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今年以来工资性收入增长了6.8%,为什么个人所得税却下降了7%?

0
分享至

内容提要:

今年以来,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6.8%。但个人所得税下降了7%。2023年开始,消费、新增存款和个税都明显下降,但个人收入在快速增长。一些专家解释,收入结构调整、个税抵扣政策和财产性收入减少,导致一边收入增长,一边个税减少。实际上个税下降并非收入结构调整、个税抵扣政策和财产性收入问题,逻辑上可能是工资性收入名不副实。

一、今年以来,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6.8%。但个人所得税下降了7%。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看,2022年12月份取消疫情防控之后,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大幅度增长。

2023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20698元,比上年增长5.8%,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8340元,比上年增长4.8%。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增长6.1%,其中工资性收入22053元,增长7.1%。但个人所得税下降了1%。虽然工资增长但个税下降,不过因为个税降幅不大,不太引人关注。

2024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39元,同比增长6.2%,其中人均可支配工资性收入6586元,同比增长6.8%。但1-4月份个人所得税下降了7%。

跟老百姓“钱袋子”密切相关的个人所得税在去年下降1%后,今年头四个月又下降了7%,在工资性收入连续两年以7%左右的幅度增长,个税税率也未调整的背景下,个税罕见连续两年下降,个税与工资增长背离的情况,让不少经济分析人士颇为迷惑。



按照数据之间的依存关系来看,在个税起征点和税率没有变化时,个税与平均工资是高度相关的。盘点2010年以来的前4个月个税数据,我们不难发现,除了2012年和2019年因个税改革减税政策,导致当年个税收入出现下滑外,其他年份的个税收入基本都保持了两位数较高增速。即便2020年疫情爆发,当年前4个月个税收入也保持微增。

这意味着剔除因个税改革政策性减收年份,今年前4个月个税收入增速创十来年新低。为何今年以来个税收入出现负增长?

二、2023年开始,个人收入在快速增长,但消费、新增存款和个税却明显下降。



其实,不仅工资性收入与个税一增一减存在矛盾,如果将个人收入、消费、存款、个税放到一块对比,矛盾更为突出。

2023年,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额55.37万亿,增长6.1%,其中工资性收入31.14万亿,增长7.1%。

当年社会零售额和商品房销售额合计58.81万亿元,同比增长3.3%,比收入增幅少2.8个百分点;住户部门新增存款16.67万亿,下降6.6%,比收入增幅少9.9个百分点;个人所得税1.48万亿,下降1%,比工资性收入增幅少8.1个百分点。

2024年一季度,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额16.28万亿,增长6.2%,其中工资性收入9.29万亿,增长6.8%。

2024年1-4月社会零售额和商品房销售额合计18.41万亿元,同比下降2.9%,比收入增幅少9.1个百分点;住户部门新增存款6.71万亿,下降22.8%,比收入增幅少29个百分点;个人所得税0.5万亿,下降7%,比工资性收入增幅少13.8个百分点。

这一组数字非常清晰地告诉我们,消费、个税与存款的表现趋势比较统一,而收入的表现趋势与它们截然相反,互相之间存在较明显的数据逻辑矛盾。

三、一些专家解释,收入结构调整、个税抵扣政策和财产性收入减少,导致一边收入增长,一边个税减少。



很显然,不仅三郎发现了这个矛盾,很多研究人员都看到了这个问题。

据南方周末报道,4月24日上午,在由中央财经大学中财-安融地方财政投融资研究所、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安融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举办的2024年一季度财政投融资形势研讨会上,部分与会专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研讨会上,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刊物编辑部主任陈龙分析认为,这两项数据的“背离”与收入结构的调整、减税政策等因素有关。以收入结构调整为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取得是一个平均值,但个人所得税针对不同群体税率是不一样的,甚至对有的群体是不征税的,所以收入结构的调整也会对个人所得税产生影响。再以减税政策为例,去年9月我国提高了对“一老一小”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这对个人所得税收入也会产生影响。

第一财经报道,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分析,个税增速下行与社会薪酬结构优化以及申报抵扣项目等有关。比如,受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影响,去年中国19个行业门类中,房地产业是唯一一个平均工资下降行业。今年以来,一些银行、券商、互联网企业等降薪也引起市场关注。

第一财经报道,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税务专业学位行业导师汪蔚青表示,可能去年同期一些公司股票解禁后,部分人为了“落袋为安”转让了限售股,相应个税收入较多,而今年这一情况减少,相应个税收入出现明显下降。

四、实际上个税下降并非收入结构调整、个税抵扣政策和财产性收入问题,逻辑上可能是工资性收入名不副实。

很显然,陈龙、罗志恒和汪蔚青的解释,是站不住脚的。



第一,收入结构变化,是工资性收入增长但个税下降的原因吗?

