲家创作了多部卡门幻想曲,其中就包括弗朗茨·韦克斯曼的作品。
韦克斯曼的卡门幻想曲是为小提琴和钢琴而作,以歌剧《卡门》的旋律为基础,融入了西班牙民族音乐元素,尤其是吉普赛音乐风格,旋律和节奏充满了热情活力,同时也不乏戏剧性的对比和内省的气质,将原作歌剧中的火热与炫技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小提琴领域,这是一首技巧极为艰深的作品,需要具备精准的音准、流畅的换把、灵活的指法和弓法,以及对音色变化的敏感控制。乐曲中频繁出现快速的跳弓、复杂的双音与和弦、高难度的颤音和泛音,都很考验演奏者的基本功与技巧熟练度。此外,演奏者也要具备深刻的音乐感悟力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能力。
法国大革命以来,法国人深受“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影响。小提琴家鲍里斯以卡门幻想曲结束音乐会,希望传递出自由与激情的终极表达。
莫扎特的抒情优雅,弗兰克的浪漫激情,格里格的自然景色,《卡门》的戏剧张力……通过这些作品,鲍里斯将带来的不仅是音乐的盛会,更是一场文化的深度体验,带我们领略浓郁的法国风情与纯正的法兰西浪漫。
*本文作者:旅美钢琴家、钢琴演奏博士周笑扬
兴证全球基金 践行责任 成就价值
2024未来大师独奏重奏系列音乐会
琴弦上的浪漫幻想
鲍里斯·博尔戈洛托小提琴独奏音乐会
演出时间:2024年9月28日(周六)19:45
地点: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演奏厅
票价:VIP300/180/120元
优惠套票
300元(120元*3张)
300元(180元*2张)
500元(300元*2张)
曲目PROGRAM
莫扎特
E小调钢琴小提琴奏鸣曲,作品304
弗兰克
A大调小提琴和钢琴奏鸣曲,作品8
格里格
G大调钢琴小提琴奏鸣曲,作品13之2
比才/韦克斯曼
《卡门》主题音乐会幻想曲
Mozart
Sonata for Violin & Piano in E Minor, KV.304
C. Franck
Sonata for Violin & Piano in A Major, FWV8
Grieg
Sonata for Violin & Piano in G Major, Op.13 No.2
G. Bizet / F. Waxman
Concert Fantasy on Themes of Carmen
*曲目以现场为准 Program is subject to change
「未来大师」系列 更多演出
10月11-12日(五/六 FRI/SAT)
钢琴上的诗与歌
汪月含早期钢琴音乐会
早期钢琴| 汪月含
10月13日(日 SUN)
舞动双琴
葛灏、胡庭银钢琴、管风琴二重奏音乐会
钢琴| 葛灏
管风琴| 胡庭银
11月10日(日 SUN)
肖邦的馈赠
波兰克劳迪娅·库德尔科钢琴独奏音乐会
钢琴| 克劳迪娅·库德尔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