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沙漠与文明:欧亚非内陆干旱地域文明论

0
分享至





看似干涸的沙漠,却在人类发展和文明孕育的历史长河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书由知名文化人类学家岛田义仁撰写,作者立足文化人类学的视角,以自己在欧亚非内陆干旱地域历时三十年之久的田野调查结果为基础,重新解释了“人”是什么、人类文明的形成过程,以及沙漠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建构了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历史观:干旱地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环境严酷、缺乏生机的沙漠地带是文明诞生的摇篮,资源匮乏是人类文明延续的动力。



本书对于世界各大洲干旱内陆地域文明的研究,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相信可以引发更多的思考。

序言

人类文明的悖论

通过干旱地域反思人类文明

在沙漠和草原广阔覆盖的干旱地域,人类文明是如何延续下来的呢?对于人类文明的形成,干旱地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这30年间,我在撒哈拉沙漠及其周边区域反复地进行着人类学研究。

无论是中东地区还是蒙古国的草原和沙漠地域,我都曾踏足其间。在那广阔的草原上,牧民放牧着成群结队的家畜。在与牧民的交往中,我见识到皮毛帐篷和树枝搭建的小屋下的畜牧生活。

在有着横穿撒哈拉的骆驼贸易的繁荣都市里,我曾居住过;在撒哈拉绿洲的椰枣林下,我有过短暂的休息;在稀树草原的猴面包树下,我曾惬意地生活;我也曾在高粱旱地里,模仿过农民如何耕作。

在干旱地域由河流冲积而成的广袤平原,有渔民和农民劳作,他们的生活我也清楚地知道。

在土坯堆砌的泥房子和巨大的清真寺里,我居住过,也参加过礼拜。

在长年的调研生活中,我渐渐习惯了由季风气候形成的水田耕作文化。放眼望去,茂密的森林把整个盆地包围起来,隔绝了一切。相反,在旱地生活的人们,对人类的形成和文明的形成,起着怎样的作用呢?这样追问的话,就会引出一个问题:人类到底是怎样的存在?

如今我们知道,干旱地域的生活揭示了人类历史和生命历史的悖论。

生命历史的悖论——在陆地上繁荣的生命

地球是在46亿年前诞生的,而生命是在40亿年前的原始海洋中诞生的。海洋生命正式登上陆地的时间约在4亿—5亿年前,登陆前的35亿年间,生命一直在海洋中生活。众所周知,水分是生命存在的第一前提,而地球被称为有水的行星,是生命的宝库,在过去一个偶然的时间点,一部分海洋生命登上陆地。

海洋生命登陆,本身是一种大冒险。脱离适合自身生存的水生环境,选择进入极端环境开启陆地生活,对海洋生命来说是一种极限的挑战。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生命获得了一次重大的进化。动物种类经由两栖类、爬行类、昆虫类,最后进化到哺乳类;植物种类经由地衣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最后进化到被子植物。它们通过以上顺序完成进化。人类也是作为陆地生命的一部分而诞生的。

在陆地上,有更为极端的生存环境,那就是怀抱着沙漠的干旱地域。

作为极端环境的干旱地域占据地球陆地实际面积的大部分。由于干旱地域本身难以定义,我暂且将年降水量小于500毫米的地域称为干旱地域。这样,地球陆地面积的一大半都被干旱地域所占据,就连澳洲大陆也有接近90%的面积属于干旱地域。

非洲大陆和欧亚大陆合起来的旧大陆、欧亚非大陆的中央区域都有干旱地域横跨,从非洲撒哈拉沙漠起,经中东、中亚、西亚、蒙古,直到中国,都有广阔的干旱地域覆盖。

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的湿润森林区域只分布在欧亚非大陆外围。其中包括季风气候分布的亚洲、温带海洋气候分布的欧洲、非洲环赤道带的热带雨林气候区等区域。

日本是具备亚洲季风文化特征的国家之一,因此,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地球上广泛分布着湿润森林文化。但当我们重新审视地球环境的整体时,像日本这样多雨的气候在世界上却是一个例外。

人类文明史的悖论——在干旱地域繁荣的人类文明

人类文明到底是从什么样的生态环境中诞生和发展的呢?是从湿润的森林地域,还是从干旱地域呢?这样追问的话,我们会发现主要的人类文明几乎都在包括沙漠在内的干旱地域形成,特别是在横跨旧大陆中央的非洲大陆和亚欧大陆的干旱地域中形成。

古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印度文明、华夏文明是古代的四大文明。这些文明最初都是在沙漠地域或者靠近沙漠附近的干旱地域的大河流域中形成的。古埃及文明是被尼罗河流域创造出来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发源地是两河流域,古印度文明的发源地是印度河流域,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是黄河流域。形成这些古代文明的原动力是广阔干旱地域中肥沃的大河流域所孕育的灌溉文化。

