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警惕胃伤害!转告父母,五类食物越吃越糟,看看有没有他们爱吃的

0
分享至

人们对于食物的追求经过了食物匮乏,饥一顿饱一顿,解决了温饱,到现在饮食越来越多样化,这几个重要的阶段可能让人记忆犹新。

  物质匮乏的时代,对于美食基本没有追求,而是选择能够吃饱就可以了,但是现在人们的饮食越来越丰盛,却增加了患病风险。

  俗话说:病从口入。很多疾病都和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密切联系,比如消化道肿瘤,胃癌,口腔癌等,都是饮食不当引起的。



  易“伤身”的五类食物,趁早管住嘴,有些人却当宝,忍住就是赢

  加工肉类

  加工肉类食物也是餐桌上常见的食物,直接被加工好,只要再次加热或者直接切盘就可以食用了,比如腊肠,腊肉,火腿等都是典型的加工肉类食物。

  但这些加工肉类食物离不开高盐、烟熏等步骤,其中含有一定的亚硝酸盐,在烟熏过程中,还会产生苯并芘一类的致癌物质。

  研究表明,每天进食50克以上的加工肉类食物,后期患结肠癌的风险就会增加18%左右,所以加工肉类食物会增加患癌风险,希望你少碰最好管住嘴。



  霉变的食物

  有些家庭都会储备粮食和熏制的腊肉,这些食物可能会发生没变,不要因为舍不得将其留下,其中含有的有害物质严重损害身体健康。

  霉变食物含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公认为一类致癌物,其中B1毒性堪称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钾的10倍。1mg黄曲霉毒素就能达到致癌的剂量,正所谓“毒中之毒”。

  有的人想到高温杀毒,索性通过开水煮沸的方式去毒,这样的方式根本消灭不了黄曲霉毒素,所以这样的食物吃多了,只会增加癌变的风险。



  腌制食物

  腌制食物受到很多人的喜欢,也是餐桌上常见的食物,甚至有些中老年人群每顿饭都要吃一点,但其中含有的有害物质比较多,会损害健康。

  无论是腌制肉类或者蔬菜,都属于高盐类食物,本身就会对心脑血管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而且食物盐之后还会产生大量亚硝酸盐成分。

  进入身体之后,亚硝酸盐就会和蛋白质分解物结合形成极强的致癌物亚硝胺,长期大量食用,增加患消化道疾病的风险也会导致肠道发生病变。

  食物在腌制和长时间放置过程中还是容易出现各种霉菌,特别是黄曲霉毒素摄入体内后就会增加患感染的风险,严重损害健康,希望你能赶紧忌口,不要再当成宝贝了。



  槟榔

  关于槟榔致癌的话题,曾经在网上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世界卫生组织证实槟榔属于一类致癌物,吃多了会引起口腔癌,食道癌,咽喉癌等诸多癌变。

  槟榔口感比较硬,经常咀嚼,就会导致口腔黏膜纤维变性触发溃疡,经常反复咀嚼,溃疡没有机会愈合就会发炎,时间长了炎症,也会慢慢转化为肿瘤。

  我们可以发现,经常咀嚼槟榔的人,牙齿都是非常黑的,而这类人群也会导致口腔发生病变,所以槟榔这种食物请你赶紧戒掉,不要再当成宝贝了。



  过烫的食物

  中国人在餐桌上常用的客气之语就是:趁热吃!无论是面条火锅,麻辣烫等等,只有趁热吃才更有灵魂,但是这样的食物并不利于健康。

  人体内部的胃黏膜和食管黏膜接受的温度非常有限,只要食物超过65℃,就会造成黏膜的烫伤。

  虽说黏膜有自我修复的能力,但长期反复烫伤就会造成黏膜受到损伤增生,久而久之癌变的概率也会相对增加,损害身体健康。



  饮食无节制,生活无规律,外寒入侵,阴阳失衡,胆囊收缩减弱,胆汁减少,食物停留过久,部分胆汁逆行入胃,造成破坏,形 成胃不舒服现象,根在胆

  不可小瞧胆囊,作用大着呢,闲暇之余到附近田间野地沟旁挖些灌南苦菜,产自于江苏苏北灌南等地,用时加红糖适量,温饮,平时食东西清淡些少油,少食生冷油辣之物,晚上尽量早点休息。早饭得要吃。

  温馨提醒:

  所谓的“致癌物”一定不能脱离“剂量”谈“致癌”。越过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

  “吃了就会致癌”,对于很多老百姓是一种错误的误解。很多人断章取义,觉得致癌物就是毒性,事实并非如此。任何毒副作用和自然性都是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如果偶尔吃一次,不会给身体带来较大的负担,有害物质也能被身体各个器官充分代谢掉,身体不会受到影响,但是如果经常吃,很可能就会增加身体病变的风险,损害健康,所以任何食物“过犹不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6月11日,陈奕迅真实病情曝光!网友:天哪,没想到这么严重!

6月11日,陈奕迅真实病情曝光!网友:天哪,没想到这么严重!

