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要正视“认房不认贷”背后的“认跌不认涨”

0
分享至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企业座谈会上指出,要进一步落实好降低购买首套住房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改善性住房换购税费减免、个人住房贷款“认房不用认贷”等政策措施;继续做好保交楼工作,加快项目建设交付。

由于降低首套房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减免相关税费等政策,在实际执行中,无论是三、四线城市还是一、二线城市,都已经有了比较大的突破,给予了比较多的放宽,唯有“认房不认贷”政策,在一、二线城市仍然执行得比较严。因此,可被认为是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可以“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后的一次比较大的政策调整与优化,也是一次比较大的政策突破。

所谓“认房不认贷”,就是指在贷款买房时,只看购房者名下是否有房,而不去查看购房者的历史贷款记录。无论之前是否有过贷款记录,只要购房者能够证明自己名下没有房产,就可以按照首套房认定,享受降低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优惠。

可以肯定,“认房不认贷”政策出台后,会在一、二线城市释放出一些购房消费,特别是被“认房又认贷”政策压制的购房消费,有可能会转化成现实购买力,成为拉动房地产恢复的一股力量。关键就看,这股力量有多大,能否带动其他购房者一起购房,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也是政策能否起到提振房地产市场作用发挥的关键。

需要密切关注和正视的是,今天的购房者,与十年前的购房者相比,在心态上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特别是对待房价的态度上,过去是“买涨不买跌”,现在是“买跌不买涨”。他们知道,就算国家不再控制房价上涨,房价也已经涨不动了,不可能再像过去一样上涨。相反,对跌的期待则越来越强烈,希望房价能够出现温和下跌现象。如果过度强调政策的作用,过度放松调控政策,会不会产生相反的作用与效果,也是需要管理层认真思考的。

事实也是,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越是政策放宽放松,甚至刺激,越说明市场低迷,说明开发商已经承受不了,政府也十分着急了。与其死杠房价,加大商品房库存成本,不如降价售房,让利给购房者。以一家开发企业为例,假如有1000套商品房没有销售,而按照开发企业的资金能力,大头是银行贷款和各类欠款,银行贷款的利息是在每天增加的,财务成本也在不断增加,等于商品房的成本也是在增加的。时间越长,盈利空间就会越小,亏损也会越大。如此,何不通过降价售房方式,把这部分利益让渡给购房者,以达到回笼资金、降低财务成本的目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出台“认房不认贷”政策,一定要看到其背后的居民购房心态、购房心理,居民不想购房,也就不存在“认房不认贷”问题,而是认不认贷都不认购,这才是最需要引起重视的,也是房地产市场能否恢复的关键。这也意味着,管理层在酝酿出台优化调整房地产市场政策时,一定要先把情况弄清楚,把居民的购房心理了解透了,再研究出台政策。否则,政策一大堆,问题一大堆,商品房一大堆,市场则仍然低迷,居民也仍在等待观望,或者完全放弃了购房欲望。

政策的作用,必须建立在居民购房的意愿上,建立在居民有购房的想法上。而对大多数有购房意愿的居民来说,“认跌不认涨”是他们此刻的心理,也是房地产市场能否恢复的关键。只重政策,不看心理的做法,可能会事倍功半。相反,如果对广大居民的心理有充分的了解,心态有充分的把握,政策就有可能会事半功倍、四两拨千斤。

不认为优化调整房地产市场政策是错的,也不认为当前的房地产市场还要坚持从紧的政策。但是,出台的政策一定要有针对性、有可操作性,有能够被广大居民接受的切入点和接入口。房贷政策再怎么放松,仍然是贷款,是需要偿还的,就算不要利息,本金也少不了。更何况,目前的房贷利率并不是很低,一旦贷款购房,就必然会成为“房奴”。如此,“认房不认贷”政策的实际价值就会受到影响。相反,如果开发企业能够降价售房,每省下一分钱,对购房者来说,都是实实在在的利益,都能降低购房负担,都能得到实惠。因此,必须充分考虑“认房不认贷”与“认跌不认涨”之间的关系,切不可颠倒,否则,很难有效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回波士顿,让欧文兑现诺言!绿凯飙戏,造尴尬记录,塔图姆争FMVP

回波士顿,让欧文兑现诺言!绿凯飙戏,造尴尬记录,塔图姆争FMVP

钉钉陌上花开
2024-06-15 10:59:15
22岁卡车司机,带45岁女人跑长途,两人最喜欢经过百里无人区

22岁卡车司机,带45岁女人跑长途,两人最喜欢经过百里无人区

牛城王小帅
2024-06-14 11:45:37
胡歌:他太美了,我都不敢看她

胡歌:他太美了,我都不敢看她

综艺拼盘汇
2024-06-14 22:25:47
因用水量过于庞大,河南有水井被抽的只剩黄泥

因用水量过于庞大,河南有水井被抽的只剩黄泥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4-06-14 18:33:54
湖南:小伙捧鲜花表白女技师,做足疗一见钟情,网友:长得很哇塞