但是,干旱地域文明的形成不仅仅依靠河流,在旧大陆干旱地域的各地,例如赫梯、斯基泰、匈奴、蒙古帝国、土耳其帝国、波斯帝国、希腊帝国、阿拉伯帝国、倭马亚帝国等,都是没有依靠灌溉文化就形成了的大帝国。在撒哈拉沙漠南部的干旱地域,也有马里帝国、桑海帝国、加纳帝国等大型帝国的形成。

除了诞生帝国,干旱地域也是宗教在世界上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区域。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佛教、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摩尼教等大型宗教,都是以干旱地域为舞台而展开传播的。犹太教中的先知曾反复呼吁犹太民众回到沙漠里去,从犹太教衍生出的基督教,首选传教地就是巴勒斯坦、叙利亚、埃及以及地中海东部的沙漠地域。

伊斯兰教比基督教更依附干旱地域,它在阿拉伯半岛的沙漠地域诞生后,从中东地区开始,发展到北非、撒哈拉沙漠,最后一直发展到中亚地区以及被大片沙漠覆盖的亚欧大陆中部,是一个沙漠性宗教。以犍陀罗石佛被人们知晓的诞生于印度的佛教,先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繁荣发展,之后从欧亚大陆中部的沙漠地域向东西方向延伸,又经由丝绸之路、绿洲之路被传入中国。

世界宗教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丝绸之路和撒哈拉贸易等欧亚非内陆贸易路线。欧亚非内陆干旱地域是包含都市、国家和商业贸易、工艺文化以及世界宗教在内的人类文明的摇篮,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人类文明发展的力量之源到底是什么?在非洲干旱地域多年的调查研究中,我注意到,是来自畜牧民族所圈养的家畜的力量。畜牧业是适合干旱地域的独特产业,主要生产物是肉类和乳类物品,这些生产物也是干旱地域的主要食物来源。不只在食物方面,还有马、骆驼、驴子这些大型家畜在军事和政治方略实施中也是优良的工具,并且在运输物资、人力和收集情报方面也是优良的搬运工具。

牧民是沙漠地域的战士,或者也可以说是强盗,具体是什么,取决于拥有马和骆驼等组建起来的强大军事力量后牧民自身想成为什么。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他们可以成为国家的建设者。

牧民是驱赶家畜进行商业贸易的民族。巨大帝国建立的背后包含着都市文化,这种文化在布满欧亚非大陆的干旱地域全境的长距离贸易网络和它的节点中诞生。这种文化诞生的基础就是依靠骆驼、马和驴子这些大型家畜所具备的驮运能力而繁荣发展的商业经济,也就是包含丝绸之路和撒哈拉贸易的巨大贸易网络中形成的商业经济。

长安、巴格达、安曼、德黑兰、大马士革、喀什噶尔、敦煌等地域的都市文化都是在贸易网络中繁荣起来的。甚至在撒哈拉沙漠和南非的萨赫勒地带,也形成了盖尔达耶、图亚特(Touat)、通布图、加纳、阿加德斯、奥达加斯特、瓦拉塔(Valata)这些贸易都市。

黄色系的蒙古利亚人种、白色系的高加索人种、黑色系的尼格罗人种是世界的三大人种,他们以欧亚非内陆干旱地域为媒介开启了文明的交流,各民族各部落之间的交流也由此展开。

那么,包含沙漠的干旱地域难道不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吗?这也是人类文明史的大悖论,因为在这种不毛之地却容易看见人类文明的雏形。

地处周边的西方近代文明

客观地回顾人类文明史,我们可以认为,像欧洲和日本这样湿润多雨的森林地带,正是因为受到欧亚非内陆干旱地域文明的影响,才在本土边境地带形成了后发文明。

欧洲文明是罗马、希腊等地中海文明的周边文明。欧洲文明起源于小麦和葡萄的栽培,城市建筑、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法律等领域都在地中海文明的影响下进入发达程度。对于欧洲人来说,所谓的学习就等同于学习希腊和拉丁时代的文化,这种观念一直延续至今。你以为仅此而已吗?欧洲还从阿拉伯世界学习了阿拉伯数字和化学。希腊文明的大多数元素是通过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传到欧洲的,并且对欧洲的文明化起到了辅助作用。

日本文明的形成依赖于中国和朝鲜半岛传入的宗教文化(佛教、儒教、道教),通过引进文字、学问、艺术、工艺文化、城市建筑方面的知识最终形成日本文明,在黄河流域的干旱、半干旱地域发展起来的中国文明是日本文明的源头。进一步讲,日本文明就是千里迢迢从印度途经中亚干旱地域,最终抵达日本的佛教文明,甚至连波斯文明也传到了日本。

