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傅作义屡战屡胜,61岁朱德决定亲自收拾他,毛主席闻讯急电杨得志

0
分享至

前言

1946年6月,国共内战进入全新阶段,在毛主席的指示下,晋察冀军区采用“三路四城”战略计划,调集五十个团约十万人的兵力,同傅作义部展开空前规模较量。



这一仗傅作义胸有成竹,他清楚我军晋察冀军区形势严峻,战略上极为被动。

而他麾下的35军,坐拥400多辆美式卡车和精良装备,仅用了八个小时就突破了我军的防线——卓资山。

五天之后傅作义率部进攻集宁,对我军造成重创,任谁也没有想到,狂妄至极的傅作义竟然在这个节点向毛主席写了一封公开信:



傅作义

“城郊野战和惨烈巷战,持续四天四夜,最终你们还是溃败了……”

要知道,晋察冀军区的负责人聂荣臻元帅和贺龙元帅无疑是身经百战的老将,为何会在战场上屡次溃败给傅作义率领的部队呢?

战略意义重大,持续试探较量

不论从地理位置出发,还是从军事战略考量,晋察冀军区是联系关内和关外的缓冲地带,这里四通八达,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向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而急于在内战上找出突破口的国民党,自然盯上了这块风水宝地。

千钧一发之际,毛主席提出“三路四城”作战方针,即三条路段——河北正定到山西太原路段、山西大同到蒲州镇路段、北平至石家庄路段,四座城市——大同、太原、保定和石家庄。



次日,晋北战役正式打响,可战斗打着打着,聂帅紧急致电中央军委:

“考虑到平绥路现有的重要地位,互相策应十分困难,晋察冀区最多能派出三个纵队配合其他地区主力,建议用半个月的时间和晋绥紧密配合攻下大同。”

聂帅的观点并非空穴来风,同样地处战略要地的大同对于我军日后的作战也十分关键,可毛主席却透过现象观察到了本质,在大同和平汉路的抉择之中,还是要选择后者。

于是在7月6日和7月22日两天,毛主席接连向聂帅发了两封电报,一方面明确了攻打平汉的时机和作战部署,另一方面对聂帅提出的问题总结出了解决办法。

直到9月4日,战况急转,在蒋介石的施压下,傅作义也开始进行增援,调集三万多人的兵力从北、中、南三面共同进攻,卓资山失守

失利已成事实,能做的也只有尽可能地挽回损失,中央军委迅速对傅作义部接下来的动向进行预测,总结出了三种可能:

首先就是驻守卓资山按兵不动观察情况,其次有可能进军凉城,最后一种也是可能性最大的一种就是集中兵力进攻集宁。

战场上任何一个不经意的变化,都有可能成为改变战局的关键因素,虽然我军在集宁地区部署重兵,但仍需未雨绸缪,以备不时之需。

失守卓资山后,面临的局面远远超出我军的预期,侦察深度骤降,敌人三个整编师的一举一动始终无法准确掌握,最终董其武率军从火石坝秘密进军,9月8日晚已完成在集宁地区的集结。



董其武

后续作战中,狮子大开口的董其武迫不及待地组织进攻,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始终无法见到成效,多次进攻被我军巧妙化解,主力部队也被打散,令他庆幸万分的是,迫于各种因素,我军并未对董其武残部进行追击。

得到喘息的董其武与傅作义重新取得联络,敌军增援部队迅速抵达集宁地区,并向我军阵地发起猛攻。

地面战场上,傅作义的101师和新编32师也已经陆续赶到,直逼集宁,战局顿时扭转。

9月13日,集宁在傅作义的猛攻之下惨遭沦陷,在这之后,傅作义趁热打铁,向大同地区增援,整个晋察冀军区遭受重创,士气锐减。

洋洋得意的傅作义竟然发布一则公开电报,就此次溃败向我们发起挑衅,毛主席听后勃然大怒,留下了八个字:

“不报此仇,誓不为人!”

朱老总走到毛主席身边,主席震怒的样子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将此份电文发给解放军全军战士每人一份,嘱咐道:“请将不如激将!”



