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牛羊碳水吃到顶,吃货咖们才懂的硬核疆味美食

0
分享至



在新疆,想要断掉碳水是绝无可能的事。独特的地理位置,让新疆人享受着超长的白昼时光,也需要更多的能量。尤其在夏日,新疆的白天长达16个小时,硬核的碳水美食,有助于新疆人维持一天的运转。而在这种环境下生长的小麦接受日光照射时间也更长,所以更有嚼劲。



馕,源于波斯语,意为面包,与烤贝果相似,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因含水量少,久放不坏,方便游牧时随身携带,而成为刻在新疆人DNA里的碳水。在维吾尔族的文化里,馕代表着平安、团圆、吉祥,婚丧嫁娶都离不开它。结婚时,新郎新娘要吃下沾有盐水的馕,寓意着白头偕老。据说,新疆人每24小时要吃掉将近300万个馕,约550吨,可绕地球6、7圈。



北京时间8点左右,新疆的太阳才刚刚升起。而微凉的空气中,就已经弥漫着烘烤的炽热气息。烟火香、小麦香,混合着油脂和蛋白释放的香气,开启了新疆人美好的一天。马路两边的馕坑旁食客已经撑好塑料袋,做出迎接老板刚打出来的热馕的准备。讲究的食客在接过馕后,一定不会马上把塑料袋系紧,而是敞袋开口,防止蒸汽让馕变软,失去了原本焦香酥脆的口感。没有一个新疆人能顶得住一个刚打好的馕,也没有一个热馕,能留到明天早上。即便是一个正在控制碳水减肥的新疆人,也会因为一句“快,我刚买的热馕”而秒破功。



在新疆,打馕的师傅可以称得上是身怀绝技,不论严寒或是酷暑,他们都会盘坐在馕坑旁,向火热的馕坑探下去大半个身子将馕饼贴在馕坑内壁上,待馕被烤熟后再用火钩子将馕取出,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馕看起来朴实无华,但所用食材却颇为讲究,不同的面粉和水,都会影响馕的口感。与一般面食的做法不同,馕不放碱而是放少许盐。虽然制作的底层逻辑相通,但因为做法和配料的差异,即便在新疆之内,不同地方的馕也各有特色,但每个地方的人都觉得自己所在地的馕是最好的。





所谓的皮牙子馕,便是在馕中加入了洋葱。在馕坑中用明火猛烤,让面皮迅速脱水。洋葱经过高温烘烤,降低了原本的辛辣味道,才会干脆香甜。这种甜味传递到烟火气中,一米开外都能闻到的诱人香气。唯有这样,新疆人才甘愿排着长队,耐心地等候,然后冒着嘴里被烫出几个泡的风险,性急地一饱口福。

而最顶流的馕——“果西”馕即肉馕,筋道的面皮裹着淌着羊尾巴油的馅料,面粉被烘烤得香甜,混合着油脂、蛋白在高温中迸发的香气,窜进每一个一早就来排队,等候烤馕出“坑”的食客们的鼻腔。刚出炉的肉馕香气四溢。趁热赶紧咬一口,香味顺着缝隙涌入口中,鲜美的羊肉与热气腾腾的馕完美的融为一体。趁热下肚是对肉馕最起码的尊重,扎实的肉馕无疑是每个无肉不欢的肉食者的最爱。







在新疆,最具广泛适应性的食物,非抓饭莫属。维吾尔族有很多大小节日,虽然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饮食习俗,但是手抓饭却几乎贯穿了所有的节日,甚至连婚丧嫁娶这样盛大的场合也必不可少。无论是上档次的宴席上,那一大盆精致的主食;还是夜宵摊档上,那一小碗灵魂的慰藉;抑或是逢年过节觥筹交错后,那一盘家的味道。抓饭,都是足以担当大任的主角。但几乎所有初次吃抓饭的人都有疑问:正宗的新疆抓饭,真的要用手抓着吃么?



