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圆桌论坛:GLP-1 受体激动剂的研发进展及商业前景|WISE·医疗健康新风向

0
分享至

谁能穿越迷茫寒冬,成为医疗健康行业的下一个商业之王?

近日,36氪「寻找确定性」WISE2023商业之王·医疗健康新风向大会在北京举办。大会携手科学家、创业者和投资人,从真实临床需求、技术革新出发,寻找值得被押注的产业“确定性”。

医疗健康是能够穿越周期、发展潜力巨大的赛道,需要“10年10亿美金”的投入,还需要肯坐冷板凳的苦功。当下中国基础研究能力正在勃发,创新势力正在崛起。大变局中,新生代企业正聚焦临床真痛点,突破技术卡脖子,跨越市场艰与险,步步为营,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实现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双赢。

在《GLP-1 受体激动剂的研发进展及商业前景》圆桌论坛上,与会嘉宾分享了当下爆红出圈的GLP-1药物的研发趋势、推广普及、产业链投资机遇、出海及专利等重要问题。

质肽生物创始人兼CEO张旭家认为,GLP-1药物开发的迭代方向有三个,即药效、安全性和价格。当GLP-1已经具备消费品属性,应用于健康人群时,市场对它的效果和安全性自然有更高要求。在价格上,短期内医保纳入的可能性不大,胰岛素全年价格已经降到了3000元左右,GLP-1应该也不会太高。

银诺医药董秘兼首席财务官姜帆表示,GLP-1品类还在生命周期的成长早期,无论全球还是中国市场未来还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患者、市场都需要更优秀的产品,更稳定的供应。银诺医药将为患者提供药效更优、安全性更高的新一代人源超长效GLP-1产品。

西南证券研发中心 副所长、医药首席分析师杜向阳认为,未来GLP-1产品的研发趋势其实主要围绕在长效化、口服化、多靶点等几方面,比如用药从一周一次缩减到一月一次;比如用口服剂型解决使用者的依从性问题。对于GLP-1企业来说,在这些问题实现突破不仅有助于上市后的商业推广,也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

銘丰资本合伙人王莘亮判断,沿着GLP-1这一核心,还会衍生出一系列投资机会:周边包括 CDMO相关服务商,上游氨基酸、脂肪酸侧链等相关行业,以及GLP-1制剂注射笔等;与此同时,GLP-1带来的生活方式结构性改变也会触发例如CGM的需求提升,甚至因为减重带来的不同程度的组织容量缺失而衍生出的医美解决方案等。

德睿智药合伙人晋旭锐分享道,MDR-001是具有Best-in-Class潜力的口服小分子GLP-1激动剂,在该项目启动第19个月获批临床,目前已进入II期临床研究阶段。在AI助力下,我们可能节省了50%或以上的临床前研发时间和成本。我们希望通过AI制药技术创新,持续输出兼具差异化和高临床价值的候选药物。

嘉宾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杜向阳 | 西南证券研发中心 副所长,医药首席分析师

张旭家 | 质肽生物创始人兼CEO

姜帆 | 银诺医药董秘兼首席财务官

王莘亮 | 銘丰资本合伙人

晋旭锐 | 德睿智药合伙人

圆桌现场

以下为圆桌对话实录,经36氪整理编辑:

杜向阳:今年二级市场的话最火爆的一个主题,相信大家都听过,就是围绕减重药司美格鲁肽展开。本场围绕GLP-1的圆桌讨论,所邀请嘉宾比较符合产业链的发展:早期一级市场投资人进行项目筛选投资,到实业这边,做到上市,再由卖方分析师进行二级市场研究。今天一起探讨的嘉宾,在产业链里形成了一个闭环。

西南证券研发中心副所长、医药首席分析师杜向阳

先请每位嘉宾用一分钟时间进行自我介绍,特别是公司开发的GLP-1药物管线进展。

张旭家:我是质肽生物创始人张旭家,质肽生物成立于2018年,公司的核心团队都是来自于诺和诺德研发中心的蛋白质工程部,我们主要专注开发与代谢病相关的蛋白多肽药物,目前主要专注在GLP-1,还有其他的糖尿病、减重、Nash等相关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项目目前在临床阶段。

