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96年,中德两国对秦始皇陵做核磁扫描,意外发现从未披露的秘密

0
分享至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秦始皇陵自建成后,即使到今天,都没有谁得以进入,更没有人亲眼见过它里面到底长什么模样。

然而,虽然没人抵达,但现代人已经对它的里面有相当的了解。



那么,人们是怎样做到的呢?

流传千古的传说,最难盗取的皇陵

在整个古代,关于秦始皇陵的记录,只有司马迁专门提到。

根据他在《史记》中记载,可以得知里面不仅有宫殿,还有代表山川大海的景致。

司马迁稍许记述,构成了大部分人对于这座皇陵的认识。

人们基于这些认知,发展出对于秦始皇陵的众多想象。



众所周知,秦始皇生前极为讲究排场,举手投足都要彰显天下之主的气势。

按正常逻辑推算,他就算去世,也要为自己修筑一座陵寝,表明自身的与众不同。

因此,人们想象,秦始皇陵是个到处是宝贝的空间,甚至是毫不逊色于任何宫殿的地下世界。

如果能进入里面参观,再拿一些宝贝出来,就足够一辈子荣华富贵。



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一代又一代的盗墓者前仆后继,在秦始皇陵附近挖了许多盗坑。

其中,比较著名的盗坑,有《永乐大典》中记载的“直径10米,深9米”。

令盗墓者遗憾的是,他们打洞的方向都出现偏差,无一挖到秦始皇陵。

要知道,古往今来,中国所有皇帝的陵墓,只有两个没有经历盗墓者的“光顾”。

秦始皇陵,就是其中之一,足见其设计之巧妙。



另外,第一个皇帝的陵、无人能进入的墓、无与伦比的宝藏,各样的元素叠加到一起,自然引发了民间各种各样的猜想。

有人说里面机关重重、有人说里面盗墓者的尸骨成堆……

各种想象,给这座陵墓披上了一层神秘面纱,让不少人望而却步。

在古代,代表官方的朝廷,认为秦朝短命,因此就算再缺钱,也不想大费周章去发掘秦始皇陵,不想惹上短命王朝的晦气。



基于这一点,各朝各代的统治者,都没有发动国家的力量破坏。

郭沫若要发掘,周总理不许

建国后不提倡封建迷信。

关于陵墓的种种离奇传说,自然被人们抛在脑后。

同时,为了研究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就需要对陵墓进行发掘。

没了思想压力,又有研究动力,两方面作用下去,我国考古专家开启了对秦始皇陵墓的勘探。



1962年,第一场大型勘探展开,专家们依据结果绘制了第一张陵墓布局的推测图。

根据图案,专家们推之:整个秦始皇陵,占地大约56平方公里,相当于80个故宫!

