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人口结构变化如何影响投资?(6500字深度分析)

0
分享至

近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并从2022年开始,人口进入了负增长通道

今天我们用一篇文章,来深度解析未来中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对投资的启示。

人口结构变化是影响一国经济发展最底层的因素,只有掌握了人口变化的规律,才能洞察先机,找到未来财富增长的密码。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过去20年的房地产大牛市,本质上就是由建国后第二波和第三波婴儿潮带来的整体居住需求增长,以及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不断转移所带来的城市居住空间不足的矛盾,二者相互作用形成的。

由上图可知,1962年-1970年、1981年-1990年间出现了两波婴儿潮,每次婴儿潮都为我国带来了平均每年2000万人以上的净人口增长,这是从出生端来分析。

人口迁徙同样是另一大人口结构变化因素。202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大约在36%左右,而2022年增长到了65%,也就是说在20多年间,有29%的人口从农村转移到了城市,同样是每年2000万人左右的规模。

所以在如此剧烈的人口结构变化当中,城市住房需求井喷式增长,房价也就如大家所看到的那样,走出了20年的长牛。

如果有人在2000年初,就洞悉了人口结构未来的发展变化趋势,判断出中国未来住房市场,将长期面临供小于求的格局,从而下重注投资房产,我相信这样的人放到现在,早已实现了财务自由!

我希望站在2023年这一人口负增长开始的时间节点,站在房市即将结束长牛、股市熊市也逐渐步入尾声的时刻,寻找未来由人口结构变化催生的投资主线,这是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出发点。

文章分为四大章节,分别为我国人口现状、人口变化趋势、对经济的影响、对投资的启示,全文总计6500字。

一、我国人口现状

过去,我国人口增长的动力,主要源自较高的出生率和平均寿命的提高。但自从2017年总人口突破14亿大关后,我国人口出生率快速下滑,并于2022年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全年新增人口为-85万人!

当然在全球范围来看,除了非洲人口增速依然保持较快增长外,其余欧美发达地区的人口增速均处于长期下滑的趋势,只不过咱们国家的下滑速度更快。

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比如育龄妇女减少、晚婚晚育是出生率降低的最直接原因,工作压力大、幼儿养育成本高则是间接原因,而上个世纪严格执行的计划生育,不但改变了绝大多数家庭的育儿观,也在客观上成为了生育率降低的结构性原因。

我现在自己有了小孩之后,就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养育孩子的成本压力,每个月的奶粉尿不湿衣服玩具都是小钱,也要大几千块;听说以后的课外兴趣班、补课班(这个被禁以后可能会换形式存在)更是一大笔开销;更不要提为了小孩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购买溢价严重的学区房了,这才是大多数家庭不可承受之重。

这些都是家庭内因,外因也很明显,这三年疫情对于经济和居民收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工作不稳定、收入不稳定、悲观的就业预期都会大大降低人们的生育愿望,自己都养活不了,何谈养娃啊。

所以说,自从2013年开放单独二孩,以及2015年放开全面二孩,释放掉积压的潜在生育需求后,未来在我有生之年内是很难再看到人口正增长的那一天了。

二、人口变化趋势

简单聊聊我国人口的未来变化趋势吧。

首先最重要的,也是我们最需要关心的,就是新生儿不断减少,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高龄劳动力人口占比不断上升

我之前的文章曾经写过,根据预测模型的测算,到2050年,中国人口总数将会下降到13.17亿人,比现在整整要少1亿。具体到各个年龄阶段,0-18岁的儿童和少年将会减少4000万,19-60岁的劳动力人口减少1.6亿,60岁以上的老年人增加1亿。

在这一过程中,老年人越来越多,而适龄劳动力人口越来越少,导致未来每个成年人背负的社会养老压力会逐步增大,养老金、医保等社会保障费用快速增长,社保体系不堪重负。

由此可见,延迟退休是一定确定以及肯定会发生的事情,我们80后这代人,大概率跑不了,肯定会赶上,只能由衷感叹一句,我们都是时代的苦命人啊!