姜帆:我叫姜帆,是银诺医药的董秘兼CFO。银诺医药是一家专注于糖尿病和代谢病领域的创新药公司,我们公司创始人王庆华教授,他在2014年是全职回国,回国以前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生理系的终身教授,多大的生理系在我们糖尿病和代谢病领域应该说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发现了胰岛素,发现了胰高血糖素,GLP-1领域里也牛人辈出。

在100年前多大实验室发明胰岛素之前,糖尿病也是一个绝症,100年以来拯救了无数的病人。这100年以来都是胰岛素非常辉煌的时代,现在已经进入到一个GLP-1时代了。

银诺医药创始人团队在这个领域里的贡献就是在2000年初,在全球第一个发表GLP-1,FC融合蛋白可以长效降糖,也就是我们现在第一个管线药物的雏形。那个时候也并没有什么GLP-1药物上市,全球的大分子也刚刚开端,几乎也还没有大分子的药物上市。那个时候还是一个非常原研药物,到现在也有20多年的研发的历程了。

很欣慰的是王金华教授回国创业以后,公司还是发展挺快的。现在第一个药物叫苏帕鲁肽,就是一个人源长效的GLP-1药物,现在三期临床已经结束了,今年也被国家药监局受理了,在审评审批中,我们同步也在寻求中国和海外的注册路径,希望能更早的为更多的患者提供一个更好的药物。谢谢。

晋旭锐:我是德睿智药的合伙人晋旭锐,拥有医学和计算机的交叉背景。德睿智药成立于2020年底,创始团队之前在英国伦敦进行一些AI+药物研发的技术探索。核心成员来自Exscientia(全球首个AI制药上市公司)、罗氏等国际头部企业,拥有非常深厚的药物研发成功经验和AI制药技术创新能力。医药领域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三十定律”:10年10亿美金,成功率只有10%。我们的目标是利用 AI技术,更快发现更好的药物,在实现降本增效的同时,提升药物质量。我们公司的首条自研管线,GLP-1RA小分子口服新药MDR-001,在项目启动8个月确定了具有同类最优潜力的临床前候选化合物(PCC),第19个月获批进入临床,目前已经进入II期临床研究。

王莘亮:我是銘丰资本的合伙人王莘亮,我们是一家专注消费医疗的一级市场的基金,过往在医美、眼科、齿科方面做了相应的投资,对于减重赛道的布局,我们是从医美的延伸,对身体塑形的需求方面,看到了这样一个领域,也综合考虑了整个减重市场中现有的市场上的各种手段,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善、医疗器械、药、手术方式等等,做了综合的评价之后,看到以GLP-1为代表的药物,在有效性、安全性、病人依从性、体验感等等方面的实现综合平衡,也和在座的几位企业做了很深入的接触,最后在这个赛道做了相应的投资布局。

杜向阳:感谢各位嘉宾自我介绍。张总在创建质肽生物前,曾在诺和诺德担任研发副总裁,在代谢病药物开发方面有很多经验。现在仅减肥适应症,全球在研的GLP-1药物管线就已经超过百条,竞争很激烈。质肽选择开发长效的GLP-1月制剂、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等,从您的经验来看, GLP-1药物未来的研发趋势是怎样的?更长半衰期要克服的技术难题是怎样的?比如像氨基酸的置换、脂肪酸侧链的修饰等等。

张旭家:GLP-1这两年应该是医药领域最热的一个赛道,最主要的原因是它的减重效果。可以这么讲,司美格鲁肽是目前全球第一个具有临床意义的减重药,在这之前还有其他的减重药,但减重效果都不是特别的好,大概是6%左右体重下降,直到到了司美格鲁肽才有15%。

从临床或者从医学角度来讲,减肥并不是目的,减肥在以前大家实际上可以认为是医美,属于personal的。但我们知道肥胖与200多种疾病相关,特别是今年诺和诺德临床试验证明,比如司美格鲁肽因为减肥导致的心血管获益,还有心衰的获益等等,进一步证明肥胖确实是与很多慢性病直接相关,所以减重是在临床上有非常重要意义的,对人类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质肽生物创始人兼CEO张旭家