消息一出,整个考古界都轰动了。

而这时,针对要不要继续勘探下去这个问题,成为考古界争论的一大热点。



勘探派以郭沫若为代表。

他以中国历史研究所所长的身份,坚持国家应该将秦始皇陵墓的真相揭开。

这对于研究那段历史具有无比珍贵的意义。

反对勘探的人则提出了保护文物的重要性。

他们指出许多陵墓上千年与世隔绝,一旦打开后与外界空气接触,就会发生氧化反应,快速灰飞烟灭。



关键是,早在此时之前,郭沫若就动过心思,要挖掘明朝万历皇帝的“阴宅”。

当时,虽然也有不少反对的声音。

但考虑到“一见光就飞灰湮灭”这个道理没有充分的事实支撑,因此国家就同意了郭沫若的申请。

后来,对万历陵墓的挖掘工作顺利进行。

众人当场看到了里面的宝贝,也当场看到,里面的万历遗体、珍贵字画等,因为接触到新鲜空气,全部变为灰尘。



要知道,万历陵墓里的东西,随便拿出一件都是稀世珍宝。

整个国家都因为这个举动,遭受了巨大损失。

没想到,经历这次惨痛教训,郭沫若还是坚持要挖掘秦始皇陵。

也许,在他看来,上一次失败,只是准备不充分而已,如果这次保护措施做得妥当,便不会再出现类似的事情。



只是,当时的技术条件实在有限,根本就没有人敢保证能够万无一失。

但是,郭沫若似乎笃定“风浪越大鱼越贵”这个人生哲理,坚持己见,将申请直接递交到国务院。

事关重大,周恩来总理亲自对他的申请进行了批示,指出十年之内,不开帝王陵。



按周总理的设想,帝王陵墓的开启是件不必着急的事情,等以后技术成熟了再进行也不迟。

正是他的这一决定,为后世子孙留住了无法估量的历史遗产。

遥感技术登场,神秘真相浮出

技术什么时候成熟?整个考古界等了20多年。

1980年,一场轰轰烈烈的科技竞赛在美苏两国展开。



期间,人类科技进步的脚步加快,各样科技数被点燃。

其中,一项叫遥感技术的新方法引起了考古界的注意。

后来,100多位考古者来到秦始皇陵的核心地带,在周围打了五个小洞,把遥感设施从洞子里放进去,进行大规模扫描。

扫描显示:秦始皇陵里,有一条隧洞和地表连通,没有任何被人为破损的痕迹。



扫描还发现,所有挖向秦始皇陵的地洞都跑偏了方向。

其实,就算他们能挖到了陵墓,也很难进去。

因为,扫描发现里面的宫墙,足足有5米厚。

这种厚度,即使是在地表,想要挖穿,以古代的技术,也要耗费很长时间,更别提是在地下施工。



随着遥感扫描的继续深入,专家们得以断定:秦始皇墓保存得非常完整!

不过,鉴于当时技术有限,不可能完全探测到秦始皇陵内部情况,人们又把希望寄托在将来。

中德专家合作,核磁遥感立功

什么时候才能有一项科学技术,能彻底将秦始皇陵的秘密揭开呢?

1996年,德国的考古专家找到了我国技术人员,拿出了世界先进的核磁扫描遥感技术,让两国人员看到了希望。



此次合作,证实了原先对皇陵和地宫位置的推断是正确的,此外更有很多重大发现。

首当其冲的,是了解到了这座地下陵墓的大概模样:整个地宫呈现倒金字塔结构。

四面的阶梯全部通向地宫的中心,寓意嬴政是帝国的绝对中心。

整个建筑高达9层。

在古代,9是大数,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权。

因此,上下9层与“九五之尊”暗合。



整个主墓墓室东西长80米,南北宽50米,高15米,相当于4层楼。

墓室四周有地宫的宫墙,东西长150米,南北宽125米,算下来和5个足球场差不多大。

另外,地宫的布局也相当考究,错落有致,专家根据探测结果推断:里面不仅有宫殿,还有诸如山川大河,正如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记。



不过,最有考古价值的,还是主墓距两百米左右的一个陪葬坑。此坑的规模,也是考古界之最,长130米,宽100米,面积足有1.3万平方米。

众所周知,秦始皇好战,因此陪葬坑内的就有大量铠甲。

这些铠甲是仿制当时的金属铠甲,用石头制成的,前期出土达到数万片。



可以推断,秦始皇为了在死后能够继续威慑四方,干脆铸了一个庞大的“军械库”,没准他是想“酒泉之下召旧部,再批战甲斩阎罗”。

铠甲之外,陪葬坑内还有很多石头做的头盔。

这些头盔有的可以罩住脖子和双肩,足见秦始皇装备军队之先进。

这些头盔和铠甲,排列整齐,将秦军的威严表现出来。

独立完成探测,未来无限可期

2002年,中国的科学技术已经进步到又一个高度,中国专家就独立应用高光谱等遥感和地球物理探测,大规模探测秦始皇陵。



此次历时一年的探测,使得科学家掌握了整个陵墓的三维数据。

他们依据此项数据建立了三维立体模型,这种模型与《史记》中“穿三泉”的记载高度吻合。

另外,在此次探测中,科学家还在皇陵里发现了分布不匀的汞,其总量大概有几十吨。

专家们推断,这就是《史记》里所说的,用水银来制作江河。



同时,那么多汞挥发在空气中,汞具有防腐的功效,因此可以推断皇陵内部必然安好如初,也许连秦始皇的遗体都是原来下葬时的样子。

然而,到了这个时候,专家们还是不能贸然掘开秦始皇陵。

毕竟,汞蒸气泄漏后,秦始皇里面的所有东西都会因氧化而灰飞烟灭。

想要实现开掘和保护的平衡,就必须先利用惰性气体确保氧化反应不发生。



只是,这项技术发展到如今都没有成熟。

因此,科学家们继续选择等待,相信后人的科技水平与考古智慧。

近年来,中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再次提速,专利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有理由相信要不了多久,关于探测秦始皇陵墓的相关技术就会问世。

到那个时候,专家们就能全面了解到秦始皇陵。

参考文献

张颖岚. 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0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妻子:第一次见守田英正时,我感觉他完全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妻子:第一次见守田英正时,我感觉他完全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懂球帝
2024-06-13 11:25:21
伊能静写的《墨雨云间》小作文堪称百万宣发,演员们该不好意思了

伊能静写的《墨雨云间》小作文堪称百万宣发,演员们该不好意思了

木木夕木可
2024-06-13 13:55:42
别盲目相信西医!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5000年的中医不是谁能否就否得了的,要文化自信

别盲目相信西医!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5000年的中医不是谁能否就否得了的,要文化自信

