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兄弟再好也藏私心,是谁断了周公继位之路,千古第一摄政王的无奈

0
分享至

周朝是历史上第一个设立摄政王的朝代,但摄政王却是中国历史上最高危的职业之一。因为摄政之人一般都不得善终,唯一个人除外。他就是千古第一摄政王周公旦,也是后世辅国能臣纷纷效仿之楷模。这个活成了神一样的人物有着怎样的一生,他内心就没起过一点儿波澜吗?

周公旦生活的年代在商末周初,周公是他的封号,他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的嫡四子,武王姬发的母弟。文王在世的时候,就时常夸赞,在众多儿子中,唯有发和旦最贤。这两个人就成了文王的左膀右臂。后来姬发被封为太子,旦被封采邑在周。

从封赏就可以看出老爹文王对姬旦的宠爱,远远超过了其他儿子。这个封地周在什么地方呢?其实就在岐山。也就是说文王把老家之地给了旦。其实老父亲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王座只有一个,既然王位许给了老二,家里的产业就给老四吧!不过这种封赏跟封蕃还是不一样的,属于内服,对土地没有实际的管辖权,只是可以享受封地的供奉。所以,此时还不能称他为周公,而应该叫他公子旦。

公子旦为什么如此受文王宠爱?除了干净利索的处事能力外,主要因为他比较贤德,多才多艺,又孝顺仁厚。据说公子旦在文王身边辅政时,事必禀命,从不擅专。这么听话又能干的儿子,哪个当爹的不喜欢?还有一点就是,他比较节俭,也不张狂,谦逊有礼,修身自爱。这是非常难得的。人在高位,要想低调是很难的。因为你的身份、你所处的环境不允许你低调。公子旦跟他的几位哥哥不太一样,他出生时,周国的国运已经起来了,可以说他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是名副其实的天之骄子。但他却时时刻刻谨言慎行,所以深受满朝文武和老百姓的喜爱,得了一个贤德的美名。

当然,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说,他比较爱惜自己的名声。而且他爱惜的程度,已经到了严苛的地步,这或许就是他一生宿命的根源。



公子旦是怎么变成周公旦的呢?实际上是武王姬发为他铺的路。武王姬发继位之后,就开启了东征之路。公子旦随王伴驾,当了一名谋士。在两次伐商之战中,公子旦都为武王出谋划策,提供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对战局也起到了关键性的影响。他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才能得到了极大地施展,也令文武百官看到了他总揽朝政、掌控全局的能力。

尤其在牧野之战时,丞相姜子牙率军冲锋在前,他留守后方,调配军需,保障国家机器正常运行,为武王建立了一个非常稳固的大后方。虽然在《封神演义》里他并没有太多出场的机会,但是实际上,公子旦对周国定鼎天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牧野之战后,武王姬发大封功臣,公子旦被封鲁侯,但不就蕃,由其长子伯禽代理国事。此时的公子旦既有藩国封地,又有百官之首的实权,成了名副其实的周公旦。

由于周朝初建,外有虎视眈眈的东殷余部,内有满目疮痍的中原大地百废待兴,武王一个人是首尾难顾,对周公旦的依赖也越来越多,周公旦手中的权力也越来越大,真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周公旦依然保持着他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风格,像当年侍奉父王一样,对二哥也是事必禀报,夙兴夜寐、殚精竭虑,在二哥的领导下,一门心思地搞发展。周王朝安抚殷商遗民、东迁国都、分封天下等定国方针,都是这个时期定下来的。毫不客气地说,公子旦的角色类似于清朝雍正年间的颐亲王胤祥,整个一个“常务副皇帝”。

可惜好景不长,武王还都后的第二年,就一病不起。他自知命不久矣,这个时候最紧迫的事莫过于敲定继位人。因为在周立朝以前,只有夏、商两代,所以武王可以参考的历史经验并不多,加之这两个朝代的继承制度比较灵活,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兼而有之,且各有利弊。武王就犯了难。

