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最近读书想明白的4条道理”

0
分享至

设为星标不错过每天的见面

回复666邀请你加入阅读交流群

本文共计3497字,预计阅读9分钟。

你好哇,我是林小西。

随着读书量的增多,让我在某些时刻产生了一个顿悟——

就是关于读书这件事,我忽然发现,我之前的很多做法,都是不太对的。

在最开始读书的时候,我每天阅读3-5个小时,几乎全天都耗在书里。

但是后来,我每天只有1个小时左右的阅读时间,反而感觉收获比之前更大。

究其原因,可能是在某一个节点,忽然顿悟了读书的重点应该是什么。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曾经陷入过的读书误区有哪些,又是如何去改变的。

也希望我的这些经验,帮助大家避免误区,更加愉悦地读书、进步和成长。

01.

误区1:贪快。

因为喜欢读书,我加了很多书友圈子。

今天看这个人读完了某本书,明天看到另一个人读完了另一本书……

比较之间,就产生了焦虑感:怎么办这本书我还没读?怎么办那本书太好了我还没开始看?……

另一方面,我也想通过快速阅读,让自己更快地成长起来。

总觉得自己读得越快,知道的东西也越多,便能够更快地成长。

所以很容易就陷入追逐快速的流水式阅读中。

在我的阅读书架上,有一个分组,名称叫作「学会阅读」。

里面的书大都是讲快速阅读方法的,比如如何速读、跳读等。

这个阶段的我,会天然地认为读书越快效率越高,读得越多就越厉害。

不自觉地成了一个“眼睛扫视文字”的阅读机器。

所以即便我每天阅读3-5个小时,但仍然感觉读了很多书什么也没有记住。

自己的生活也没有发生切实的改变,这使我越发焦虑了。

后来,我看到李笑来老师的一个观点,帮我破除了这个误区。

他在《 》中这样说到:

我认为“阅读速度”是个伪概念,在我眼里,只有“理解速度”。

理解速度快,才能有效提高阅读量。

这个解释让我醍醐灌顶——如果不理解,或理解不深,读得再快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我开始放弃“速读”的执念,主动降低阅读速度,实践他提倡的“只字不差”的阅读模式。

当然,有些书如果用“只字不差”的阅读模式,确实会感觉枯燥乏味。

弗朗西斯·培根说曾经说:

有些书可以浅尝辄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

所以,我们在选择一本书的时候,可以主动挑选适合自己的书。

什么是适合自己的书?

周岭先生在《 》中提到一个“三匹配原则”

意思就是:选择那些“需求、兴趣、难度”都刚好在你舒适区边缘的书。

如果一本书是你感兴趣的,又能够解决你当前最迫切的问题,同时易读不烧脑,那你读完之后一定会非常愉悦。

同时集齐“需求、兴趣和难度”三个要素,只要它们都在你的舒适区边缘,那这本书对你来说一定是本好书。

这样的书,可以从头到尾只字不差地去读,你的收获一定也很多。


02.

误区2:贪多。

俗话说:贪多嚼不烂。

其实这一点,和误区1贪快很相似。

一方面,读得越快,单位时间内你所能读的书当然就越多。

这也是周岭先生在《》中提到的,我们的大脑天性之一:急于求成

凡事都希望立即看到结果,对不能马上看到结果的事,往往缺乏耐心,非常容易放弃。

另一方面,就是我之前在《》里面提到的:

贪多,容易陷入“松鼠模式”

什么是松鼠模式?

就像松鼠为过冬做准备,一颗一颗搜集松子的过程,也就是只有输入,缺少加工和输出。

这样做会造成信息的囤积。

这种收藏、收藏、收藏的方式,L先生新书《》中将其称为:松鼠模式。

读了很多书,报了很多课,但只是把它们存在笔记里,从来不去思考或行动。

时间长了,笔记本确实越来越厚,但你从中真正获取到了什么,得到什么改变了吗?

事实可能是:并没有。

《知识的错觉》一书中,作者史蒂文·斯洛曼提出一个概念:解释性深度错觉(ioED)

解释性深度错觉(ioED)指的是,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高估自己的知识量,自以为掌握了许多常识,

但实际上,我们真正知道的、懂得的、了解的,可能远远低于自己的想象。

这和松鼠模式有什么关系呢?

在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喜欢收藏干货,这种收藏的行为,会欺骗我们的大脑:看!我是在学习!这个知识我懂了!

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容易让人养成一种思维惯性,一种“只要我收藏了,我就会了”的错误认知。

这样的学习方式,只是将碎片化知识“囤积”起来,却可能从来没有真正利用过它。


03.

误区3:读完就忘。

可能很多人和我一样,在读书的当下,对书本内容有很多感悟。

但是为了快速读完一本书,任凭灵感和感悟溜走,没有及时记录下来。

最后虽然一本书画了很多笔记,但是读完之后,马上就将其扔在一边,换下一本书了。

我读书的习惯也是这样,读的时候划线标记了很多地方,读完之后统一将它们导出到笔记中。

然后呢?

