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这些老物件,能认识14样说明你已经五十岁了,全认识说明你真老了

0
分享至

前言

你听说过“三转一响”吗?

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人们结婚都讲究“三转一响”“三转”分别指的是自行车、缝纫机还有手表“一响”指的就是收音机。

虽然现在看起来这样的要求很平常,但是在当时已经算得上是婚礼的“顶配”了。

其实除下“三转一响”,还有很多的老物件,只有年纪大的人才认识,很多小年轻都不认识,而这些东西,不仅仅只是一个物品,更代表着时代的回忆和家庭的记忆。

如果把这些东西放在你的眼前,你会认识吗?

1.压井

你知道这个奇形怪状的东西是什么吗?这个东西在之前可是十分重要的,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有,因为它是生活必须品。

后边有一根长长的棍子,前边有一个类似于管道的东西,完全都是铁质的。前边那个管道看起来甚至有点像是《海绵宝宝》当中的“章鱼哥”

如果不认识的话,其实也可以从名字看出来,因为它叫做“压井”,对,这个奇形怪状的东西下边就是一口井,大多数古代影视剧当中的水井应该是这样的。

但是这样的水井十分的不安全,所以有智慧的古人们就发明出来了“压井”,只要握住后边的那个长把子,轻轻一压,清澈香甜的水就能出来,既避免了安全问题,又省时省力。

不过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压井的时候,要先往里边倒一碗水做引子,要不泉水是不会上来的。

2.玉米搓子

大家知道这个是什么东西吗?

一个木片上边有一个钉子,这个钉子还是横着的,如果在家里帮过农忙的人肯定认识这个东西,因为这个东西在每次收玉米的时候都会用到。

小编还记得自己小学的时候,大早上五点被家人叫起来收玉米的情景,当时因为太困,所以特别讨厌收玉米。

这个东西是怎么用的呢?就是把钉子尖尖对准玉米然后一撮,一排玉米仁就下来了,别提有多方便了。

但是家长一般不会让孩子拿这个,因为这个东西太危险了,一不小心就会划伤手。

其实这个东西还有一个妙用,如果钉子竖起来的时候,就是一个抽蒜薹的“神器”了,把钉子扎进蒜薹当中,一抽,一个水嫩嫩的蒜薹就出来了。

3.拉钻

在以前还不发达的时候,如果想在木头上钻出来一个孔,应该怎么办呢?

当时可没有电钻这种东西,但是古人们都是很有智慧的,也不会傻傻的拿钉子咋,因为只靠着蛮力的话,很容易把好的木材给钻坏。

所以手拉钻应运而生,其实工作原理很简单,就是利用两根木头,一根绳子,根据横向木棍的转动,带动竖着的木头,从而达到钻孔的目的。

竖着的木头前边会有一个钉子,就是为了方便钻孔的。

4.风箱

这个东西也是以前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因为它是“做饭的家伙”。

之前的人还没有像现在这么方便的电磁炉或者是天然气,所以家家户户都有这样的风箱。

不过因为这个东西实在是太经典了,所以很多电视剧上都会有。

工作原理也很简单,就是通过拉动风箱,产生风,从而让火变得更大,这样的话,就能更快更好地做饭,用这样的火做出来的饭特别香,让人回味无穷。

5.墨斗

这个东西可是盖房子的必需品,如果没有这个东西,盖出来的房子肯定是东倒西歪的。

其实这个东西在古代时期就被发明出来了,我们的老祖宗果然十分聪明,只要用手一拉,然后一弹,一条笔直的线就已经出来了。

其实这个东西即使是现在也有很多人在用,不过大多数都是一些农民工朋友或者是盖房子的工人,墨斗虽然身体小,但是“能量大”,盖房子没有它可不行!

这个圆圆的地方当中是棉线,然后里边会放上一点墨水,当线完全被墨水浸泡之后,就可以用了。

6.汤婆子

汤婆子这个东西,在各种各样的宫斗剧中可以看见,每到冬天的时候,大户人家的小姐手里就会捧着这个,在电视剧《甄嬛传》当中也有它的身影。

不过贵族小姐们用的可能会更华丽一点,普通人家用的不管是材质还是样子都会简单一些。

其实小编小时候还用过这个呢,因为一般往里灌的都是开水,所以这个汤婆子最开始用的时候特别烫,脚都不能碰。

在睡觉之前,通常会把它先在被窝当中“转一圈”,因为这样整个被窝都是热的,这个汤婆子可以热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里边的水还是温温热的,可能是因为搂一个晚上的缘故吧。

