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暖新闻 | 百万粉丝网红北京来渝专程打卡童年常吃熘肝尖:从少年到成年吃了14年

0
分享至


"没想到我在重庆的最后一顿饭是哭着吃完的,事情得从14年前讲起……"近日,博主"挪威老王"在视频号上发布的一段两年前的视频获得了很多网友的点赞,上千网友转发。


"挪威老王"(右二)和老板一家人合影。 受访者视频截图

视频中,各大平台粉丝总量过百万的"挪威老王"(以下简称"老王")记录了自己两年前到重庆旅游,在自己曾在北京吃了14年饭的小店老板回到重庆开的店里再次吃到熘肝尖的经历。老王是北京人,从小就喜欢吃这家店老板炒的菜,前几年老板回渝之后就再没吃到,直到自己这次专程来渝视频中提到,对老王而言,那不仅是一碗熘肝尖,也是童年的味道。

吃了14年的饭菜

"童年的味道在重庆"

在老王的讲述里,我们得知了这一段奇妙的缘分:2006年前后,还在上小学的他在北京市东城区的一家胡同里吃到了一家重庆菜馆的麻辣烫。因为家人比较忙,老王自己就经常来光顾,吃的东西从麻辣烫变为了红烧肉盖饭、回锅肉盖饭,不变的是来吃的习惯。老王没统计过来这家小店吃了多少顿,但前前后后几百顿是有的。

这家小店的价格不贵,最初一个盖饭才9块钱,十几年后变成了10多块钱,而老王也从完全不吃辣椒变成了能吃辣的人,"因为给老板说不放辣椒他也会放。"

也许是有"童年滤镜"加成,老王在这里吃饭变成了习惯。在这里,他从身高只有1米5的小学生吃成了身高1米78经常出国的成年人;从最初一个人吃到后来带着朋友、女朋友来吃,"我的所有朋友都来吃过,就觉得好吃带他们来。"老王表示。


老板娘一眼就认出来熟客。受访者视频截图

到后来,老王和小店老板形成了默契,自己想吃什么微信上点一份,老板就会把饭菜送到100米远外自己的家,"每次回国我下飞机就在微信上给老板说自己上出租车了要吃个什么菜,到家基本都能吃上热乎的。"

这样的习惯在2019年戛然而止。当年一次回国后,他和之前一样想要点菜,被老板告知店面已经关了,全家回到了重庆。

直到三年后的2022年,第一次来重庆旅游的老王特地在微信上联系老板,想再吃一次老板做的饭。

尽管老板已经不做炒菜和盖饭,还是亲自下厨给老王做了他熟悉的熘肝尖,这一次,没收钱。

"两年过去了,现在想起来还是流口水。"5月9日,老王向上游新闻记者回忆起他最爱的熘肝尖,已经定居挪威的他说:"太爽了,我现在都还记得那个味道。"

视频中老王提到,对自己来说,老板对自己的意义,不是一家小吃店那么简单,也是自己成长的见证。在视频末尾,老王说:"不管住得多远我都不会忘记,那属于我童年的味道,在重庆。"

店主一眼认出

"他吃了十几年"

"他一进门我就认出来了。"5月9日,渝北长翔路附近一家卖椒香鸡的餐馆内,老板娘郑大姐回想起老王到店里的情形,尽管事情已过去两年,仍记忆犹新。

"吃了十几年肯定记得。"老板娘说,自己一家人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在北京打工,后来在东城区的胡同里开了家小店,6张桌子,能接待二三十个顾客。和众多老顾客一样,老王就是他们那时候认识的,最开始还是孩子,带着同学来吃,后来带着他的朋友,再后来带着女朋友来,现在那位女朋友已经成为老王的妻子。

和老板娘相比,老板老陈不善言辞,但他表示:"老顾客肯定要给别个搞实惠点。"老王来到店里吃的熘肝尖是北京做法,和重庆菜的做法不同。自从回到重庆,老陈他们开了一家主打椒香鸡的店铺,盖浇饭和麻辣烫也早就不做了,看到老王来很开心,又下厨按当地做法做了一份熘肝尖。

老陈说,他们夫妻早年在北京打杂工,2004年左右开了小店,菜和饭卖得比较便宜,最初一份有肉的盖饭不足10块钱,后来离开北京时,售价也仅为10多块钱。

郑大姐说,在北京那段时间,小店开在胡同里,和附近的居民关系都还不错,附近是老房子,也住了很多老人,有的老人不方便做饭就直接叫一份饭,后来有的邻居会给他们送来郊区摘的新鲜水果等。作为报答,他们过年过节也会送点腊肉给对方,"别人对你好,你也要对别人好。"因此,看到昔日的老顾客到重庆来旅游,专门跑一趟想吃小时候的味道,肯定要满足。

上游新闻记者 邹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吕迪格回应手势争议:摄影师要求我们这样做

吕迪格回应手势争议:摄影师要求我们这样做

懂球帝
2024-06-16 04:48:06
台湾问题根本不是武统与和统的问题了,而是以下这两方面问题

台湾问题根本不是武统与和统的问题了,而是以下这两方面问题

星辰故事屋
2024-05-24 20:01:38
为何许多产品上标注,不建议使用“南孚电池”?原因出人意料

为何许多产品上标注,不建议使用“南孚电池”?原因出人意料

人情皆文史
2024-06-14 05:10:04
最新确认:杭州明晚起反转!全省预警多到快挂不下了!