父死子继虽然从人伦情感上是顺理成章的,但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幼主登位。毕竟一个小孩子坐在大殿之上,底下站着一群大人,大臣们打着官腔,小皇帝能听懂几个字?如果由太后垂帘(当时还没有太后这个职称,也没有垂帘的先例),那必然重用外戚,自家的江山就指不定落到谁手上了?武王的嫡长子诵尚在冲龄之年,他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却成了别人的嫁衣,怎么能咽下这口气。

再说兄终弟及,虽然江山可以不改姓,但落不落到他这一脉就不好说了。此时政治呼声最高的就是自己心爱的弟弟周公旦,而且旦的人品也是有目共睹的,成年之君继位,必能使国家可以平稳过渡。但是权力会让人腐化变质,连商汤那样的贤王也没能阻止自己的子孙会变成帝辛那样的暴君,何况自己的才能怎么能胜过商汤呢?等到旦百年之后会把王位还给自己的儿子吗?他当上天子之后,难保不把诵当成眼中钉肉中刺……

武王没想到自己戎马一生,打下了江山,却保不住自己儿子的一条命,不禁悲从中来。然而,生命倒计时已经开启,留给他的时间已经来不及感叹人生了。他必须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既保住儿子一命,又保住江山社稷。可是世上哪有两全之法,没有人吃亏,怎么有人能占到便宜呢?



于是,武王强撑身体,召见了周公旦及一干重臣。自从他生病以来,周公旦一直代他主政,朝政大权已经落入其手。现在不是武王想让谁继位的问题,而是周公旦认不认可继位之君的问题。所以最紧迫的事是安抚周公旦。只要周公旦支持儿子继位,那满朝文武也必然奉之。

偌大的寝殿里,武王挣扎起身,用尽最后一点力气,扶起了伏于床前的弟弟周公旦。兄弟俩眼中都噙着泪花,眼见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马上要天人永隔了,两人内心具是百感交集。

武王对周公说,“是上天要灭殷兴周,我等秉承上天旨意行事,天必佑之,可惜大业初定,百废待兴,我却要撒手人寰了,我愿意把王位传给你。只有你能担负起祖先大业,不至于令周室衰败下去。假使你不顾大局,不能追先人之德,下无以应人民之望,我也无法见祖先和上帝了。现在就占卜一下你的新都城,选好了就着臣工们兴都建业。”

虽然武王说得信誓旦旦,但是周公旦毕竟也受权力熏染多年,深知国之重器怎可轻付,何况武王亦有嫡长子,二哥若真想兄弟传位,为何不单独召见他?至少不会让召公奭和一干外臣在场。

而召公奭也是一脸狐疑,心想这大王不是病糊涂了吧?虽说周公旦居功至伟,但周自古公立国以来,一直都是父死子继,突然间改成兄终弟及,难保其他兄弟不想入非非,再说真要论国赖长君,周公旦上面还有一位管叔鲜呢?

正当众人猜测之际,还未行占卜之术,武王就发话了,“新都应该建在洛邑。”

洛邑在哪儿呢?洛邑就在今天河南洛阳的老城区一带。这个地方距离朝歌不远,但距离西岐却不近。武王为什么要舍近求远选这个地方营建新都呢?

一来是出于经济发展的考虑。仗打完了,接下来的治国重任自然是发展经济。论普天之下物资丰富、交通便利之所,肯定是华夏中心,非朝歌莫属。不过,朝歌毕竟是商朝旧都,殷商遗民多,商朝的旧势力也汇聚于此,所以只能遗憾舍弃。那么离朝歌不远的洛邑就成了最合适的选择。

二来是远离西岐故地,便于培植新的政治人脉。西岐虽然是周的龙兴之所,但旧贵族、旧势力也多,彼此盘根错节,姬诵继位后,又出现了主少臣强的局面,那些老贵族们怎么可能听一个小娃娃指挥;另外,也是武王舍近求远的初衷:如今的大周是天下人的大周,已经不是从前那个偏安一隅的小诸侯国了,需要有新的格局、新的制度和新的人脉,而洛邑是一个全新的都城,没有老贵族的掣肘,也没有殷商残余的虎视眈眈,正好可以来个“人事两新”。

