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街巷里的艺术空间激发多元城市文化活力

0
分享至

原标题:街巷里的艺术空间激发多元城市文化活力

天津日报记者 胡春萌

在文化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将艺术元素融入城市公共空间,以艺术活动激发城市文化的创新力,成为重要的路径之一。今天,艺术空间和艺术体验不只出现在天津的大型文博场馆中,也逐渐走进了城市的大街小巷。当市井生活空间与艺术空间交融共生,艺术家的作品与文化艺术活动出现在商场中、社区里、广场上、咖啡馆里、老房子的阳台上,当普通市民与艺术家的交流像坐在自家客厅里聊天,城市文化有了更多活力。

■ 行动的艺术

艺术家与市民共创共享

艺术家创作了“一只银色手提包”雕塑,在艺术展览开展时将其放置在展厅里,而这件展品仅仅完成了一半,另一半创作则由每一位来此参观的市民完成。进入展馆时,参观者将组织方发放的鲜花插入提包,让本来空无一物的手提包雕塑逐渐变得花团锦簇。随着鲜花品种的更替和参观者插花手法的变化,雕塑每一天、每一刻都呈现着不同的面貌。

这样的场景发生于天美艺术街区举办的“城市客厅——青年艺术家邀请展”上。这件名为《行囊》的作品由著名雕塑家景育民先生和参观者共同创作。作品呈现了“行动的艺术”创作理念,以“行走”的语言方式诠释作者对城市的热情与期待。《行囊》在某个城市驻足之后,会随着其背后N个城市行走记录的添加,扩展着作品的信息含量。区别于传统,这件作品以位移的状态和与参观者共创的过程,成为典型的“行动的公共艺术”。

近日,天津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艺术管理系在天美艺术街区策划了“城市客厅”主题系列活动,主要包含“城市客厅——青年艺术家邀请展”展览单元、“城市艺术营地”市集单元以及多行业跨界艺术论坛单元等多项艺术企划活动,活动从四月末持续至六月初,艺术活动不仅在美术空间里举办,也出现在街头。活动为广大市民带来一场街巷里的艺术盛宴的同时,将艺术与市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也用艺术呈现了人生多样性、城市文化多样性的思考。

此次展览“城市客厅——青年艺术家邀请展”的策展人希望通过展览和相关活动探索一种全新的艺术视角——将工作室与展厅比作艺术家的卧室,而整个城市则化身为他们的客厅。在这样的设定下,艺术家们在这个城市中的创作变得自由自在,就如同在自己家中一样,他们可以尽情挑选城市角落里的任何物品,将其转化为艺术品。

作为天津城市公共艺术研究院院长,在探讨艺术与城市的关系时,景育民先生谈道:“城市需要一些艺术来点亮生活和促进交流。我认为‘城市客厅’这个概念更多的是指向观念的‘客厅’,它可能并不局限于某些空间。我们的展览更多是倡导一种态度,在充满时代焦虑、内卷压力的生活中,人们更需要在主观上建立交流的状态,而客观物质上,城市也需要有意识地为人们打造一些帮助大家进行展览、交流的空间。如果这种空间很多,大家的交流会更加顺畅,从而形成一种愉悦、共享、交流的状态。艺术家将个人作品与大众共享,将艺术思考与大家共享,而大众也乐于以艺术为媒介进行更开放的交流。这会为城市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 街头的展品

艺术联结人与城市

从民园广场草坪上的装置艺术,到随意走入五大道一间咖啡馆却发现误入了美术馆,从泰安道上的玫瑰花墙,到意式风情区钟楼下巨型卡通装置艺术,今天,富含独特城市文化的街头艺术场景,不仅美化了人居环境、装点了城市生活,也以一种“文化标识”的形态出现在城市居民和游客的共同记忆中,从而增强了人们的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艺术活动正在成为联结人与城市的一种积极方式,当下的城市艺术生发于“附近”,每个市民和游客都从不同的角度参与着城市文化的塑造。

五一假期,天津美术学院的学子们组织并作为摊主参与了一场“城市艺术营地”市集。这场艺术市集的举办地毗邻海河,距离天津之眼也很近,吸引了大量市民和外地游客。这些学子不仅作为年轻艺术家,通过作品展示他们对艺术和生活美学的独立见解,还作为天津这座城市的一分子,展示了他们对于这座城市的文化思考。对于他们来说,市集不仅是商品交易的场所,更是一场围绕穿搭灵感、生活态度、审美兴趣、城市文化等话题的多维对话,一个跨越界限、促进文化交流的平台。

