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国内耗费数十年研发的小麦种子被偷,这群人竟然这么猖狂?

0
分享至



前几天,全体国人都怒了!

为啥?

如果有人要把你饭碗砸了,你能答应不?

更何况那人砸的还是全中国14亿人的饭碗!



4月14日,一则“间谍窃取我国杂交水稻亲本种子”的新闻冲上热搜。



事件的罪魁祸首是一名朱姓男子,他原是我国一家农业科技公司的总经理。

为了牟取私利,他打着“合作制种”的名义向境外先后出售了5种亲本稻种。



事情东窗事发后,朱某也因“为境外非法提供情报”罪被判1年6个月。

谁能想到,影视剧里的“间谍”竟真的出现在现实生活了!

可令人疑惑的是,这个朱某为什么要窃取一粒小小的种子呢?

原来,那根本就不是什么普通的种子,而是“亲本种子”。



市面上的杂交水稻种子只能用于“一次性”种植,农民是不能继续留种的。

而亲本种子却相当于普通杂交水稻种子的“爹妈”,具有基因遗传的功能。



如果敌方拿到了这些种子,他们就能对此借机进行基因挖掘和申请专利。



届时,不仅数位科研人员多年来的心血被白嫖,我国粮食安全更是处于被动地位。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基因战”。

有人对此不以为然,我国可是粮食大国,就一粒种子,能有多大威胁?

其实不然。

我们有技术没错,但是育种所使用的材料并非都是本国生产的。

当别人都不给我们了,或者是索要巨额专利费用,到那时才是真的麻烦。



没有种子,哪来的丰收呢?

往更坏处想,当敌人通过基因创造出一种针对性病毒,那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所以,可千万别小瞧了这一粒种子。

关键时刻,人家动不动就可以卡我们的脖子!

也因此,当国人知道朱某为了一己私利出卖国家后,才会无比愤怒!



愤怒之余,更多的是痛心。

朱某这样做,对得起一心想让我们吃饱饭的袁隆平吗?



简直就是吃里扒外!

这件事为什么遭到网友这么强烈的谴责,因为杂交水稻的培育过程,实在是太难太难了!



1959年,饥荒席卷全国,数百万人活活饿死。



那是袁隆平最不愿回忆的年代,也是他心里挥之不去的隐痛。

他曾眼睁睁看着至少五个人饿死在他面前,但自己却什么都做不了。

而作为一名农学者,让百姓免于饥饿本该是他们的责任。

从那时起,袁隆平决心要搞水稻,立志让百姓能吃饱肚子。



1961年,他发现了自己生命中第一株神奇的水稻。

茫茫稻海中,一株高大茁壮的水稻在一众稻子中脱颖而出。

袁隆平按捺激动的心凑近一数,穗大饱满,足有230多粒!

要是能把这株水稻培育做种子,那未来亩产千斤就不是梦了。

第二年他把种子全都播种到试验田,却没料到最后长成的稻穗甚至比普通品种的还差。

强烈的反差给了袁隆平巨大的打击。

他拼命思考原因,才得出那是一株“天然杂交水稻”的结论。

而在当时,水稻想要实现人工杂交几乎是不可能的。

更别提他还只是一名普通的农校教师。



但袁隆平不甘心,也忘不了那些还在挨饿的百姓,以及自己作为农业工作者的使命。

他怀着一腔孤勇去挑战这个世界难题。

日光最炽热的时刻,袁隆平一头扎进潮湿闷热的稻浪中日复一日苦苦寻觅。

就在他睁着红肿的双眼筛选完14万根稻穗后,一株怪异的稻穗引起他的注意。

花开了,花药却异常瘦弱,花粉也都掉光了。

盯着手中的稻子想了很久,他才后知后觉意识到,这水稻是天然雄性不育株!

往后的日子里,袁隆平和助手们便扑在了雄性不育株的培育上。



也正因他只专注科研从不参与政治运动,特殊时期袁隆平被一些有心人视作眼中钉。

他辛苦栽培的700多株试验秧苗曾被人为毁坏,4年来的心血就这样付诸东流!

袁隆平一度愤怒过、沮丧过、绝望过,也想过放弃,是信念一直在支撑他继续走下去。

为了寻找野生稻,他强忍着离开妻孩的痛,多年来奔波于湖南、云南、海南、两广等地。

甚至云南发生7.2级大地震时,他把杂交水稻培育看得比自己命还重要。

大家都在忙着逃命时,袁隆平却和助手们一次次在余震中抢救种子。

到了1970年,他们终于在海南找到了理想中的适配野生稻,这给试验带来突破性大进展。

3年后,中国杂交水稻宣告诞生!



他如释重负,百姓的饭碗可算是有着落了。

从1961年第一个神奇的发现到1970年的关键性进展,整整9年,袁隆平所承受的压力旁人难以想象。

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有的只是锲而不舍的意志。

那个大饥荒的噩梦他不想再次回顾了!