武王这话一出,周公旦立刻就明白了:这哪是在给我选都城啊,分明是给他儿子诵选的新都。众人也明白了,这明里是托国、暗中却是敲打,告诫周公旦要尽心尽力辅佐新主,而召公和一班老臣便是这场托孤大戏的见证人。



哥俩儿再好,到了生死关头,心里这点小算计还是难免的。此时周公旦心里纵使有一万个不乐意,也只得连忙推辞,抢着去开坛祷告,说要用自己替代武王去陪伴祖先。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显然是在向武王表白。

也不知是周公的祷告感到了祖先,还是这一番表白令武王放下了心中芥蒂,总之这场法事过后,武王居然真的迎来了短暂的回光返照,而年轻的周王朝也在这几天内发生了巨变:武王立嫡长子诵为太子,继位为成王,周公旦为太宰,摄政称王,召公奭等一干老臣辅政。一概大事安顿妥当后,武王驾鹤西去,大周最强天团走马上任,而中国也即将步入一个璀璨的时代。

关于武王晚期为什么要立摄政王一事,诸多原因前面已列举不少,成王年幼、国家初定,这些都是无法回避的硬伤,但是武王为什么选择周公旦摄政,而不是劳苦功高的姜子牙?这可能是两千多年来,人们心中最大的一个疑问。

其实除了姜子牙以外,召公奭作为老贵族的代表,颇具政治实力,也是辅政的良选。为什么后人单单把姜子牙和周公旦视为竞争对手呢?其实这种思想是从明清以后才逐渐流传开来的,主要是由于《封神演义》这部小说的问世。对历史人物进行艺术加工,提炼人物身上的优点物质,以使人物丰满,甚至可以赋予传奇色彩。这是小说进行艺术创作的手段。但小说不能当成历史来读。在真实的历史上,的确有过文王梦飞熊之事;《史记》等书籍也有姜子牙出任大周军师、并率军平叛等记载,但这只能说明姜子牙的军事才能,仅此而已。

所以,从这仨人在文、武两朝的职务和才能来看,显然周公旦的综合能力更强一些。从行政能力来看,周公旦辅佐了两代君王,老爹文王和二哥武王,而且都是高级秘书、贴身智囊。我们都知道,一般提拔领导干都是从秘书这个岗位来选。而召公奭虽然也一直在中枢工作,但并没有真正接触过全面工作,而周公旦在武王东征和武王生病期间一直是代管国政,总领全局的,这是召公所不能比的。

从军事才能来看,虽然姜子牙一直是周军的军师、智囊,但他的才能主要是在战术布局、调兵遣将、指挥作战方面,实战经验比较丰富;至于如何保障大军粮草运输、怎样筹措军备物资,与此同时还要保障后方生产供应、社会稳定、经济正常运行,这些人员调度、政府机构运行方面的工作,他涉足较少,而这些恰恰是周公旦一直在做的工作。从这点来看,姜太公显然输了一截。



除了选贤以外,还要看血缘。商周乃至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丞相、太宰这样的百官之首,一般都是选择王子、公子这样的直系王室成员担任,比如商末时帝辛就任命自己的王叔比干担任丞相一职,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中有三位都跟国君是兄弟叔伯关系,但外戚当这种级别大官的就比较少见。这一点与汉代以后的封建时期不太一样,所以那个年代外戚专权的情况比较少,外戚很难成气候。

那么姜子牙是谁呢?妥妥的周王室外戚,武王的老丈人,成王的姥爷。如果姜子牙摄政,一班姬姓老贵族必然不答应,为了巩固摄政之权,他必然要任用姜姓或其他外戚。这样一来,姓姬的就靠边站了。

周公旦就不一样了,即便他日后抢班夺权自己当了大王,天下还姓姬。换了个大王,江山还是周王室的江山,不会动摇国本,也不会引起太大的骚乱。外姓掌权就不妙了。人们会想明白一件事,原来天下不一定姓姬;既然姓姜的能当大王,我们也能当。如此一来,必然天下大乱、涂炭生灵。