朱老总奔赴晋察冀

随着我军撤出张家口,部队内部的矛盾也越发尖锐,平绥线地区优越的条件对同志们向南部地区转移的信心造成了打击,接连失利的战况也为整支部队带来了阴霾,“败军之相”油然而生,若任由发展下去,恐怕晋察冀军区很快就无法控制。

谁能力挽狂澜,改变这一局面呢?

首长们的脑海中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一个名字——朱德。组织委以重任,朱老总和刘少奇同志临危受命,于1947年初抵达晋察冀军区。

既然来到了晋察冀地区,那就得把长期困扰的大难题——军事问题解决好。

同年4月,二人率领中央工委抵达晋察冀中央局和晋察冀军区驻地河北阜平城南庄,此时形势仍旧不容乐观,局面极度被动,军事上也存在诸多内部和外部问题,经过多方面商讨,最终朱老总一锤定音,决定再次组建晋察冀野战军。



只有重建野战军,才能确立“打大歼灭战”的战略指导思想,以此为切入点改变过去底子薄、形势散的局面。

5月底,朱老总和刘少奇一同致电中央,表明了自己的想法,并提议让杨得志同志出任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

说起杨得志同志,无疑是名经验丰富的老革命战士,从1928年17岁的杨得志就参加了湘南起义,并且进入工农革命军第7师,跟随朱老总抵达井冈山,战场上灵活多变、勇猛无畏的作战方式让杨得志建树颇丰,其名号响彻三军,一度成为了朱老总的心腹爱将。

杨得志这样信仰坚定、经验丰富的同志,组织当然再相信不过了,毛主席随即批准了朱老总和刘少奇同志的提议



杨得志

从这年下半年开始,众多地区的解放战争已经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可如今只剩下晋察冀军区迟迟没有打开局面,这让朱老总感到十分担忧,眼下必须得做点什么才能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

随即,朱老总和刘少奇、聂荣臻同志在晋察冀军区展开大范围的调研,逐渐真相上的团团迷雾终于得以解开,朱老总也找到了真正的病症所在。

他特地给杨成武致电,表达了想要重建晋察冀野战军领导机构的想法,对此,朱老总进行了深刻地阐释:

“晋察冀军区身上的担子很重,不仅得牵制敌人在华北地区的部队,还要在北面随时接应东北地区的作战,西面还有时时刻刻兼顾西北地区,东面又有支援华东。

目前野战军各个部队的指挥作战还没有完全适应大规模作战,战斗人员相对较少,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中央从战略上进行考量,决定重新成立野战军领导机构,以此来加强野战军的建设!”



重振旗鼓,焕然一新

6月1日,朱老总和中央取得联系:

“野战军组织头重。如今尚未脱离抗战时期游击队地方军范围,缺少出征人员,号称十二万人的作战兵力,最多只能出征七万人!”

随后,就内部存在问题,朱老总也进行了详细的汇报:

“咱们的部队撤出张家口后,不论是生活方面还是作战方面和原来大不相同,各支部队感到有些迷茫,这是正常的。机关内部的很多同志都担心军区将来的发展问题,有很多资产分配计划出现问题,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在朱老总和中央的多次商议下,最终做出决定,首先重建野战军,杨得志同志出任野战军司令员,罗瑞卿同志出任政治委员;



其次建立军区后勤部,统一负责供给、卫生以及运输等工作,让野战军部队集中力量和精力,打大的歼灭战、运动战。

为期两个月的整顿,让晋察冀军区的面貌焕然一新,后方机关得以精简,让部队摆脱了困扰已久的后方负担,灵活性大大增加。

在朱老总的指挥下,杨得志在战场上立下了汗马功劳,夺取了青仓战役、宝贝战役、清风店战役的胜利,扭转了晋察冀军区先前溃败不堪的局面,晋察冀军区不断得到发展壮大,总兵力已经达到了23万多人!

此时61岁的朱老总已不再年轻,在解放军部队中,朱老总不仅仅是领导,更是一种伟大的精神象征,万万不可出现闪失。

见朱老总在前线挥斥方遒,主席实在担心朱老总脑子一热上了前线,于是紧急给杨得志发了一封急电:

“朱老总是否亲临前线,请加慎重!”