其次是地区人口结构的变化

虽然城市化进程未来会逐步放缓,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趋势不会发生改变(除非土地制度出现根本性的变化,比如允许城市人口在乡下购买土地建住宅),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的趋势不会发生改变,东北、西北、中部地区的人口向东南沿海城市流动的趋势不会发生改变。

农村和小城市的工作机会较少,平均收入较低,教育和医疗资源不丰富,这使得本地优秀的人才们,更愿意离开家乡,前往东南沿海城市寻找就业机会。

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小地方留不住人才→没有人才很难吸引企业投资→没有新投资就无法创造新的高薪工作岗位→没有高薪岗位就更留不住人才。

因此小城市中最受青睐的工作岗位,变成了铁饭碗的公务员,其次是事业单位和国企,考公热也由此而来,毕竟对于想要留在家乡的年轻人来说,考公综合看来算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这再次证明了,人口结构的变化,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每个人对于人生的选择。

根据以上两点重要趋势,我们可以对未来的变化提前作出预判:

1、生育限制政策,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生育奖励政策,将会不断推出

我们在2021年全面放开了三孩政策,但依然无法改变新生儿数量快速下滑的困境,所以说生育限制政策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

为了有效提升新生儿出生率,未来会有各种各样的生育奖励政策出台,比如当前就有养育子女抵扣个税,部分城市针对二胎三胎给予额外的生育补贴。

生育奖励的本质,就是向那些不生孩子的家庭征税,补贴给有孩家庭,并向多孩家庭超额补贴的过程。现在的补贴只是起步,未来奖励标准有可能不断加码。我个人的猜测可能有如下几种形式:

①单孩家庭买卖房产,税费减半征收,多孩家庭免除房产买卖税费。国家是想鼓励中产阶级多生孩子的,而中产家庭财富大多集中在房产上,孩子多了也需要更大的居住空间,因此把儿童抚养与房产税费挂钩联动,在未来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②直接向多孩家庭每月支付养育补贴。欧洲国家就是这么做的,英国政府向单孩家庭,每周支付21.8英镑的奖金,如果有更多孩子,每周再额外支付14.45英镑;法国在孩子三岁前,每月给单孩家庭补贴173欧,给三孩家庭最多每月补贴594欧;最阔气的是芬兰,在孩子17岁之前会一直发放补贴,并每多一个孩子,补贴累加增多,不设上限。

③对于多孩家庭减免幼儿园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这一点是从降低幼儿养育成本的角度出发的,其他可以有效降低育儿成本的措施均有可能出台。

2、延迟退休与个人养老。

孩子越来越少要鼓励生育,同理,老年人越来越多,则要让更多人继续发光发热。参照老龄化现象严重的日本韩国可知,许多老人要工作到65岁甚至70岁,才能积攒够养老看病的钱,这不但是延迟退休的变种,同样也是由个人承担更多的养老负担。

由于适龄老人越来越多,社会养老支出压力越来越大,最终这部分压力,一定会不断分摊给个人承担。又或者通过延迟退休的方式,降低老年人认定标准,从而降低养老人口基数,减轻养老支出压力。

所以说咱们80后、90后这代人,一定要为自己的养老生涯提前规划准备,如果不想像日本老人一样,65岁甚至70岁还要外出打工,那么就要在年富力强的时候,提前留出足够的养老钱。

3、未来小城市可能会出现老年人口回流的现象。

这是我个人的一大判断,现在劳动力人口由东北和中西部小城市向东部城市流动,未来还是这批人,变成养老人口后,有可能出现返乡养老潮。

逻辑也很简单,年轻人之所以向往大城市,是想要找到更优质的工作,赚到更多的钱,为此不惜承受更高的生活成本、拥挤的交通和浑浊的空气。等到人们退休之后,大城市的优点不再,而缺点被放大,因此会有相当一部分老人,选择返回生活成本更低、空气质量更好的家乡生活。

至少我个人是这么想的:等到自己老了,孩子成家立业后,我就把上海的房子卖掉,选一个风景如画的小城定居;每年开车自驾出游两个月,争取在5年内完成国内景点全打卡;如果之后身体还可以,那么试着出国转一转,非洲、澳洲和南美洲还没去过,咱也去领略一下南半球的优美风光。

三、对经济的影响

首先,劳动人口下降,将深刻影响产出和经济增长。

因为适龄劳动人口是国家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在总人口下降的情况下,特别是劳动力人口数量下降速度显著高于总人口下降速度,企业不得不面临人才短缺和工资上涨的压力,这将进一步制约企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速度。