作为“城市客厅——青年艺术家邀请展”的参展艺术家,湖南吉首大学老师向妤也利用这个参展机会来天津进行了一场“城市漫步”,她觉得人们的日常生活里蕴含着艺术,城市里各种元素和场景,都可能激发艺术创作灵感。人们对艺术和城市文化的定义并不一样,不要去限制文化生发的场景。例如,一辆停在路边的汽车,有的人觉得它是快要报废的旧物,有的人则会被它的年代感触动,去思考这座城市的历史,去回忆过去的生活,去畅想未来的场景。

上世纪六十年代,法国作家马尔罗在担任法国文化部部长期间曾提出了“无墙的美术馆”这一概念,这个“无墙”有着多层含义,在这种概念下,“美术馆”的物理形式和职责功能都被拓展,艺术不再只属于殿堂。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艺术管理系主任范晓楠表示:当代艺术的理念是艺术与生活无界限,人人都是艺术家,这是由德国著名艺术家博伊斯所倡导的。他提出的社会雕塑理念认为,艺术家需要通过作品来塑造社会。这个社会不仅仅是由实物和建筑等实体构成,更多的是由人的关系织就。近些年,很多艺术项目都出现在了“家门口”,出现在社区空间,出现在了街头巷尾,艺术成为联结人与人、联结人与城市的纽带。将艺术融入生活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 家门口的艺术空间

公众美育渗透在生活点滴之间

近年来,随着公众美育的方式逐渐拓展,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走进学校、走进社区,与更多元的群体分享美学知识和理念。小学里的艺术名家讲座、社区里的艺术课堂、商业空间里的艺术论坛,家门口的艺术空间让公众美育渗透在天津市民生活的点滴之间。

范晓楠教授表示:“艺术不仅是为了消费或者专业领域的交流而诞生,更多的艺术是为了给市民提供享受生活、感受美的条件和理念。艺术项目有大也有小。有很多大项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文化价值,但是需要耗费很多资金和人力物力。在我们的艺术实践中,有越来越多的小空间、小规模的展览,因为其独特的思想性和模式,也产生了强大的文化影响力。各类社会单位愿意尝试与专业艺术机构合作,在街头巷尾的公共空间举办更多小而美的艺术活动。在考虑经济成本的情况下,此类活动容易产生良性循环,让相对有品质的艺术项目可以持续做下去,实现让艺术点亮城市街巷。”

“家门口的艺术空间和艺术项目,会承担起社区美育的职能。美育并非是一个高端的需要固定场景和场合才能进行的活动,我更倾向于将美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美育不分年龄阶段。这次举办的展览和市集,是以天美学生为策划主体,我希望以此为契机,去推动更多社区美育项目的开展,一方面使市民受益,另一方面,这也会调动学生的社会实践积极性,促进艺术理论落地到生活生产实践中,达成学校和公众共赢的状态。”

今天越来越多的艺术资源进入“社区”,亦有更多艺术事件生发于街巷,一幢小洋楼、一间临街商铺、一个社区公园,化身为天津这座城市的“迷你”艺术空间,以艺术为媒介,给不同人群搭建出感受并参与城市文化塑造的场域。

来源:天津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凯特官宣出席阅兵式,三小只是妈妈出席关键因素,为母是“真刚”

凯特官宣出席阅兵式,三小只是妈妈出席关键因素,为母是“真刚”

DailyFlora
2024-06-15 04:13:13
36岁女护士新婚夜,对丈夫说:你的东西就是我的东西!

36岁女护士新婚夜,对丈夫说:你的东西就是我的东西!

娱乐洞察点点
2024-06-14 18:08:29
董路嘲讽孙兴慜登上韩媒头条 球迷愤怒:英国人说他值一个亿

董路嘲讽孙兴慜登上韩媒头条 球迷愤怒:英国人说他值一个亿

球事百科吖
2024-06-14 09:37:17
退休金待遇比较高的人,一般都是什么类型的人呢?

退休金待遇比较高的人,一般都是什么类型的人呢?

社保小达人
2024-06-08 12:57:46
宣布患癌后,终于盼来凯特王妃首次公开露面

宣布患癌后,终于盼来凯特王妃首次公开露面

文森东看西看
2024-06-15 05:16:38
天津津门虎0:3不敌上海海港,本场比赛不得不承认的三个事实!

