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儿媳坐月子吃了12个南瓜,婆婆心疼泪崩,儿媳离家出走与他人生子

0
分享至

在这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家庭里,我只是一个旁观者。我见证了他们的喜怒哀乐,经历了他们的酸甜苦辣。这个家庭就像一面镜子,映射出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这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农村家庭,家中有老两口、儿子和儿媳。老两口是勤劳朴实的农民,一辈子勤勤恳恳地种地养家。儿子从小就聪明伶俐,后来考上了大学,在城里找了一份体面的工作。几年前,儿子娶了一个城里姑娘做媳妇,这个儿媳出身城里人家,从小就被父母娇惯着长大。

按照老一辈人的传统习俗,产妇坐月子是一件大事。月子期间,产妇要严格遵守一系列禁忌,比如不能下地、不能遇风、不能见冷水等等。同时还要吃一些滋补的东西,比如烧鸡汤、猪蹄汤、各种稀饭等。在农村,人们还有一个奇怪的习俗,就是产妇在坐月子期间要狂吃南瓜,据说这样可以补血补气。


一个寒冷的冬日清晨,屋里的炉火将整个屋子烘得暖洋洋的。产房里,新晋奶奶王太太正忙着生火做饭。她把一个大南瓜切成几块,放进锅里熬煮。锅里咕噜咕噜地冒着热气,发出诱人的香味。

不一会儿,儿媳小李就醒了过来。她缓缓坐起身,眼神有些迷离。小李的肚子微凸,脸色有些苍白。王太太看到她醒了,连忙过来扶她下炕,嘘寒问暖:"怎么样,睡得好不好?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快喝点南瓜糖水,补补身子。"

小李看着锅里的南瓜,皱了皱眉头:"妈,我已经吃了十天的南瓜了,再吃就要吐了。能不能换点别的东西?"


王太太却不以为然:"胡说八道!你这是坐月子,按规矩吃南瓜才是正路,别的东西都是小道。你要是不吃,以后气血不足怎么办?再说了,你看你脸色多差,都是缺了营养。"

小李无奈地摇了摇头,还是老实地喝下了那碗南瓜糖水。虽然味道还不错,但她已经吃腻了。

王太太看着儿媳乖乖喝下糖水,心里非常高兴。作为一个传统的农村妇女,她对儿媳的身体状况非常上心。她认为南瓜是最好的滋补品,可以给产妇补充营养。虽然儿媳嫌弃,但她决不允许儿媳在这个重要的时候走偏门路。她的一片好心,就是希望儿媳能尽快恢复健康。


小李喝完糖水后,看着锅里剩下的半锅南瓜,叹了口气。她的确有些吃腻了,但为了孩子的健康,她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吃下去。

小李捧起一块南瓜,咬了一口。香甜的味道在口中蔓延开来,她的面色缓和了一些。不知不觉间,她已经将手中的那块南瓜吃光了。看着锅里剩下的南瓜,她默默地又拿起一块,一口一口地吃了起来。

王太太看着儿媳乖乖地吃完锅里的南瓜,心里很是欣慰。作为一个农村媳妇,小李确实比她年轻的时候要听话得多。当年她嫁过来的时候,也曾对婆婆的做法有过一些怨言。不过那都是些小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她逐渐融入了这个大家庭。


王太太觉得,小李虽然是城里长大的姑娘,但并不娇气。在坐月子这件事上,她表现得很是听话。虽然偶尔会有些小抱怨,但最终还是全听婆婆的安排。这让王太太很是放心,觉得儿媳是个贤惠的好媳妇。

小李一边吃着南瓜,一边在心里暗暗腹诽。她当然知道婆婆的一片好心,但这已经持续十多天了,她确实有些吃腻了。而且,她也不太相信这种老一套的说法,认为合理的营养搭配才是最重要的。