我来给大家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一个国家每年新增劳动力人口2%,单位劳动人口产出效率增长为6%,那么仅以劳动人口计算,这个国家每年的GDP增长速度为(1+2%)×(1+6%)-1=8.12%,这就是所谓的“人口红利”。

那么现在红利期过去了,假设这个国家每年减少劳动力人口1%,单位劳动人口产出效率增长依然为6%,那么仅以劳动人口计算,这个国家每年的GDP增长速度为(1-1%)×(1+6%)-1=4.94%,这就是我们未来许多年,将要面临的状况。

看到没有,在生产效率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仅仅是人口结构的变动,将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多么巨大的影响啊!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几年我们要向科技领域攀登的底层原因,因为只有全社会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利润率才能继续增长,社会生产效率才会进一步提高,从而弥补人口下滑的影响。人口结构又一次在默默地发挥着它无处不在的影响力!

所以说劳动人口下降,会倒逼科学技术进步,倒逼人工智能与机械自动化的发展,如果以上两点无法抵消人口下滑对经济的负面影响,那么经济不振收入降低,还会倒逼已退休的老年人,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以弥补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其次,人口结构变化,会直接影响社会消费习惯。按照个人财务周期理论,成年劳动人口处于个人财务周期的储蓄阶段,而少儿和老年人口则是消费阶段,也就是说,我们在人生的开头和结尾花钱比较多,而在中间赚钱比较多。

从消费习惯角度而言,成年阶段是消费力最强的时期,毕竟赚得多花的也多,其次是少儿阶段,消费能力最弱的反而是老年阶段,我相信大家都能切身感受到,父母们总是花钱最仔细的。

从前文人口结构变化趋势可知,未来成年人口减少最多,少儿减少数量其次,而老年人口虽然增长但无法弥补减少的总数,因此未来的消费市场,总体而言会处于萎缩状态,只能依靠消费升级来弥补这一部分的损失。

从行业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参照国家统计局《城镇住户调查数据》的内容,总结出我国居民消费结构随年龄变动的特点:

①衣:衣物消费随年龄增长呈现前高后低趋势,儿童和成年人的服装和装饰品消费占比,要显著高于老年人。

②食:食品消费随年龄增长呈U型变化,儿童和老年人的食品消费占比高于成年人。

③住:居住消费相对稳定,更容易受人口地区结构迁移的影响。我们过去20年释放了太多的居住需求,未来在住房方面的需求将会保持稳定。

④行:交通消费随年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50岁以后,交通费用明显下降,买车的比例也会下降。

⑤教育:教育消费随年龄增长呈现前高后低变化,主要的教育开销都花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

⑥医疗:医疗消费随年龄增长呈现逐步上升趋势,并且在50岁之后显著提高。

从人口变化对于以上行业的影响来看,未来投资需要选择需求上升的行业,避开需求下降的领域,这一点我们后文再来展开说明。

最后,老年人口增长,会增加社会福利和医疗体系的支出,从而加重经济负担。在老年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社会福利和医疗支出的压力会不断增加,这会导致政府财政压力增大,投入到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相对减少,从而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四、对投资的启示

总体上看,随着人口下滑,未来全社会的盈利增速将趋于放缓,这与劳动人口下降所导致的GDP增速放缓是同步的。在这个基础上想要刺激投资,推动企业发展,就需要更低的利率水平,才能给予企业一定的利润空间。

从股市的角度而言,无论是利率下降还是企业盈利增速放缓,都会导致股票估值中枢下滑。并且随着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结合老年人的投资风险偏好较低、以稳为主的投资特点,会进一步压制股市估值。

所以总结来说,企业盈利增速放缓、利率水平不断走低、股市估值中枢下降是三个比较确定会发生的现象。

行业格局来看,未来随着人口结构变化,导致消费结构变化,有的行业受益而有的行业将会受损。

具体受益的板块分别为医药、养老服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高新技术产业,受损的板块为公共服务、建筑地产、可选消费等,下面我们分行业来解读。

1、医药行业

医药行业是可以确定的,老龄化社会最受益的板块。医药兼具科技与消费双重属性,具有研发优势的医药企业,相当于拥有独特的科技护城河,这会使其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并且保持较高的利润水平。医药行业本质上是消费行业的另一种体现,只不过传统消费是以提高生活质量为核心,而医药消费是以提高生存时间为目的