和讯网
2024-06-12 13:19:59
夫妻闹离婚女子突然肚子疼,蹲在民政局门口就是不进去,网友秒懂

夫妻闹离婚女子突然肚子疼,蹲在民政局门口就是不进去,网友秒懂

深月望城
2024-06-11 22:42:06
冯提莫健身直播走光!直播间当场被封禁,网友嘲讽:“垫大欺客”

冯提莫健身直播走光!直播间当场被封禁,网友嘲讽:“垫大欺客”

木子爱娱乐大号
2024-06-12 16:33:27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船妓:刚结婚没多久的小媳妇,一次两三块大洋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船妓:刚结婚没多久的小媳妇,一次两三块大洋

吴学华看天下
2024-06-06 08:27:43
四川一男子大专毕业6年,因送外卖跑快递仅存1500块,被母亲驱赶

四川一男子大专毕业6年,因送外卖跑快递仅存1500块,被母亲驱赶

少点意思
2024-06-13 18:36:45
中国迈出收回藏南第一步?一旦回归,上百万移民该如何处理?

中国迈出收回藏南第一步?一旦回归,上百万移民该如何处理?

猫咪纪实说
2024-06-13 12:49:00
霍建华被周迅欺负?《玫瑰的故事》有点扑?鞠婧祎硬蹭miumiu?她也上头了

霍建华被周迅欺负?《玫瑰的故事》有点扑?鞠婧祎硬蹭miumiu?她也上头了

吃瓜科学家
2024-06-14 00:03:11
乌军114个营增援哈尔科夫,出现重大防御漏洞,俄军拿下4个要塞

乌军114个营增援哈尔科夫,出现重大防御漏洞,俄军拿下4个要塞

龙炎校尉
2024-06-12 11:12:21
杜海涛发沈梦辰丑照为其庆生,并称其为堂客,网友评论:太大胆了

杜海涛发沈梦辰丑照为其庆生,并称其为堂客,网友评论:太大胆了

综艺拼盘汇
2024-06-13 19:32:09
全国体院联赛:广州体院大胜首都体院 张昊21+11 李炎哲12+11

全国体院联赛:广州体院大胜首都体院 张昊21+11 李炎哲12+11

直播吧
2024-06-14 00:44:16
手机号码不放卡真香!iPhone全面告别物理卡槽进化eSIM时代

手机号码不放卡真香!iPhone全面告别物理卡槽进化eSIM时代

最潮家居评
2024-06-13 18:05:31
顶级嘲讽!皮尔斯:为什么现在大家都这么安静☘️☘️

顶级嘲讽!皮尔斯:为什么现在大家都这么安静☘️☘️

直播吧
2024-06-13 10:30:19
朱婷成功首发,但不喜欢朱婷的人还有很多,女排3年无变化

朱婷成功首发,但不喜欢朱婷的人还有很多,女排3年无变化

体坛狗哥
2024-06-13 09:48:55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2024-2028年)》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2024-2028年)》

最高人民法院
2024-06-13 19:32:33
李哲承认婚外情!出轨两年多,与女生发生了240多次关系

李哲承认婚外情!出轨两年多,与女生发生了240多次关系

一神娱乐
2024-06-12 14:32:12
跟2026年世界杯说再见?巴西足球跌入低谷,网友:传奇纪录终结

跟2026年世界杯说再见?巴西足球跌入低谷,网友:传奇纪录终结

体坛知识分子
2024-06-14 06:10:03
陈梦不舒服了!名记又挖苦陈梦:奥运会女团有孙颖莎王曼昱兜底呢

陈梦不舒服了!名记又挖苦陈梦:奥运会女团有孙颖莎王曼昱兜底呢

拳击时空
2024-06-12 06:15:35
2024高考,湖北一知名数学老师参加今年高考,考完他怎么说?

2024高考,湖北一知名数学老师参加今年高考,考完他怎么说?

妮子说美食
2024-06-14 06:08:25
2024-06-14 07:26:44
口说名人堂
口说名人堂
说遍天下人文故事
1770文章数 400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欧盟拟加税 玉渊谭天:中方可对欧盟白兰地等采取行动

头条要闻

欧盟拟加税 玉渊谭天:中方可对欧盟白兰地等采取行动

体育要闻

乔丹最想单挑的男人走了

娱乐要闻

森林北报案,称和汪峰的感情遭受压力

财经要闻

私募大佬孙强:中国为什么缺少耐心资本

科技要闻

小红书员工仅1/5工龄满2年 32岁就不让进了

汽车要闻

升级8155芯片 新款卡罗拉锐放售12.98-18.48万

态度原创

艺术
家居
数码
亲子
公开课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家居要闻

大城小室 质朴自然的心灵居所

数码要闻

三星 Galaxy Watch 首款 FE 产品正式发布,199 美元起

亲子要闻

3岁前做好这三件事,能让孩子更聪明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