不过,小李也深知婆婆的个性,就是固执己见,很难改变主意。而且,婆婆毕竟是为她好,她不想和婆婆发生太多争执。于是,她只能暂时忍了。


小李在心里默默盘算着,等月子坐完,她一定要调理调理身体。虽然南瓜营养丰富,但她觉得吃太多也不太合适,还是要多吃一些其他的东西,比如瘦肉、蛋类、蔬菜等。

就这样,一连几天,小李都在婆婆的坚持下,狼吞虎咽地吃着南瓜。到了第十五天的时候,她终于受不了了,扔下手中的南瓜块,双手抱胸,直视着婆婆说:"妈,我真的吃不下了,再吃我就要吐了。我们能不能换点别的东西吃?"

王太太却理直气壮地说:"你这是什么话?南瓜最滋补,你现在正是需要补身体的时候,怎么能换别的东西?再说,你看你的气色,比刚生孩子的时候还差,分明就是缺营养。"


两人就这样陷入了一场争执,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时,儿子小张下班回来了。他看到妻子和母亲正在争论,连忙上前打圆场。

"妈,怎么又在吵架?都是一家人,有什么好吵的。"小张先是安抚了一下妻子,又转向母亲,"妈,您也知道,李子是城里长大的孩子,口味和咱们村里人不太一样。再说,她现在正是需要均衡营养的时候,光吃南瓜可不够啊。"


王太太听了儿子的话,脸色缓和了一些,但还是有些固执:"可是咱们从小就这么吃的,你看我们一家子,谁有个毛病?这就是最好的滋补方式。"

小张无奈地摇了摇头,只好再次劝解:"妈,您也要跟上时代啊。现在医学这么发达,很多传统的做法已经过时了。我们还是多听听专业人士的建议吧。"

"行,行,你们爱怎么吃就怎么吃吧。我这个老太婆,也不知道现在的规矩了。"说着,她拿起手帕擦了擦眼角的泪水,"我这么做,也不过是为了你们好。可你们却看不上我这个老顽固了。"


小李看到婆婆这个样子,心里顿时有些愧疚。她连忙上前,拉着婆婆的手安慰道:"妈,您别这么说。我们都知道您是一片好心,只是想让我早日恢复身体。可是,时代在进步,很多传统的做法已经不太科学了。我们得跟上时代的脚步啊。"

王太太却抽泣着说:"你们年轻人哪懂我的心情?我就是怕你身体吃不好,以后难产、身体虚弱。你可是我的儿媳,关系那么亲,你有个闪失我岂不是心疼坏了?"

小李被婆婆这番话深深地触动了。她从来没有想过,婆婆对她如此上心,就是怕她吃不好、身体受损。婆婆把她当成了亲骨肉一般看待,这份关爱之情,让小李无比感动。


可是,婆婆的做法确实有些过时和固步自封了。小李不想在这件事上一直和婆婆争执下去,也不想让矛盾越陷越深。于是,她狠下心来,对丈夫说:"老张,我想回娘家住一阵子,好好调理一下身体。"

小张一听就明白了妻子的用意,只是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他有些为难地说:"可是,你刚坐完月子,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

小李打断了丈夫的话:"没关系,我在娘家也会好好休养的。我就是怕在这里,会一直和你妈产生矛盾。"


小李的决定,让全家人都很是震惊。婆婆哭着喊道:"好好的,你要去哪儿啊?就算你不想吃南瓜,我们也可以换别的东西啊!你别听那些糟蹋话!"

小张也连连劝阻:"别冲动啊,有什么好走的?咱们好好谈一谈不就行了吗?"