科技属性带给医药企业高利润率,而不断扩大的老年群体,将带给医药企业不断增长的市场空间,二者相互作用下,医药行业前景在未来将会明显优于其他板块。

可能大家对于老年人消费理解得还不够透彻,我也是最近才想清楚,对于老年人而言,医药消费是刚需中的刚需,是其他可选消费的前提,所以老年人的资金,会优先保证满足医药消费需求后,再去考虑其他诸如旅游、文娱等开销。

并且医药消费还有另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在60岁之后,一个人的医药消费需求,将会占到整个人生阶段的九成以上。我们在青少年阶段和成年阶段,在医疗方面的支出相对是比较有限的,当年龄突破60岁后,医药消费占比将会不断激增。

举个例子,拿我自身而言,从小到大花在看病上的钱,可能都没超过1万块;而家里长辈自从60岁之后,平均每年都要支出超过1万元在医药费用上,并且呈逐年递增态势,也就是说,1个他对于医疗产品的需求,大约等于几十个我。

这就会导致一个现象,在未来的某个时间节点,当许许多多像我一样的年轻人,随着身体机能的退化,逐渐变成老年人后,我们国家对于医疗的需求将会呈现井喷式增长。

所以说,未来的医药行业,一定是老龄化社会下,投资确定性最高的行业。具体品种就不在这展开讲了,不会选股的朋友就买行业ETF,想要追踪个股的,就挑那些有研发能力,有技术壁垒,有竞争优势,产品面向老年人的优质医药企业下手,未来中国一定也会诞生几个世界级的医药企业。

至于集采的问题,以后有机会再单独发文章分析。

2、养老服务

养老服务行业受益于老年人口的上涨,也会迎来不错的投资机会。比如保健服务、家庭护理、养老公寓、老年保险、养老金融、老年旅游与文化娱乐等等形式。

不过养老服务行业不存在过高的技术含量,相对分散且竞争激烈,同质化严重,因此会导致利润率不高。

其中保险金融涉及到养老业务的,比拼的还是资本体量与渠道;养老公寓和养老院可能是新型地产行业与服务业的变种;家政、护理与保健难以形成规模集聚;老年旅游与老年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有可能会出现新的商业模式,并且产生可观的利润。

3、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这一板块主要为了解决劳动人口下降的问题,通过机械代替人工,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例如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应用等等,都是未来可能出现大牛股的热点板块。

4、高新技术产业

我们想要继续保持中高速的经济增长,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科技是必经之路。

拿苹果产业链举例,立讯精密属于制造公司,负责给苹果公司生产产品,净利润率只有可怜的5%;而苹果公司属于科技公司,负责销售产品,净利润率高达25%。

二者产业链分工不同,其净利润率就出现了5倍的差距。所以说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想要更进一步的话,就需要不停在高科技产业向上攀登,提高企业整体利润水平与利润率,由劳动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才能创造更多价值,获取更多收益。

具体到行业就太宽泛了,大家只需要记住,以前的投资主线是中国制造,以后的主线将会是中国科技。特别提醒一句,由于科技股的投资风险相对较高,个人更推荐购买板块ETF,来规避投资风险。

最后总结一下,我认为人口结构变迁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底层驱动力,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潮,我们只有将这一规律理解消化,顺势而为,才能在未来寻找到投资回报丰厚的投资目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蒙特拉:居勒尔似乎更接近右翼而不是10号位,我想让他首发

蒙特拉:居勒尔似乎更接近右翼而不是10号位,我想让他首发

直播吧
2024-06-17 02:48:12
将近40岁满脸褶,却尬演18岁少女,是谁给了她“强行装嫩”的勇气

将近40岁满脸褶,却尬演18岁少女,是谁给了她“强行装嫩”的勇气

娱乐圈十三太保
2024-05-28 13:56:53
赘婿给赌王千金下跪认错了

赘婿给赌王千金下跪认错了

毒舌扒姨太
2024-06-17 22:09:53
6月17日,主持人王冠,亲自官宣回应了!

6月17日,主持人王冠,亲自官宣回应了!

