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几日,去了一趟拉萨,听了很多专业的关于宗教的讲解,彻底颠覆了我对宗教的认识,领悟了一些宗教的形式与本质。
在拉萨的大昭寺或者布达拉宫附近,随处可见虔诚的信徒在磕长头或者转经筒,有的信徒甚至全家几天、几个月一路上磕长头来大昭寺膜拜释迦摩尼的真身像,同时这种行为,也会得到大家的点赞,收获很多哈达。
很多藏族家里,也都保留了很多宗教的礼仪,比如供水、供灯,不杀生等等的宗教形式,但当我与一些有文化的藏族同胞聊天时,他们认为信仰宗教,不需要教条地做这些事,其本质是多做善事、不断学习、辩证看待问题等等。
2
现在的藏传佛教是当时松赞甘布从印度引入,主要目的是政治统一,因此需要让最广大的底层老百姓能接受。
可当时很多群众没有文化,不识字,怎么办?当时的统治者为了让他们信教,设计了很多具体的形式让老百姓去做,当他们天天很辛苦地做了这些事时,身体和心灵也得到了放松与净化。因此虔诚的教徒心灵都很淳朴,行为也很规范,身体和情绪也很棒。
现在随着人们文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这些形式极为不屑。文化程度较高的信徒可以通过辩经、讲经等更为高级的形式,用脑去领悟佛的真谛,寻求真理。甚至没有任何形式,只是心里有佛。
3
我在学习力的研究中,也同样感觉到了学习的“形”与“神”。
我在讲授学习力的过程中,一直强调学习就两件事“动脑”+“练习”这是学习的本质。可为了让孩子学会动脑,勤加练习,需要设计很多工具,让孩子们通过这些工具,逐渐领悟学习的真谛。
所以经常有学员问我,为什么只是每天群里打卡,其他什么都没有做,成绩就能提高。
打卡是最简易且方便可行的督促孩子每天学习的工具,孩子只要每天练习了,成绩一定能提高。
再高级一些的工具就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思维导图、费曼学习、康奈尔笔记、SK错题整理等等,这些都是形式。
优秀的学生可能不知道,也没有使用过这些工具,可在平时的课堂和学习中却做到了“动脑”+“练习”。
总的来说,宗教和学习都有“形”和“神”,对于不同需求、不同能力的个体,我们应该选用不同的形式满足其个性化需求,但本质都是殊途同归的。
作者 | 北师大杨娟 转载请注明出处
让孩子学会学习
爱上学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