花花lo先森
2024-06-13 10:48:14
尿毒症是喝出来的?医生告诫:即便是铁打的肾,这3种水也要少喝

尿毒症是喝出来的?医生告诫:即便是铁打的肾,这3种水也要少喝

莫将离
2024-06-01 23:41:40
有一种“反噬”叫霍尊,离开娱乐圈2年后,善恶报应全都应验

有一种“反噬”叫霍尊,离开娱乐圈2年后,善恶报应全都应验

娱记掌门
2024-06-14 18:36:19
华为回应最大牛肉进口商:造谣,莫塞尔主要服务员工及家属

华为回应最大牛肉进口商:造谣,莫塞尔主要服务员工及家属

鞭牛士
2024-06-14 11:13:07
笑掉大牙!刘亦菲用38万的耳环,让观众看清国产剧假穷人有多离谱

笑掉大牙!刘亦菲用38万的耳环,让观众看清国产剧假穷人有多离谱

糊咖娱乐
2024-06-14 09:10:14
G7达成协议,以俄资产为抵押援乌!俄警告:西方将遭到“最强烈报复”

G7达成协议,以俄资产为抵押援乌!俄警告:西方将遭到“最强烈报复”

环球网资讯
2024-06-14 06:57:09
“大象腿”不是问题!刘亦菲泳衣下的真实身材,治愈了我的焦虑

“大象腿”不是问题!刘亦菲泳衣下的真实身材,治愈了我的焦虑

清闲小官
2024-06-14 10:51:38
索内斯:无法真正说这支德国队有多出色,因为苏格兰表现太差了

索内斯:无法真正说这支德国队有多出色,因为苏格兰表现太差了

直播吧
2024-06-15 09:04:27
拜登彻底失算!外媒:美国想卖,中国也不买了

拜登彻底失算!外媒:美国想卖,中国也不买了

趣说世界哈
2024-06-14 07:40:08
蔡磊夫妇,“翻车”了,直播镜头后的蔡磊,藏不住了?

蔡磊夫妇,“翻车”了,直播镜头后的蔡磊,藏不住了?

李昕言温度空间
2024-06-05 14:54:34
28岁白色蓝格泳衣美女在酒店楼顶泳池边拍的写真照

28岁白色蓝格泳衣美女在酒店楼顶泳池边拍的写真照

白宸侃片
2024-06-12 20:47:22
专家:部分资金通过非银机构绕道进入银行体系获取高息 有关部门可能会进一步规范

专家:部分资金通过非银机构绕道进入银行体系获取高息 有关部门可能会进一步规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6-14 20:29:21
160枚火箭弹从天而降,以军司令部被炸,美英法德集体失声

160枚火箭弹从天而降,以军司令部被炸,美英法德集体失声

笔墨V
2024-06-14 11:17:00
陈丹青: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去鼓励虚荣,从来没有过!

陈丹青: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去鼓励虚荣,从来没有过!

世态言凉
2024-05-29 17:16:32
唐朝古籍里发现月亮的离奇记载:表面凹凸不平,有8万名专人维修

唐朝古籍里发现月亮的离奇记载:表面凹凸不平,有8万名专人维修

文史道
2024-06-14 06:45:03
足坛狂欢夜!山东泰山爆大冷门0-0,倒数第1爆发1-0,海港3-0登顶

足坛狂欢夜!山东泰山爆大冷门0-0,倒数第1爆发1-0,海港3-0登顶

侧身凌空斩
2024-06-14 22:12:25
美方宣布对华“出手”,强势制裁中国银行,中方大怒:全面出击!

美方宣布对华“出手”,强势制裁中国银行,中方大怒:全面出击!

绝对军评
2024-06-15 05:50:37
定位10-15万级,小鹏新品牌MONA首款车型正式亮相

定位10-15万级,小鹏新品牌MONA首款车型正式亮相

热点科技
2024-06-12 11:50:15
毛远耀:毛家唯一的百岁老人,长相与伟人神似,晚年享什么待遇?

毛远耀:毛家唯一的百岁老人,长相与伟人神似,晚年享什么待遇?

百年历史老号
2024-06-13 20:18:17
欧洲杯第一个红点套餐,先触球也犯规,欧足联:球员安全更重要

欧洲杯第一个红点套餐,先触球也犯规,欧足联:球员安全更重要

卡灵顿分析师
2024-06-15 08:00:09
2024-06-15 09:16:49
我是廖家小弟
我是廖家小弟
我爱运动每天开心
380文章数 12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头条要闻

媒体:将矛头指向中俄的七国集团 正在走下坡路

头条要闻

媒体:将矛头指向中俄的七国集团 正在走下坡路

体育要闻

我们为什么还爱欧洲杯?

娱乐要闻

江宏杰秀儿女刺青,不怕刺激福原爱?

财经要闻

“石油美元”协议走向终结 影响几何?

科技要闻

马斯克重获信任 豪言特斯拉市值超10个苹果

汽车要闻

提供100/240kW双电机版本车型 乐道L60实车曝光

态度原创

家居
旅游
教育
本地
公开课

家居要闻

空谷来音 朴素留白的侘寂之美

旅游要闻

中国女游客在泰国遭假冒司机性侵 嫌疑人竟是惯犯

教育要闻

录取线VS投档线,到底报考时参考哪条分数线?不讲你或许真不知道

本地新闻

粽情一夏|海河龙舟赛,竟然成了外国人的大party!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