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海南小羊来啦】咨询更多海南落户、购房、上学、高考政策
海南人才落户政策:
1、学历落户: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或脱产本科年龄要求在50岁以下【含50周岁】;研究生以上学历年龄在60岁以下【含60周岁】。
2、职称落户:拥有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国网可查年龄在50岁以下【含50周岁】;若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年龄在60岁以下【含60周岁】。
3、技能落户:国家职业等级二级以上证书,年龄在50岁以下【含50周岁】国家职业等级一级以上证书,年龄在60岁以下【含60周岁】。*(此项需要两本证书,其一是二级证书和三级证书:或者一级证书和二级证书;如果你是跳级考的请出具相关证件证明你是跳级考试的即可)
4、企业投资落户:首先实际投资150万以上,且有行业相关部门出具的同意书以及符合扶持的12项产业。
5、个税落户:年收入在30万以上,个税缴纳5万。以上除了企业投资落户之外都需要和海南本地公司签订3年以上的劳动合同才能落户海南并享受人才引进的补贴,如:购房租房补贴等。
海南普通落户需要什么材料?普通落户,我们需要准备三样东西:
1、居住证
来海南住半年就可以办理;
2、租赁证或者房产证
租的,或者是买的都可以;
3、社保
这个社保是一般账户,不能是临时的社保。社保一般账户,是指女士年龄在40岁以下、男士50周岁以下,在海南开的社保账户。
海南人才落户具体流程
那么,要人才落户海南,具体流程是什么呢?
第一、当然是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签署一份3年的劳动合同,缴纳社保
第二、携带自己的身份证、户口本、毕业证、劳动合同前往办证中心挂号办理。
第三、办证中心会根据材料,给出准予迁入证明(简称准迁证)
第四、携带准迁证、身份证和户口本前往户籍所在地办理迁出证明,颜色同准迁证一样。
第五、迁出证明和准迁证在此带到办证中心即可办理户口本。
学历落户需要的材料有:
需准备材料为:
1.身份证(原件);
2.户口本(原件);
3.毕业证书(原件);如有遗失等情况,可以在学信网上打印学历报告并提供遗失声明;【国外学历本科及以上。需提供国外学位证书,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4.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学信网打印);
5.3年以上劳务合同;社保清单
五、为什么落户要选择海口呢?
海口,海南的省会,也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虽然旅游知名度不如三亚,但是海口更加适合工作和长期生活在海南的不二之选
教育配套和医疗配套也是全海南省目前来说最好的,如果三亚和海口做对比,海口的城市功能更加齐全
如果按照落户来说,人才引进落户海口后,全海南省的房子你都是可以购买的,而且海口因为有限制价格,房价也比三亚的便宜将近一半,由此可见落户省会海口比落户三亚更好。
六、海南购房政策调整
1. 新落户的人才
原政策为:自在我省落户之日起购买商品住宅,享受本地居民同等待遇,即可购2套住房。
新政策为:新落户在海南省的人才,须提供本人在海南省累计12个月的社保或个税缴纳证明后方可在海口市购买第1套住房,在第1套住房备案满36个月后,可购买第2套住房。(含二手住房,不含产权式酒店)
2. 未落户的人才
原政策为:家庭成员中至少1人在我省累计缴纳12个月及以上社保或个税,且在我省无自有住房,可在我省购买1套住房。
新政策为:还尚未在海南落户的人才,则须提供本人在海南省累计24个月的社保或个税缴纳记录,且本人的家庭在海南省没有自住房,才可在海口市购买1套住房。
3. 实行全域限购
原政策为:在我市限购区域内购房的,提供家庭成员中至少1人在我省累计60个月及以上的社保或个税缴交记录;在限购区域外购房的,提供家庭成员中至少1人在我省累计24个月及以上的社保或个税缴交记录,且在我省无自有住房的,可在我市购买1套住房。
新政策为:非海南省户籍人员。不再区分限购区域与非限购区域,实行全区域限购。非海南省户籍家庭购买住房,须在海南省无自有住房,且提供至少一名家庭成员在海南省累计60个月及以上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可购买1套住房。
4. 离异人士限购
原政策为:没有任何限制。
新政策为:对于夫妻离异的,自离异之日起任何一方3年内购买商品住房的,其拥有住房套数按离异前家庭在海南省拥有住房的总套数计算。
海南落户随迁条件:
1:父母只有一人是海南户口,孩子为内地户口,在孩子未满18周岁时可以随父母落户在海南;
2:孩子是海南户口,父母如果符合“父亲年满60周岁,母亲年满55周岁”可以随孩子落户;
3:并且根据海南户口迁移政策,就读海南高校学生可以转户口到所在学校落户;
4:夫妻一人是海南户口,另一人是内地户口,同时是农业户口,就可以随在海南户口一方落户在海南,(另内地户口那一方的原有未满18周岁的子女也可以随落户)
5:在海南的国企工作多年可办理“工人调动申请落户”;
从一船、一人,发展到500多艘渔船、2000多名渔民参与……试行于海南昌化渔港的“渔船打捞垃圾”模式,鼓励渔民捕鱼的同时将海洋垃圾带回港口、积分换物。这种“新渔夫与海”式的新型清洁海洋制度,正被越来越多的渔港效仿。