《哲学史讲演录》被称为关于世界最初体系的历史书,黑格尔在书中指出。世界历史是由东向西演进的,而日本的历史是由西向东演进。再观察非洲、印度南部、东南亚这些地域,会发现这些地域的历史是由北向南演进的。总体来说,世界历史是从欧亚非内陆中央的干旱地域向周边的湿润森林地域演进的。

从内陆干旱地域文明到以海洋为中心的西方近代文明

从某一时间开始,以欧洲为中心的近代文明成为支配世界的先导,人们普遍认为只有接受欧洲文明才是真正进入现代化。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观点呢?那是因为以欧亚非内陆干旱地域文明的观点去思考的话,人类文明在世界历史的演变中发生过巨大的变化。

以欧洲为中心的近代文明急速成长的背后是海洋文明的形成。欧洲的近代文明是与大航海时代一起开始的,航海的本质是在贸易路线和军事征服路线上对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进行充分利用。在此之前,人类根本无法征服海洋。依靠航海技术,海洋成为中心并将世界的政治和经济联系了起来,也就是常说的全球化运动。伴随着全球化,迁居新大陆的欧洲人开始对亚非地域进行殖民,为处于新世界体系中心的欧洲人带去巨大的财富,也促进了欧洲的产业经济和科学技术等文明的发展。

支撑欧洲航海力量的,最初只是装有三根桅杆的小型帆船,但在不久后利用煤炭的燃烧升级为蒸汽船。

蒸汽船的出现,为欧洲航海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力量。从19世纪开始的世界殖民运动背后的支撑力量便是蒸汽船。

如果说撑起近代文明的能量是煤炭和石油这些化石燃料,那么我们必须考虑在化石燃料以前,撑起人类文明的能源又是什么,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人类到底是怎样利用能源才形成文明的呢?

在使用化石能源以前,人类主要使用的能源是除人力以外的动植物能源。植物能源(如柴火和煤炭)可以生火,也可以用来做饭、制陶、冶炼铜铁。动物能源可以用来驮运人和物资,或者可以用来传达、移动、搬运情报,还可以在政治和军事统治方面使用。动物是耕地和汲水的工具,更重要的利用价值是动物能源可以推进城市和国家的形成以及长距离的商业贸易。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人类的早中期文明在欧亚非内陆干旱地域才有可能形成。

以海洋为中心的近代文明在形成和发展的同时,动物能源的价值却在缩小,再继续使用化石能源的话,它的价值会更急速地缩小。能最快、最强地发挥化石能源优势的是内置蒸汽机的海上专用航船,因此,世界物流的中心从欧亚非内陆干旱地域转移到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成为必然。蒸汽船不仅使轮船的运输力大大提升,还能装载大炮和枪械,以及大批量地运输士兵,所以欧洲才成为统治世界军事的海上霸主。

使用动物能源的文明先于使用化石能源的近代文明诞生,它的中心地带就在欧亚非内陆干旱地域。近代文明是在与使用动物能源的文明激烈对战中才成立的,这种激烈的对战一直持续到现在。

如果从欧亚非大陆的内陆干旱地域着手重新考虑,并持续关注人类文明形成中的家畜力量,就能描绘出全新的人类文明观。在本书中,请读者与我一起尝试完成它。其中更重要的是,人类在生命进化史中该如何定位?人类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对于这些问题,我也试图投入新的目光。

最初,我在撒哈拉沙漠及其周边的干旱地域进行了三十年以上的研究,但是对于干旱地域文明的研究是不可能简单地完成的。我所进行的研究的出发点是以宗教为原点,不过我不是宗教徒,也没有对宗教进行过狭义的深刻思考。我所重视的仅仅是宗教学这门学问里的那种朦胧感和宽泛程度。我一边陶醉在西方哲学和稻作文化的研究中,一边对地球上广阔展开的人类文明全景做出思考,并且开始对这种类型的研究充满热情。下面我将一边回溯过去年月里的研究历程,一边对欧亚非大陆的内陆干旱地域文明论的可能性逐一做出论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将是场非常不幸的峰会”,外媒担忧:G7几乎全部人人“自身难保”

“将是场非常不幸的峰会”,外媒担忧:G7几乎全部人人“自身难保”

观察者网
2024-06-13 21:56:15
多看看美女有益身心健康

多看看美女有益身心健康

室内设计师阿喇
2024-06-13 15:37:16
最高赔偿超2w/㎡!成都这些人发财了!

最高赔偿超2w/㎡!成都这些人发财了!