从另外一个角度,近几十年人类健康实际上遇到两次灾难,一个灾难是刚过去的新冠,大概全球有8亿人传染上新冠;另外一个就是肥胖症的蔓延,肥胖症现在大概全球有将近10亿人,所以说对于人类来讲,实际上是有一个巨大的健康问题。对于司美格鲁肽等GLP1 减重药来讲,它不光是一个减肥的药,我觉得更应该是从人类健康角度来看。这一两年开发的与GLP-1相关药物,如果说从减肥适应症来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一个消费品的概念。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很多正常人在用,就像打疫苗一样,所以说对它的安全性会要求的非常高

下一代是什么?我觉得可能是要考虑三个方面。首先,第一个我觉得是药效。刚才讲了司美格鲁肽大概是能降15%,能够得到很多疾病的获益,所以说我觉得下一代的减肥药,在减重上不能比司美格鲁肽还差;还有更好的安全性。比如说现在GLP1 的呕吐等问题。还有一个在减肥的同时,能不能只减脂肪而不减肌肉,这也是一个问题。还有一个就是反弹,一旦停止用药以后,体重就会回来。这是从药效方面。

另外一个就是依从性。因为它是一个慢性的疾病,所以需要长期用药。这样依从性变得很重要,比如说将来的口服是不是会好一些,大家是希望吃药,而不是打针,但是现在很多多肽的药物只能是打针,既然是打针,能不能打的次数少一点,比如说咱们现在有一天一次,一天三次的,还有现在主流是一周一次,更长能不能做到比如说一个月一次,我们在开发的,有可能成为全球第一个一月一次GLP-1,所以这是依从性上。

还有一个就是价格,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巨大的群体。至少在短期内,我觉得在中国纳入医保的可能性不是很大,所以价格肯定不能太高。咱们的胰岛素现在全年大概是3000元左右,可以想象GLP-1价格也高不了太多。

总之,我觉得下一代GLP-1可能从三个方面,药效、依从性和价格这方面找到一个平衡点。

开发长效的技术,您刚才已经说了很多,抗体或者是用脂肪酸链结合血里的白蛋白,这些都是目前能够延长多肽半衰期的策略。但是不管是哪一种方式,要解决的就是两个问题,一个就是多肽自己本身的稳定性,比如它很容易被酶切掉,或者是被肾代谢掉,防止酶切,使多肽更稳定。另外就是通过Fc recycling 延长半衰期。case by case,具体到某些分子来讲,还都得去做更多的实验。

杜向阳:感谢张总的耐心解答。银诺苏帕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三期临床已经揭盲,上市申请也获CDE受理。目前在全球糖尿病领域,GLP-1药物已经超过胰岛素,成为最大的治疗药物类型,但GLP-1药物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还比较低。想请教姜总:如何看待未来GLP-1药物在中国的市场的普及和推广,未来潜力您怎么看?

姜帆:谢谢。糖尿病代谢病领域以前经典的老药非常多,从二甲双胍到胰岛素,胰岛素在过往几十年里是非常稳定的,大概在市场占有率50%,是非常基石的一个疗法。但是自从GLP-1出现以后,这个趋势就被打破了,就像杜首席所说的,在2022年的时候GLP-1销售额已经超越了胰岛素,GLP-1往上走,胰岛素往下走,是一个替代的趋势。当然这个是国际市场。

银诺医药董秘兼首席财务官姜帆

之所以有这样的市场表现,实际上我们应该看它背后的一个原因,抛开出圈的消费品属性不说,在降糖领域,GLP-1相比胰岛素是一个更先进的机制,因为胰岛素它是外源性的补充胰岛素,它是个跨时代的革命性的产品,但是它跟GLP-1相比,胰岛素和GLP-1的降糖效果都非常的好。但是除此之外,胰岛素的缺点就比较明显,对GLP-1来说都是优点,比如说刚才张总提到的安全性,胰岛素打上去,最大的安全性的问题就是低血糖。所以我们看到胰岛素的患者,用量用法都是非常精细的,体重多少打多少个单位,餐时打,基础怎么打,今天吃了什么可能不一样,打的又不一样,之所以这么精细就是防止低血糖,打多了就会低血糖。

