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应物兄》语言老套得如同60年代初散文,但凭两点理由得以胜出

0
分享至


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应物兄》的最大的毛病,是它的语言。

不知为什么作者在《应物兄》中的语言水准退化到如此地步。在前一部作品《花腔》里,尚还有一点文学语言,叙事角度可能比较低,还有一种冲击力,到了《应物兄》里,作者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用一种失控的、信马由缰的语言,苍白无力进行着枯燥无味的叙述。

这样,《应物兄》的语言给人的感觉是一部毫无文采的人物传记。而它的文本结构,也是一本传记式的随笔类作品,因为它没有完整的故事结构,只是把堆砌的琐事罗列在一起,这样整个小说便可以失去约束,信马由缰,想塞进多少就是多少。

从后记中,我们知道作者的小说原稿达到了二百多万字,现在出版的字数缩减到八十多万字,就是因为小说里没有什么框架的限制,是一个散放型的空地,什么东西都可以往内塞,塞多少就可以塞多少,而砍掉什么,也不影响整个小说的结构。

小说给人带来的困扰程度在于小说几乎没有文学色彩,很难从小说中感受到文学的趣味。

奇怪的是,小说里却充斥着中学生作文的那种假大空的形式主义抒情。


比如小说中写到黄河的时候,开始抒情了:“这是黄河,它的涛声如此深沉,如大提琴在天地之间缓缓大作奏响,如巨石在梦境的最深处滚动。这是黄河,它从莽莽昆仑走来,从斑斓的《山海经》神话中走来,它穿过《诗经》的十五国风,向大海奔去。因为它穿越了乐府、汉赋、唐诗、宋词和元曲,所以如果侧耳细听,你就能在波浪翻身的声音中,听到宫商角徵羽的韵律。这是黄河,它比所有的时间都悠久,比所有的究竟都寥廓。但那涌动着的浑厚和磅礴中,仿佛又有着无以言对的孤独和寂寞。”

这一段描写被许多论者视着小说里的生花妙笔。

但稍安勿躁,还是不要激动太早。在这一段话里,是不是看到上世纪60年初散文的影子?在这里看到杨朔散文的抒情,秦牧的风采,刘白羽的笔法?


或者我们觉得可以用在《话说长江》等早期的电视记录片的解说词中。但是后来央视重新拍摄长江专题片的时候,意识到八十年代的《话说长江》的激昂慷慨的抒情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了,再也不见了这种高八度的抒情解说词,而用一种平易近人的叙述语言支撑了《再说长江》。


我们不是说这些散文作家的描写不好,只是作为一本小说,用散文家的这种太过直白的抒情格调,慷慨陈辞,我们只能引用莫言的话来讲:“小说家直抒胸臆、指手画脚固然精神可嘉,但行为不可爱”。实


莫言的话出自这篇文章中(摄影:文学私秘)

所以《应物兄》吓跑了许多读者。小说语言混杂了政论片与人物传记的单薄味道,但却很难触及到灵魂深处的波澜再现,可以说小说里人物心灵都没有揭示出来,造成了小说人物的千人一面,难分彼此。

那么,这部小说能够在圈内获得一致喊好的声响,肯定会在某些地方,有它能拿得上台面的理由。

可以说,小说里有两大理由,使它还是奠定了它的坚实基础。下面试述之:

一是小说还是肯定了中国的社会脊梁作用。


《应物兄》涉及到政界、商界、学界,但在描写这三个界中的人物的时候,基本都是采取了讽刺的态度。

小说里最大的政界人物,是副省长梁招尘,后来被记大过处分,突然免职,这个梁招尘,很会讲官话,讲套话,后来免职之后,回到乡里,打回原型,完全是一副糟老头子的模样,一点没有当初一呼百应的神采奕奕了,小说对这个人物给予了极大的讽刺。

官位要低于梁招尘的另一个副省长栾庭玉,在八个副省长中排名第五,负责教育、卫生、科技、环保、城市管理和交通。是小说里重点描写的一个人物,最后,他被双规了。从小说的字里行间来看,栾庭玉主要是介入了城市的拆迁工程,为老婆推销绿化植物,收受高档礼品,后来又搭上了新情人,被妻子举报,导致事发被查。

