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齐鲁制药首仿艾滋病药物获批;诺和诺德胰岛素遭FDA拒绝;拜耳中国区架构将调整|共三条快讯

0
分享至

共计3条简讯 | 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 ◆

01

齐鲁制药首仿艾滋病药物获批

7月16日,齐鲁制药治疗HIV-1(1型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恩曲利匹丙诺片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上市许可批准,该品种是首款在国内获批上市的恩曲他滨+盐酸利匹韦林+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三合一复合剂仿制药。

恩曲利匹丙诺片原研药为吉利德公司的Odefsey。Odefsey是一种三合一复合剂(R/F/TAF),包括200 mg恩曲他滨(emtricitabine)、25 mg利匹韦林(rilpivirine)和25 mg替诺福韦艾拉酚胺富马酸(TAF),2016年3月在美国首次获批上市用于治疗HIV感染,随后在欧洲和日本也获批上市,目前尚未在国内上市。据医药魔方数据库统计,2023年Odefsey的全球销售额为13.5亿美元。

恩曲利匹丙诺片由恩曲他滨、盐酸利匹韦林、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组成。恩曲他滨是一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能阻断病毒DNA链的合成。利匹韦林是一种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通过非竞争性抑制HIV-1逆转录酶,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并对多种HIV-1亚型具有广谱的抗病毒活性。丙酚替诺福韦在体内转化为活性形式替诺福韦,再通过磷酸化过程转化为二磷酸替诺福韦,诱导病毒DNA链复制终止。三种药物的组合方案疗效确切,是指南推荐成人及青少年初治患者抗病毒治疗方案。单片制剂服用更方便,每日仅需一片,有助于减轻患者用药负担,增加依从性。

(来源:医药魔方Info)

02

诺和诺德胰岛素遭FDA拒绝

诺和诺德胰岛素产品最近话题不断。

首先是去年三月,三大胰岛素巨头礼来、赛诺菲和诺和诺德相继宣布了对其旗下胰岛素产品进行降价的决定,并将奉行美国联邦政府提出的35美元价格封顶策略。之后诺和诺德又宣布将其基础胰岛素 Levemir从美国市场撤出的决定,在医药领域和政界引发了高度关注。而在最近的一场FDA咨询委员会会议上,内分泌和代谢药物咨询委员会投票反对批准诺和诺德每周注射一次的胰岛素 icodec。FDA咨询委员会会议先是以 7 比 4 的投票认为,胰岛素 icodec 的益处并不大于其风险。专家指出,与诺和诺德的每日注射剂型 Tresiba(insulin degludec,德谷胰岛素)相比,每周注射一次的icodec存在较高的低血糖风险。随后,FDA正式拒绝了icodec。

每周一剂的icodec

icodec 是一种每周注射一次的基础胰岛素类似物,通过每周一次的皮下注射满足一周的基础胰岛素需求。其III期研究Onwards 同时针对1 型和 2 型糖尿病。icodec的最大潜在优势体现在注射频率上,患者每年只需要注射52次icodec,而基础胰岛素可能需要365次注射。icodec同时针对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推迟胰岛素治疗的问题进行开发。

研究发现,50%需要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种种原因推迟了胰岛素治疗的时间,平均推迟时间高达15个月。有三分之一胰岛素患者没有坚持每日一次的胰岛素注射管理。有50%的医生认为注射次数导致了每日注射型胰岛素的患者使用依从性问题。而每周一次的注射剂型可以帮助克服基础胰岛素注射频率的问题。

icodec 通过人胰岛素分子进行修饰将其半衰期延长至约7天。具体来说,icodec在胰岛素分子中引入了三处氨基酸替换,从而显著地增强了其分子稳定性,最大限度地减少针对icodec 的酶促分解,并减少受体介导的清除率。

与每日一次的胰岛素相比,icodec 胰岛素在稳定状态下(注射三至四次后)达到类似的降糖效果,且注射次数明显减少。

icodec导致低血糖不良反应

为了支持其 1 型糖尿病的批准申请,诺和诺德提供了 Onwards 6 试验的数据,该数据表明icodec 可以实现不低于每日基础胰岛素的血糖控制。然而,根据其简报文件,研究性每周一次的方案导致“临床显著”或“严重”低血糖发作的风险更高。