按照我们的税收政策,个税起征点在5000元以上,加上抵扣,在6000元以上了。因此,理论上中高收入的人越多,个税就越多。

与此同时,依据数学逻辑,收入不变时,高收入组别比重减少,平均收入下降;低收入组别比重增加,平均收入提高。比如2023年,当高收入的非私营与低收入的私营比重为50%+50%,平均收入为9.45万元。当高收入组别增加10%到60%时,平均收入增加到9.97万元,增加了5.5%;当高收入组别减少10%到40%时,平均收入减少到8.93万元,减少了5.5%。亦即高收入组别比重增加1%,可导致平均收入增加0.55%,低收入组别比重增加1%,可导致平均收入减少0.55%。



而从2015年开始,我国非私营单位工资增长幅度一直高于私营单位。由此,根据数学逻辑,一季度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6.8%,很显然高收入组别的比重增加了。因此,个税应该增加。

如果从个税减少了7%,反推导出高收入组别人员比重减少了,那么,其比重减少必然导致平均工资的下降。

这一数据逻辑子在2013-2022年的收入与个税的增长幅度互相关系中也得以验证。根据骑牛研究所收集整理的个人收入与个税增长幅度计算,2013-2022年?(不含减税的2019年),个税增长幅度平均比个人收入增幅高6.4个百分点。这就验证了平均收入增长过程中,一定伴随着高收入群体比重的增加。

而2023-2024年1-4月份,个税增幅反而比人均收入增幅平均低10.3个百分点。按照经验数据,这属于高收入群组比重减少,逻辑上这样的结果必然导致平均工资的下降。

如果罗志恒所提及的近年来部分薪酬畸高的行业对薪酬做了调整比如递延和下调等,部分地区事业单位等受制于财力因素津贴等有所下行。那肯定对个税收入增长有影响。但与此同时,这部分高收入者的收入下降,也必然会导致平均工资的下降。绝不可能一边导致工资增长,一边导致个税下降。

第二,2023年的个税抵扣政策,影响了收入增长而个税下降吗?

根据《通知》,自2023年1月1日起,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个婴幼儿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月2000元提高到3000元。

三郎注意到,2023年的这份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的通知虽然是9月份出台的,但扣除标准是从2023年1月1日开始的。但2023年的工资性收入增长7.1%,个税仅下降了1%,其中2023年1-4月个人所得税同比下降2.4%。因此原则上,这个政策在2023年已经执行完毕,并不涉及2024年。但2024年以来,工资性收入增长6.8%,个税却下降了7%。



实际上,我们在分析2023年1-4月个税为什么下降时,就提及了个税抵扣政策的因素。今年分析1-4月个税继续下降,再拿出来做挡箭牌,就不太地道了。

此外,由于目前个税起征点设置在6万元一年,叠加专项附加扣除等,中国大部分个人并不需要缴纳个税,一些专家表示真正缴纳个税人数大概在1亿多人。而按照中国私营和非私营的薪酬结构,参加工作时间越长,薪酬越高。而年龄越大,可抵扣个税的项目也越少。从这个角度分析,需要抵扣的,抵扣项目多的,恰恰是年轻的、收入较低的人。这也是该政策从2023年1月开始执行,但2023年个税仅下降1%的主要原因。很显然,2024年1-4月个税下降7%,抵扣政策因素并非主要原因。

第三,财产性收入影响了个税收入吗?

三郎认为,汪蔚青的这个解释理论上肯定是对的。但汪蔚青并未给出数据支撑。而给出对应的数据,其实并不困难。

2023年,个税下降了1%,很显然,汪蔚青所说的去年部分人为了落袋为安转让了限售股,相应个税收入较多是站不住脚的。

2024年一季度,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居民收入中,人均财产性收入988元,全国1.39万亿,同比增长3.2%。这个增长3.2%的数据,也不支持汪蔚青所说的“今年这一情况减少,个税收入出现明显下降”的观点。

或者说,汪蔚青的观点是对的,但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3.2%,是存在问题的。

【作者:徐三郎】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Scotto:灰熊已与多队商谈想要向上交易选秀权 以选中克林根

Scotto:灰熊已与多队商谈想要向上交易选秀权 以选中克林根

直播吧
2024-06-16 07:07:13
64岁打了一辈子光棍,到侄子家吃晚饭,侄媳妇:大爷,你赶紧吃

64岁打了一辈子光棍,到侄子家吃晚饭,侄媳妇:大爷,你赶紧吃

娱乐洞察点点
2024-06-16 08:46:37
散学典礼校长讲话:中专生姜萍赢得全球数学竞赛前12名的3个理由

散学典礼校长讲话:中专生姜萍赢得全球数学竞赛前12名的3个理由

教育好文
2024-06-16 09:30:13
拜登未料到,中国三大部门宣布,断供航天发动机、复合材料

拜登未料到,中国三大部门宣布,断供航天发动机、复合材料

嘿哥哥科技
2024-06-14 08:38:03
人社部发布最新养老金数据,2024年企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是多少?