所以小编小时候,在早上会拿里边的水洗脸,水温是热的正好,省的再烧水了

7.织布机

相比较别的,这个东西似乎离人们更遥远了,因为现在人们穿衣服实在是太方便了,直接在网上网购就好了。

但是之前人身上穿的衣服,基本上都是妈妈或者是妻子亲手做的,中国自古就有做衣服的传统,在孩子出远门的时候,母亲通常会亲手做一件衣服或者做一双鞋送孩子上路。

从这个机器里织出来之后,母亲也会亲自对它进行染色,然后剪裁,直到把一根一根的线做成孩子喜欢的衣服。

现在这种东西基本就成为回忆了。

8.煤油灯

当时在七八十年代,中国流行一句话叫做“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在电灯被发明之前,大家一直都是用的煤油灯,更早之前,古时候的人们都用的是蜡烛。

但是平民哪里用的上蜡烛啊,基本天擦黑就睡觉了。

后来煤油灯尽管已经普及了,但是煤油还是不便宜,晚上妈妈在纳鞋底的时候,也是舍不得开煤油灯的,通常都是在月光下边纳鞋底,因为在当时的煤油叫做“洋油”,是进口的

不过现在这些都已经成为历史了,因为大家都能用的起电了。

9.火柴

既然说到了“洋油”,自然少不了“洋火”,而这个“洋火”说的并不是打火机,而是火柴。

其实在古代人们用的是火折子,一吹就着了,但是这种东西也不便宜,寿命也短,后来火柴被发明出来了。

一次只用一根火柴就能获得温暖的火焰,还不用担心浪费的问题,人们在野外生活也很方便了,不过这个东西一开始也是比较贵的,直到后来才便宜。

现在火柴都很少见了,大家都用的打火机,相比较火柴来说,打火机更加方便。

10.铡刀

这个铡刀是《西游记》当中的“斩首大刀”吗?

样子是差不多的,但是作用却是千差万别,因为大家用这个刀可不是来斩“孙悟空”的,而是来斩“猪草”的。

遮掩大哥刀一般都是“养殖户”家里才会用到的,一般都是养牛羊或者是养猪,用这个刀给她们做饭就十分的方便,省的一直切了。

只要一刀下去,食材就准备好了。

当然,它什么都能割,只要你想用就可以用。

11.篦子

《甄嬛传》当中,槿汐曾经拿着这个篦子给甄嬛梳过头发。

这个篦子的作用可不仅仅是梳头发,它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除虫”,当时人们的生活条件其实不太好,洗澡并不是一件平常的事。

皇宫贵族当然可以洗澡,但是普通的人们只有在特别重要的日子当中才会洗澡,再加上当时的农民每天都需要进田地里劳作,所以难免会出汗,时间一久头上就容易有虱子。

也没有很好的洗发用品,所以只能用篦子来梳头发,因为齿很密,所以虫子会直接被梳出来。

12.铜制熨斗

在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当中,其中有一集就是申氏在给小公爷熨衣服,拿的就是这个东西。

这个东西里边装的都是一些炭火,然后拿一块湿毛巾铺在衣服上熨烫,不得不感叹古人实在是太聪明了,能想到这种办法。

这样熨烫出来的衣服不仅仅又平又整,丈夫穿在身上的时候也会被满满的爱意环绕着。

后来这种东西一般都是裁缝铺会有,因为普通人家的衣服基本都是下田劳作的时候穿的,所以可能就不会用到熨斗。

裁缝在裁制衣服的时候会用到这样的熨斗。

13.补鞋机

你的鞋子如果破了怎么办?

很多人可能会想着直接扔了再买一个,但是以前的人们可不这样,因为之前村里总是大街小巷穿梭着一个补鞋的老人。

它们有的会骑着自己的三轮车吆喝,但是更多的是会固定在一个地方,一般都是路口或者是祠堂的旁边,在有人的时候就去掌鞋,但是没人的时候会和别人唠嗑,或者是下象棋。

但是他们可不是只会掌鞋,衣服上的拉索、书包上的拉链,他们都会修。

不过现在的村里几乎是看不到这样的人了,可能是手艺没有传下去,也可能是人们不再需要这方面的需求了。

14.木犁

你见过这个吗?这个可是之前人们种地的好帮手,前边总是会有一头或者两头大黄牛拉着,然后人在后边掌控着方向。

这个就是最初的“耕地神器”在发明这个之前,人们都是靠着自己的铁锹一点点的翻地的,但是随着木犁的发明,人们在做农活的时候省力气多了。

不过即使有牛,耕地还是很累,因为这实在不是一个轻松的活。

结语

以上的这些东西你都认识吗?如果认识的话就证明你很有阅历。

那么下边这两个东西是怎么发挥它的用途的,你知道吗?欢迎评论区发表自己的意见呦。

阅读完此文,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俄乌战争进入关键期,70万俄军全线进攻,50万北约军队高度戒备

俄乌战争进入关键期,70万俄军全线进攻,50万北约军队高度戒备

马蹄烫嘴说美食
2024-06-20 09:23:22
杭州的多空决战

杭州的多空决战

包邮区
2024-06-20 07:35:05
开机率跌至30%,拿什么拯救不断降低的开机率和开机时长

开机率跌至30%,拿什么拯救不断降低的开机率和开机时长

百姓家电
2024-06-17 17:30:33
大S第18告开庭在即!胡律师曝细节:大S估计不会出庭,评论笑翻天

大S第18告开庭在即!胡律师曝细节:大S估计不会出庭,评论笑翻天

小徐讲八卦
2024-06-18 14:46:37
中国隐形的4大家族,每一个都“富可敌国”,你知道几个?