可是,小李的决心已经下定了。她轻轻拥抱了一下婆婆,对她说:"妈,我们暂时分开一段时间,好好冷静冷静。等我身体彻底调理好了,我们再回来团聚。"


其实,小李的内心也是矛盾重重的。一方面,她觉得婆婆的做法确实有些过时了,她不想一直吃那些补品;另一方面,她又对婆婆的一片好心感到非常感动。

最终,她选择了暂时离开。她觉得,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她和婆婆之间的矛盾越陷越深。而且,她也需要一个清净的环境,好好调理身体。

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娘家好好休养,等身体彻底恢复了,她就会回来,重新开始与这个家庭的团聚生活。到那时,她一定会好好解释自己的想法,化解与婆婆之间的矛盾。


就这样,小李带着行李,离开了婆家,前往自己的娘家。一路上,她的心情十分复杂。她当然知道,自己的决定有些冲动和任性,但她实在是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来化解与婆婆之间的矛盾了。

到了娘家,小李的父母见她突然回来,自然是一脸的疑惑。小李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母,父母虽然有些不赞同她的做法,但还是表示会全力支持她。

就在小李刚到娘家不久,一个插曲发生了。有一天,小李去菜市场买菜,在路上与一个熟人邻居碰面了。那位邻居看到小李,非常惊讶:"李子,你怎么在这儿?你们家不是说你怀孕了吗?"


小李被问得一愣,随即苦笑着解释了自己的遭遇。没想到,那位邻居听后,却竟然说出了一番惊人的话。

"李子啊,你可真是太傻了。"那位邻居说,"你怎么能让你婆婆那么摆布你呢?你现在怀着孕,是最需要好好休养的时候,怎么能老是吃那些补品呢?你看看你,都瘦成什么样子了。"

小李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那位邻居见状,连忙安慰道:"没关系,以后有我呢。你就跟我住在一起吧,我会好好照顾你的。"


就这样,小李搬到了那位邻居的家中,开始了一段全新的生活。那位邻居是一个热心肠的寡妇,她非常体贴入微地照顾着小李的一切生活起居。每天,她都会精心准备营养丰富的饭菜,并劝小李要多休息。

小李看着邻居对自己这样上心,内心倍感温暖。她告诉自己,以后一定要好好保重身体,把孩子生下来。

与此同时,在小李离家后,婆家这边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冷清。小张每天上班后,家中就只剩下了王太太一个人。看着空荡荡的屋子,她常常会陷入沉思。

她开始后悔自己当初的固执了。明明儿媳是一片好心,她却因为一些陈规陋习而与儿媳发生矛盾,最终导致儿媳离家出走。想到这里,她常常会痛哭流涕。

有时,小张下班回来,看到母亲红肿的眼睛,也会感到非常自责。他开导母亲说,等儿媳身体彻底调理好了,一定会回来的。可是,母亲总是满怀忧虑,生怕儿媳出了什么闪失。

王太太开始反思自己的做法。她意识到,自己太过于执拗了,根本没有尊重儿媳的意见。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只会让母子两人的关系越来越僵。她下定决心,无论儿媳什么时候回来,她一定要改改自己的做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厉害,语文老师押中高考作文登上热搜!评论区却把人笑死了

厉害,语文老师押中高考作文登上热搜!评论区却把人笑死了

智学园
2024-06-07 23:36:47
蔡磊夫妇,“翻车”了,直播镜头后的蔡磊,藏不住了?

蔡磊夫妇,“翻车”了,直播镜头后的蔡磊,藏不住了?

李昕言温度空间
2024-06-05 14:54:34
被消耗的激情,日渐逼仄!

被消耗的激情,日渐逼仄!

吴女士
2024-06-06 10:41:17
菲律宾撤离部分搁浅登陆舰人员,只能出不能进,局势出现新转折点

菲律宾撤离部分搁浅登陆舰人员,只能出不能进,局势出现新转折点

说天说地说实事
2024-06-08 08:10:11
亡国,是一面照妖镜

亡国,是一面照妖镜

无心镜
2024-06-07 08:05:36
17万的宝马,刺痛了多少中产玩家!

17万的宝马,刺痛了多少中产玩家!

