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仅32岁的复旦女博士于娟,不幸患上了癌症晚期。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留下了6万字遗作,其中就有这样一段话,不由得发人深思:
“人一生该看透两件事,不该做的也有两件事,前两件事让我知道生活可贵,后两件事儿是我患癌的原因,可惜我回不去了。”
那么,于娟究竟看透了哪两件事?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被“神医”骗局加重病情
2011年春,安徽一个偏远山村里,一位自称能治愈癌症的“神医”正在为一位年轻女子把脉。
这位女子面色苍白,身形消瘦,眼神中却透着一丝希望的光芒。
她叫于娟,是远道而来的复旦大学青年教师,同时也是一位与死神赛跑的癌症晚期患者。
于娟的丈夫赵斌元握着妻子的手,眼中满是焦虑和期盼。
他们已经走投无路,这里是他们最后的希望。身旁的父母和公婆神情凝重,默默祈祷着奇迹的发生。
“神医”装模作样地诊断一番后,信誓旦旦地宣称:“不必担心,只要遵循我的‘独特疗法’,定能将癌症驱出体外!”
这番话如同一剂强心剂,让于娟一家人看到了生的希望。然而,这所谓的“独特疗法”却荒谬至极。
“神医”要求于娟每天只能食用少量葡萄和芋头,并喝下他特制的“灵药”——其实不过是普通的茶叶水。
他声称这样可以“饿死”癌细胞,实则是在剥夺病人最基本的营养需求。
起初,于娟怀着对生的渴望,严格遵守这套“疗法”。
可随着时间推移,她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原本就消瘦的身体变得更加瘦弱,脸色愈发苍白,眼窝深陷。
家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又不敢违背“神医”的指示。
他们寄希望于这是康复前的必经过程,殊不知正是这般“治疗”,正在一步步夺走于娟宝贵的生命。
短短40天后,于娟的病情急转直下。她开始出现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当“神医”依旧坚称这是“排毒”的表现时,赵斌元终于醒悟过来。他当机立断,立即将妻子送往最近的医院。
然而为时已晚,于娟的生命已如风中残烛。
医生们竭尽全力抢救,却难以挽回她日渐衰竭的身体。
这场荒唐的骗局不仅掏空了一家人的积蓄,更是无情地加速了于娟生命的流逝。
突然确诊癌症
回溯两年前,2009年秋天,于娟正全身心投入副教授晋升的准备工作中。她的办公桌上堆满了各种论文和教案,电脑屏幕上显示着她正在编写的最新研究报告。
一天,她感到身体隐隐作痛。作为一个习惯于忙碌的人,于娟并未在意,只当是工作劳累所致。
接下来的日子里,疼痛时有发作,但于娟仍然坚持着繁重的工作和教学任务。
她告诉自己,等晋升的事情告一段落,就好好休息一下。然而,命运并没有给她这个机会。
一个平常的教学日,于娟正在给学生们讲解一个复杂的理论。
突然,她感到一阵天旋地转,眼前一黑,整个人向讲台倒去。学生们惊慌失措,赶紧呼叫了校医院。
紧急送医后,一纸诊断书彻底击碎了于娟和家人的美好生活——乳腺癌晚期。
这个噩耗如同晴天霹雳,瞬间将32岁的于娟从人生巅峰拉入绝望的深渊。
在被诊断出癌症之前,于娟的人生堪称完美。她从小学习优秀,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后继续保持着优异的成绩。
毕业后,她放弃了保研机会,通过三次努力终于考入复旦大学研究生院。
在复旦大学的日子里,于娟如鱼得水。
她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导师的高度赞赏,多篇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
博士毕业后,她还获得了去挪威交流学习的宝贵机会。
学成归国后,她如愿以偿地留校任教,成为一名青年教师。
与事业上的成功相伴的,是美满的家庭生活。她与大学时期相识的赵斌元组建了幸福的小家,两人携手共同奋斗。
不久后,一个可爱的小生命降临,为这个家庭带来了更多欢乐。在外人看来,于娟的人生可谓完美无缺。
看透的两件事
然而,癌症的降临让于娟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在与死神抗争的日子里,她领悟到人生最该看透的两件事:爱自己和爱家人。
爱自己,不仅仅是追求事业上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关爱自己的身心健康。
于娟意识到,自己过去一直忽视了身体的警告信号,为了工作不惜熬夜加班。
她呼吁大家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爱家人,则是要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时光。
于娟深深后悔自己为了事业,忽视了对家人的陪伴。
她希望大家能够在追求事业的同时,不要忘记家人的重要性,多花时间陪伴父母、孩子和爱人。
与此同时,于娟也总结出人生不该做的两件事:长期熬夜和给自己过大压力。
回顾过去十年,于娟发现自己几乎没有一天是在午夜12点前入睡的。
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她经常熬夜到凌晨。这种不规律的作息严重损害了她的身体健康。
另一方面,于娟也反思了自己过于要强的性格。
从小到大,她总是追求完美,给自己施加巨大压力。
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她都要求自己做到最好。
这种持续的高压状态不仅影响了身心健康,也剥夺了她享受生活的时间和机会。
结语
2011年4月19日,33岁的于娟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她的离去给家人带来了无尽的悲伤,也让许多关注她故事的网友感到痛心。
然而,于娟并未白白离去。她用自己的生命经历,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人生启示。她的博客文字被整理成书,以《此生未完成》为名出版,感动了无数读者,也引发了人们对生命意义无尽的思考。
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度,而在于我们如何珍惜当下,善待自己和他人,在有限的时光里绽放出最灿烂的光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