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读了5遍《曾国藩传》顿悟,人生的最高境界:熬

0
分享至

点击下方海报 立即抢订

十点读书自营书《中国国宝全书》

最近,网上有一个帖子:

我18岁生日,在另一个18岁女孩子的成年礼上当服务员。

不少人看完就破防了。

有人评论说:

“18岁的那年,我在骑着电动送外卖。”

也有人感叹道:

“为了去看上海的夜景,我用了整整20年。”

看着这些散落在评论区的尘埃,不少人都难掩心中的苦涩。

好像我们这一生无论怎么努力,都很难到达梦想中的灯塔。

有人拼搏一生仰望的百米高楼,它的下一任主人早已在楼顶呱呱坠地。

于是,不少人开始彷徨:

我们的努力真的有用吗?

出身微苦,到底有没有出路?

低开的人生,有没有希望高走?

这样的疑虑,十点君也曾同样存在。

而每次迷茫时,我都会去翻翻曾国藩的人生。

他是那个不少人口中出身寒微、甚至有点“笨”的人,但他这一生低开高走,走到了多少人都够不到的高度。

他说,人这一生要想逆袭,只有一条路。

熬。


熟悉曾国藩的人,大都听过一个故事。

说少年时期的曾国藩在屋内挑灯夜读,有一小偷潜入房间,准备等他熟睡后实施偷盗。

不曾想,当时的曾国藩正在背书,短短一篇古文左背右背,还是磕磕绊绊。

小偷都睡了一觉起来了,曾国藩还是没背下来。

小偷忍不了了,怒气冲冲地冲进来责骂曾国藩:“你这么笨还读什么书?”

接着,洋洋洒洒地将这篇短文背诵了一遍,随后扬长而去,留下曾国藩在原地错愕。


这一故事虽无从考证,但从民间访谈中,多少也能看出曾国藩的天资平庸。

从后来的史料中我们得知,曾国藩的出身确实寒微。

他出生在湖南省湘乡县一个祖辈务农的家庭中,家里也没什么人从官从政。

智商也确实不高,甚至还有点家传。

父亲为考取功名,参加了十七次科考,才勉强考取了秀才。

他呢,虽比父亲强点,但也考了七次。

那些后来和他同样声名鹊起的人中,大都年少成名,多的是十几岁就考取了功名。

而他呢,考中秀才的时候,已经23岁了,这样的成绩,确实拿不出手。

或许是上天垂怜。

熬过了秀才这道坎儿后,曾国藩往后的人生顺遂了不少。

他接连考中了举人、进士,顺利开启了自己的为官之路。

后来,曾国藩在总结自己的求学之路时,说过一个学习方法:

“拙看似慢,实则最快。”

在读书上,他要求自己每日省,每月省,不读懂上一句,不会读下一句,不完成一天的任务,绝不休息。


正是靠着这样的勤勉,让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有了后来的“平步青云”。

其实人这一生,哪有什么一夜成名。

对于普通人来说,更重要的是熬过了那些无人问津的岁月,才会有后来的厚积薄发。

早年的曾国藩,就是那一类虽然笨拙,但从不停歇的一类普通人的代表。


只是,普通人的上升之路向来荆棘遍布。

很多时候,你到了那个阶层,并不意味着你就进入了那个圈子。

曾国藩的为官之路,就差点以被咸丰帝罢免为终。

那时,初入职场的他,身上总有股读书人的清高气,加上是从穷乡僻壤考进的京城,更是自诩斐然。

他看不惯官场里的灯红酒绿,接受不了同僚之间的阿谀奉承。

他想做一个流芳百世的好官,他不愿与这些人同流合污。

那段时间,他将傲气写在脸上,看到不爽的就怒批两句。

结果呢,人脉没拓展多少,反倒与各大名流者结仇甚多。

以至于“诸公贵人见之或引避,至不与同席”。


就连当时的皇帝,他也没放在心上。

咸丰皇帝继位之初,其他官员都在想办法如何讨皇帝欢心。

曾国藩偏不,他立马上书一折子,痛批官场不良风气,言辞之犀利,将皇帝的江山社稷贬损得一文不值。

咸丰帝大怒,下令要治他的罪。

好在当时,京中尚有正直清廉之人愿意为曾国藩站台,这才使他免遭罢官流放之罪。

这一次化险为夷,让曾国藩后怕不已的同时,也开始反思自我。

心中自幼种下的圣贤之道在这时候重新萌芽,试图去为自己寻求“安身立命之根本”的本能,也在这时候爆发。

他开始明白,才能固然重要,但在这个没有等闲之辈的官场,为人处世的分寸也同等重要。

那段日子,无人知道他是靠什么熬过了不被众人理解的日子,也不知道他靠怎样的信念度过的艰难的岁月。

只知道后来的他越来越“仁德”,越来越通透。


他的官位也越做越高,短短10年升迁7次,37岁官至礼部侍郎,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二品官员。

以至于后人曾这样评价过当时的晚清三杰:

