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暑假的落幕,学生们再次投入到紧张而充实的学习生活中。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学业成绩的巩固提升,他们在网络空间的安全和健康成长也不容忽视。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网民规模已突破1.93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7.2%。网络空间的无限可能为青少年带来了知识与乐趣,但同时也潜藏着风险与挑战。因此,加强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教育,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网络行为习惯,显得尤为迫切。
9月9日,2024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崂山区活动拉开帷幕。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崂山区将陆续组织开展电信日、法治日、校园日金融日、青少年日、个人信息保护日六个主题日活动。
在此期间,为更好配合国家网络安全宣传,进一步增强未成年人网络文明意识,加强协同联动,为广大未成年人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9月10日,“e起守护,少年的你”青岛市崂山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学习宣传活动,走进沙子口小学。
活动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系列宣传片的播放中正式启动,同学们通过观看动画片的形式,深入了解网络世界中潜藏的风险。宣传片详细揭示了“免费福利”背后的隐患、谣言传播的误区、以及不明链接和二维码等网络陷阱。通过生动的案例,不仅让学生们认识到网络不良信息和违法链接的危害,还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网络素养,引导他们走向一个更加绿色、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随后,崂山区公安分局网警大队民警陈珊珊就《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如何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为同学们进行了生动详细地讲解。陈姗姗从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体制机制、增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加强网络信息内容建设、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防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五个方面展开,帮助同学们分辨网络谣言、诱惑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动,真正将网络保护知识内化于心,从而进一步树立正确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恰逢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崂山区公安局也在不断推进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护和网络谣言打击的宣传工作。在宣讲最后中,来自沙子口派出所的民警张猛上台为同学们作了相关分享。通过真实的案例和现场互动,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阐释了相关法律法规。最后,张猛号召在场的孩子们:“不制造谣言、不轻信谣言、不传播谣言”,鼓励学生们依法上网,文明交流,主动远离网络谣言。
网络空间是未成年人重要的精神家园,让这个家园正气充盈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培育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培养他们形成健康的网络行为习惯同样需要耐心和时间。接下来,青岛市崂山区将继续深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宣传教育工作,将其推广至更多教育机构。通过不懈努力,提高学生们安全上网、合理利用网络的能力,确保互联网在法治的轨道上健康发展,为未成年人的数字生活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守护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