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风吹过,几百棵松树枝丫微动。看到这片松树林,就来到了中梁山山脉。
山中,64岁的老段和38岁的儿子小段,正站在家门口眺望,他们的家就是一个瞭望台,从家门口望出去,大片山脉尽收眼底。
▲老段和小段正在巡山。雷键 摄
老段所在的中梁山脉西永街道辖区,管护森林面积11000亩,以天然林为主,总活立木蓄积7675立方米,是西部(重庆)科学城森林草原防火重点区域。
老段全名段世福,土生土长的中梁山人,和他们的村名(西永劳动村)一样,勤勤恳恳劳动了一辈子。
60年代,老段出生的时候,就是在这一片中梁山。从父辈到他的子孙,四代人都在这里扎了根。对他们而言,山是他们的避风港。从拿着锄头镰刀养山种树,到如今每日巡逻,宣传防火护林,他们一代又一代人,接力传承守护着这片山。
养山染绿——
“养的是树苗和一山人的家”
一山连着一山,一沟接着一沟。
四十年前,也是连续的高温。“就短短一分钟,山火从半腰就燃到山上,一眨眼,追都追不上。”老段回忆起最近一次的山火。
“山烧了,农田也遭了殃,有的地方只剩荒秃秃的一片,烧过的草木灰遍地都是。”老段说,我们都是“靠山吃山”的一辈,山烧了,就好比是自己的屋被毁了。
▲老段和小段开展护林工作。雷键 摄
所以,从那时候起,老段就更加坚定,要用自己全身心去守护自己的家园。
“那时候我们还没有护林员这个岗位,几个村民自发担起护山种树的责任,时不时买点树苗,趁天气好的时候,就种点树,平时没事就在山里转悠巡逻,看看有没有烟头啊枯草啊。”
山里面交通不方便,老段和村友们,常常是赶场天,靠步行,翻越整座中梁山,到陈家桥或者双碑那头的集市买树苗,往返30多公里,走大半天时间,饿了就吃个红苕。就这样,纯靠人力,运回一捆捆松树、杨树的树苗。
▲老段和小段正在开展护林工作。雷键 摄
被烧过的山,苗木生长需要周期,每年3月初至10月末是造林期。山大沟深,被烧过的山导致荒漠化不易储水。老段说,为了把握住有利于苗木生长的造林期,每次赶场回来后,都没日没夜地种树。
“栽下的早就不是树苗,其实是我们一山人自己的家。”老段说道。
持续护绿— —
“接力父子兵,守护是永久的命题”
“嘀嘀嘀~”
越是高温的夏季,老段和小段越是害怕手机的声音,但他们每次都把手机音量调到最大,生怕错过任何一条预警信息。
“我们以前的巡山都是自己步行,主要看重点的隐患点。如今,多种高科技手段、电子摄像头,让我们的巡山更加智能化。”小段说道。
▲老段和小段正在巡山。雷键 摄
据了解,在科学城所管辖的中梁山片区内,采用林上视频云台监控、林下可燃物探测器等技术,让整个山区无盲点死角,随时感知区域内火源情况。一旦区域内温度异常或者监测到烟雾等情况,预警信息将会马上推送到护林员手机,护林员收到预警信息后,按照“135”早期处置工作机制,迅速到达起火点进行处置。
特别是现在的高温时节,连续高温,父子俩每天肩上扛着镢头,手中握着镰刀,从山顶到山脚,至少要绕着山路巡查三四遍,每天行程有时候达到10公里。
▲老段和小段正在巡山。雷键 摄
成林很难,所以管好一片山就像养护孩子一样精细,而看到山平安无事就是最大的欣慰。对有着四十多年党龄的老段来说,这一片山,早就是他一辈子的责任和义务,而如今,这个接力棒也已经交到小段手上,成为他这一生的命题。
过去的几十年,护林员一直都是“义务护林”,直到前几年,才有了微薄的收入。“我们每天都要走5公里的山路巡查,每年的鞋都会磨破1、2双。”小段说道。
▲老段和小段正在巡山。雷键 摄
除了恶劣极端天气外,小段每天步行2个小时往返,中途植树造林、抚育幼林、防火巡护等,每年劝导进山人员1000余人次,制止违规野外用火行为50余次。这些年下来,就小段一个人,已经走过2万多公里,相当于靠步行,绕了半个地球。
如今,在父子兵的守护下,中梁山科学城区域树木葱郁、绿意盎然,松树、竹林、李树等各种树种在这里参差繁茂。
▲老段和小段正在开展护林工作。雷键 摄
马上秋天到了,山里的果树结出硕果,果实随风摇曳,空气里都氤氲着丰收的味道。小段跟着老段的脚步,走过大坡深沟,一望群山,满目皆绿,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记者手记:
盛夏八月,我们跟着两位护林人的步伐,沿着蜿蜒的山路,走过他们每天往返的道路,豆大的汗滴从脸颊滑过,基本上走几步,就要找个阴凉处休息。
从山底走到他们家,大概需要一个小时。到达他们家的时候,我们全部瘫坐在院子里,很难想象在炎热夏天里面,他们是如何与自然作抗争,但越是高温酷暑,他们就越是要频繁地巡逻,更细致地观察重点起火点。
▲段家的小院。雷键 摄
他们家坐落在快到山顶的一小块平地上,周围都是绿林和植被,往来的村民穿着汗衫,背篓里面装满干柴和枯草,他们说这些东西不能放在太阳下,只能一背篼一背篼地送到山下。
突然一阵山风吹来,树林沙沙作响,似乎是树在感谢村民们的照顾,而他们,也用这一丝的清凉,绵延的绿意,馈赠着这片土地的人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