蒋东文
2024-06-07 22:34:11
曝广东一公司月薪6千招前台,要求外出应酬:跟不是男朋友以外的人做

曝广东一公司月薪6千招前台,要求外出应酬:跟不是男朋友以外的人做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6-08 11:12:56
泪目!高考当天别人都是车接车送,河南一孤儿考生却吃不上饭

泪目!高考当天别人都是车接车送,河南一孤儿考生却吃不上饭

请叫我教育君
2024-06-08 04:38:55
刘和平:马克龙祭出“大杀器”,法国要正式下场了?

刘和平:马克龙祭出“大杀器”,法国要正式下场了?

直新闻
2024-06-07 23:06:38
官僚资本主义比资本主义危害更大,是社会的悲哀,是人民的灾难

官僚资本主义比资本主义危害更大,是社会的悲哀,是人民的灾难

笑嘻嘻的苹果
2024-06-06 21:07:36
无法理解!高考首日因迟到被拒,知情人:把9点考试时间记成10点

无法理解!高考首日因迟到被拒,知情人:把9点考试时间记成10点

看晓天下事
2024-06-07 19:16:07
笑不活了,中俄免签的第一批受害者出现了,要被评论区笑死了

笑不活了,中俄免签的第一批受害者出现了,要被评论区笑死了

奇特短尾矮袋鼠
2024-06-07 15:54:13
太难了,2024年大学生就业率崩了?

太难了,2024年大学生就业率崩了?

请叫我教育君
2024-06-07 08:25:52
江苏一考生,突然用橡皮擦擦掉全部答案,监考老师瞥一眼后大惊失色,立即报警!

江苏一考生,突然用橡皮擦擦掉全部答案,监考老师瞥一眼后大惊失色,立即报警!

小孩说
2024-06-06 11:03:16
云南59岁老妇藏情夫在阁楼24年,2012年被发现,原因是为何?

云南59岁老妇藏情夫在阁楼24年,2012年被发现,原因是为何?

可乐86
2024-06-02 08:40:42
汪峰机场接一双儿女,对待醒醒态度反差大,江小宴说得真没错!

汪峰机场接一双儿女,对待醒醒态度反差大,江小宴说得真没错!

娱圈小愚
2024-06-08 09:42:20
18强决出14席,国足收大礼,末轮输球也能出线,泰国开心早了!

18强决出14席,国足收大礼,末轮输球也能出线,泰国开心早了!

我就是一个说球的
2024-06-07 22:51:07
比“5.17”更猛的房贷政策,终于来了…

比“5.17”更猛的房贷政策,终于来了…

大碗楼市
2024-06-08 08:00:15
长江武汉段发现多条鳄鱼,疑为人工饲养的暹罗鳄,相关部门正在处置

长江武汉段发现多条鳄鱼,疑为人工饲养的暹罗鳄,相关部门正在处置

上游新闻
2024-06-07 17:14:15
撒尿事件后 上海男子被日本机场遣返

撒尿事件后 上海男子被日本机场遣返

小新在洗手间
2024-06-08 09:56:44
2024-06-08 12:36:49
佩琪说台球L
佩琪说台球L
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因为爱可以改变世界。
6文章数 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头条要闻

男生744分考上清华获校长接见 如今已是清华博士生

头条要闻

男生744分考上清华获校长接见 如今已是清华博士生

体育要闻

她拯救了WNBA,却为何被疯狂针对?

娱乐要闻

汤唯抵达巴黎将担任奥运火炬手

财经要闻

重磅详解:为什么美国经济还没有衰退?

科技要闻

今年数学到底有多难?大模型:我也不太会

汽车要闻

上汽大通大家9售26.99万起 综合续航1300km+

态度原创

亲子
游戏
房产
手机
公开课

亲子要闻

孩子罕见菱形并指,手术后手指能变直吗?

《暗喻幻想》PC配置需求公开:最低GTX750即可运行

房产要闻

顶流地段+顶级户型!香港半山豪宅,已成为高净值人群的资产压舱石!

手机要闻

魅族 20 系列手机 Flyme AIOS 内测招募 6 月 11 日开启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