然后就让它们在笔记里吃灰了……

我们总觉得,只要自己每天坚持阅读,就会有所成长。

但是却忘了,如果只是一味地输入、没有自己的思考和输出,那么这条循环就是不完整的,更谈不上让自己有所收获和成长。

事实上,对于成长来说,阅读还有更快的心法,那就是盯着“改变”去阅读。

也就是周岭先生在《》中谈到的“成长权重比”。

从权重上看,阅读量<思考量<行动量<改变量。

即相比起阅读,阅读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行动,行动之后的改变更重要。

只有紧紧盯着改变量这个关键指标,读书才真正有效果。

如果只是抱着“我要读完一本书”的心态去阅读,会很容易把“持有”当作“拥有”,把阅读的行为,当成学习的效果。

而真正的学习和成长,都是在舒适区边缘一点一点地扩展自己的能力范围。

但凡你愿意盯着“改变量”去阅读,即使你读的书很少,你的成长也会非常快。

这也是为什么我目前每天只阅读1个小时左右,因为我更多的关注是在“改变量”这个指标上。

那么,如何只盯着“改变量”去阅读呢?

《精进》的作者采铜给了我们一个答案:

我看一本书绝不会期待它从头至尾都能启发我、对我有用,我只是想,如果这本书里面有一个小点,两个小点对我有用的,这本书就是好书!

我把从不同书上找到的各种有价值的碎片记录下来,再汇总在一起,就可能建立我自己的体系。

《》的作者周岭先生的读书方法也是如此:

先通读一本书,读完后将它放在一边“晾”上几天(通常间隔一周左右),然后在合上书的情况下问自己“现在还能想起什么?”

如果此时还能想起,说明这个知识点一定是真正触动自己的,这样的知识点不用多,哪怕只有一两个都非常珍贵。

之后,再围绕这一个或两个知识点去关联、去实践,直到自己的生活真正发生改变。

你可能会认为一本书只记住或做到一个知识点太少了。

其实不然。

如果你每个月只读一本书,每本书都让自己发生一点改变,那么一年下来就会有12个改变点。

每年积累12个,5年之后,你将会与那些不读书或每年读100本而没有发生改变的人产生天壤之别。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通过实践,我们可以会把所学融入到身体里面,可以随时提取并终身难忘。


04.

误区4:尽信书。

这一点,是我从逆熵增者的朋友圈看到的,刚好解决了我当前的一个困惑。

我就是一直读书、但总觉得自己没什么成长和变化,所以经常会产生是不是自己方法不对的疑问。

有一天我看到逆熵增者的朋友圈:

如果要学习如何快速成长,除了看书,还要观察周围的优秀之人,

看看这些人是如何做事的,有什么独到之处,是如何学习的,都在学习什么,

学习方法有没有不同于自己的地方,是如何思考问题的。

这些优秀之人就是一本本值得研读的书。

书本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真实的生活也是。

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值得花时间琢磨,他们是一种新的智慧源泉。

当下我就想清楚了:尽信书不如无书。

周围的人、事、物也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比如:

逆熵增者持续700天每天阅读3小时,坚持日更700+天,每日早起、运动、理财、复盘……

号主绳系累计500+天每天4:00早起,阅读、运动、写作,日更公众号;

以及还有很多号主每天写作2-3000字,坚持日更公众号。

这也是为什么这个月开始,我每天的阅读时常缩短至1个小时。

我把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他人的经验、用来思考、写作、日更公众号。

模仿那些比自己厉害的人,如何去思考、学习和行动。

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坚定前行。


05.

写在后面

以上就是我最近读书想明白的4条道理,也是逐渐意识到并走出的读书误区。

如今的我,当然还在坚持每天读书,但是不会再过度焦虑。

不会只盯着读书的数量,而是紧盯着读书的质量:

自己有多少收获、有多少思考、有多少成长、有多少改变……

不会标榜和炫耀自己每个月读完多少本书,而是一本好书反复阅读、咀嚼和消化。

充分利用自己过往的读书笔记,深度思考和付诸行动,真正改变自己的生活。

真正地将一本书为我所用。

与大家共勉~

参考资料:

1.《》李笑来

2.《》周岭

【常驻小尾巴】

小西建立了一个知识星球-林小西运营帮,带着大家一起从0到1,365天做成能变现的公众号。

和大家一起探寻精神自由之路,期待志同道合的你扫码加入!

• End •

者简介:

林小西,一个坚信长期主义的终身成长者。

2022年开始觉醒,大量阅读大量输出。

践行用生命影响生命,通过自律和行动获得自己想要的富足人生!