在 Onwards 6 中,与德谷胰岛素相比,胰岛素 icodec 在第 52 周时与临床显著或严重低血糖症相关的概率高出 50% 至 80%,具体取决于分析方法。无论是使用血糖仪主动捕捉低血糖事件还是使用 CGM 设备被动捕捉低血糖事件,都可以观察到这些较高的发生率,而且无论是通过事件率还是发生率评估数据,这些发生率都很明显。低血糖风险最高的时期发生在第 2 至第 4 天,与这种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的降血糖高峰期相吻合。

icodec遭遇拒绝

尽管存在注射频率降低的显著潜在优势,但FDA咨询委员会认为,icodec的潜在益处并不超过其风险。

Mayo Clinic College of Medicine副教授Matthew Drake 对icodec投了反对票,他在会议上表示,“标准疗法德谷胰岛素安全性良好,而icodec与之相比只是一个渐进式的进步”。Drake认为,icodec需要“附带条件”的加持才有可能获得监管批准,例如需要进行连续血糖监测 (CGM)。因为最有可能的icodec受益者恰好是那些最不可能定期监测血糖的患者群体,造成潜在低血糖副作用的风险在这些人群中更加明显。

投票支持胰岛素 icodec 的患者代表 Paul Tibbits Jr. 表示,他认为icodec “可获批准”,但必须附带有“重大警告”,例如标签上必须包含 CGM 要求、排除“低血糖不自觉(一种糖尿病患者常见的现象,指的是患者在发生低血糖时,无法察觉或感觉不到低血糖的症状)”的患者,以及不允许患糖尿病第一年的患者使用该药物。Tibbits Jr. 表示, “作为患者代表,我当然想帮助糖尿病患者,但我也不想伤害他们,我认为这种产品有潜力同时做到这两点。”

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低血糖不良反应,同时保持每周一次的注射频率,诺和诺德建议对胰岛素 icodec 进行标签描述,告知处方者和患者低血糖风险。

相关标签提案包括:

限制1型糖尿病患者的使用,仅限于佩戴连续血糖监测 (CGM) 设备,且在开始使用胰岛素 icodec 之前血糖变异性 (CV) ≤36% ,且没有复发性严重低血糖或低血糖不自觉病史的患者;

建议对出现复发性低血糖事件的患者停用产品;

告知患者和处方者,胰岛素 icodec 的最大降血糖效果发生在每周注射后的第 2 至第 4 天。

FDA最终做出了与咨询委员会相同的决定,拒绝了icodec。FDA在声明中表示,已经提出了对于icodec更多的有关制造过程和胰岛素使用的信息要求。诺和诺德预计今年很可能无法满足FDA的这些信息要求。

即便诺和诺德目前的工作重心已经不在胰岛素产品,而是GLP-1产品上,但FDA的拒绝对于诺和诺德来说仍然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诺和诺德在胰岛素产品上的直接竞争对手礼来也在开发每周给药一次的胰岛素产品。

每周一次的胰岛素将比目前可用的每日胰岛素更方便。不利的一面是,因为它在体内持续很长时间,患者将无法根据他们的胰岛素需求灵活地调整它。1型患者的身体不会产生天然产生的胰岛素,可能特别需要这种能力。过多的外用胰岛素有低血糖的风险。

六项 3 期试验显示,诺和诺德的每周胰岛素不劣于每日胰岛素产品。在2型患者中的试验未显示icodec和每日胰岛素之间的低血糖事件存在显著差异,但对1型患者的试验表明,服用icodec的人确实具有更高的低血糖率。

icodec在包括欧洲和加拿大在内的全球多个地区获批用于1型和2型糖尿病,在中国获批用于2型糖尿病。此外,礼来正在继续对其每周胰岛素进行几项3期试验,这些试验计划于今年晚些时候公布。

(来源:贝壳社)

03

拜耳中国区架构将调整

拜耳调整继续,如今中国区又传来新消息。

近日,据多家媒体消息,拜耳在全新的DSO运营模式下,拜耳中国将形成五大业务板块和六大职能部门。

五大业务部门包括:

核心产品业务团队:负责唯可同、拜新同、拜瑞妥、拜阿司匹灵、尼膜同、拜复乐和科跃奇的商业运营;心血管、肾脏及代谢业务团队:负责可申达和华堂宁的商业运营;女性健康业务团队:负责所有女性健康产品在全渠道的商业运营;特药业务团队:负责艾力雅及肿瘤全产品的商业运营;零售业务团队:负责拜耳处方药全产品在零售渠道的商业运营。

六大职能部门包括:

战略规划及DSO转型、医学事务、市场准入、经销商管理、卓越商业运营、数字化创新团队。

中国区是拜耳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2023年年报显示,拜耳中国区营收36.24亿欧元,约占2023年总营收的7.6%。