楼市灭霸
2024-06-13 09:29:51
你无意中摸过什么不该摸的东西?网友:对视的那一刻,我俩都懵了

你无意中摸过什么不该摸的东西?网友:对视的那一刻,我俩都懵了

文雅笔墨
2024-06-13 20:51:06
17.59万起!深蓝G318上市即爆火:60分钟订单破3000台

17.59万起!深蓝G318上市即爆火:60分钟订单破3000台

快科技
2024-06-13 22:13:25
中国外贸发生大变化!高中低端市场全部失守,依赖我国消费者?

中国外贸发生大变化!高中低端市场全部失守,依赖我国消费者?

科普六点半
2024-06-04 09:27:58
厦门有大动作,台军一把手脸色都变了,放豪言:我要找大陆说清楚

厦门有大动作,台军一把手脸色都变了,放豪言:我要找大陆说清楚

千里持剑
2024-06-12 15:00:30
我突然理解,为啥上海女孩子真不会精致土

我突然理解,为啥上海女孩子真不会精致土

小虎新车推荐员
2024-06-13 17:30:33
基德:东契奇必须能防守 但也要明白我们会在他被攻击时保护他

基德:东契奇必须能防守 但也要明白我们会在他被攻击时保护他

直播吧
2024-06-13 16:33:13
阶级斗争熄灭论实现了,胡汉三回来了

阶级斗争熄灭论实现了,胡汉三回来了

雪中风车
2024-06-10 18:09:17
日本顶级财阀的联姻:丰田家族第五代继承人,迎娶女星“小赫本”

日本顶级财阀的联姻:丰田家族第五代继承人,迎娶女星“小赫本”

回京历史梦
2024-05-28 12:48:59
通报批评的好!吉林银行取2万需派出所同意后续,律师发声:违法

通报批评的好!吉林银行取2万需派出所同意后续,律师发声:违法

户外阿崭
2024-06-13 14:00:08
印度真的有网上说的那么脏乱差嘛?网友评论一针见血,给我笑麻了

印度真的有网上说的那么脏乱差嘛?网友评论一针见血,给我笑麻了

开玩笑的水母
2024-06-11 17:55:57
A股:又有消息来了,A股会继续下跌还是开启大涨?

A股:又有消息来了,A股会继续下跌还是开启大涨?

财经大拿
2024-06-14 03:30:02
庾澄庆这是怎么了?突然一下就老了,而且越来越像于谦

庾澄庆这是怎么了?突然一下就老了,而且越来越像于谦

盛华名阁汇
2024-06-12 14:00:40
IMF最新评估发现:人民币国际化出现停滞

IMF最新评估发现:人民币国际化出现停滞

长平投研
2024-06-13 22:06:40
孙楠冲上热搜!身高178,体重130斤引爆笑,坐韩红对面瘦到认不出

孙楠冲上热搜!身高178,体重130斤引爆笑,坐韩红对面瘦到认不出

山野下
2024-06-12 08:33:54
两性羞羞:添女友这里,她会嗨到不行

两性羞羞:添女友这里,她会嗨到不行

坟头长草
2024-05-30 16:23:58
《玫瑰的故事》直到黄亦玫遇到方协文的床,她都不知庄国栋错在哪

《玫瑰的故事》直到黄亦玫遇到方协文的床,她都不知庄国栋错在哪

小邵说剧
2024-06-13 21:00:42
60岁的夫妻,一周同房几次比较好?60岁绝经大姐一周一次,如何?

60岁的夫妻,一周同房几次比较好?60岁绝经大姐一周一次,如何?

39健康网
2024-05-19 23:20:03
2024-06-14 04:16:49
尚曦读史
尚曦读史
读书、思考、文化、史学,本号主要推送近现代史领域文、史、哲、政、法等方面优秀文章。
5148文章数 386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上海楼市新政后有业主熬夜卖房:比之前最低价高360万

头条要闻

上海楼市新政后有业主熬夜卖房:比之前最低价高360万

体育要闻

乔丹最想单挑的男人走了

娱乐要闻

森林北报案,称和汪峰的感情遭受压力

财经要闻

私募大佬孙强:中国为什么缺少耐心资本

科技要闻

小红书员工仅1/5工龄满2年 32岁就不让进了

汽车要闻

升级8155芯片 新款卡罗拉锐放售12.98-18.48万

态度原创

手机
游戏
教育
数码
公开课

手机要闻

鸿蒙份额超越 iOS/小爱同学接入豆包大模型

流萤的魅力!为迎接她上线崩铁开启线下活动,邀约地点藏玄机

教育要闻

TTS新传论文带读:粉过恋爱兄妹的李龙宇是我的赛博案底…

数码要闻

1999元起!飞米MINI 3无人机小米有品开售:4K录制、32分钟续航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