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做好准备,中国即将“喜迎”通胀

0
分享至

在之前的《做好准备,万物上涨的时代即将到来》一节中,老云分析了,这一轮基础民生商品的涨价,预示着接下来我们将迎来一轮较大规模的通胀。不过,这一轮通胀大概率是良性的——也就是与通胀伴随而至的是全民收入上涨,而且收入上涨的幅度会大于商品涨价。所以,这一轮通胀,从整体来看非但不会让民众生活陷入困境,反而很有可能让绝大多数人生活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文章发出后,反响还是很热烈的。很多粉丝在后台给老云留言和发私信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老云大致浏览了下,一部分读者,对老云文章中关于“新质生产力推动良性通胀”的逻辑还是认可的;但也有很多读者无法理解。其中争议最大的一点,就是凭什么保证这一轮即将到来的通胀过程中,收入的增幅一定会大于物价涨幅?所以,这一节中,我再详细解释一下。

首先,在上一节中。我已经详细分析了,这一轮基础商品和公共服务推动的涨价,表面上看是土地财政落幕后,为了挽救地方财政的不得已而为之,但如果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实际上是产业升级成功后,新质生产力占据经济增长主流地位的正常反应。根据黄奇帆5月8日的最新发言,中国出口产品从2010年劳动密集型占比超过70%,变化为2023年高附加值产品超过90%;而现实中,智能电车、锂电池、光伏太阳等新三样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也在技术上取得了之于海外同行的代际优势,并成为出口的新主力。

跟过去主要依靠低廉价格,或者说性价比建立的优势不同,这种建立在技术优势上的领先,决定了商品是可以在全球范围获得溢价的。但由于内卷太过严重——虽然我们的新质生产力击败了外国同行,但内部的竞争依然惨烈,所以这就导致除了华为等极少数企业,绝大部分新质生产力企业依然无法摆脱价格战泥潭——进而依然不断压缩利润,压榨员工工资,依然无法摆脱薄利甚至亏损的怪圈。结果就是卖到国内的商品不赚钱也就罢了——好歹是肉烂在锅里,国内消费者得到实惠;连全球出口的商品也价格低廉的要命——最典型的就是光伏板,出口价格已经便宜到外国人把他们当做别墅的围栏使用。

企业赚不到钱,自然从业人员也没有钱。工业是财富之母,工业不赚钱,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也赚不到钱。大家都赚不到钱,生活水平自然无法提升。

新质生产力的技术突破和领先,并没有带来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升,这就是我们现阶段面临的问题。

这就是要催通胀的根本逻辑。你们内卷打价格战,没法给从业人员涨薪是吧?那我就给基础商品和公共服务涨价。这些东西一涨,民众生活成本增加,那你企业自然就要跟着涨工资。工业是财富之母,工业从业者收入普涨,自然就可以溢出到服务业和农业,这样大家收入就都涨了。

当然,涨工资会增加企业经营成本,导致商品涨价,削弱其市场竞争力。但前面说了,现在我们产业升级已经取了了明显突破。现在的新质生产力,主要是靠技术而非成本,争取到的全球竞争优势。这就决定了,一定程度的涨价,并不会对产品的竞争力造成太大影响——难道问界M9是靠价格把宝马X5打趴下的吗?光伏板子价格涨一两成,难道欧美同行就比的过咱们了?

所以,涨价催通胀是可行的——当你赚钱主要靠造衬衫、做皮鞋,那你涨价就是找死。但你如果是玩高科技,并积累出了足够的技术领先优势,整体涨价就没那么大影响。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也是很多人质疑的:收入涨了,可生活成本也涨了啊——你水电气、高铁、轻轨、公交乃至于大学学费都涨的话,那势必带来全社会价格体系上升。那这样一来,你怎么保证收入涨幅能超过通胀——而不是反之?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释。首先,如果单单只是生活成本增加倒逼出来的企业涨薪,确实并不足以保证收入涨幅超过民生商品和公共服务的涨幅——毕竟资本家不是慈善家,在维持员工劳动能力不变的情况下,他们绝对不会多出一个子儿。

但问题是,这里面还有一笔钱啊——也就是民生商品和公共服务涨价收去的钱。

这笔钱到哪儿去了?广义上来说,绝大部分最后都流回到政府手里(毕竟基础民生绝大部分都是政府——或者是政府控制的国企、事业单位包办的)。换句话说,是政府通过催通胀,逼企业拿一部分钱给员工,然后在他们那过一道手后又交还给政府。

那政府拿到这笔钱后怎么办?当然不可能存起来。而是找渠道花掉。而这个花掉,不管是它给财政供养人员加工资,还是补贴社保、医保、低保,又或者投资、新建项目甚至于还债,总之最后又会流向社会,流向大众。

所以,基础民生和公共服务涨价收的钱,最终其实还是会回到全体国民手中。

企业加薪的钱,民众因为民生商品和公共服务涨价,确实只能过一道手又交还给政府;但政府拿到这笔钱后又发出来,这钱就又回到了民众这个整体的手中。这么一算,民众是不是获得感会增加?作为一个整体,其收入增长是不是会超过通胀?

