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女人,不是我说,她们不仅漂亮,还有魔法。
是的,潇洒姐就是这种女人。
同是肉体凡胎,如果要说什么是最接近「魔法体质」的,那一定是「心想事成」这四个字了。
而纵观几十年来,自有自媒体纪录史以来,潇洒姐一以贯之的就是「说要做一件事,就能做成一件事」的活法。
她想到、说到便做到。不管是生活、事业、外表还是内心,全是。
事例更是一抓一把,比如:
她说考研,就考上了,只用了120天。2003年9月,潇洒姐从外企辞职,备战次年1月的全国研究生考试,一站上岸中国人民大学。
她说健身,就健身。
从生下女儿问问感觉身材走样之后,坚持至今,还越来越辣!
作为北京人,她一直喜欢海,喜欢比基尼,就每年都去海边。
比基尼至少每年一套,从二十啷当岁的明艳大美女穿到今天的飒爽大女主。
她说演讲,就演讲。无论是新书签售会还是咱的趁早大Party,偌大的演讲舞台,从几百人到几千人她都handle。
说到写书,那就更是说写就写、写就写完、写完就出版,不存在一点拖泥带水。
比如她的人生第一本书《趁早》,从2009年7月动笔,10月完稿,12月出版。后面的几本书也是如此,且本本畅销拿奖!
说到爱情,她和叶先生从恋爱到结婚至今,依然每一年都坚持在8月31号庆祝彼此的相遇。
作为母亲,她对女儿的养育也是一样,言出必行。
答应问问的小学毕业旅行,她就算工作再忙,也能赶在出发之前完成所有任务,全家出发非洲,按时兑现给女儿的承诺。
说真的,即使是毫不了解潇洒姐的人,看到这都得感叹一句:
这女人,她看上去得到了计划中的一切。
她总是按期推进,总是指哪打哪,步步为营,水到渠成。
她好像有心想事成的魔法。
或者说,她有心想事成的能力。
在非洲旅行时,潇洒姐看着眼前的蔚蓝美景,在微博上写下了一句,「心想事成不是祝福,是方法。」
是啊,她就是掌握这个方法的人。
一个从不畏惧DDL、从不拖延,总是说到做到的人。
一个没有拖延症的清爽之人。
我为什么要如此强调,因为这在充斥着过量资讯的互联网时代,这样的人简直太罕见了。
不信你看。
01 DDL恐惧症
一件神奇的事。
如果你在社交平台上搜索「DDL」这三个字母,会触发各种神奇开关。
“交论文之前,可以打扫完全屋的卫生,研究古埃及的奥秘,认真学完西湖醋鱼的做法,清空购物车。”
这些跟「眼前应该做的事」八杆子打不着、甚至平时一点兴趣都没有事,在「DDL」的压力下,都变得吸引力十足。
「在ddl到来之前,什么事都干,就是不干正事。」是对现代人拖延症的精准描述。
像踢球一样,拥有拖延症的球员,就好像每一次用力都完美避开「球门」,可以做除了目标之外的任何事。
当然,拖延,是时间维度上的,并不是不做。
拖延症的高端玩家,会在打了几把游戏、刷了n条短视频后,在ddl黎明到来之前的深夜,以「垂死病中惊坐起」的态势,将任务「囫囵」地一口气做完。
做完之后便会慨叹一句,「要是早点做就好了」、「要是时间充足就可以做的更好了。」
更为无力的拖延症患者,会因为拖延而导致任务没有如期完成、譬如错过截稿日期、目标任务开天窗、让合作伙伴失望。
拖延不是病,拖起来真的要人命。
对于有拖延症的人来说,截止日期,就是他们情绪的主宰。这段时间他们神经紧绷,情绪烦躁,一边放不下任务但一边迟迟无法进入任务。
“我也知道我应该开始做这件事了,但我就是无法控制自己。”
这些在人们「生活中大扫除」、「学业中准备考试」、「工作中完成各项申报」等情境中频繁出现的拖延场景,让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能不断重温「拖延-失控-拖延」的体验,一次次的强化,最终进入「习得性无助」的怪圈。
是的,是你造就了拖延的你。
是一次次的强化体验,才最终养成了拖延症。
潇洒姐曾分析过这种「拖延」、「完不成」的本质:
「总之所有体力、精力和时间管理能力的缺陷在过程中一定都会无所遁形,转化为情绪的脆弱,让人想哭,想算了吧 ,想到“我这个人果然终究还是不行”。」
一针见血。
拖延症最可怕之处并不在于「事完不成」,更在于人对自己「不行」的负面判断。
当一个人对自己有了「拖延症」的认知,无异于对自己的「自我管理、自我实现」的能力判了死刑。
因此,潇洒姐在团队内部会中曾语重心长地说,趁早有责任带大家掌握这一重要的「时代能力」,即「远离拖延症」、并且「越早越好」。
02 山洞四律
具体而言,究竟是什么在绑架你,没有让你发挥出最好的潜能?