学界里的代表人物是大学校长葛道宏,他不学无术,人云亦云,没有学术坚守,唯一的本领就是跟风随大流,最终结果是被调离。

商界的里共涉及到三个人物,这三个人物,都涉及到拆迁工程,分别是女商人铁梳子,来自天津的陈董,官二代雷山巴。这三个人按性别来分,是一女二男,但都被作者设定成色鬼类型。

但是,小说里还是树立起了它所需要张扬的正面人物,这个正面人物,小说里采用了通讯报道式的宣传笔法。


比如小说里将从事物理研究的双林院士作为重点的讴歌的对象,因为双林院士参与了中国的原子弹的研究,属于“科学主义”的范畴。

所以小说里,林林总总的各式人物,只有双林院士这一类的自然科学学者是作者不吝言词加以赞美的对象。

小说里对双林的赞美语句,基本也是通过一种自传体的直接评价来体现的:

“这些天来,他(应物)留意了一下双林院士的相关资料。他了解得越多,越觉得双林院士和他的同伴们,都是这个民族的功臣。他们在荒漠中,在无边的旷野中,在凛冽的天宇下,为了那蘑菇云升腾于天地之间而奋不顾身。他觉得,他们是意志的完美无缺的化身。”


这种描述,也是一种通讯体的语言。作为一本最近问世的小说,竟然用这种直露、直白的通讯体,是作者文学语言的匮乏还是受不了通讯体的诱惑,是值得我们追问的。

当然,这种通讯体,也使《应物兄》的主体基调,能够有一个正确的立场,使小说不致发生主题的偏颇。

从这里,我们也可窥见到《应物兄》里的基本立场问题。

作者在小说里,嘲讽了学界里的种种学术症结,对以“新儒学”为核心的诸多大师也多作讥讽,而将中国的脊梁,奉送给对科技有着实体贡献的那群人身上,这背后体现了作者重自然科学、轻人文科学的内心期许。

为什么会这样?

在这里,我们可以说,作者是接受了美国哲学家罗蒂的观点。


在小说里,罗蒂是一个重要的经常被提到的美国学者名字。小说里写到的八十年代的那一批学子,特别是英年早逝的文德能,就将罗蒂作为他的重要的精神偶像。

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中,将罗蒂的唯一一部系统性专著《哲学与自然之镜》收入其中,在“中文本译者再版前言”中,称罗蒂“几乎被认为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首席代表……在某种意义上,罗蒂今日已享有了美国数一数二思想家的地位。”

《应物兄》里描写到了八十年代的那一批学子对罗蒂的痴迷,但小说里,并没有对罗蒂的学术作出更多的介绍,这也是小说的一个缺陷。小说涉及到许多学术人物,但对他们的学术思想,只是东拉一句、西扯一句,根本不知道作者的立场,这是一种很危险的小说写法。作者没有在小说里明确地表示自己的思想态度,仅仅展示了一种思想的存在。如此模棱两可的学术态度,是因为学术没有最终的“抓住老鼠”的结果来确认,所以,无法判断它是否是“好猫”。相对而言,自然科学能够立竿见影地转化为生产力,很容易拿来证明是一个正能量的代表,作者正是按照这样的逻辑,把从事“两弹一星”的科学家作为中国脊梁的代表,这是没有可以置喙的。


理查德·罗蒂

这种思想的源头,与《应物兄》里高度赞扬的美国学者罗蒂高度重视“科学主义”有着相似的内在肌理。罗蒂在他的论述中,就表达出对自然科学的重视,而对其它的学术却流露出漠视的心态。罗蒂说过:“我所说的‘科学主义’是指这样一种观念,它认为自然科学享有凌驾于其他文化领域之上的特权,因为在自然科学中包含着某种东西,使它要比其他任何文化活动都能够与实在保持更密切——或者至少也是更可靠——的接触。”(引自理查德·鲁玛纳著的《最伟大的思想家:罗蒂》一书。