他想要的,仅仅是让百姓都能吃饱肚子。



上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布朗向世界提出“谁来养活14亿中国人口”的尖锐问题。

按他的计算推测,到2030年左右,中国现有的农田将难以满足其不断飙升的粮食需求。

因此布朗预言,“届时无人能养活中国人”。



这个问题要是放在以前,答案肯定无解。

而如今,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人,可以自己养活自己!”

从1976年起,在袁隆平的带领下我国杂交水稻得到迅速推广。

此后十年间,我国杂交水稻累计种植面积超过11亿亩,增产稻谷超过1000亿公斤。

甚至在2006年全球粮食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还能连年丰收,全国储粮达到5000亿斤,一举创造世界奇迹!

狠狠打脸坐等看我们笑话的西方人!

国家发改委可以底气十足地宣告:“中国完全有能力保障粮食安全。”

中国也实现了从“粮食受捐赠国”到“世界第三大粮食援助捐赠国”的华丽转变。



从被下定论说我国会因为粮食危机而面临绝境,到可以为其他国家捐献粮食,这一路走来真的很不容易!

而我国在解决自家粮食问题后也不忘对他国伸出援手。

20世纪80年代以来,袁隆平多次远渡重洋分享杂交水稻的研究经验。

因为淋过雨,所以总想给别人撑把伞。

他慷慨地将杂交水稻技术共享给世界,让地球各处都飘溢着杂交水稻的芳香。



截至2023年,全球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800万公顷,年增产粮食1600万吨,可以多养活4000至5000万人口。

甚至按照袁隆平生前的估计,如果海外种植面积达到总面积一半,可多养活4至5亿人口。



那不仅仅是一串串普通字符,更是一条条在饥饿中苦苦挣扎的生命!

袁隆平真正做到了用一粒种子来拯救饥饿,造福人类。

小小一粒种子看似微不足道,但实际却蕴含着巨大的潜能。

也难怪境外情报机关如此费尽心机想要得到亲本种子。

恐怕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其实这些年,像被盗卖杂交水稻这样的经济文化领域的间谍危害,和军事间谍相比,危害同样巨大。



2022年3月,一则“成蕾被捕”的消息引爆网络。



网友们纷纷表示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原因无他,成蕾是我国央视财经频道的美女主持人,在圈中小有名气。

可就是这个有颜有才有身份的人竟然与“涉嫌为境外提供国家秘密罪”沾边。

放着大好前程不要,偏偏选择当间谍,她到底是咋想的?

然而更令人后怕的是,这个间谍竟在我国潜伏了20多年之长!

要不是她在节目中说漏嘴“美澳两国也早已掌握了中国经济现状”,引起相关部门的警觉和调查,她还有可能继续潜伏个十年八年。

借着身份的便利,她暗地里向外国传递了大量国内经济情报,让我国损失了上千亿!

损失金额之大、卖国年限之久,对此网友们恨不得到现场给她一巴掌。

是中国这个出生母国给了她大放异彩的舞台,圆她的主持梦、让她名利双收。

可成蕾不知感恩就算了,还这样背叛自己的祖国,简直就是狼心狗肺!

同样是在国家央媒工作,《光明日报》副主任董玉郁比之成蕾可谓是过犹不及。



他在我国潜伏整整30年,这些年他利用手中的笔给日本输送了大量关于我国的情报。

并且他还多次引导舆论带节奏、在国内制造混乱、挑拨离间中国人,着实可恨!

当董玉郁的间谍身份曝光后,网友们直呼根本想不到!

这两人,一个是央视主持人,一个是大报主任,任谁听了,脑里想象到的形象都是积极且正面的。

若不是露出马脚,谁会相信平日里看起来道貌岸然的他们实际上却是人人唾弃的间谍呢?

只能说他们真是好手段,藏得够深!



然而像这样的“身份反转”并非个例。

上至外交官,下至平民百姓,间谍无处不在。



但也有人不理解,又不是打仗时期,和平年代怎么还有间谍?

事实却恰恰相反。

正因为和平年代大家放松了警惕,间谍才会慢慢渗透全国上下。

就如“95后青年浏览论坛发现间谍”。

“福建莆田一名学生上网时发现间谍利用互联网散布网络谣言”。

“房东举报诡异绿光揪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

这样的新闻例子比比皆是。

更可气的是,绝大部分间谍还是跟我们一样有着相同血脉的“同胞”。

只要价格给到位,他们连祖上姓什么都能忘,卖国简直轻而易举。

开头提到的“朱某”就属于这类人!

他甚至知道自己这样做是违法的,多次向接头人提及“境外出售种子是违法的,可能会被判刑,此事要保密”。

获利和获刑面前他选择了前者。

也许就像网友们说的那样,“重罚!杀一儆百!”

毕竟,对敌特的仁慈就是对自己人的残忍。

本文作者 | 数据线
责任编辑 | 淡淡翠
策划 | 小可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太难了,2024年大学生就业率崩了?

太难了,2024年大学生就业率崩了?