左帅(左宗棠)严,人不敢欺;李帅(李鸿章)明,人不能欺;曾公(曾国藩)仁,人不忍欺。

足以看出,曾国藩在于本性对抗、改变性情这条路上,做出了多大的付出。


从这件事过后,曾国藩的性格愈发稳了。

看透人性,通晓官场,也让他在后来的带兵打仗岁月中总能稳住心智,拿下一城接一城。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时,曾国藩正好在老家。

看着一路来势汹汹,从广西直逼湖南,势头甚猛的太平军,曾国藩立刻筹建团练,准备一举消灭太平军。

他原本以为,这支农民起义军没什么威胁,能轻轻松松拿下。

谁知道,早期太平军军纪严明,战斗力极强,清政府的正规军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曾国藩所率领的部队更是屡战屡败。

这样的贸然进攻,不仅使得湘军伤亡甚众,也让将士们士气大减。

实战上的受挫,让曾国藩不得不好好重视这支起义军。

后来,经过多个回合的交战,曾国藩采取了新的作战方案:

放弃肉搏战,采用地理优势的方式,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同时,从敌后方进行围剿,切断补给,斩断他们的退路。

靠着这样的方式,曾国藩多次率领湘军战胜了太平军。


董宇辉在推荐《战安庆》时,提到过曾国藩这种作战方式:

结硬寨,打呆仗。

结硬寨指的是,在行军打仗前,要先确保自己的防御能力,抢占有利地形,修筑坚实的防御工事;

打呆仗指的是,在战争过程中避免盲目冲锋,而是选择合适的战术,稳定地对敌军进行压制和打击。

要知道,这并不是个讨巧的办法,尤其是扎营上,花费的时间特别多,湘军在行军时,半天行军,半天扎营,可见花费的功夫。

但是靠着这种方式,曾国藩在率领湘军攻打安庆时,用了整整16个月,直到城里的人无心守城,无力守城,饿到没有东西吃的时候,曾国藩才发动攻城。

这时候,对方几乎没有什么战斗力,随着城墙垮塌,湘军直逼天京,彻底挽回了颓势。

而这样的作战方式,又何尝不是他靠着“苦熬”的心态在硬撑。

哪怕过程没有那么风光,结果也大多是险胜。

曾国藩也在后来总结过自己的作战方法:

“十余年来但知结硬寨,打呆仗,从未用一奇谋、施一方略制敌于意计之外。”

但至少,他稳扎稳打的做法减少了伤亡的人数。

胜利虽然来得晚了一些,但没有缺席。


有人问,这个年代,我们为什么要重读曾国藩?

其实,读的正是他的笨,他的痴,和他的苦熬。

他并非生来完人,相反的,他身上的问题一直都很多。

当年求取功名时,他也不像我们想象般凿壁偷光、夜夜苦读,而是时常在懒惰和进取间徘徊。

戒烟也是,反反复复循环了很多次,最终也没能彻底戒掉。

但不同的是,曾国藩身上虽然有着和我们当代人一样的“想要偶尔躺平”的心态。

但他的人生主线始终是步履向前的。


31岁那年,人生已经逆风翻盘时,他给自己定下了每日12条必修课。

其中囊括的“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等,虽然没法真正日日做到,偶尔也有懈怠,但整体上都在遵守。

他也在对儿子和族人的要求中,贯彻着自己为人自持自修的本性。

告诫儿子:

余于凡事皆用困知勉行工夫,尔不可求名太骤,求效太捷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

告诫族人:

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

正是靠着这样日复一日对品行和操守的要求,使得他和家族在那个年代实现逆袭。

也让他这个平民出身的寒门子弟,后官至清朝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成为清朝“中兴第一名臣”,青史留名。

十点君知道,在这个年代,很多人都会抱怨自己出身不好。

“人生最大的分水岭是羊水”这句话,也反复出现在各大自媒体平台上,愈发使我们感觉到命运的无力。

但命运这件事,向来休论公道。

看了曾国藩的经历就知道了,其实对于大部分人的人生而言,哪有什么一夜成名。

有的,不过是慢慢地熬,一步一步地走。

在负重前行的时候多朝前走一步,在想放弃的时候多坚持一下子。

也许走着走着,命运的转机就会出现。

有时候,熬得住眼前的苟且,才会有日后的出头。

与你共勉。

十点君说

上市三天就断货的重磅级《中国国宝全书》来啦!

12斤重的珍品大书,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完整覆盖10000年中华文明史。

一书汇集全球50+知名博物馆,1000+镇馆级国宝


青铜器、玉器、陶瓷、珐琅、书画、织秀……考古学家带你360°无死角看懂文物。

眼界、见识、审美,叠加升级,给你一场无与伦比的艺术盛宴。

原价998元, 十点限时优惠价仅369元

现在下单,独家赠送价值500元的5大赠品,仅限前100名!

典藏版艺术大书《中国国宝全书》

仅限100名 点击海报立即抢订▼

作者 | 周美好,食一碗人间烟火,饮几杯人生起落。

主播 | 北辰,金牌主播,心理专家,公众号:北辰在找你。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越闹越大!大律师坐高铁不让靠窗的乘客入座,称有洞自己钻过去!