天津津门虎0:3不敌上海海港,本场比赛不得不承认的三个事实!

小马哥谈体育
2024-06-14 23:56:14
太想打了!总决赛G4紧急复出?绿凯和独行侠的内线核心……

太想打了!总决赛G4紧急复出?绿凯和独行侠的内线核心……

篮球实战宝典
2024-06-14 17:29:50
俄媒:金砖国家崛起凸显西方霸权衰落

俄媒:金砖国家崛起凸显西方霸权衰落

参考消息
2024-06-14 13:53:09
央视表扬!17岁天才少女,中专生打败800多名世界名校学生!偏科,不知道埋没了多少天才!

央视表扬!17岁天才少女,中专生打败800多名世界名校学生!偏科,不知道埋没了多少天才!

来电娱乐
2024-06-14 11:25:58
扎哈罗娃:G7峰会期间宣布的美乌安全协议“只是一纸空文”

扎哈罗娃:G7峰会期间宣布的美乌安全协议“只是一纸空文”

环球网资讯
2024-06-14 19:02:18
中方反制来了,欧盟对华加征关税不到24小时,商务部连出两记重拳

中方反制来了,欧盟对华加征关税不到24小时,商务部连出两记重拳

有凤Talk
2024-06-14 13:48:54
《庆余年》里,为什么范闲要把明显不是好人的侯季常收入门下?

《庆余年》里,为什么范闲要把明显不是好人的侯季常收入门下?

小河玩游戏
2024-06-14 09:16:22
中煤集团山西华昱能源有限公司原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殷东平被查

中煤集团山西华昱能源有限公司原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殷东平被查

界面新闻
2024-06-14 16:06:35
维也纳穆斯林学生占比上升至35%,成为小学生中最大宗教群体

维也纳穆斯林学生占比上升至35%,成为小学生中最大宗教群体

桂系007
2024-06-13 00:18:24
经济日报:合力守护好百姓“救命钱”

经济日报:合力守护好百姓“救命钱”

财联社
2024-06-14 06:20:06
俄罗斯网红在中国火了,160斤身材满分,被称为俄版卡戴珊

俄罗斯网红在中国火了,160斤身材满分,被称为俄版卡戴珊

新游戏大妹子
2024-06-14 11:39:38
大S缺席!具俊晔菲律宾商演现场惨淡,仅十余人到场舞女擦边表演

大S缺席!具俊晔菲律宾商演现场惨淡,仅十余人到场舞女擦边表演

娱小小新
2024-06-14 16:16:13
中欧观察|欧盟要对中国电车加征关税,中国可用两套打法应对

中欧观察|欧盟要对中国电车加征关税,中国可用两套打法应对

澎湃新闻
2024-06-14 14:12:27
10年前,两位“夺刀少年”因救人错过高考,拒绝保送后如今怎样了

10年前,两位“夺刀少年”因救人错过高考,拒绝保送后如今怎样了

文史达观
2024-06-09 06:45:02
河北新娘抛下丈夫喝药自尽,12年后丈夫不顾一切给妻子开棺

河北新娘抛下丈夫喝药自尽,12年后丈夫不顾一切给妻子开棺

青丝人生
2024-05-20 17:32:41
2024-06-15 07:44:49
中工网
中工网
亿万职工的网上精神家园
145095文章数 1102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头条要闻

17岁"天才少女"火了 有高校欢迎其报考:硕士再去浙大

头条要闻

17岁"天才少女"火了 有高校欢迎其报考:硕士再去浙大

体育要闻

我们为什么还爱欧洲杯?

娱乐要闻

江宏杰秀儿女刺青,不怕刺激福原爱?

财经要闻

“石油美元”协议走向终结 影响几何?

科技要闻

马斯克重获信任 豪言特斯拉市值超10个苹果

汽车要闻

提供100/240kW双电机版本车型 乐道L60实车曝光

态度原创

本地
时尚
房产
亲子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粽情一夏|海河龙舟赛,竟然成了外国人的大party!

老佛爷的左膀右臂离职,候选名单中谁当家的胜算最高?

房产要闻

万华对面!海口今年首宗超百亩宅地,重磅挂出!

亲子要闻

孩子成长期千万别忽视!脊柱侧弯可能致孩子焦虑,骨科专家教您一个动作 帮孩子自测,“多关注孩子 早发现...

军事要闻

美国与乌克兰签署双边安全协议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