那么,同样是姬姓贵族,召公奭与武王同辈,在宗族中的地位并不比周公旦差,他说话没有威望吗?这要看什么事了。如果是宗族事务,召公奭和周公旦同样有发言权。但现在是为国家选才,说的都是军国大事,自然要以王族亲疏为尊,周公旦是成王的亲叔叔,是所以王族中血缘最近的。而召公奭只能靠边站了。

除了这两点外,还有一点是武王不得不选择周公旦的原因——只有周公旦能帮他完成未尽之业。在众多兄弟中,周公旦是最了解武王的。兄弟俩年轻时一起给老爹辅政;等到武王继位后,周公旦又为他辅政,成为武王领导班子的核心。周公旦跟着武王摸爬滚打多年,深知武王的政治理想。所以当伐商大业完成后,武王就和周公旦开始绘制周王朝的美好蓝图,把未来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构想都细细筛了一遍。武王深知,即便自己不在了,只要周公旦在,这个美好蓝图就能一步一步地实现,而他的儿子将享有这一切。倘若换了别人,他的政治理想就真的成了一张蓝色的图。



那么,武王不怕周公旦夺权吗?为什么还要给他遇大事可称王的特权?这就要了解“摄政”是怎么一回事了。摄政是指代国君处理政事。这一个“代”字,就把摄位之人的身份结结实实地挡在了王座之外。至于称王一事,只是为了便宜行事,比如发号政令时,以王命发布的称为旨,这样就可以盖上王印,法律效力就不一样了,当然也便于史官记载。春秋时的鲁隐公也是摄政称公的。

年富力强的周公旦成了大周王朝的实际掌舵人。然而,不要以为他的人生就此开挂了,实际上他的磨难才刚刚开始。

周公代政刺痛了某些人的神经。其中就包括管叔鲜。当然他有这个实力。管叔鲜是文王的嫡三子,武王的弟弟,周公旦的三哥,兄终弟及的第一顺位继承人。正是因为这个缘故,管叔鲜对周公旦摄政极为不满,认为周公旦继位无望就抬出成王来当挡箭牌,自己把持朝政,暗地里当起了周王。不仅管叔鲜,武王的很多兄弟、召公奭在内的很多王室亲贵都有这种想法。起初,周公旦积极地为自己辩驳,一找到合适的场合就发表了感慨——诸如武王病重时,他代武王向先祖祷告那类的表白。渐渐地他就发现,这种表白没什么用。因为不管他说什么,只要他在摄政的位置上坐一天,大家对他的误解就不会消除。

其实有这种想法也算是人之常情,毕竟是世间最大的诱惑,谁能不为所动?难道周公旦真的丝毫没动过心吗?甚至在某个时刻产生过一丝杂念吗?这很难说。谁也不可能钻进周公旦脑子里看个究竟,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从未表现出对权力的留恋。



周公旦刚刚摄政,就迎来了最大的信任危机,来自顶头上司成王的猜忌。列位要说了,成王不是个小孩吗?他怎么也猜忌起自己的亲叔叔了?况且周公旦不是经常见到成王,还教给成王为君治国的道理,按说叔侄关系不错呀?怎么就闹上了信任危机呢?

这个事也不难分析。娃是好娃,但是架不住耳边风。管叔和蔡叔一直对监视商王之子武庚的差使不太满意,认为是周公旦在背后捣的鬼。因为此时的商人对周王朝并没有真正的臣服,随时都可能叛乱,一旦叛乱,这二人必落个监管不力的罪名,实际上成了商人的垫背。同是文王之子的周公旦却在朝中混得风生水起,甚至能摄政称王,这两个怎么能不眼红呢?于是,他们就想了一个阴招:让在京城的内线散布谣言,说周公旦欲据摄纂位,将对幼主不利。成王毕竟是个半大孩子,既没有政治斗争经验,又处在叛逆期,一下子就相信了这个流言。只是他此时没有亲政,也不能把周公怎么样,可是脸和心是骗不了人的。他开始疏远周公,对周公的态度不像以前那么恭敬了。