湖南:小伙捧鲜花表白女技师,做足疗一见钟情,网友:长得很哇塞

百晓史
2024-06-02 09:09:36
外媒:阿根廷正式宣布,中国已同意续签350亿元的货币交换协定

外媒:阿根廷正式宣布,中国已同意续签350亿元的货币交换协定

新时光点滴
2024-06-14 18:52:48
头部主播也卖不动了,抖音有点慌

头部主播也卖不动了,抖音有点慌

品牌营销官
2024-06-14 19:32:38
扎心了!山东34岁大龄剩女相亲看中年薪50万上海剩男,被嫌弃太老

扎心了!山东34岁大龄剩女相亲看中年薪50万上海剩男,被嫌弃太老

四象八卦
2024-06-15 02:01:53
106国参加瑞士和会:中方拒绝参会,与世界文明为伍,勿忘雅尔塔

106国参加瑞士和会:中方拒绝参会,与世界文明为伍,勿忘雅尔塔

大风文字
2024-06-03 10:27:47
美国一声令下,23国枪口对向中国,不到24小时,中方宣布双反调查

美国一声令下,23国枪口对向中国,不到24小时,中方宣布双反调查

影孖看世界
2024-06-15 05:25:34
印度的“月船三号”成功登月,实现了软着陆任务,成为第四个国家

印度的“月船三号”成功登月,实现了软着陆任务,成为第四个国家

嘿哥哥科技
2024-06-15 11:27:56
G7场外疯狂一幕,西方媒体都看不下去了!想起奥巴马的“性凝视”

G7场外疯狂一幕,西方媒体都看不下去了!想起奥巴马的“性凝视”

牛锅巴小钒
2024-06-14 18:59:12
武统、和统都没希望了?台湾军事专家:中国大陆已经找到第三条路

武统、和统都没希望了?台湾军事专家:中国大陆已经找到第三条路

车马点兵V
2024-06-15 11:04:03
京东员工:年薪百万,到手很虚。一年存款4万块,日子很“穷”

京东员工:年薪百万,到手很虚。一年存款4万块,日子很“穷”

蚂蚁大喇叭
2024-06-15 13:17:54
原来新冠疫情已被写进历史书了!128个字讲述3年,家长们五味杂陈

原来新冠疫情已被写进历史书了!128个字讲述3年,家长们五味杂陈

户外阿毽
2024-06-14 22:50:19
痛心!17岁高考生落水身亡,还差几天就满18岁

痛心!17岁高考生落水身亡,还差几天就满18岁

鲁中晨报
2024-06-15 11:43:03
普京:如果乌克兰放弃加入北约,俄罗斯将立即停火

普京:如果乌克兰放弃加入北约,俄罗斯将立即停火

花非花008
2024-06-14 21:54:14
有市民呼吁,北京取消电动自行车

有市民呼吁,北京取消电动自行车

普陀动物世界
2024-06-15 13:00:29
金属变石头?中企巨头购买2000吨俄罗斯铜离奇失踪,市场风险堪忧

金属变石头?中企巨头购买2000吨俄罗斯铜离奇失踪,市场风险堪忧

北美商业电讯
2024-06-14 16:42:40
他曾是中央政治局常委,后却被秘密处决,尸骨至今仍下落不明

他曾是中央政治局常委,后却被秘密处决,尸骨至今仍下落不明

燕小姐说历史
2024-06-15 08:49:56
2024-06-15 15:56:49
谭浩俊
谭浩俊
发布财经评论,时政分析。
6317文章数 2012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万华对面!海口今年首宗超百亩宅地,重磅挂出!

头条要闻

牛弹琴:G7又把矛头对准中国 公开要求中国别报复

头条要闻

牛弹琴:G7又把矛头对准中国 公开要求中国别报复

体育要闻

残暴的德国战车,和苏格兰的祖传倒霉蛋

娱乐要闻

江宏杰秀儿女刺青,不怕刺激福原爱?

财经要闻

新情况!高层对人民币的态度180°转弯

科技要闻

TikTok开始找退路了?

汽车要闻

东风奕派eπ008售21.66万元 冰箱彩电都配齐

态度原创

时尚
家居
旅游
房产
艺术

夏季“基础款”怎么穿出彩?看到这些阿姨的打扮,立马有思路

家居要闻

空谷来音 朴素留白的侘寂之美

旅游要闻

如何文艺消夏?乌镇10大活动开启古镇消夏节

房产要闻

万华对面!海口今年首宗超百亩宅地,重磅挂出!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