其实这种逻辑,在过去20年中我们都经历过。2005-07年、2009-11年,我们经历过两轮通货膨胀,当然这两轮通胀最后并非体现在基础民生和公共服务,而是被引导到了房地产,体现在了房价上。而这两轮通胀过程中,我们都经历了“钱变毛了”的过程,但回过头来看,我们的收入也都同步大涨,人民生活水平也确实得到了普遍的提升。

这套逻辑之所以能跑通,关键一个点,就在于你在催通胀时,生产力必须得到同步提升。05-07那轮通胀和房价大涨,是建立在我们入世后成为世界工厂基础上的;09-11那轮通胀,是建立在金融海啸后中美合作救市,全球消费迅速恢复,海外市场进一步扩张基础上的。所以,只要有生产力发展,你的工业体系能创造出更多的有效财富,那这个通胀就是良性的,收入增长就能够覆盖通胀,带来生活水平的提升。

那收入增长不能覆盖通胀是什么情况?就是2015-2017。这一轮通胀,依然是被引入房地产,造成了房价大涨。但这个历史阶段,我们传统生产力的市场规模已经触顶,新质生产力还在孕育,同时接下来还面临美国贸易战,结果就是生产力发展没有跟上(房价)通胀,然后接下来房地产市场发生了什么,中国经济经历了什么,大家就都知道了。

所以,生产力发展能不能与通胀水平匹配,是决定通胀是良性还是恶性,决定民众从通胀中受益还是受害的根本因素。

那这一轮,我们能实现良性通胀吗?大概率是可以的,因为前面老云已经分析了,这一轮我们的通胀,是有新质生产力打底的。因为产业升级,我们获得了技术层面的比较优势,所以现在通过通胀逼企业给从业人员增加收入,并不会对他们的市场竞争力产生太大影响——比亚迪、问界照样吊打丰田大众BBA,宁德时代照样遥遥领先,光伏板子涨了价欧美同业也照样比不过。

工业是财富之母。只要这个财富源头在被抽水后依然稳的住,那这笔水就是完全可以抽的。抽出来之后,就会经过老云刚才分析的逻辑链条,经过工业从业人员——人民大众——政府——全体国民等一系列转手,最后回归到大家手中。

所以,这轮通胀是良性的,涨价的本质,就是从优势工业体系中抽水补贴大众。经过这一轮后,不仅我们的企业依然会获得足够利润,我们的政府债务情况会获得改善,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内需市场,和国内经济内循环,也会因为人民收入水平的提升,而真正建立起来!

这就是这一轮通胀的底层逻辑。所以看懂的朋友,大可以放下心中恐慌,这不是坏事,相反其实是好事。只不过,这个好事,是对整体而言的,具体到每个人,那就未必——毕竟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最后的财富分配也不是平均的。这一轮通胀过程中,有些资产会升值,也有很多资产会贬值,至于握着现金的,如果不能找到合适的投资标的,也会再一次经历“钱毛了”的恐慌。所以,整体受益的同时,作为个体,能否平安度过这一轮财富波动,甚至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还是得看个人努力和历史进程的耦合了。

本文为老云看世界2405节。喜欢的读者,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老云的空间,持续收看全部老云系列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国国航:拟约108亿美元购置100架国产C919飞机

中国国航:拟约108亿美元购置100架国产C919飞机

界面新闻
2024-06-20 17:01:43
雷军骑单车上班引热议:英国品牌Brmopton!网友:本来还想整个雷总同款呢,一看“小布”卖1.5万

雷军骑单车上班引热议:英国品牌Brmopton!网友:本来还想整个雷总同款呢,一看“小布”卖1.5万

和讯网
2024-06-20 14:49:00
突发跳水!3000点保卫战!

突发跳水!3000点保卫战!

中国基金报
2024-06-20 16:01:19
菲方称中国海警在冲突中挥舞刀具,外交部:颠倒黑白,倒打一耙!

菲方称中国海警在冲突中挥舞刀具,外交部:颠倒黑白,倒打一耙!