“抓饭”,维吾尔语中称作“Polo”,是新疆各族人民喜爱的一种饭食,因过去多净手掇食,被称为“抓饭。相比较馕的炙热,新疆抓饭则稍稍地内敛了一些,但在用料上毫不“妥协”,依然守护着新疆人对美食的底线要求:高油脂、高蛋白。新疆抓饭有荤有素,常见的是将粒粒分明的大米和羊肉、羊油碰撞出的全新组合,再加入新疆特产的黄萝卜、皮牙子,便成就了新疆最扎实的碳水巅峰。





抓饭的实在你从一进店就能感觉到,店家直接把大锅架在门口,盛上满满当当的一大锅米饭,羊肉铺陈而上,这便是抓饭的雏形。但抓饭的烹饪过程一点也不简单。

从选材开始,只取新宰的适龄小羊羔肋条或后腿部分。萝卜要有黄胡萝卜和胡萝卜两种,黄胡萝卜口感香甜,胡萝卜色调美观,两者缺一不可。皮牙子也不能随随便便,只有口感甜软的白皮牙子才最恰到好处。米饭在烹饪的过程中逐渐膨大,吸收羊排在蒸煮过程中凝练出的鲜美羊汤,羊肉释放出的羊油包裹住米粒,香气便被悄无声息的保留了下来,散发出一种独特的味道。

把味道交给时间,这是抓饭美味的来源,也是新疆味道不停更迭进化的质朴逻辑。想吃到现场制作的抓饭基本不太可能。从备料开始,经过炝、炒、煮、烧、焖几道工序,一锅下来要个把小时,因此不少饭店都是一天一锅,售完即止。



新疆拌面,在维吾尔语中叫“兰格曼”, 也叫拉条子。究其来源,民间有多种传说,但其中一条最有说服力:相传“拉条子”最早起源于从山西来的“骆驼客”。“骆驼客”与我们现在的邮差、快递小哥类似。在运输工具相对落后,交通极不便利的过去,骆驼就是整个物流行业的生力军。骆驼客们常年来往于丝绸之路上,时间久了,对于以面食为主的骆驼客们就开始牵挂家乡的饭菜。曾经的丝路繁华,但沿途也少有能够吃到家乡风味的小吃饭馆,于是就干脆把家乡的拉面带到了新疆,因此得名“新疆拌面”。



正宗的拉条子在制作时,要在温水中加入少许盐,增加韧性。饧揉之后,切成条,再像蚊香盘那样把面盘起来,经过再次复饧,便可把饧好的面盘在手上拉成比筷子略细的面条,拉条子的“拉”便因此而来。“子”字的得名,就跟新疆地区的语言习惯有关了。当地还有对应的顺口溜“拉条子,揪片子,烤包子,凉皮子,小菜要放皮牙子,了不能少了洋柿子”。这样一来,以制作加工程序与地方语言特性相结合,“拉条子”的说法也就应运而生了。





在新疆吃拉条子,也是有很多讲究, “剥蒜”、“倒醋”、“加面”、“喝面汤”缺一不可。在整个新疆的面馆里最不能少的就是生蒜瓣,如果在饭点儿听到“咔吱咔吱”的声响,不用多想,一定是在嚼蒜瓣。醋不仅仅是山西人的最爱,新疆人在吃面时也喜欢点上几滴。醋的清香与羊肉交融,只有这样才能让眼前一满盘面条的口感得到升华。而加面和喝汤,就更像是一种食客与店主的暗号,是对老板手艺的肯定和褒奖。拉条子的讲究,还体现在餐具的选用以及食用方式上,用搪瓷红茶盘装拉条子的,才最地道。而拉条子的正确的吃法是将拌菜覆于面上,用筷子将面与菜拌匀,使面条吸收一部分汤汁,再用筷子挑起来塞入口中,风卷残云,大快朵颐。只有这样,才能在唇齿之间体会那种贯穿古今的新疆味道。



图片:小红书、网图(侵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here we go×2!罗马诺:蓝军总价6500万欧签埃斯特旺,几天内签约