也就是说自然科学与“现实”的关系更为密切,其潜台词相当于“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这基本也是《应物兄》里可以对社会科学竭尽嘲讽的心理机制与内在底气的原因。

二是小说里折射出作者期待的精神指向。

这一部分比较隐讳,隐藏在字里行间,如果不仔细研究一下,就很难看出这样一部反映文化思潮的小说里的具体所指。

小说里写到了80年代身为大学生的应物兄之妻乔珊珊的一段情史。她当时与大学同学郏象愚相恋,但她的父母不同意,郏象愚十分苦恼,然后小说的时间线如下:

“那年的五月初,苦闷中的郏象愚去了一趟北京。”(P237)。在北京,他住到了北大的学生宿舍,是中学同学提供的。后来在街上,他与一个车夫发生争执,打了那个车夫,为此,他不得不“逃走”(P249),于是借着这个由头,他与乔珊珊一起私奔了。不过,私奔的日子并不好过,也由此决定了两个人的分道扬镳。爱情经不起现实的考验,后来乔珊珊嫁给应物兄之后,应物兄发现她还是一个处女。

小说通过这一段侧重于爱情的过往回述,展现了八十年代末的一段特定时段的历史。

对于八十年代的那一段思想激荡,作者采取了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小说里也有所提及。


对八十年代的那一代,小说里借人物之口哀叹道:“一代人正在撤离现场。”(P907)

八十年代的“这一代人”的代表人物是文德能。

那么,如何继承“这一代人”的精神营养?小说在这一点上,有所申发,也可以看成是作者写这本小说的主要动机所在。小说中写到非常正面的一个角色、大学教授芸娘评点文德能留下的笔记,称:“这是一代人生命的注脚。……它只能在有心人那里传阅。可是很多人都睡着了,要么在装睡。你无法叫醒装睡的人。怎么办?醒着的人,就得多干点活。需要再来一个人,来给这个注脚写注脚。……”

这个“注脚”,正是《应物兄》的要义所在。

小说里提到,文德能的弟弟文德斯,觉得文德能所做的事情,就是“用红刷子把煤炭刷红了”,意思就是用人为的力量,让煤炭恢复它的热能。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比喻。

然后,小说里的正面人物芸娘对应物说:“应物,现在那煤炭暗了下去,所以需要刷掉外面的灰烬,然后继续刷。……”

实际上,作者的意思是很明确的,就是让八十年代的启蒙精神恢复它的光亮,这种精神如同煤炭,“暗了下去”,但有志者要“刷掉外面的灰烬”,刷出它的光亮。

从这里可以看出《应物兄》所主张的精神是什么。


《应物兄》作者

因此,《应物兄》看起来表现的是一个从美国即将回到国内的新儒学大师激起的洪波微澜,对中国当代的文化进行了深度折射与挖掘,提出了作者认定的中国脊梁是什么,同时,道明了中国真正需要的文化精神是什么。清楚这一点,我们就会明白,这部小说在它繁杂的文本之下,能够通过各种目光的审视而迎刃而解各种问号。

这就是《应物兄》的核心底蕴所在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世界女排联赛结束了第9轮的所有比赛,最新积分榜如下!

世界女排联赛结束了第9轮的所有比赛,最新积分榜如下!

宝哥精彩赛事
2024-06-13 13:26:50
39岁美女富豪包养20岁男生,每月8千,三年跟她同房上千次

39岁美女富豪包养20岁男生,每月8千,三年跟她同房上千次

情感挽救大师
2024-06-06 10:26:48
刘亦菲不叫美!看了“黄亦玫”原型的美照,才知道什么叫天生尤物

刘亦菲不叫美!看了“黄亦玫”原型的美照,才知道什么叫天生尤物

喵喵娱乐团
2024-06-12 22:44:06
胡歌回应和霍建华林依晨联络:该通的都通了,我们不分彼此

胡歌回应和霍建华林依晨联络:该通的都通了,我们不分彼此

素素娱乐
2024-06-13 07:05:15
中国取消3400亿订单后,美芯巨头质问布林肯:芯片还能卖谁?

中国取消3400亿订单后,美芯巨头质问布林肯:芯片还能卖谁?