环球网资讯
2024-06-20 16:18:12
悲剧了!网传深圳一家成立40年的工程上市企业,全员停产待岗…

悲剧了!网传深圳一家成立40年的工程上市企业,全员停产待岗…

火山诗话
2024-06-20 07:44:49
0-3,无缘总决赛4强!中国女排唯一收获:力压日本,守住亚洲第一

0-3,无缘总决赛4强!中国女排唯一收获:力压日本,守住亚洲第一

侃球熊弟
2024-06-20 18:31:04
前瞻|普京第五次到访越南,全面战略伙伴或讨论武器及双边支付

前瞻|普京第五次到访越南,全面战略伙伴或讨论武器及双边支付

澎湃新闻
2024-06-20 12:26:32
黎笋:没事打中国刷存在感的越南领导人,86年在绝望与遗憾中去世

黎笋:没事打中国刷存在感的越南领导人,86年在绝望与遗憾中去世

丛丛岁月
2024-06-20 18:39:55
演出取消!蒙古国反华艺人原定呼市演出遭抵制,从2017开始已来华多次

演出取消!蒙古国反华艺人原定呼市演出遭抵制,从2017开始已来华多次

不掉线电波
2024-06-20 18:42:53
巴黎世家9.4万“姨妈裙”,火了!

巴黎世家9.4万“姨妈裙”,火了!

4A广告提案网
2024-06-20 17:01:39
云南保山市长陈锐离世 简历已从政府官网撤下

云南保山市长陈锐离世 简历已从政府官网撤下

红星新闻
2024-06-20 16:11:08
青岛卓越世纪中心一女子坠楼身亡,当地街道办通报

青岛卓越世纪中心一女子坠楼身亡,当地街道办通报

央广网
2024-06-20 16:40:20
1975年周养浩被特赦,出狱后就露出真面目:监狱里的积极都是装的

1975年周养浩被特赦,出狱后就露出真面目:监狱里的积极都是装的

祥瑞
2024-06-19 10:00:39
金正恩正式欢迎普京仪式超隆重!36岁妹妹穿红装美翻,李雪主没来

金正恩正式欢迎普京仪式超隆重!36岁妹妹穿红装美翻,李雪主没来

前沿天地
2024-06-19 23:04:05
中国女排0-3日本无缘四强:丢11.75分亚洲第一危矣 张常宁28扣8中

中国女排0-3日本无缘四强:丢11.75分亚洲第一危矣 张常宁28扣8中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4-06-20 19:24:51
放弃社会主义制度的20多个国家,现在的状况都怎么样了

放弃社会主义制度的20多个国家,现在的状况都怎么样了

云舟史策
2024-06-17 19:30:33
意外、解约、住店频遭拒⋯⋯当两位高龄老人选择酒店养老

意外、解约、住店频遭拒⋯⋯当两位高龄老人选择酒店养老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20 17:13:04
继斯坦福桥博士后,北大毕业生也成功上岸公务员,曾是当年高考状元

继斯坦福桥博士后,北大毕业生也成功上岸公务员,曾是当年高考状元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6-20 15:34:23
上海两家Manner咖啡门店内,两顾客同一天分别被扇耳光和泼咖啡粉?官方回应

上海两家Manner咖啡门店内,两顾客同一天分别被扇耳光和泼咖啡粉?官方回应

极目新闻
2024-06-20 18:50:58
事关重大!多地书记省长部署

事关重大!多地书记省长部署

鲁中晨报
2024-06-20 14:35:02
2024-06-20 20:32:49
云石
云石
历史角度解读中国崛起外部因素
955文章数 7445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深圳一网红学位房14万/平跌到4万/平

头条要闻

世界女排联赛总决赛:中国女排0比3不敌日本无缘四强

头条要闻

世界女排联赛总决赛:中国女排0比3不敌日本无缘四强

体育要闻

绿军的真老大,开始备战下赛季了

娱乐要闻

叶舒华参加柯震东生日聚会,五毒俱全

科技要闻

小米SU7流量泼天,富贵却被蔚来接住了

汽车要闻

售价11.79-14.39万元 新一代哈弗H6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房产
教育
数码
本地
公开课

房产要闻

海棠湾!一所重量级国际学校真的来了!

教育要闻

我省高考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预计6月23日出炉!今年实施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3+2”项目,考上及家长可...

数码要闻

高速 M.2 2230 固态硬盘再添一员,海盗船推出 MP600 MINI 2TB 版

本地新闻

2024·合肥印象|用崭新视角对话城市发展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