但GLP-1它是一个血糖依赖性的,它只有血糖高的时候起作用,血糖低的时候它不起作用,机制上就安全很多。另外GLP-1还有心脏和肾脏保护、减重等功能。所以从各项以患者为中心获益来说,临床的医学指南中,GLP-1在胰岛素之前是一线用药,也就是用GLP-1控制住的患者,可能就先用GLP-1,还走不到胰岛素那一步,从市场上我们就反映出来GLP-1替代趋势就非常的明显。

当然这个还是国际市场,但是中国市场跟国际市场趋势几乎是一样的,只不过会晚几年,比如说像我们中国的医学的指南,GLP-1也已经是一线用药了,每年就往上提升一个档次。

在几年前的话GLP-1在中国的渗透率会更低,可能连2%都不到,这两三年很快的增长到接近10%了,跟美国前几年的市场增长趋势也是一样的。当然现在美国已经超过40%了,我们也可以预期,未来中国几年也是一样趋势。多伦多大学前生理系的主任,他在几年前的欧洲糖尿病年会上,那个时候美国只要GLP-1的渗透率可能10%不到,但是增长的是很快的,他说这个远远没有体现GLP-1的潜力,别人问他,什么时候能体现?他说GLP-1真正体现它在医学上的潜力的话,它的市场份额应该在百分之八九十,这个就是GLP-1巨大的市场。

我们不论看美国还是中国,它还都是有很大的一个增长空间。也是因为巨大增长空间,现在还是很多药企在进入这个领域的,它的挑战也还是比较大的,就像我刚才讲说糖尿病领域里除了GLP-1还有很多经典的很好的一个药物,所以在进入这个领域里一定是要有更好的药效,更好的安全性,或者更多的一些其他的获益,这样才能在这个领域里去立足。

刚才张总说的安全性我是完全同意的,因为现在GLP-1已经出圈了,很多都不是糖尿病患者在用了。我在几年前做融资的时候,投资人上来就问什么是GLP-1,这两年在做融资的时候,投资人上来就说我在打GLP-1。很多人他是没有糖尿病的,他也不肥胖,说明很多并不是医学定义上肥胖的人,已经在使用这个药物了,那对于这款药的安全性要求是更高的。

现在GLP-1领域里有一个概念“我要减百分之多少”,要减15%的体重,下一个药物就要减20%的,那下一个药物要减30%了。这个有点片面,现在国际上以及中国的这些领军的医学专家,他们还是提倡以患者为中心的,或者是以人为中心,所以并不单纯去看减重的一个效果,更重要对健康有没有一些不良副作用,长期的安全性怎么样,使用的感受如何。这些可能我认为在将来的GLP-1市场竞争中,这些也会越来越重要。

杜向阳:德睿智药是一家AI智药公司,开发的小分子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已经进入临床。牛总可以分享下这款候选药物MDR-001的分子发现过程么?AI对药物发现的效率、准确性提升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晋旭锐:非常感谢杜总的问题,刚刚张博士还有姜总已经介绍了GLP-1多肽,一些研发背景及市场的趋势,非常有价值的观点。

我就从我们公司的角度出发,介绍如何通过AI的方式来加速研发GLP-1小分子药物。在德睿智药的小分子GLP-1口服激动剂MDR-001的研发过程中,我们使用了自研的三大药物发现平台。首先是知识图谱平台PharmKG,我们在确定研发GLP-1靶点药物时,通过这个AI大语言模型赋能的平台,快速高效地收集GLP-1相关专利、文献知识和相关研发信息,目前该平台已与世界前五MNC签订AI技术平台合作。

第二个平台是Molecule Dance。我们采用了一些量子尺度的 AI模拟计算,来进行蛋白质结构预测和分子动力学下的蛋白动态模拟。

第三个就是药物设计平台Molecule Pro。在获得了适合成药的蛋白质构象后,通过基于AI的生成、设计和筛选后,选择一些化合物进行化学合成以及生物学验证,在获得这些分子的实验结果后,再反馈到 AI平台不断进行优化迭代。