请叫我教育君
2024-06-07 08:25:52
15年保安徒手接跳楼女瘫痪,女孩家属:我女儿残疾,你一辈子负责

15年保安徒手接跳楼女瘫痪,女孩家属:我女儿残疾,你一辈子负责

吃鱼思故渊
2024-06-06 21:34:46
英格兰0-1冰岛,凯恩、帕尔默错失良机,英格兰全场仅1射正

英格兰0-1冰岛,凯恩、帕尔默错失良机,英格兰全场仅1射正

懂球帝
2024-06-08 04:43:28
“俄罗斯也可以军援美国敌人,就像美国援乌那样”

“俄罗斯也可以军援美国敌人,就像美国援乌那样”

鲁中晨报
2024-06-07 14:07:04
蔡磊夫妇,“翻车”了,直播镜头后的蔡磊,藏不住了?

蔡磊夫妇,“翻车”了,直播镜头后的蔡磊,藏不住了?

李昕言温度空间
2024-06-05 14:54:34
官宣!亚足联已取消拜合拉木在中泰之战的绝平球,让球迷直言意外

官宣!亚足联已取消拜合拉木在中泰之战的绝平球,让球迷直言意外

罗掌柜体育
2024-06-07 15:13:11
0-1被绝杀,从天堂到地狱!亚洲第14比国足还惨,拿1分如同被淘汰

0-1被绝杀,从天堂到地狱!亚洲第14比国足还惨,拿1分如同被淘汰

侃球熊弟
2024-06-07 20:45:01
99%的人,已经无法再通过高考改变命运了

99%的人,已经无法再通过高考改变命运了

听风听你
2024-06-08 00:03:53
两性科普:戴套的那20秒钟里,女人在干什么?

两性科普:戴套的那20秒钟里,女人在干什么?

喜马拉雅主播暮霭
2024-06-07 15:50:45
收受红包200多次、单次金额不大……县政协原主席钱权交易细节披露

收受红包200多次、单次金额不大……县政协原主席钱权交易细节披露

极目新闻
2024-06-07 20:22:38
深夜证券市场突发王炸消息,新闻联播播了5分钟,下周将有大变局

深夜证券市场突发王炸消息,新闻联播播了5分钟,下周将有大变局

静守时光落日
2024-06-08 06:30:02
瑞和平峰会,参会国代表世界70%人口,80%的经济与先进生产力

瑞和平峰会,参会国代表世界70%人口,80%的经济与先进生产力

史政先锋
2024-06-08 08:02:51
长江武汉段发现多条鳄鱼,疑为人工饲养的暹罗鳄,相关部门正在处置

长江武汉段发现多条鳄鱼,疑为人工饲养的暹罗鳄,相关部门正在处置

上游新闻
2024-06-07 17:14:15
妈妈为送考穿上旗袍减重25斤,双向奔赴的努力,却引来各种嘲讽

妈妈为送考穿上旗袍减重25斤,双向奔赴的努力,却引来各种嘲讽

北方青木
2024-06-07 12:58:37
泽连斯基在法国国民议会发表讲话,强调不会为了结束战争放弃领土

泽连斯基在法国国民议会发表讲话,强调不会为了结束战争放弃领土

山河路口
2024-06-07 21:28:59
李大钊孙子被举报贪污,中纪委调查后:李厅长20年骑坏4辆自行车

李大钊孙子被举报贪污,中纪委调查后:李厅长20年骑坏4辆自行车

历史龙元阁
2024-06-07 01:32:16
网友吐槽上海高考作文题目:表述非常坑人!在审题上为难考生!

网友吐槽上海高考作文题目:表述非常坑人!在审题上为难考生!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6-07 20:27:59
暴跌95%,中国葡萄酒,崩了

暴跌95%,中国葡萄酒,崩了

市值Observation
2024-06-07 20:32:35
超重磅会议!又要出大招了

超重磅会议!又要出大招了

樱桃大房子
2024-06-07 22:24:30
新华社快讯:丹麦警方7日证实,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当天在首都哥本哈根遭到一名男子殴打。

新华社快讯:丹麦警方7日证实,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当天在首都哥本哈根遭到一名男子殴打。

新华社
2024-06-08 04:42:05
2024-06-08 10:52:49
李砍柴
李砍柴
原财经、文化记者/现自由撰稿人/MCN机构创始人/闲云野鹤小老板
2522文章数 6138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男生744分考上清华获校长接见 如今已是清华博士生

头条要闻

男生744分考上清华获校长接见 如今已是清华博士生

体育要闻

她拯救了WNBA,却为何被疯狂针对?

娱乐要闻

汤唯抵达巴黎将担任奥运火炬手

财经要闻

重磅详解:为什么美国经济还没有衰退?

科技要闻

今年数学到底有多难?大模型:我也不太会

汽车要闻

上汽大通大家9售26.99万起 综合续航1300km+

态度原创

健康
教育
本地
房产
公开课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教育要闻

清华博主评价2024高考卷,考题“很善良”同时有创新和惊喜

本地新闻

我和我的家乡|踏浪营口,心动不止一夏!

房产要闻

顶流地段+顶级户型!香港半山豪宅,已成为高净值人群的资产压舱石!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