究竟是什么在一次次阻碍你「做成想做的事」?
没错,很多人下意识都会想到「玩手机」。
如今上至耄耋老人到下到蹒跚婴孩,几乎没有人不爱手机。
手机给了所有人一个巨大无垠的世界,让你的意识可以在其中沉浸。
但与此同时,你也在无形中交出了自己的「大脑控制权」。
去年,大姐就敏锐地观察到,「每个人都需要培养的时代能力,包括屏蔽和戒断屏幕上瘾。夺回大脑控制权的能力。」
我们常说的「要做自己人生的主人」,那么前提就是要「做自己大脑的主人」。
当你拖延时,当你认为自己完不成某项任务时,当你觉得自己很「无助」时,你可以试着问问自己,此时此刻「谁是我大脑的主人」?
发现了吗?
每时每刻,如果说你的大脑正在被其他外部因素所控制,你自然无法完成真正的你「想」做的事。
就好比你开了一辆跑车准备出发,但跑车的发动机已经被人偷走你却全然无知,只得愣在原地内耗「这车怎么开不动啊,是不是我有问题?」
我们的大脑正就好比跑车中的发动机,我们想要有超强的执行力、完成度,最重要的就是时刻保养、修缮、保护好我们的脑子。
而这正是潇洒姐的拿手绝活。
在趁早团队的百般邀约之下,潇洒姐终于将她二十年来「从不拖延、指哪打哪」的方法系统整理出来,并首次以日课「趁早远离拖延症」的形式公开。
这套方法系统的核心,正是「山洞四律」。
山洞模式,即一种心理上主动蛰伏和花时间练习的生活状态。
而「山洞四律」则代表我们在一天之中,要通过四种行动达成「自我修炼」。
这四种行动即「写下、具身、戒屏、做事」。
03 心想事成的魔法
终于,潇洒姐把她写完7本10万+字书的秘密,整理成了这门为期16天的课程,课程的练习方法—山洞模式,曾帮她实现了无数人生目标。
——「好精炼。好震撼。」
说真的,当潇洒姐第一次给到趁早行动团队这套日课的内容时,我们心情如上。
因为想象一下,当一个练就神功的人给到你她多年来修习的宝典时,你方知道这一定是真正的「好东西」。
「山洞四律」融汇了潇洒姐多年来成功做事的手法、心法。
在「趁早远离拖延症」中,你将不仅明白「远离拖延症」的原理还将通过16天的修习,沿着攀升线逐步成为「习得性自助者」,拥有真正的能够掌控自己人生的品格。
我一直认同,现代自由人生的模样,应该是包括身心脑的三重自由。
而「趁早远离拖延症」,正是以「拖延症」为具体切口,帮助你在以上三个层次都进入到更高的自由状态:
“帮助你进入崭新的身心世界
帮助你充满行动的自信和力量
帮助你把想做的事做完,把各种愿望实现”
这门日课所承诺的,正是现代人的核心愿望。
而就依我对大姐的了解,不把一个课程打磨到极致她是绝对不会轻易让同事们上架的,所以!赶紧的早学习、早治疗、早见效。
毫不夸张。
还记得电影《一代宗师》中的那句台词吗?
“我爹常说,我这种人,唱戏能成名角儿,出家能成高僧,因为我会迷。”
「迷」,代表极度的专注、极度的执行力,极度的沉浸。
潇洒姐说,毫无疑问「一代宗师」也是山洞模式。
而她,已将练就一代宗师的本领和技法,倾囊相授。
在「趁早远离拖延症」课程的开头,有潇洒姐亲录的开场介绍。
伦勃朗打光形成的45度夹角光,让潇洒姐本就清晰耸立的眉骨和鼻梁投影更深,充满了立体深邃的故事感。
「只是看一眼,就感觉这人内核极稳,能量极高。」
是的,这正来自于潇洒姐多年的自我试炼,于是今天的她,不拖延、不纠结、不内耗。
但幸运的是,上天的公平正在于,一切「本领」都可以从训练得来,经过十六天的日课训练,你也将逐步拥有如此的进阶体验。
首期全勤同学还可获得 定制版Master桌垫。
跟着「山洞四律」的训练安排,充分领悟、感受、践行。
你会发现:一旦你曾到过山洞,在未来人生的每一天,这套模式都将跟随着你,你会不再怕任何挑战和任务。
因为你知道,你早已知道如何完成,你知道你总会把功练成。
“没有拖延,我要做就能做成。”
——我指哪打哪,我心想事成。
首期7月15号正式开营,我们在「山洞」等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