我们通过自研AI制药技术平台实现了非常高效的药物研发。在MDR-001项目中,我们仅合成验证小于100个小分子就找到了具有同类最优潜力的临床前候选化合物,相较传统方式节省了50%左右的时间和成本。

德睿智药合伙人晋旭锐

杜向阳:下一个问题的话,请教銘丰的王总,从投资人角度,怎么看待GLP-1药物开发带来的产业链投资机会?现阶段会重点关注上下游哪些环节、具有怎样特质的投资标的?

王莘亮:已经有非常多的GLP-1行业专家对这个行业做了很深入的解读,做了很深入的价值挖掘。

整个的价值链中,最直接的是国产GLP-1行业的一些参与方、制药企业,不管是从产品的进度,还是企业的经营角度都获得了持续的进展。比如在座的姜总,苏帕鲁肽已经提交了上市申请,质肽也是刚刚最近完成了一笔大额的融资,我们也看到了小分子的GLP-1药物持续获得临床的进展,也看到了几家GLP-1小分子药物和国际大药厂之间的合作。

沿着这个产业链再往上游,我们看到二级市场非常火爆的GLP-1主题,主要是围绕着CDMO相关的服务商,还有利拉鲁肽为代表的出海机会,推动了很多企业的市值快速的上涨。沿着这个思路再往上游着的话,可能相关的原料带来的一些投资机会,包括氨基酸、脂肪酸侧链等相关行业,甚至包括和GLP-1制剂相关的注射笔带来的投资机会,都获得了非常多的是一级市场的持续关注。

能看得到的结果,就是在一级市场很多上游的企业的份额获得了非常多的热捧甚至争抢。在二级市场很多相关企业的市值短期内快速的上升,给这个行业的繁荣做了非常直观的一个展示。

在今天这个场合,作为一家投消费医疗的基金,我想更多的提示大家是GLP-1相关的行业带来的一些生活方式,结构性改变带来的一些价值上的机会。

比如我们可以看到GLP-1的使用,最直接的就是GLP-1使用带来生活方式改变之后,对于CGM的需求,这个已经在国际上几家MC企业已经获得了验证。他们的持续的血糖关注,CDMA的企业已经认为是和GLP-1相关的药物是有协同作用的,对他们的销售是有一些持续性的提升。由此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我觉得这个渗透是有更多的场景可以带来消费品的持续深入的挖掘。这是一个协同性的角度来说。

从使用GLP-1药物带来的结果上来说,我们可以看到人用了药之后有一个快速的减重,可能有一些软组织的快速的容量缺失,甚至一些表皮产生的皱纹的增多,或者一些软组织的增多等等,在医美上也给我们带来了相应的投资的机会。我们也持续的在关注相应的一些医美一类产品,能够是不是跟GLP-1药物有一些其他的协同,大概是这些。

銘丰资本合伙人王莘亮

杜向阳:我们进行第二阶段的快速问答。先是请教质肽的张总,因为现在大家知道不少GLP-1药物也进入到三期,包括像司美格鲁肽,它的专利应该是到2026年可能就到期了,您怎么看GLP-1在降糖、减重这两个适应症上的竞争?

张旭家:降糖这一块我觉得毕竟是进医院,是一个传统的药品销售,减重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在中国短期内不能进医保,我觉得很难说,也许国内的药企因为更熟悉中国人,更熟悉中国价格体系或者支付系统,所以也许比外企有更多的优势。

杜向阳:第二个快速问答就想请教一下银诺医药的姜总,银诺的苏帕鲁肽在国内上市指日可待,同时也在美国开展肥胖、NASH的临床试验。在商业化开发、出海等方面,银诺有怎样的规划和策略?怎么看待出海过程中的专利问题?

