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21:10
欢迎跟随《妥妥的乡味》一起打卡——开原。
它是曾经的辽北军屯要冲、五朝重镇、三代古都,它是二人转之乡、是“辽北第一狠人”范德彪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讲究每天笑得哏儿嘎的开原,讲究用实惠的东北美食招待每位旅人的开原,我们来啦!
中 | 固 | 大 | 饭 | 店
江湖传说这里最早就是以做大盘子、大碗、大席菜出名的,十里八村罕逢敌手。中固大饭店的掌勺师傅讲究固定搭档常年组合,手艺也传习自这里的老师傅,讲究“人换味不变”,手艺不丢经久不衰。这里的大姐们也很讲究,个个都是大饭店里的多面手,后台帮厨前台上菜,她们练就了切换自如、有条不紊的从容气度。据店家说后厨都是小锅并且一共就三个厨师,所以说小锅做大份菜,速度上各方面肯定要慢点。我们寻味团就俩人,点了两个菜一个主食,打算等等看到底得多久能上菜。历时32分钟菜上来了,但是看到这两盘子菜,寻味团笑了……菜量大的居然能分出7盘的量?
特色炸茄盒,把茄子改刀成宽窄一致的轻薄皮料,列队等候夹馅料,碗口大的茄子皮料让肉馅撑得异常肥硕,从茄盒立马升级成了茄饺,茄盒挂糊油炸出锅,满满一盘茄盒成山。
老式锅包肉是东北菜的明星顶流,讲究糊脆肉香酸烈带甜,这种味觉追求脱胎于东北人豪爽的性格,大片精选里脊最显质感和嚼劲。师傅们下料的豪爽远超一般饭店的常规量,糖汁配米醋、生抽兑料酒一起调出了老式锅包肉的精髓料汁。初炸和复炸的油温精准控制,肉片挂糊软硬适中,外酥内嫩全靠这一步火候的讲究。
开 | 原 | 火 | 勺
这家火了30年的火勺店是一对80后夫妇经营,夫妻俩从和面拌馅到烙饼,但凡跟火勺相关的手艺那都是样样精通。早晨6点半,火勺店准时开门迎客,顾客基本不断。火勺讲究现烙最酥最香。到了忙时,再着急的顾客为了吃上这一口虽然嘴上抱怨,可依旧得虔诚等待,可见网传的好评并非浪得虚名。
这里的火勺味道牢牢拴住食客的味蕾,都是靠传承了30年的讲究。肉料精选肉质紧实的牛脖子,调好肥瘦比例造就了火勺馅料的扎实肉香,保证了味觉的统一,剩下的就是耐心地手工搅拌了。
饼面制作的整个过程全凭双手,面团醒发好加进植物油,逐渐碾压成了面饼,均匀涂上用淀粉、牛油、植物油调料水调成的油酥。这油酥就是火勺多层起酥脆而不碎的关键所在,火勺虽小,但从馅到皮处处都是讲究。
大 | 礼 | 子 | 烧 | 烤
老城巷子里传出略带焦糊的烤肉香气,短短半个小时的时间,从四面八方赶来尝鲜的人都受到了它的感召。这是一家开在老城深处的霸气小店,每到饭点,只有10张桌的小店必然被撑得满满当当。
外向爱笑的丈夫和内向少言的妻子是完美的美食搭档,十几年间灶台前炉火旁的每寸光阴,打磨着精细讲究。老板娘是绝对当仁不让的女一号,她对食材游刃有余的处理手法给丈夫稳定发挥手艺提供了前提条件,夫妻联手掌握着征服众多老饕的美食密码。
老板娘手中灵活拆解的牛篦子骨是这家小店的王牌单品。即使在东北的烧烤江湖中,它也是个不常现身特立独行的存在。简单来说,它是牛的后腰和后腿连接部位的一块形似篦子的骨头,一头牛只有12块。虽然没有很多黄金部位那么肥美、那么有嚼劲,但产量不高的食材总会给人另类的惊喜。特别能满足喜欢吃肉人的一切欲望,肉要大块大块吃,可以不顾形象,但要酣畅淋漓。
开原人大方讲究跟脚下自由开阔的地理属性撇不开关系,多样化的生存空间让开原成为历史上东北诸多民族轮番登场的舞台,随处可见民族融合共享的生活轨迹。开原人的生活滋润舒适、率性、真实,到处充满讲究,值得您来体会琢磨。今晚21:10,《妥妥的乡味》与您相约开原,带您收集这个充满“讲究”的城市的烟火气。
编辑丨诗彤彤
图片丨《妥妥的乡味》栏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