周公也听到这些谣言了,而且他得知这些谣言是出自那两位好兄弟之口,就借着一次朝会的机会讲了一个故事,借以提醒成王和众臣,也作为自白。但是他发现,这招不太好使。毕竟他之前太爱表白了,动不动就发一番感慨,听得人都有些审美疲劳了,也自然就不拿他的话当回事了。心凉的周公并没有就此灰心,他知道自己那两位好兄弟也不是等闲之辈,必然还有后招;他收到消息,边境的一些小诸侯国蠢蠢欲动,于是就借机亲自到东方去审察工作,暂时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从出居东方,到全身而退。周公虽然离开了权力中心,但是朝廷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的耳目。不能说他在监视成王,只能说他来了一招外松内紧,给好事之徒空出来一个表演的舞台。果然不出他所料,好兄弟管、蔡二人坐不住了。这两个早已联络好东方的徐、奄等小诸侯国在边境整兵,对内则联合武庚,允诺把原来商朝的地盘还给武庚。这么大的诱惑,武庚可就来劲了。他明白,即便他老爹帝辛在位,当商王这等好事也轮不上自己。于是,就准备跟着管、蔡兄弟俩大干一场。这一下子里应外合,刚刚建立的周王朝可真是危若累卵了。

周公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么一天,他出居东方,正是为了提前谋划。此时唯一的阻碍就是成王和自己之间的隔膜。天底下最难修复的有关系就是信任。怎么重新建立信任呢?周公旦就给成王写了一首名为《鸱鸮》诗,还收编到了《诗经》中。——《诗经》是没有作者名字的,所以这首诗到底是不是出自周公旦之手,无从可考。我们权当它就是出自周公旦之手,问题就来了。

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女下民,或敢侮予?

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蓄租,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

予羽谯谯,予尾翛翛,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

这首诗大致讲了一只母鸟的哀鸣,辛辛苦苦修建起来家舍,自己却被赶出家门,眼看着家舍被人捣坏,却无计可施的故事。在诗中,周公自比鸱鸮,不仅在向成王喊冤,更像在责备成王偏听偏信,以致自己不得不离开家园。这哪儿是在求和呀,分明是端着王叔的架子教训侄子。可是周公忘了,此时的成王已经不是那个太子诵了,是正正经经当了一段时间大王的人。在他眼中,周公首先是臣子,而后才是叔叔。周公却用教训的口吻同他讲,他怎么可能接受呢?可以想见,这首诗的命运必然是束之高阁了。

可是朝臣们着急呀,眼见武庚起兵杀来,殷商一旦死灰复燃,这些周朝的王公大臣、姬姓贵族们,一个也跑不了,下场要多惨就有多惨。所以,一些文笔好的大臣也开始给成王写诗,比如《伐柯》呀,《九罭》呀——都可以在《诗经》中找到。成王每天有一项重要公务,就是读诗,各种各样的正能量诗。

诗嘛,读了,也就读了,成王心想,寡人就当文化娱乐活动了,反正每天做功课也得学习嘛。这样处理政事跟学习结合在一起,两不耽误,还挺好。群臣们见大王一直没反应,一来二去,这股子劲也就泄了。

说来是周公运气不该绝。这一年秋天,王畿附近刮起了龙卷风。现代人见到龙卷风还害怕呢,你想两千多年前的人见到电闪雷鸣、狂风大作,大树连根拔起,四下飞沙走石,坐在屋里就感觉天旋地转,肯定以为是天谴啊!于是成王就跟几位近臣就打开专门藏着王室典籍的金滕柜,想查一查资料,结果翻来翻去就看见了武王病重时,周公想为武王替死的那篇祝文了。这一读不要紧,成王是涕泪横流,想起了叔叔的千好万好,平日对自己的谆谆教导涌上心头,一时后悔不已,便决定亲自前往东方迎接叔叔还朝。



周公和成王这对叔侄破天荒地精诚团结起来。两人决定就把平叛的指挥所设在东方,就地平叛。周公这边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划布局,其实已经整顿好兵马,打好的埋伏,就差收网了,所以整个平叛之战比较顺利。原本跟着管、蔡二人一同起兵的那些小诸侯们,一看周公回朝坐镇,吓的直接投降了。武庚深知自己跟这些周国的诸侯不同,自己本身就是前朝余孽,周王恩泽胜天,自己却不知好歹,还妄图恢复殷商旧制,是万万没有回旋余地了,所以干脆顽抗到底,选择了一条速死之路。