姜帆:银诺在降糖的适应症上已经做出了非常好的临床的效果,安全性也非常的好,糖化能降到2.15%,也是全球最好的药物之一。

我们在海外的布局中发现,第一,海外市场的竞争非常有序,基本上不太可能出现一个药企已经做了一个很好,第二个药企不如它,还去推,基本上不太可能。

同时也反映出来,去海外的话,尤其像欧美市场,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打铁还需自身硬,是不是有更好的药效,是不是有更好的安全性,对患者是不是有更好的获益。

包括刚才杜总提到的专利,海外它对整个专利的保护体系非常严格,刚才您说诺和的是它的第一个专利在中国,2026年到期,它这个专利在美国已经延长到2032年了,后面还有十几个专利到2040年以后,它保护同一个药。

因为我们所有的药物、管线都是自己原创研发的,甚至从靶点开始研究,去海外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海外的差异化竞争还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也非常值得中国企业去借鉴和学习。

杜向阳:口服GLP-1药物关注度也特别高,像德睿的话,将选择一怎样的开发策略?GLP-1口服药最大的难点是生物利用度,怎么去看待口服GLP-1的开发难度,以及它未来的一个竞争格局?

晋旭锐:非常感谢杜总这个问题,在临床开发策略上,我们希望能够把在临床前观察到的优势,能够比较顺利地在临床阶段中体现出来。其次关于竞争这一块,我非常赞同姜总的看法,主要还是看产品自身的差异化优势,例如给药方式、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是否能产生一些临床优势。我们希望通过不断的底层AI制药技术创新,能够研发出真正差异化和高临床价值的创新药物,让更多生命重获健康,谢谢。

杜向阳: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都一定程度上面临着“供不应求”的问题,王总对多肽类药物也有一定研究,您可以讲讲GLP-1药物的产能扩增,面临哪些挑战么?有没有看到比较好的技术或商业解决方案?

王莘亮:单纯的产能的提升,因为这已经是一个工程化的问题,不是对于未知科学的探索,本身对于技术上的挑战不是特别的大,我们可以去很快的增加投资追加产能,这是可以做到的事情。难的是对于GLP-1行业,既要,又要,还要的一个关系,我们既要快速的时间去扩大产能,又要以非常低的成本去生产这个产品,还要非常高的纯度来满足制药的需求,这是整个产能的需求上现在面临的最大的一个瓶颈。

在整个的产能的梳理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些相关的技术的解决方案,比如说持续的这是这个行业是一个化学合成法和生物表达法,这两条路线之间的竞争,两边都在很努力的用一些新的技术去迭代,去降低各自的成本。在生物表达法这边,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新的表达底盘生物以及一些新的,包括包含体在内的技术对于表达量的提升,由此带来的整个的生产效率的提升,还有成本的降低等等,都是整个行业不断在往前推进,去扩大产能,降低成本的一个趋势。

杜向阳:今天我们聊的问题非常的关键,未来GLP-1产品的研发趋势其实主要围绕在长效化、口服化、多靶点等几方面,比如用药从一周一次缩减到一月一次;比如用口服剂型解决使用者的依从性问题。对于GLP-1企业来说,在这些问题实现突破不仅有助于上市后的商业推广,也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谢谢大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福建检察机关依法对黄文胜决定逮捕