最新确认:杭州明晚起反转!全省预警多到快挂不下了!

明珠电视
2024-06-15 16:55:04
近20年美国球员单赛季得分王啥水平?火箭登峰造极 科詹仅上榜3次

近20年美国球员单赛季得分王啥水平?火箭登峰造极 科詹仅上榜3次

直播吧
2024-06-16 16:41:14
河南一男子买辆新车后,每天都要擦洗一次车,还改掉睡懒觉的习惯

河南一男子买辆新车后,每天都要擦洗一次车,还改掉睡懒觉的习惯

百晓史
2024-06-12 07:59:01
北京一军官娶海军美女少校为妻,2年后才发现妻子的真实身份

北京一军官娶海军美女少校为妻,2年后才发现妻子的真实身份

星辰故事屋
2024-06-05 12:16:48
“商砼”的“砼”字不读quán,也不读shuān,那它的正确读音是?

“商砼”的“砼”字不读quán,也不读shuān,那它的正确读音是?

迷局科普
2024-06-14 11:29:09
解放战争中,如果国民党获得胜利,今天的中国会是什么样

解放战争中,如果国民党获得胜利,今天的中国会是什么样

史诗长歌
2024-05-13 13:34:32
经济体量全球第二的数据真的太虚了吗?

经济体量全球第二的数据真的太虚了吗?

流苏晚晴
2024-06-10 11:01:25
《玫瑰的故事》播出一半后才发现,刘亦菲根本不是天选的“玫瑰”

《玫瑰的故事》播出一半后才发现,刘亦菲根本不是天选的“玫瑰”

兰子记
2024-06-15 20:36:41
海警新规生效第一天,菲律宾撞枪口,中方早有准备,菲方威胁动武

海警新规生效第一天,菲律宾撞枪口,中方早有准备,菲方威胁动武

DS北风
2024-06-16 13:18:12
俄专家:俄中双方在三年内启动大约3000个投资项目

俄专家:俄中双方在三年内启动大约3000个投资项目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4-06-15 16:05:26
为什么“父亲节”变得如此低调呢?

为什么“父亲节”变得如此低调呢?

叒女紫121
2024-06-15 17:02:11
菲律宾威胁动武后,075攻击舰现身南海,马科斯摊上大事了

菲律宾威胁动武后,075攻击舰现身南海,马科斯摊上大事了

第一军情
2024-06-15 10:08:41
反转来了,周也面带微笑和六公主碰拳,网友:这才是该有的态度

反转来了,周也面带微笑和六公主碰拳,网友:这才是该有的态度

咖啡店的老板娘
2024-06-15 20:39:56
50年石油美元协议到期 沙特:不再续约

50年石油美元协议到期 沙特:不再续约

南方都市报
2024-06-16 07:03:39
若中美全面开打,中国在制裁封锁下,究竟能撑多久?

若中美全面开打,中国在制裁封锁下,究竟能撑多久?

兵国大事
2024-06-04 10:14:25
太牛了!常州这一家,8人考上清华!

太牛了!常州这一家,8人考上清华!

中吴网
2024-06-16 14:27:32
沙特:解决乌克兰冲突需要俄参与

沙特:解决乌克兰冲突需要俄参与

参考消息
2024-06-16 11:01:08
2024-06-16 17:04:49
上游新闻
上游新闻
重庆“门户级”新闻客户端
184140文章数 57836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G7峰会意总理向马克龙投去"死亡凝视" 视频在外网疯传

头条要闻

G7峰会意总理向马克龙投去"死亡凝视" 视频在外网疯传

体育要闻

没人永远年轻 但青春如此无敌还是离谱了些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打断妻子多根肋骨 上市公司创始人被公诉

科技要闻

iPhone 16会杀死大模型APP吗?

汽车要闻

售17.68万-21.68万元 极狐阿尔法S5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艺术
时尚
亲子
手机
公开课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40岁女人的“优雅范”穿搭,夏天学会这么搭,也能美得很轻松

亲子要闻

事实证明音乐确实影响人类情绪,短短四十秒 萌娃情绪大起大落

手机要闻

一次性购买四款荣耀折叠屏,谁这么豪横?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