人社部发布最新养老金数据,2024年企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是多少?

社保小达人
2024-06-15 12:19:45
又上当了!老美急哭:我只是想吓吓你们而已,不要当真啊

又上当了!老美急哭:我只是想吓吓你们而已,不要当真啊

芯怡飞
2024-06-10 10:49:06
卡拉斯科:沙特联赛的水平比中国联赛高多了 C罗一人住一栋楼

卡拉斯科:沙特联赛的水平比中国联赛高多了 C罗一人住一栋楼

直播吧
2024-06-15 13:09:08
他现任省委书记,清华毕业31岁成为清华副教授曾表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他现任省委书记,清华毕业31岁成为清华副教授曾表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天闻地知
2024-06-15 14:10:35
江苏海安发现罕见的三角桥,三个桥面却没有桥墩,如今成了危桥

江苏海安发现罕见的三角桥,三个桥面却没有桥墩,如今成了危桥

大宗看萌宠
2024-06-16 07:05:18
中国女排逆转土耳其!李盈莹得分王,世界第一易主,最新排名公布

中国女排逆转土耳其!李盈莹得分王,世界第一易主,最新排名公布

室内设计师阿喇
2024-06-16 11:31:49
中国物理学之父,娶重病、不育的师妹:没有她,功名再大也无意义

中国物理学之父,娶重病、不育的师妹:没有她,功名再大也无意义

紫衫书舍
2024-06-14 19:06:31
中国女排绝杀世界第一!全队冲进场庆祝,蔡斌朱婷笑了,热血沸腾

中国女排绝杀世界第一!全队冲进场庆祝,蔡斌朱婷笑了,热血沸腾

体坛扒客
2024-06-15 23:05:47
普京表示:不攻击北约、不使用核武并愿意谈判!难道要服软了?

普京表示:不攻击北约、不使用核武并愿意谈判!难道要服软了?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4-06-13 22:56:43
出嫁前一天在全小区丢人

出嫁前一天在全小区丢人

悠闲葡萄
2024-06-09 09:57:44
罗德里戈谈此前与梅西争执:我们差点打起来,最终变成互喷垃圾话

罗德里戈谈此前与梅西争执:我们差点打起来,最终变成互喷垃圾话

直播吧
2024-06-16 00:44:33
这样的情况,军队真的允许吗?

这样的情况,军队真的允许吗?

娱记掌门
2024-06-15 09:40:01
阿里数赛全球第1名,被大家忽略的徐啸宇,到底有多优秀?

阿里数赛全球第1名,被大家忽略的徐啸宇,到底有多优秀?

冒泡泡的鱼儿
2024-06-15 10:35:02
男篮集训第2天!内外线三大核心基本成型,郭士强或重用4大新人

男篮集训第2天!内外线三大核心基本成型,郭士强或重用4大新人

宝哥精彩赛事
2024-06-16 11:40:04
“一丝不挂”新舞蹈?惹争议,被摸下体更不害臊,金星质疑是对的

“一丝不挂”新舞蹈?惹争议,被摸下体更不害臊,金星质疑是对的

吃鱼思故渊
2024-05-16 21:48:21
董路:一位现役世界级巨星将给予足球小将支持 孙兴慜不算世界级

董路:一位现役世界级巨星将给予足球小将支持 孙兴慜不算世界级

直播吧
2024-06-16 11:22:08
2024-06-16 13:18:44
火星宏观
火星宏观
国证大数据首席经济学家
943文章数 352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打断妻子多根肋骨 上市公司创始人被公诉

头条要闻

媒体:普京开出的停火条件有重大变化 已亮出战略底牌

头条要闻

媒体:普京开出的停火条件有重大变化 已亮出战略底牌

体育要闻

没人永远年轻 但青春如此无敌还是离谱了些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科技要闻

iPhone 16会杀死大模型APP吗?

汽车要闻

售17.68万-21.68万元 极狐阿尔法S5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房产
家居
艺术
手机
军事航空

房产要闻

万华对面!海口今年首宗超百亩宅地,重磅挂出!

家居要闻

空谷来音 朴素留白的侘寂之美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手机要闻

华为最强折叠屏手机Mate X6核心技术被曝光:新款麒麟、更硬玻璃

军事要闻

普京提停火和谈条件 美防长迅速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