福建检察机关依法对黄文胜决定逮捕

最高人民检察院
2024-06-17 16:06:38
多人被抓现行!青岛正在严查

多人被抓现行!青岛正在严查

鲁中晨报
2024-06-17 14:27:12
上海一老汉,利用风水布局,让三十多名妇女主动爱上自己

上海一老汉,利用风水布局,让三十多名妇女主动爱上自己

神奇的锤子
2024-05-17 21:20:43
女人长期被“滋润”,多数会有3种特质,一眼就能看出来

女人长期被“滋润”,多数会有3种特质,一眼就能看出来

莲子说情感
2024-06-15 10:34:01
新《射雕》今晚开播!欧阳锋太帅,黄药师太油,梅超风太惊艳

新《射雕》今晚开播!欧阳锋太帅,黄药师太油,梅超风太惊艳

喵喵娱乐团
2024-06-17 13:49:06
中澳双方同意互为旅游、商务、探亲人员审发3至5年多次入境签证

中澳双方同意互为旅游、商务、探亲人员审发3至5年多次入境签证

新快报新闻
2024-06-17 15:50:08
南医大处罚教师后续:举报者身份被扒,上课画面曝光,校方再回应

南医大处罚教师后续:举报者身份被扒,上课画面曝光,校方再回应

一口娱乐
2024-06-16 22:58:05
中粮到达后俄子现状,网友:又过上了好日子了,我却笑死在评论区

中粮到达后俄子现状,网友:又过上了好日子了,我却笑死在评论区

小怪吃美食
2024-06-15 11:07:10
已经不用怀疑,金球奖竞争,只剩下三人,贝林厄姆大热

已经不用怀疑,金球奖竞争,只剩下三人,贝林厄姆大热

老乐说球
2024-06-17 10:04:34
清华大学博士全面分析姜萍这次竞赛的难度以及水准,引起热议!

清华大学博士全面分析姜萍这次竞赛的难度以及水准,引起热议!

新时代的两性情感
2024-06-17 14:38:57
周冬雨素颜照在韩国火了,韩国网友:喜欢到晕厥,心脏都要跳出来

周冬雨素颜照在韩国火了,韩国网友:喜欢到晕厥,心脏都要跳出来

文章侃娱乐
2024-06-17 15:41:42
签下“加强版莫兰德”!CBA又一豪门拒绝周琦!广东100%续约成功

签下“加强版莫兰德”!CBA又一豪门拒绝周琦!广东100%续约成功

绯雨儿
2024-06-17 19:03:14
国民党高层态度有变,赖清德竟下达动员令,只有统一能救台胞

国民党高层态度有变,赖清德竟下达动员令,只有统一能救台胞

张殿成
2024-06-17 11:33:35
大反转!突然要涨!

大反转!突然要涨!

乐享莱州
2024-06-17 18:29:27
18强赛国足最差分组!死亡小组:伊朗+亚洲杯冠亚军,10轮最多4分

18强赛国足最差分组!死亡小组:伊朗+亚洲杯冠亚军,10轮最多4分

邮轮摄影师阿嗵
2024-06-17 18:29:13
过“紧日子”的地方政府,已经把手伸进老百姓的口袋里去了

过“紧日子”的地方政府,已经把手伸进老百姓的口袋里去了

浮事记
2024-06-03 11:48:21
1998年,张昌平上任岳阳市委书记,却发现自己连市委大门都进不去

1998年,张昌平上任岳阳市委书记,却发现自己连市委大门都进不去

文史旺旺旺
2024-06-17 19:09:26
人民日报:忙起来,就没那么多迷茫了,只要不懈怠,日子就有奔头

人民日报:忙起来,就没那么多迷茫了,只要不懈怠,日子就有奔头

十三级台阶
2024-06-15 19:29:05
王思聪21岁现任宣战!曝大量私照长腿吸睛颜值高,甜蜜躺女方腿上

王思聪21岁现任宣战!曝大量私照长腿吸睛颜值高,甜蜜躺女方腿上

裕丰娱间说
2024-06-15 18:49:24
枢密院十号:一直挨炸的美国海军,扛不住了?

枢密院十号:一直挨炸的美国海军,扛不住了?

环球网资讯
2024-06-17 00:21:45
2024-06-17 21:24:49
36氪
36氪
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144694文章数 283936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头条要闻

哈佛大学中国官方机构:不清楚前招生委员喊话姜萍一事

头条要闻

哈佛大学中国官方机构:不清楚前招生委员喊话姜萍一事

体育要闻

豪华阵容,原始战术 英格兰10亿天团就这?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定了!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3%

科技要闻

为什么你的iPhone,肯定用不上"苹果AI"?

汽车要闻

传奇新篇章 全新一代大众迈腾来了

态度原创

教育
艺术
亲子
手机
公开课

教育要闻

湖北一学霸放弃清华的保送,说要享受高考过程,后来他考多少分?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亲子要闻

用爸爸的光头砸蛋,是玩具蛋比较硬还是头?

手机要闻

一加与锂电之王联合打造!冰川电池根治手机续航焦虑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