今年年初,拜耳在全球范围内推出“Dynamic Shared Ownership”(DSO)新运营模式,目的是减少层层分级、部门间相对独立、运营效率低下的问题。

回到拜耳公布第一季度业绩之初,拜耳首席执行官Bill Anderson即指出,“关注全新的DSO(动态的责任共担)运营模式的实施,拜耳正在整合职责并构建团队,在发挥更大影响力的同时减少层级。”

如今,DSO运营模式正帮助拜耳中国重调架构。根据“医药代表”消息,拜耳中国调整从6月份就已经开始,新的组织架构确定后,各业务部门各层级相关人员遴选结果会陆续公布,并将于今年9月底前全部完成。

人员调整,战略重点确定

拜耳实施的DSO运营模式,减少多余的管理层级,除架构调整外,还涉及人员调整,并且持续到2025年。

早在今年5月份,拜耳在披露一季度报时宣布销售额略有下降的情况下减员1500人左右,其中大部分是管理职位,同时下调了全年盈利展望。

Anderson认为,减员有助于拜耳实现在2024年持续节约5亿欧元(约5.4亿美元)成本和2026年节约20亿欧元(约21.8亿美元)成本的目标。

更早之前,今年3月,拜耳精简高管团队,高管数从此前的14个职位到8个。

减员这一举动要追溯到2023年Q3财报后,拜耳表示考虑将制药、消费者健康及作物科学三大业务部门分拆重组,并大幅减员。彼时其相关行业协会(德国矿业、化学和能源工业联盟)考虑很多德国人可能会因此失业等因素反对这一计划。

DSO运营模式仍在持续进行,后续拜耳或还有相关人员的调整。

拜耳业务主要包括农作物科学、制药和消费者健康三个板块。2023年财报显示,拜耳集团销售额为476.37亿欧元,同比下降1.2%(按固定汇率计算)。其中,作物科学事业部销售额下降3.7%,为232.7亿欧元;处方药事业部销售额同比持平,为180.81亿欧元;健康消费品事业部销售额增长6.3%,达60.27亿欧元。

作为拜耳的重要板块——农作物科学,近年来被卷在相关诉讼中,隐患仍在;制药业务也出现乏力现象,其支柱产品利伐沙班、阿柏西普等相继面临专利悬崖,拜复乐、拜唐苹等药品陆续进入集采。

减员是否能助拜耳涅槃重生尚未可知,不过,Anderson在今年3月时表示,未来24至36个月内,拜耳将会把精力和重点放在建立强大的制药管线,解决诉讼、减少债务和改革运营模式上。

大型MNC一边调整一边寻求新发展

诸如拜耳般调整架构、精简人员的MNC并不在少数。今年来,阿斯利康、辉瑞等均在调整自身的架构,寻求新发展。

不完全统计,仅在今年上半年,辉瑞已经在全球进行了5次减员和岗位调整,其中包括4月份的关闭科罗拉多州的肿瘤研究业务以及去年12月份完成收购Seagen,5月拟进行人员精简。

跨国药企人员调整的原因多样,或是因研发管线失败、关闭相关业务;或是因破产等。不管原因如何,都是其基于当下认为适合自身发展的决策。

阿斯利康中国则在不久前将县域肿瘤团队拆分重组,整合进肺癌事业部和泌尿、妇科及女性肿瘤事业部;今年年初,阿斯利康传出架构调整和高管变动,成立中国制药业务并调整相关高管岗位。

仅从MNC公布的今年一季度报来看,赛诺菲、强生、罗氏等药企均宣布了管线调整的消息,多个在研项目被削减。

随着国内药企的不断成熟,国内药企与跨国药企的差距不断缩小,跨国药企想要在相关药物市场保持领先地位,必须重新制定新的战略和打法。基于此,调整发展的MNC不在少数。

回看过去的发展,削减管线、调整中国区架构、“瘦身”已成常态,而这些改变,还在MNC中继续发生。

(来源:赛柏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不能忍了!卡米拉公开对凯特王妃表示不满,身体和眼神都很抗拒

不能忍了!卡米拉公开对凯特王妃表示不满,身体和眼神都很抗拒

小嵩
2025-09-18 11:14:25
最明确的收台信号!东部战区放大招,解放军直接打到“台独”老巢

最明确的收台信号!东部战区放大招,解放军直接打到“台独”老巢

吕璐说
2025-09-18 19:12:18
A股突然大跌,原因找到了!

A股突然大跌,原因找到了!