史小纪
2023-10-06 15:37:40
巡视刚结束,李光荣被查

巡视刚结束,李光荣被查

极目新闻
2024-06-13 10:09:47
吐槽一下我老公,每次出差回来都像恢复了出厂设置,程序要重新装

吐槽一下我老公,每次出差回来都像恢复了出厂设置,程序要重新装

四象八卦
2024-06-13 01:28:27
杨幂不愧为时尚女神,她的穿搭灵感来源于细枝末节的生活

杨幂不愧为时尚女神,她的穿搭灵感来源于细枝末节的生活

影苏爱时尚
2024-05-30 13:06:39
江苏一居民楼发生爆炸 知情人:房东屋里有两人受伤 沿街理发店受波及

江苏一居民楼发生爆炸 知情人:房东屋里有两人受伤 沿街理发店受波及

极目新闻
2024-06-13 14:14:35
原来我们习以为常的中文会让老外如此惊讶!难怪日韩网友都被折服

原来我们习以为常的中文会让老外如此惊讶!难怪日韩网友都被折服

牛锅巴小钒
2024-06-13 00:22:10
最惨状元何川洋,高考659分被北大拒绝,北大:坚决不要这样的人

最惨状元何川洋,高考659分被北大拒绝,北大:坚决不要这样的人

吃鱼思故渊
2024-06-12 22:06:03
解放军 3 艘 055 万吨大驱同时现身南海,史无前例  战之震慑性强

解放军 3 艘 055 万吨大驱同时现身南海,史无前例 战之震慑性强

头条爆料007
2024-06-13 16:36:45
马金利被查!

马金利被查!

泗洪风情
2024-06-13 18:00:17
不是贬低英伟达,其3万亿美元市值本质没有什么意义

不是贬低英伟达,其3万亿美元市值本质没有什么意义

股海风云大作手
2024-06-08 11:23:45
李嘉诚又跑了!香港在风中凌乱,北上广深瑟瑟发抖!

李嘉诚又跑了!香港在风中凌乱,北上广深瑟瑟发抖!

南昌楼市情报
2024-06-11 11:58:09
港媒:中国科学家开发新技术,捕获美国潜艇南海撞山前散逸的尾流

港媒:中国科学家开发新技术,捕获美国潜艇南海撞山前散逸的尾流

天机调茶局
2024-06-12 21:18:59
莫斯科交易所宣布:暂停美元和欧元交易

莫斯科交易所宣布:暂停美元和欧元交易

参考消息
2024-06-13 11:13:12
关于人性的十三个扎心真相

关于人性的十三个扎心真相

读书人冯学荣
2024-06-12 12:32:11
台湾安排到解放军内部的间谍身份曝光后,很多人肠子都悔青了

台湾安排到解放军内部的间谍身份曝光后,很多人肠子都悔青了

寻史奇谈
2024-06-12 07:55:02
穆斯卡特:武磊和李帅都是带伤去国家队报到 王振澳带伤踢完首秀

穆斯卡特:武磊和李帅都是带伤去国家队报到 王振澳带伤踢完首秀

直播吧
2024-06-13 19:03:15
2024-06-14 03:04:49
娱圈冷知识呀
娱圈冷知识呀
带你领略影视精彩,专治各种不开心
76文章数 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头条要闻

上海楼市新政后有业主熬夜卖房:比之前最低价高360万

头条要闻

上海楼市新政后有业主熬夜卖房:比之前最低价高360万

体育要闻

乔丹最想单挑的男人走了

娱乐要闻

森林北报案,称和汪峰的感情遭受压力

财经要闻

私募大佬孙强:中国为什么缺少耐心资本

科技要闻

小红书员工仅1/5工龄满2年 32岁就不让进了

汽车要闻

升级8155芯片 新款卡罗拉锐放售12.98-18.48万

态度原创

本地
数码
艺术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粽情一夏|海河龙舟赛,竟然成了外国人的大party!

数码要闻

199元 Redmi Buds 6S明天首销:支持主动降噪 33小时续航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军事要闻

美军演习将罕见以4万吨级准航母作为靶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