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中六君,有朋友得了肝炎,这种病难治吗?容易传染吗?
7月28日是第14个“世界肝炎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消除肝炎,积极行动”。病毒性肝炎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挑战,也是我国重大传染病防治重点之一,越多人了解肝炎、预防肝炎,就越有可能最大限度遏制病毒性肝炎的新发感染。如何让病毒性肝炎防治更彻底、严防病毒性向肝硬化、肝癌发展?近日,我院普通外科副主任、胰腺肝胆外科主任潘卫东主任医师接受记者采访,讲解关于肝炎的防治知识。
QUESTION
所谓的“肝炎”是什么呢?
ANSWER
潘卫东:现在大家口中所说的肝炎往往指的是病毒性肝炎,如甲肝、乙肝、丙肝、戊肝。其中对机体影响比较大的是乙肝和丙肝,因为它们都有慢性迁延的属性,特别是乙肝,治愈难度大,病情有可能会发展为肝硬化、肝癌。而甲肝和戊肝是通过消化道感染,对机体表现为急性感染,容易治愈,一般不会有后遗症。
QUESTION
乙肝、丙肝的传播途径是什么?与这类患者接触会有被传染的风险吗?
ANSWER
潘卫东:乙肝、丙肝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染,少数情况下会通过皮肤黏膜或者母婴传播。所以,与这类患者共餐、交谈等一般社交接触,被传染的概率很低。退一万步说,就算是患者有口腔溃疡而你又刚好和他一起吃饭也不必过于担心,抽个血检查即可,被感染的概率也很低。社会也应该极力呼吁,消除人们对乙肝、丙肝患者的歧视。
QUESTION
乙肝、丙肝一定会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吗?
ANSWER
潘卫东:病毒性乙肝、丙肝可以通过血液检查筛查出来,一旦发现及早介入治疗,健康生活,可以极大地降低病情往肝癌、肝硬化发展。病毒感染发展到肝癌、肝硬化是需要比较长的时间的。临床上不少患者是在感染乙肝、丙肝病毒后的二三十年才出现肝硬化或肝炎的情况。而病情一旦发展成肝癌,往往病程更长、更难治愈,也不可逆。所以一旦在体检中发现感染乙肝、丙肝病毒,一定要及早介入治疗。
QUESTION
肝炎有哪些临床表现呢?
ANSWER
潘卫东:病毒性肝炎感染肝脏,因此会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道症状,有时还会有低热、腹泻。这些症状大部分与消化系统相关,没有特异性,其他很多疾病也会导致这些症状。
人们常说“肝不好脸色发黄”其实并不完全准确。一般乙肝、丙肝病毒的携带者或感染者不会表现出皮肤发黄,只有在病情相对较重的情况下才会因为体内胆红素升高而导致脸色变黄。
QUESTION
目前,乙肝、丙肝在我们的临床治疗中有可能达到治愈吗?
ANSWER
潘卫东:目前临床上,如果在感染丙肝病毒的早期介入治疗,基本能控制住病情。现在针对性的新特效药可以实现在三月内治愈丙肝。而且,这类药物不只是对病毒进行抑制,而是彻底“抹掉”病毒。
QUESTION
在今年的“世界肝炎日”,请问您有什么想要向人们呼吁的吗?
ANSWER
潘卫东: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是可防可控的。我们要减少重症肝病发生,就要定期筛查,提高诊断率,让所有患者在病情早期都介入治疗。所以我们建议大家在每年的体检中都要进行病毒性肝炎的筛查。已经感染乙肝、丙肝病毒的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坚持用药、定期复查,40岁以上的患者更是要缩短肝肾检查的周期。
本文指导专家
胰腺肝胆外科潘卫东 主任
普通外科副主任,胰腺肝胆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博士生导师。
学术任职: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胆道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肝胆外科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门静脉高压症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肝胆胰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院管理委员会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肝癌MDT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擅长领域:从事肝胆胰外科30余年。精准肝脏外科;转移性肝癌;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复杂胆道疾病等,尤其擅长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以临床样本为基础,结合实验模型,主要开展以下工作:肝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肝癌肝切除术后复发转移的防治;非编码RNA的调控网络。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基金9项,发表论文70余篇。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高水平论文10余篇。
门诊时间:周二下午、周三上午
责任编辑:张婷婷
初审:戴希安
审核:简文杨、乐虞莹
终审:李文敏
审定发布:李汉荣
内容来源:南方网
记者:黄小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