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旧战场|上海松江县泖港张泽【日军杭州湾金山卫登陆】刘本新
原创2024-01-17 18:36·刘本新说抗战
【刘本新日军杭州湾金山卫登陆研究2024-1-17】
【按语】日军第10军第18师团主力在金山卫城以东漕泾镇一带登陆,其中三支部队直指北方25公里处的黄浦江南岸,泖港乡与张泽乡同在江南,日军在这两处遭遇我军阻击。这里的地名变化不大,河流名称也是如此,但新开的人工河流不少。
抗日旧战场 |上海松江县泖港+张泽【日军杭州湾金山卫登陆】刘本新
泖港乡
位于本县南端。乡境四面环水,东至乡界泾与张泽乡为邻,南依泖港河与金山县交界,西临黄桥港与新五乡相连,北濒黄浦江、竖潦泾、横潦泾与仓桥乡、塔汇乡隔水相望。乡境东西长7.8公里,南北宽3.8公里,
乡人民政府设在泖港镇。该乡隶金山县时名北乡。民国后称第三区。
民国37年(1948年)4月改名泖港乡。解放后设金山县泖港区,1957年撤区并乡时改划为泖港乡。1958年成立泖港人民公社。1966年划归松江县。1984年改设泖港乡。1985年,共5901户,23285人。
解放前工业有私营碾米厂4家,面粉厂、油坊、槽坊、石灰窑各1家,还有小手工业11户。1954年成立手工业合作小组。1956年,碾米厂、石灰窑公私合营。
境内有松金公路纵贯东部,设公共汽车站2个;泖新公路横贯全境,设站6个。主要河流有黄浦江、横潦泾、竖潦泾、大泖港等,松江至平湖、上海至平湖、上海至海盐3条客运航线,均在泖港镇停靠。有泖港镇客运码头和米市渡轮渡各1个,以及龙王庙、泖港、蒋厍浜、朱家庄渡口4个。
农民住房在60年代造5架梁小屋,70年代建7架梁平房。
泖港镇北距黄浦江2公里。因东濒大泖港,故名。旧名氽来庙,俗称卡子(清朝当局拦船收税处)。地处江浙沪水路通道,有“活水码头”之称。清咸丰年间因设卡而形成集镇,镇呈长方形,占地225亩,街道自东至西往北,全长约700米,宽3至11米不等。
境内还有塘口、杨家、腰泾桥、黄桥4处老集镇。今塘口镇市面较盛外,其余3处均已冷落。杨家集镇改成乡办工业区。
张泽乡
位于本县东南部,黄浦江南岸。东与叶榭乡为邻,西与泖港乡、金山县松隐乡交界,南与金山县亭新乡接壤,北靠黄浦江与华阳桥乡隔江相望。乡境南北长6.1公里,东西宽5.36公里,1985年有耕地32011亩。
乡人民政府设在张泽镇。
民国17~21年(1928~1932年)设张泽区。解放前夕为张泽镇。解放初属叶榭区,1955年改隶亭林区。1957年撤区并乡组成张泽乡。1958年建立张泽人民公社。
张泽地区民国15年(1926年)始有机器碾米厂。1958年,社队始办化工、机械和粮饲加工等厂,1960年前后大多停产。
1985张泽镇至县城有公共汽车,经张叶、车亭、松闵公路,每天27个班次。张泽至米市渡一线连接塘卫公路,可通运输车辆。张泽镇至15个村皆有机耕路。新张泽塘于1978年冬开凿,北接黄浦江,南连紫石泾,纵贯乡境中部,可通百吨货轮。乡境东有南泖泾、西有乡界泾,有23条支流,全长55公里,可通10余吨货船。
张泽镇北距黄浦江2公里。因古代多张姓居此,又地处水网泽国,故名。据《张泽志》载,自唐以后由村成镇,明嘉靖年间开始兴盛,至清代为华亭“浦南第一市集”。
日军占领初期遭焚烧,镇毁大半,市容衰颓,后稍有恢复。镇呈弓形,长1.4公里,宽,0.6公里,总面积0.84平方公里。街道东西向,在中心港南岸。镇中市碓坊浜有银杏3棵,南宋后期种植,距今700余年,列为市级保护树木。
2024-1-1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