越闹越大!大律师坐高铁不让靠窗的乘客入座,称有洞自己钻过去!

一鸣观点
2024-06-01 19:31:29
已退役17个月,34岁贝尔:我的身体已经酸痛不堪,岁月不饶人

已退役17个月,34岁贝尔:我的身体已经酸痛不堪,岁月不饶人

直播吧
2024-05-31 23:09:08
浙江男子捞出沉河15年的小车,打开车门傻眼:坐着2个男人

浙江男子捞出沉河15年的小车,打开车门傻眼:坐着2个男人

一个人讲故事
2024-05-30 19:44:33
苟仲文为什么落马?

苟仲文为什么落马?

华人星光
2024-06-01 16:08:54
太突然!云南22岁网红韩坤离世:知情人曝光原因!网友:太大意了

太突然!云南22岁网红韩坤离世:知情人曝光原因!网友:太大意了

影像温度
2024-06-01 11:58:14
阅兵式惊喜不断:凯特阳台快闪成亮点,梅根儿女惊艳全球!

阅兵式惊喜不断:凯特阳台快闪成亮点,梅根儿女惊艳全球!

阿芒娱乐说
2024-06-01 23:28:59
她已任新职!正厅级

她已任新职!正厅级

鲁中晨报
2024-06-01 14:07:04
为什么船的速度要用“节”,而不是“公里/小时”?

为什么船的速度要用“节”,而不是“公里/小时”?

魅力科学君
2024-05-31 20:15:37
前经纪人写歌怒骂张柏芝!曝她黑历史比书还厚,歌词曝光信息量大

前经纪人写歌怒骂张柏芝!曝她黑历史比书还厚,歌词曝光信息量大

缘浅娱深
2024-06-01 16:27:11
刘震云:二月河表面写的是康雍乾,其实反映的就是六七十年代!

刘震云:二月河表面写的是康雍乾,其实反映的就是六七十年代!

娱乐小可爱蛙
2024-06-01 15:15:04
朱婷!请你退出中国女排吧!

朱婷!请你退出中国女排吧!

林子说事
2024-06-01 19:43:49
普京亲自过问后,英国人发现:俄军越来越多地使用中国全地形车

普京亲自过问后,英国人发现:俄军越来越多地使用中国全地形车

瞩望云霄
2024-05-30 14:00:49
一场3比2拯救中国女排!巴黎奥运资格迎反转,巴西女排又帮大忙

一场3比2拯救中国女排!巴黎奥运资格迎反转,巴西女排又帮大忙

刺头体育
2024-06-01 21:49:58
出动25万大军夜查电动车,查获3万辆!何来脸面把这新闻当自豪?

出动25万大军夜查电动车,查获3万辆!何来脸面把这新闻当自豪?

三农老历
2024-06-01 10:20:45
27年前!多特上次夺欧冠是96/97赛季,你能认全那时多特首发吗?

27年前!多特上次夺欧冠是96/97赛季,你能认全那时多特首发吗?

直播吧
2024-06-01 16:43:08
打麻将随身带这三样东西运气爆棚

打麻将随身带这三样东西运气爆棚

漫步风雨中
2024-05-30 13:39:16
越闹越大了,王阳老婆都发声了

越闹越大了,王阳老婆都发声了

李保军财经
2024-06-01 21:21:17
外军战机拦截轰-6K,相隔50米亮导弹威胁,解放军:我们不怕死

外军战机拦截轰-6K,相隔50米亮导弹威胁,解放军:我们不怕死

说天说地说实事
2024-05-31 10:10:52
突传喜讯!“泰国坠崖案”王暖暖成功怀孕,儿童节挺孕肚烧香祈福

突传喜讯!“泰国坠崖案”王暖暖成功怀孕,儿童节挺孕肚烧香祈福

裕丰娱间说
2024-06-01 15:56:05
李湘为什么总炫富?真的很有钱还是面上强撑?网友回答大开眼界!

李湘为什么总炫富?真的很有钱还是面上强撑?网友回答大开眼界!

Sa娇是我童年
2024-06-01 17:06:37
2024-06-02 02:08:49
十点读书
十点读书
深夜十点,陪你读书。
20106文章数 95863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头条要闻

小伙投资300万在瑞典开拉面馆生意火爆 1碗面卖100元

头条要闻

小伙投资300万在瑞典开拉面馆生意火爆 1碗面卖100元

体育要闻

女排最强2主攻合体 合砍40分打懵泰国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实锤!普华永道,危!

科技要闻

余承东:不卷价格!雷军:将双班制生产!

汽车要闻

吉利银河E5 Flyme Auto智能座舱首发

态度原创

家居
艺术
房产
健康
教育

家居要闻

风雅自来 中式的和谐平衡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房产要闻

重磅!琼海出台楼市新政:住房出租、挂牌计划出售,都可减套数!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教育要闻

父母吵架时,孩子在想什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