一担金
2025-09-18 15:14:17
远华集团总裁赖昌星,在狱中对董文华的描述,听后让人咋舌

远华集团总裁赖昌星,在狱中对董文华的描述,听后让人咋舌

兰姐说故事
2025-02-17 22:00:03
全红婵入校后陷退役争议,官方罕见发声:退不退由她和团队决

全红婵入校后陷退役争议,官方罕见发声:退不退由她和团队决

大鱼简科
2025-09-18 21:15:48
牛市结束的三大信号

牛市结束的三大信号

悠闲葡萄
2025-09-18 15:18:50
A股指数探底回升,沪指、深成指双双翻红

A股指数探底回升,沪指、深成指双双翻红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8 10:15:20
美媒摊牌:若台海战争爆发,中国高价购买的设备可能被远程瘫痪

美媒摊牌:若台海战争爆发,中国高价购买的设备可能被远程瘫痪

温辞韫
2025-09-17 06:05:04
CBA大结局?广东12人豪华战舰出炉,杜锋握王牌重夺总冠军?

CBA大结局?广东12人豪华战舰出炉,杜锋握王牌重夺总冠军?

中山印象体育摄影师
2025-09-18 14:02:23
英特尔美股盘前涨幅进一步扩大至30%

英特尔美股盘前涨幅进一步扩大至30%

澎湃新闻
2025-09-18 19:44:08
42岁相声演员修明炎去世,父母已不在,搭档发文悼念

42岁相声演员修明炎去世,父母已不在,搭档发文悼念

极目新闻
2025-09-17 12:03:33
特朗普带女儿参加英国国宴,但不是伊万卡

特朗普带女儿参加英国国宴,但不是伊万卡

上观新闻
2025-09-18 19:54:03
iPhone 18 Pro 首曝,太强了!

iPhone 18 Pro 首曝,太强了!

果粉俱乐部
2025-09-18 11:46:01
俄罗斯媒体说中国军队防空部队9月12日晚在山东省击落了一块陨石

俄罗斯媒体说中国军队防空部队9月12日晚在山东省击落了一块陨石

老友科普
2025-09-17 16:35:28
说一个悖论,其实不生孩子根本不会引发人口危机。

说一个悖论,其实不生孩子根本不会引发人口危机。

流苏晚晴
2025-09-17 18:12:19
湖人晒出里夫斯训练照,东契奇评论:请你理个发吧

湖人晒出里夫斯训练照,东契奇评论:请你理个发吧

雷速体育
2025-09-18 18:35:07
罗永浩声明:决定和西贝和解!但是他结尾说的一句话,让网友后怕

罗永浩声明:决定和西贝和解!但是他结尾说的一句话,让网友后怕

晴晴的娱乐日记
2025-09-15 22:22:29
调查发现:那些善于锻炼的人,到65岁以后,大多会出现这些情况

调查发现:那些善于锻炼的人,到65岁以后,大多会出现这些情况

荷兰豆爱健康
2025-09-17 09:54:14
杜兰特:不爽太阳什么都没说就把我摆上货架 勇士确实想得到我

杜兰特:不爽太阳什么都没说就把我摆上货架 勇士确实想得到我

直播吧
2025-09-18 08:47:04
羽球冷门不断!安赛龙翻车,世界冠军陪跑,国羽男双夺冠后次轮游

羽球冷门不断!安赛龙翻车,世界冠军陪跑,国羽男双夺冠后次轮游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09-18 18:39:32
2025-09-18 21:56:49
sina医药
sina医药
为医药行业从业者提供最新资讯
4271文章数 384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头条要闻

英媒:等特朗普离开 英国政府本周末将承认巴勒斯坦国

头条要闻

英媒:等特朗普离开 英国政府本周末将承认巴勒斯坦国

体育要闻

身高170的他,让196的博尔特坐不住了

娱乐要闻

最美央视才女,甩掉孙红雷嫁给张嘉益

财经要闻

起底多校“发臭午餐”供应商绿捷

科技要闻

英伟达50亿美元投资英特尔,但代工免谈

汽车要闻

女神代言/新增配色/智能升级 26款腾势N9售38.98万起

态度原创

房产
时尚
亲子
家居
数码

房产要闻

好猛!海南楼市,一批王炸楼盘杀出!

菜可以预制,信任不可以预支

亲子要闻

免费学前教育落地观察:家长的减负与园长的烦恼

家居要闻

多维交集 简意雅情结合

数码要闻

三星确认其售价超1800美元的冰箱将开始展示广告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