元气少女侃娱乐
2024-06-17 15:16:44
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的历届冠军是谁

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的历届冠军是谁

猫小狸同学
2024-06-17 08:21:36
彻底对国足死心啦!瑞士对匈牙利的比赛才明白,国足是幼儿园水平

彻底对国足死心啦!瑞士对匈牙利的比赛才明白,国足是幼儿园水平

人生趣事悟语
2024-06-17 01:45:53
全新奔驰S级如果长这样你还会喜欢吗?

全新奔驰S级如果长这样你还会喜欢吗?

钟叔驾道
2024-06-15 10:49:07
13000颗!马斯克没有料到,6G计划正式公布,外媒:我们输了

13000颗!马斯克没有料到,6G计划正式公布,外媒:我们输了

小蘑菇壹号
2024-06-17 15:48:25
河北最新平均工资公布!各市各行业……

河北最新平均工资公布!各市各行业……

纵览新闻
2024-06-17 10:30:08
“天渡人”的6个吉兆,能碰到的人,都特别好命

“天渡人”的6个吉兆,能碰到的人,都特别好命

舒山有鹿
2024-06-16 11:44:37
2024年,灵活就业人员按照100%的档次缴费,一年需要缴纳多少钱?

2024年,灵活就业人员按照100%的档次缴费,一年需要缴纳多少钱?

碎月导师
2024-04-25 18:00:03
耶伦称,用冻结俄罗斯资产向乌克兰提供500亿贷款不存在法律问题

耶伦称,用冻结俄罗斯资产向乌克兰提供500亿贷款不存在法律问题

山河路口
2024-06-17 23:55:08
也是载入史册了卢卡库单场2球被VAR吹掉,欧洲杯历史首人

也是载入史册了卢卡库单场2球被VAR吹掉,欧洲杯历史首人

直播吧
2024-06-18 02:05:49
河南鹤壁一亩量产1825斤小麦,网友:怎么不说亩产万斤?

河南鹤壁一亩量产1825斤小麦,网友:怎么不说亩产万斤?

三月柳
2024-06-17 12:03:06
F16进场第一件事就是和宇内第一S500碰一下,会如何?

F16进场第一件事就是和宇内第一S500碰一下,会如何?

邵旭峰域
2024-06-15 14:00:02
“哈粉”真是一群禽兽不如的人渣

“哈粉”真是一群禽兽不如的人渣

玖奌杂货铺
2024-06-11 10:09:44
对等反制,中国业界请求提高油车进口税至25%,德意当即宣布访华

对等反制,中国业界请求提高油车进口税至25%,德意当即宣布访华

前沿天地
2024-06-17 17:15:40
那我走!萨卡被换下,女球迷直接气得离场:受不了索斯盖特的决定

那我走!萨卡被换下,女球迷直接气得离场:受不了索斯盖特的决定

直播吧
2024-06-17 10:28:15
放弃社会主义制度的20多个国家,现在的状况都怎么样了

放弃社会主义制度的20多个国家,现在的状况都怎么样了

云舟史策
2024-06-17 19:30:33
0-1!比利时闪电丢球,后卫出现低级失误,卢卡库3分钟失2次良机

0-1!比利时闪电丢球,后卫出现低级失误,卢卡库3分钟失2次良机

汪星人哟
2024-06-18 00:19:43
2024-06-18 02:26:44
思索的瓶起子
思索的瓶起子
财报分析达人
21文章数 31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人均养老金上调3% 怎么年轻人吵翻了?

头条要闻

瑞典智库称中国核弹头数量增加总数达500枚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瑞典智库称中国核弹头数量增加总数达500枚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飞翔的斗牛士 如今也迎来最后一舞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科技要闻

为什么你的iPhone,肯定用不上"苹果AI"?

汽车要闻

传奇新篇章 全新一代大众迈腾来了

态度原创

时尚
教育
房产
亲子
军事航空

永不过时的高级感,这个风格已经美了20年了

教育要闻

时间越来越少了,还有一道压轴题目,没做完的小朋友手心都出汗了

房产要闻

强!全国第三!海口房价正在止跌!

亲子要闻

弟弟用力掐姐姐的脸,姐姐一声不吭看了一眼妈妈,站起来一顿操作

军事要闻

内塔尼亚胡宣布战时内阁已解散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