中国隐形的4大家族,每一个都“富可敌国”,你知道几个?

我不叫阿哏
2024-06-19 07:30:12
王源最新露面“烂脸”严重!坑包明显,疑留疤痕,网友劝尽快治疗

王源最新露面“烂脸”严重!坑包明显,疑留疤痕,网友劝尽快治疗

山野下
2024-06-18 16:40:57
大动作!关于杜家坎收费站外迁!又一波大修,涉及丰台2条重要道路!

大动作!关于杜家坎收费站外迁!又一波大修,涉及丰台2条重要道路!

家住丰台
2024-06-19 19:13:10
中国唯一世界首富,被吸血的一生

中国唯一世界首富,被吸血的一生

汉周读书
2024-06-18 14:07:50
夏洛特眼里没光,跟凯特看阅兵仪式紧绷脸,被妈妈弄头发无回应

夏洛特眼里没光,跟凯特看阅兵仪式紧绷脸,被妈妈弄头发无回应

欢乐大意
2024-06-18 23:59:03
一夜3大消息!又一主帅下课,西亚卡姆签4年1.9亿,快船重大麻烦

一夜3大消息!又一主帅下课,西亚卡姆签4年1.9亿,快船重大麻烦

体坛小李
2024-06-20 10:13:37
网友评选娱乐圈戏路最窄的演员,看了评论区,简直笑麻了

网友评选娱乐圈戏路最窄的演员,看了评论区,简直笑麻了

有趣的羊驼
2024-06-18 18:32:53
刘亦菲都不行,到底谁能拿捏庄国栋?

刘亦菲都不行,到底谁能拿捏庄国栋?

伊姐看电影
2024-06-19 09:33:19
西方紧盯普京亚洲行

西方紧盯普京亚洲行

环球时报国际
2024-06-19 08:06:08
买超求婚21岁邵晴!张嘉倪发文爱得起放得下,邵晴坐拥豪车豪宅

买超求婚21岁邵晴!张嘉倪发文爱得起放得下,邵晴坐拥豪车豪宅

八卦王者
2024-06-19 11:15:42
抽进死亡之组!日本女排遭遇2大克星,网友:打完小组赛就回家吧

抽进死亡之组!日本女排遭遇2大克星,网友:打完小组赛就回家吧

体坛知识分子
2024-06-19 20:10:53
实话让你不爽,但能避免无知买单

实话让你不爽,但能避免无知买单

吴女士
2024-06-13 12:41:01
北京警方通报夫妇开车违停挡路

北京警方通报夫妇开车违停挡路

界面新闻
2024-06-19 10:57:06
他是原上海市委书记,坚决反对两个凡是,1983年当选人大副委员长

他是原上海市委书记,坚决反对两个凡是,1983年当选人大副委员长

历史龙元阁
2024-06-20 00:31:15
山东一新郎与父亲布置婚房,无意中一句话,竟被父亲3刀砍死

山东一新郎与父亲布置婚房,无意中一句话,竟被父亲3刀砍死

安妮Emotiong
2024-06-11 18:52:22
《歌手》官宣第七期冲榜歌手,赛制再修改,两人或将提前遭到淘汰

《歌手》官宣第七期冲榜歌手,赛制再修改,两人或将提前遭到淘汰

岚仔小弟
2024-06-20 00:27:50
2024-06-20 10:36:49
慎独赢
慎独赢
希望能与大家分享知识,共同成长
2535文章数 70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头条要闻

环球:《我的阿勒泰》火到国外 西方媒体破防了

头条要闻

环球:《我的阿勒泰》火到国外 西方媒体破防了

体育要闻

绿军的真老大,开始备战下赛季了

娱乐要闻

黄一鸣“杀疯了” 直播间卖大葱养孩子

财经要闻

茅台大跌,谁的锅?

科技要闻

苹果回应AI仅限iPhone15Pro:不是为卖新机

汽车要闻

售价11.79-14.39万元 新一代哈弗H6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本地
旅游
手机
教育
公开课

本地新闻

中式沙拉宇宙的天花板,它必须有姓名

旅游要闻

千万别错过!甘孜雪山奇景 享受云中看海

手机要闻

Canalys:预计今年 5G 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比将增加到 67%

教育要闻

2025最佳留学城市排名出炉!伦敦连续霸榜6年,美国竟挤不进前十?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