叛乱平息后,周公和成王班师回朝,这一次与前次大为不同。周公的诚心和忠心终于被世人所理解,大家也渐渐习惯了身边立了一个道德标杆。周公还朝后,马不停蹄地帮成王干了几件大事:一是分化殷商余民,将大支迁往各地,使殷商后人难再聚集生事;二是营建新都洛邑、制定礼乐,以使王朝有一个焕然一新;三是分封诸侯,以安天下。当然,成王也投桃报李,正式册封周公嫡子伯禽为鲁侯。周公谢恩请辞,成王效法先父,请求周公留下一脉代其辅国之职。周公则在告老还乡后病逝,得以安享善终。

周公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摄政王,而且是由先王允诺摄政称王的。可以说,在后世摄政王中,是绝无仅有的。况且,历史上有一个怪现象:但凡当过摄政王的,都没有好下场,要么像鲁隐公一样被毒死,要么如多尔衮一样横死,为什么周公旦却能得善终,而且还能永受后代祭祀、推崇呢?这与他的自醒和自知有着莫大的关系。

明白自己离王座有多远。周公的清醒在于他明白自己从来都不是父亲眼中的继位人选,虽然早期与二哥一同辅政,但周公旦自知并没有二哥的果敢,对父王更多地是顺从,凡事必禀。到了二哥武王时代,他的清醒来自于摆得正自己的位置。虽然有“常务副皇帝”之实,但他也深知,倘若自己夺位,其他兄弟必然联手对付他,届时他以寡敌众,并无必胜把握;况且刚刚建立的周王朝一旦陷入内战,必将迎来灭顶之灾,即使他得到了这个王位,又能坐多长时间呢?所以,他既是离王座最近的人,也是离王座最远的人。

有而不争,爱惜羽毛,克制权力的诱惑,以使自己不迷失本性。周公是一位非常爱惜羽毛的人,一生极其看重名节。他所追求的大道,不是九王至尊的人间高位,而是道德上的至高点。这才是高于一切的存在。所以,他可以不谓权力的诱惑,即便在手握帝国大权时,在没有人能够掣肘他时,他依然能够保持清醒和自制,依然能够守住成王的王位。这也是武王放心将成王和江山交托与他的原因。而这一点却是管、蔡之流,那些近利小人所不能理解的。《道德经》中讲“有而不争”,正如周公一般。所以周公虽未继位,却在百年之后得以入享太庙,永享后人祭祀。当然,也正是因为这份清醒和自知,才令他成为了历史上唯一一位得以善终的摄政王。

特别说明: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参考文献: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处罚俞莉博士的医学院,膝盖跪肿了

处罚俞莉博士的医学院,膝盖跪肿了

宾语观世
2024-06-17 10:38:39
安徽宿州公示:拟录用一名斯坦福大学博士为所辖县乡镇公务员

安徽宿州公示:拟录用一名斯坦福大学博士为所辖县乡镇公务员

澎湃新闻
2024-06-17 17:46:44
你无意间看到过什么不该看的东西?网友奇趣回复第三期

你无意间看到过什么不该看的东西?网友奇趣回复第三期

石辰搞笑日常
2024-06-06 12:50:10
“70后”女厅官任上落马!上周还在主持讲座

“70后”女厅官任上落马!上周还在主持讲座

上观新闻
2024-06-17 16:40:26
身高191体重180火遍全网的马丁-亚当:上届欧洲杯我在家喝酒

身高191体重180火遍全网的马丁-亚当:上届欧洲杯我在家喝酒

直播吧
2024-06-16 17:34:10
男子买房11年未入住:门锁被邻居替换,屋内堆满杂物阳台成菜园 起诉对方索赔

男子买房11年未入住:门锁被邻居替换,屋内堆满杂物阳台成菜园 起诉对方索赔

红星新闻
2024-06-17 17:52:10
时机已到,扣押拘捕!中国海警发声:依法对菲船只采取管制措施

时机已到,扣押拘捕!中国海警发声:依法对菲船只采取管制措施

大风文字
2024-06-17 18:03:01
美国固态电池开始B测!391Wh/kg续航1000公里,奔驰已收到样品

美国固态电池开始B测!391Wh/kg续航1000公里,奔驰已收到样品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4-06-17 15:29:21
卡库啊卡库!卢卡库接高球单刀......右脚直接踢出了底线,门球!