2019年,《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发布,要求海南打造“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样板区”。5年来,海南先行先试,包括“渔船打捞垃圾”在内,先后有38项改革举措或经验成果,入选国家有关案例清单和推广清单。
从“生态立省”到“向绿图强”,海南以制度创新推进增绿护蓝、减污降碳,走上了保护与发展相融合的新路径。
持续创新推出生态治理举措
2021年,“渔船打捞垃圾”昌化渔港试点示范行动正式开启,发动渔民“既捕鱼又捞垃圾”,自愿将打捞到渔网中的海洋垃圾带回港口分类处理。同时,通过建立积分奖励制度,让渔民以垃圾换取出海作业工具和生活物资,打造海洋垃圾去存量的“渔民—渔船—渔港—塑料回收利用”社会自愿治理体系。
作为“渔船打捞垃圾”模式的主要设计者,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吕淑果认为,“渔船打捞垃圾”是应对海洋垃圾的有效治理举措。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发布以来,海南围绕“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差”目标,不断推出可落地、好实施的创新举措。
——封堵陆海污染源头。
颁布国内首部地方性禁塑法规和“禁塑名录”,通过互联网技术从产销到使用各环节严格监管,“全域全链条”治理塑料污染。
实施全国首个排污许可地方性法规,行业“自评”,按证管理,全覆盖、清单式执法。监管部门既当好排污单位“店小二”,又做好环保管理“裁判员”。
——搭建智慧合作平台。
保护长臂猿,开创“国家公园全球智库和长臂猿全球联合攻关机制”,提出保护路线图,海南特有物种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从最濒危时的2群不到10只增长至目前已知的7群42只。
上线“应对气候变化智慧管理平台”,实现产业、行业碳排放统计、核算和监测,让碳排放“有迹可循”,让“减碳”决策有据可依。
——立体改造“腾笼换鸟”。
培育装配式建筑产业,提出年度指标,像“搭积木”一样造楼房,从源头上减少建筑行业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根据区域环境承载量、功能用途等提前“画好框、定好调”,投资企业项目选址心中有底,监管部门准入研判心里有数,及时腾退淘汰高耗低效产业,确保企业环保高水平,发展高质量。
创新示范,多点开花。探索实践不断夯实海南“绿色”根基。
昌化渔港“一条船”引发“连锁反应”,打捞垃圾行动如今发展到5个渔港和相邻社区;2023年四季度,海南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替代品占有率超过80%;2023年,海南全省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面积中占比超过70%……
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毛东利说,一个个制度创新,是海南因地制宜探索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生动实践。一项项创新举措,如细石激起波浪,发挥了引领性示范性作用。
多方合力促进政策落地落实
小到塑料包装袋,大到废弃钢索……41岁的渔民钟强彬就是将出海“捕获”的垃圾带回港口的第一人。近日,利用伏季休渔期在县城务工的他,不忘叮嘱家人加快补修渔网,好赶在开海时继续参加“渔船打捞垃圾”行动。
一件“顺手小事”变成“环保大事”,背后是海南在制度设计、要素保障、社会动员等方面下大力气,推动创新举措在各个领域落地落实。
实施创新制度,在于打破套路。
在“渔船打捞垃圾”模式设计中,吕淑果认为最关键的一点,是找到了“贴近民生,简单易行”的切入点,让渔民意识到保护赖以生存的家园的重要性。“‘顺手做’有别于传统的‘催着做’,让渔民在日常生活作业过程中就能消除海洋垃圾存量,不给老百姓增加太多负担,同时出台的奖补措施也更显人情味。”
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最初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时,许多企业因要限污、搬迁、整改而发出质疑、抵触声音。该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吴至俊说,园区采用“先行设计,动态调整”的方式,既有“准入线”,又有“调整地”。严格分区管控,避免“各做各的,文件打架”;科学动态调整,让企业落在更合适的地方。
实施创新制度,在于协同保障。
为全面实施禁塑,海南成立由生态、交通、商务等27家成员单位组成的禁塑工作领导小组。为了落实有关奖励机制,一些部门“多挤几次牙膏”凑出经费全力保障;一个制度出台后,多个部门坐在一起共同研究,明晰职责、细化方案……
2018年以来,海南共制定、修订生态文明领域地方性法规32件,覆盖多个生态文明细分领域。其中,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规定、生态补偿条例、排污许可管理条例以及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条例等多项立法实践走在全国前列,有力保障各项创新制度从“有个点子”到“做出样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