战场上打得火热,但朱老总心里面十分清楚,先前取得的小规模战役的胜利,固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取得振奋人心和稳定军心的效果,但接下来的石家庄战役才是关键之战,这可是我军第一次攻打大城市之举,务必做好充分准备。

准备过程中,朱老总亲临前线,不断向杨得志询问有关战场的情况,他们来不及吃饭,在指挥所中围着小灯熬了一个又一个晚上,部署战役、分析敌情,但凡是自己能做的,朱老总都是亲力亲为。

毛主席的叮嘱杨得志心心念念,如今敌军已经采取行动,派出轰炸机在周围狂轰滥炸,杨得志走到朱老总身边,支支吾吾地说道:

“朱老总,现在这里很危险,您要不先前往河间县,那里还相对安全点。”

听后,朱老总大手一挥,笑着说道:

“你们都在这里,我哪有离开的理由!上边是有飞机飞,但这炸弹未必专门来找我朱德!”

朱老总有心留下,耐不住杨得志和罗瑞卿反复相劝,最终朱老总不情愿地离开了这里。虽身在河间,但朱老总却时时刻刻关注着战局的变化。

从突破敌军防线开始,到进攻外围据点,乃至后续攻打市沟,朱老总每天都与野战军司令部保持紧密沟通,在重要关头提出自己的建议,商讨并完善作战方案,力求以最低的代价获得战斗的胜利。



朱老总擅长的不仅仅是行军打仗,在治理部队方面更有自己独到的理解,针对部队中的一些干部存在的具体问题,朱老总总会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在朱老总看来,战争就是政治、经费、兵力和武器装备、指挥艺术的较量。

谈及我军的优势时,朱老总也是毫不避讳地说道:“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民心所向,这也可以叫做政治优势!”

1947年11月6日,晋察冀野战军向石家庄一带发起总攻,按照朱老总的指示,解放军采取“集中火力,集中力量再集中”的作战原则,仅仅用时六天,歼灭敌军两万五千人,一举拿下了石家庄,让整个晋察冀军区有了脱胎换骨的蜕变!

战场上喜收硕果,朱老总实在按捺不住内心的情感,最终提笔写下《攻克石门》一诗:

“石门封锁太行山,勇士掀开指顾间。
尽灭全师收重镇,不教胡马返秦关。
攻坚战术开新面,久困人民动笑颜。
我党英雄真辈出,从兹不虑鬓毛斑。”

事后朱老总不忘总结,归纳出了多达几十条的攻城经验,写下了《打下石家庄的意义和经验教训》一文,为后续其他地区解放战场上解放大城市的战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结语

石家庄战役胜利的意义不论对于全军还是晋察冀军区而言都十分重大,它是一次先例,更是一个质的飞跃。

胜利的背后,绝不仅仅是表面所演绎出拿下或丢掉一座城池那样简单,朱老总、刘少奇、杨得志等人在背后的默默付出,让晋察冀军区得到改变,得到发展,得到升华,在革命道路上挥写出了独属于晋察冀军区的宏伟诗篇!

聂帅每每回忆起这段故事,都不禁感慨:

“当我们打了胜仗时,他发来贺电贺信,给予嘉奖和鼓励;当我们为一个战役琢磨最佳方案时,他常为我们排忧解难,给予指导。”

朱老总就像是军中的定海神针一般,见证着部队的成立、成长到成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风谈笔录
风谈笔录
历史原创作者 欢迎关注
2167文章数 12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冷藏货车违规乘人致8人窒息后遇难 河南叶县通报

头条要闻

冷藏货车违规乘人致8人窒息后遇难 河南叶县通报

体育要闻

没人永远年轻 但青春如此无敌还是离谱了些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打断妻子多根肋骨 上市公司创始人被公诉

科技要闻

iPhone 16会杀死大模型APP吗?

汽车要闻

售17.68万-21.68万元 极狐阿尔法S5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家居
教育
数码
房产
公开课

家居要闻

空谷来音 朴素留白的侘寂之美

教育要闻

北京高考阅卷进行中,语文已有多篇作文有望拿满分!

数码要闻

PCIe 5.0 SSD终于要便宜了!群联E31T主控无缓存能跑12GB/s

房产要闻

万华对面!海口今年首宗超百亩宅地,重磅挂出!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