卡库啊卡库!卢卡库接高球单刀......右脚直接踢出了底线,门球!

直播吧
2024-06-18 00:50:20
“猥亵女童”的王振华即将出狱,身价还有72亿,儿子替他守住江山

“猥亵女童”的王振华即将出狱,身价还有72亿,儿子替他守住江山

180°视角
2024-06-17 21:00:20
丑陋的1-0!欧洲杯15亿豪阵险翻车:半场梦游,3张王牌打废了

丑陋的1-0!欧洲杯15亿豪阵险翻车:半场梦游,3张王牌打废了

叶青足球世界
2024-06-17 04:55:36
台军7年前买的美制反坦克导弹 到现在一枚没交

台军7年前买的美制反坦克导弹 到现在一枚没交

观察者网
2024-06-17 11:07:03
露馅!欧洲杯直播惊现大Bug,媒体人:这是虚拟技术,只是没玩好

露馅!欧洲杯直播惊现大Bug,媒体人:这是虚拟技术,只是没玩好

足球大腕
2024-06-17 10:06:34
李先念病逝后,女儿在遗物中发现两块银元:父亲至死都没原谅自己

李先念病逝后,女儿在遗物中发现两块银元:父亲至死都没原谅自己

探秘历史
2024-06-16 13:10:02
太震惊了!据网传亏损总额已达26万亿,市场正在被散户抛弃?

太震惊了!据网传亏损总额已达26万亿,市场正在被散户抛弃?

兵哥闲聊
2024-06-17 17:28:44
官宣退出,姆巴佩摊牌发声,官宣决定,法国队遗憾,齐达内祝福

官宣退出,姆巴佩摊牌发声,官宣决定,法国队遗憾,齐达内祝福

东球弟
2024-06-17 09:28:20
国足18强赛赛程出炉,分组下下签无胜算,上上签进世界杯

国足18强赛赛程出炉,分组下下签无胜算,上上签进世界杯

我就是一个说球的
2024-06-17 20:09:21
太难了!网传有汽车品牌窘迫到连媒体的500块车马费,都要拖欠…

太难了!网传有汽车品牌窘迫到连媒体的500块车马费,都要拖欠…

火山诗话
2024-06-17 16:22:21
警犬被偷?云南瑞丽一则寻狗启事引关注,回应:真的,是特警大队的

警犬被偷?云南瑞丽一则寻狗启事引关注,回应:真的,是特警大队的

潇湘晨报
2024-06-17 15:25:12
人社部、财政部: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3%

人社部、财政部: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3%

澎湃新闻
2024-06-17 17:10:26
2024-06-18 02:32:49
给予动力
给予动力
喜爱分享
1337文章数 7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瑞典智库称中国核弹头数量增加总数达500枚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瑞典智库称中国核弹头数量增加总数达500枚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飞翔的斗牛士 如今也迎来最后一舞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人均养老金上调3% 怎么年轻人吵翻了?

科技要闻

为什么你的iPhone,肯定用不上"苹果AI"?

汽车要闻

传奇新篇章 全新一代大众迈腾来了

态度原创

房产
时尚
亲子
旅游
本地

房产要闻

强!全国第三!海口房价正在止跌!

永不过时的高级感,这个风格已经美了20年了

亲子要闻

弟弟用力掐姐姐的脸,姐姐一声不吭看了一眼妈妈,站起来一顿操作

旅游要闻

游客放狗进赛里木湖追天鹅,景区回应!

本地新闻

能动司法尽“执”履责 ——“交叉执行”高效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