今天是日更公众号的第317/300 天。

如果你也热爱读书写作,欢迎添加我的微信,一起交流学习。

长按识别加我好友

我能提供:

1.电子书:微信回复“111”(免费)

2.交流群:微信回复“666”(39.9元)

3.微咨询:高效阅读写作、自媒体运营(199元/小时)

4.共读营:每月一期,可预约报名(88元/期)

5.运营帮:林小西带你做成能变现的公众号(365元/年)

6.成长群:高质量社群,和1800+人学习成长(499元/年)

「 一个温和的公众号 」

星标我不错过每天的见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洗衣机“快洗”模式需慎用

洗衣机“快洗”模式需慎用

参考消息
2024-06-15 19:12:11
中国这是抄了美国的后路

中国这是抄了美国的后路

趣说世界哈
2024-06-16 21:45:04
瑞士和平峰会、4860亿美元赔偿以及欧盟八国外长联名信

瑞士和平峰会、4860亿美元赔偿以及欧盟八国外长联名信

鹰眼Defence
2024-06-16 17:24:28
巨亏百亿,关店11万家!昔日购物天堂,无力回天

巨亏百亿,关店11万家!昔日购物天堂,无力回天

金错刀
2024-06-14 14:28:04
上海电影集团、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健儿:AIGC时代,只有入局才能破局

上海电影集团、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健儿:AIGC时代,只有入局才能破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14 18:32:16
王思聪父亲节公开第17任女友身份,大方宣誓主权,女方回应很幸福

王思聪父亲节公开第17任女友身份,大方宣誓主权,女方回应很幸福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4-06-16 11:43:23
同样是对成都蓉城一个是险平一个是获胜上海申花和海港比差在哪里

同样是对成都蓉城一个是险平一个是获胜上海申花和海港比差在哪里

开心体育站
2024-06-17 08:18:03
3年1.67亿,再见太阳!杜兰特和布克已做出抉择,你果然成了交易品

3年1.67亿,再见太阳!杜兰特和布克已做出抉择,你果然成了交易品

林子说事
2024-06-17 09:07:44
中国歼16水平跟苏27差不多,连苏30都打不过?这到底是不是真的?

中国歼16水平跟苏27差不多,连苏30都打不过?这到底是不是真的?

慎独赢
2024-06-04 21:30:03
闹大了!英媒 美国宇航局必须从国际空间站救出星际客机机组人员

闹大了!英媒 美国宇航局必须从国际空间站救出星际客机机组人员

嘿哥哥科技
2024-06-16 17:18:30
比亚迪历史首次在插混车上用柴油机!油耗降30%,省钱还提升动力

比亚迪历史首次在插混车上用柴油机!油耗降30%,省钱还提升动力

户外小阿隋
2024-06-16 03:29:23
凯特王妃终于可以不用被骂了,这次新照穿的这么漂亮

凯特王妃终于可以不用被骂了,这次新照穿的这么漂亮

娱记掌门
2024-06-17 08:41:10
以色列终于蒙圈了,前五次中东战争都胜,这次怎么了?

以色列终于蒙圈了,前五次中东战争都胜,这次怎么了?

阿牛体育说
2024-06-16 16:53:29
武统、和统都没希望了?台湾军事专家:中国大陆已经找到第三条路

武统、和统都没希望了?台湾军事专家:中国大陆已经找到第三条路

车马点兵V
2024-06-15 11:04:03
实在想不明白!一个球队替补,拿着300万底薪,为什么都叫他巨头

实在想不明白!一个球队替补,拿着300万底薪,为什么都叫他巨头

球毛鬼胎
2024-06-15 15:10:53
南海局势再度升温!菲律宾抛出一个爆炸性消息,马科斯彻底摊牌了

南海局势再度升温!菲律宾抛出一个爆炸性消息,马科斯彻底摊牌了

芯怡飞
2024-06-17 00:01:26
河南郑州,一男子因为急用钱,就把自己家里的一个二手LV包包挂到某网络平台售卖

河南郑州,一男子因为急用钱,就把自己家里的一个二手LV包包挂到某网络平台售卖

沫姐美食记
2024-06-17 07:35:16
南京杀妻案吉星鹏被判处死刑,临刑前他全身抽搐流泪不止

南京杀妻案吉星鹏被判处死刑,临刑前他全身抽搐流泪不止

一度历史观
2024-06-14 12:56:49
中方家门口爆发冲突,美方偷偷对华下手,菲方挑衅中方战争底线!

中方家门口爆发冲突,美方偷偷对华下手,菲方挑衅中方战争底线!

博文聊世界
2024-06-17 09:21:49
国运来了挡都挡不住?俄乌战争最起码给中国又争取了五年时间

国运来了挡都挡不住?俄乌战争最起码给中国又争取了五年时间

曾经年少
2024-03-05 11:38:53
2024-06-17 10:48:49
林小西
林小西
努力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653文章数 130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剑南春2024高考专题报道

头条要闻

牛弹琴:乌和平峰会结束后 泽连斯基谈及中国改口了

头条要闻

牛弹琴:乌和平峰会结束后 泽连斯基谈及中国改口了

体育要闻

欧洲杯15亿豪阵险翻车:半场梦游 王牌打废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枝江酒业的补税单,张道红的下马威

科技要闻

OpenAI可能会迎来重大变化

汽车要闻

传奇新篇章 全新一代大众迈腾来了

态度原创

房产
游戏
教育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房产要闻

万华对面!海口今年首宗超百亩宅地,重磅挂出!

《AC:影》弥助头盔收藏品亮相 玩家:他不是武士

教育要闻

在30°+的夏天,13项“低成本”的快乐推荐给家长们!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军事要闻

以军宣布在加沙南部实行"战术暂停"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