here we go×2!罗马诺:蓝军总价6500万欧签埃斯特旺,几天内签约

直播吧
2024-06-14 15:50:30
出轨后悔的比例多吗 网友:以真实的经历讲出真实的想法

出轨后悔的比例多吗 网友:以真实的经历讲出真实的想法

侃神评故事
2024-06-14 11:40:02
曝45岁伏明霞离婚,净身出户原因揭晓,71岁百亿丈夫只说6个字

曝45岁伏明霞离婚,净身出户原因揭晓,71岁百亿丈夫只说6个字

深度知局
2024-05-20 19:25:53
中国从未封禁比特币挖矿?分析师:境内活动基本恢复 助力实现2060年碳中和

中国从未封禁比特币挖矿?分析师:境内活动基本恢复 助力实现2060年碳中和

FX168链界观察
2024-06-14 17:21:23
笑不活了!具俊晔马尼拉演唱会穿豹纹装 网友:忙忙叨叨还带动气氛

笑不活了!具俊晔马尼拉演唱会穿豹纹装 网友:忙忙叨叨还带动气氛

娱小小新
2024-06-14 15:02:49
目标欧洲杯夺冠!65岁名帅发布4条禁令:凌晨0点30必须入睡

目标欧洲杯夺冠!65岁名帅发布4条禁令:凌晨0点30必须入睡

叶青足球世界
2024-06-14 10:40:33
台积电3纳米被疯抢,订单排到2026年!但是中国没有坐以待毙

台积电3纳米被疯抢,订单排到2026年!但是中国没有坐以待毙

嘿哥哥科技
2024-06-14 12:32:47
陈道明:当你老了,躺在病床上就会明白,晚年靠得住的不是儿女,不是金钱,而是…

陈道明:当你老了,躺在病床上就会明白,晚年靠得住的不是儿女,不是金钱,而是…

小孩说
2024-05-08 11:04:04
一患者花120万打一针抗癌药,1个月后癌细胞消失五分之四:这药真贵,但能救命!社保不报

一患者花120万打一针抗癌药,1个月后癌细胞消失五分之四:这药真贵,但能救命!社保不报

保险课堂
2024-06-12 23:18:13
太快了!国产车又出事了!网友拍到新能源车起火瞬间

太快了!国产车又出事了!网友拍到新能源车起火瞬间

看看娱乐与体育
2024-06-14 02:45:17
河南:高温霸屏!雷雨来袭!以下地区喜提降雨!干旱是否能缓解?

河南:高温霸屏!雷雨来袭!以下地区喜提降雨!干旱是否能缓解?

Sa娇是我童年
2024-06-14 18:09:16
2024斯诺克上海大师赛签表:丁俊晖1/8决赛将战卡特&外卡选手胜者

2024斯诺克上海大师赛签表:丁俊晖1/8决赛将战卡特&外卡选手胜者

直播吧
2024-06-14 19:02:11
广州地铁允许个人投放后,成了大型整活现场,被网友笑麻了

广州地铁允许个人投放后,成了大型整活现场,被网友笑麻了

新动察
2024-06-13 09:35:53
71岁田新菊疑医美过度,4岁小天赐性别惹争议,黄维平再次被群嘲

71岁田新菊疑医美过度,4岁小天赐性别惹争议,黄维平再次被群嘲

壹月情感
2024-06-13 18:13:12
津媒:18强赛中国队最低目标是小组第4名,参加亚洲区附加赛

津媒:18强赛中国队最低目标是小组第4名,参加亚洲区附加赛

懂球帝
2024-06-14 09:26:14
明天终结?霍福德目前出战184场季后赛但无冠 历史第二长

明天终结?霍福德目前出战184场季后赛但无冠 历史第二长

直播吧
2024-06-14 14:04:21
记者:一场519影响至今,工体几乎又要无缘国足主场

记者:一场519影响至今,工体几乎又要无缘国足主场

直播吧
2024-06-14 13:53:12
具俊晔的菲律宾商演,可能是压垮具俊晔和大S感情的最后一根稻草

具俊晔的菲律宾商演,可能是压垮具俊晔和大S感情的最后一根稻草

综艺拼盘汇
2024-06-14 19:40:59
必须放弃台湾?特朗普说出了美国人的心声?赖清德可以死心了!

必须放弃台湾?特朗普说出了美国人的心声?赖清德可以死心了!

趣说世界哈
2024-06-13 12:56:46
张维为原是雕刻厂工人,果然最懂大众:中国震撼三部曲,腔调流芳

张维为原是雕刻厂工人,果然最懂大众:中国震撼三部曲,腔调流芳

大风文字
2024-06-14 09:54:33
2024-06-14 20:44:49
TRENDSTraveler
TRENDSTraveler
时尚集团年轻态精品旅行新媒体平台:敢玩、会玩、懂玩 —— 不做观光客,只做聪明旅行家。
189文章数 4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姜萍初中老师:她考上四星级高中 但自己选择了中专

头条要闻

姜萍初中老师:她考上四星级高中 但自己选择了中专

体育要闻

我们为什么还爱欧洲杯?

娱乐要闻

江宏杰秀儿女刺青,不怕刺激福原爱?

财经要闻

“石油美元”协议走向终结 影响几何?

科技要闻

马斯克重获信任 豪言特斯拉市值超10个苹果

汽车要闻

提供100/240kW双电机版本车型 乐道L60实车曝光

态度原创

艺术
亲子
本地
时尚
公开课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亲子要闻

五月录制结束 和好姐妹去钓虾 #土豆王国彩虹糖#姐妹

本地新闻

粽情一夏|海河龙舟赛,竟然成了外国人的大party!

少女和熟女,都被这件单品“硬控”了!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