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智能化浪潮,向智能技术领域探索是摆在所有车企面前的共同课题。从此前的高速道路巡航到如今的城市驾驶辅助系统, 每一步都在艰难地的落实中。而这对于会讲故事又会包装噱头的造车新势力而言,智能驾驶水平程度不重要,口号先行,开启全方位360度的传播,在声量上占尽优势,再不断把优势补齐,导致现在市面上的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的水平参差不齐。
其实,考验一款车的智能水平,一个功能就可以——智能泊车。这不是什么最近才上线的新技术,甚至不值得大书特书的核心卖点,但真能做到100%智能泊车,安全泊车入位,却很考究一家车企的综合智驾水平。
重新认识智能泊车
车企在宣传智能泊车时,常常强调这是新手小白和女车主的福音。尤其是面对极端条件下的车位时,智能泊车功能是多么的重要,不仅可以从容不迫的解决当前困境,还能保证自身车辆以及周边车辆的安全。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不久前,在某社交平台上,就出现某品牌车主自曝车辆在侧方停车时,开启智能泊车后出现车头与前车出现剐蹭的事故消息。由于前方车辆是小货车,拖兜与车轮之间存在空隙,因此雷达没有检测到,认为无障碍,导致车辆受损,最终结果认定为车主全责,维修费用为2000+元。
其实,这不是智能泊车第一次出现事故,也正是因为智能泊车存在各种安全隐患,对周边障碍物判断不准确,即便是车企认为的目标人群(新手小白和女车主)也对此功能也敬而远之,不敢为此冒险。
但如果是天花板级的智能系统接入汽车后会碰撞出什么火花呢?
或许可以看看阿维塔11(参数丨图片),全系采用HI(Huawei Inside)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搭载了业界领先的AVATRANS智能领航系统。在“智能驾驶天花板”水平加持下,智能泊车应该不是问题了吧?
智能泊车的技术依赖
在智能化的当下,每一项智能功能的落地都是智能技术的不断优化,是在大数据的加持下反复验证的结果。那么阿维塔11为了这项看似稀疏平常的功能,背后到底隐藏了哪些硬实力?
首先在智能传感器的数量上,阿维塔11搭载的AVATRUST超感系统共拥有34颗智驾传感器。其中包含3颗由华为自研的车规级激光雷达,6颗华为高性能毫米波雷达,13颗由阿维塔和华为联合定义设计的高清摄像头,具体包括4颗前视摄像头、4颗环视AVM摄像头、4颗侧视摄像头、1颗后视摄像头以及12颗超声波雷达。
在34颗智驾传感器的覆盖下,基本可以满足智能驾驶的所有需求,这也是为何阿维塔11从首批交付到现在不过半年有余,能够刷新了多个纪录的根本。
第二,华为背书的顶级AI算法。即便有了硬件的支撑,也需要工程师的研发和应用。阿维塔11有个最明显的优势,基于华为智驾全栈式解决方案,能够充分发挥AVATRUTH超算系统的强大潜力。也就是说,阿维塔11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虽然现在很多车企都在标榜“智能驾驶”,并且“卷”到了更为复杂的城市出行层面,但是驾驶过这样城市辅助驾驶车辆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车辆的安全阈值常常调整的很高。比如,当车辆需要转弯或变道时,判断后方障碍物(可能是行人、非机动车或者同向机动车等)略近,便会一直等待与障碍物达到安全距离后才会进行下一动作,这种辅助驾驶风格很傻、很机械,不够变通,不仅会徒增通勤时间,还具有一定安全风险。
而得益于华为全栈自研技术的加持,即便面对复杂的路况,也能够及时作出理性判断,自主选择安全、高效的通行方式。
最后回到阿维塔11的智能泊车上来,基于强大的智驾传感器以及学习能力,阿维塔11的智能泊车处理起来更像是一个老司机,不是照本宣科的理论层面的泊车入位,而是基于当下的泊车环境,通过对大数据的调取,安全而又高效的完成指令。
不一样体验的智能泊车
关于智能泊车这件事,其实没有什么终极目标。比如,阿维塔11搭载的APA智能泊车辅助是基于行泊一体技术方案打造而来,经历了双方团队在功能与体验层面的大量碰撞与打磨。不仅可以快速识别车位、周边各种障碍物(值得一提的是,阿维塔11对障碍物的识别能力也是目前智能驾驶系统中的天花板级别,可以识别地锁、锥桶、减速带等常见但没有其他车型无法识别的障碍物),通过多个智能传感器的智能交互,做出下一步的判断,精准泊车入位,还能模拟老司机的驾驶风格,让泊车入位不再生硬,更加丝滑,甚至“一把入库”也不在话下。
另外,阿维塔最近还上线了新功能——AVP代客泊车辅助。看来在“终身学习”这件事上,不只是阿维塔11的任务还是工程师的KPI。简单来说,AVP代客泊车辅助更加智能、更场景化。
比如,很多商场、写字楼都设有多层地下停车库,但是地下灯光较暗、空间大,有的区域GPS定位和手机信号甚至都无法覆盖,当第一次走进陌生地下车库时,很多人都有强烈的无力感,想停在离电梯较近的车位,可就像进入迷宫一样,在地下多次转圈,既找不到合适的车位,也找不到电梯位置。
AVP代客泊车可以轻松解决这一问题,且操作极其无脑便捷。当第一次进入陌生车库时,轻触屏幕唤醒功能,驾车由地库入口行驶至目标车位,即可完成停车场环境建模及目标车位设置。等第二次驶入此停车场时,系统会提示AVP代客泊车辅助功能准备就绪,只需轻拨两次挡杆即可开启,车辆便会向此前设定的目标车位自动规划最优路线,还可智能避让车辆、行人以及其他障碍物,以类人的驾驶风格智能辅助完成行驶与泊车。
如果不是固定车位,即便上次车位已经被占用,车辆也会自主开启漫游模式,寻找可用车位并完成辅助泊入。
但凡用过一次,就会爱上AVP代客泊车,它的学习能力和对陌生路况的建模能力,远远超过我们大脑的记忆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AVP代客泊车辅助能实现跨越3层代客泊车,单车可储存停地场多达100个。同时,还可以与APA智能泊车辅助、RPA遥控泊车共同协作,更场景化地解决泊车难题。
上半年,“内卷”是汽车行业的关键词,从年初的特斯拉大举降价开始,各个车企就深陷价格战的内耗之中,此前扬言决不降价的车企也抵挡不住行业内的竞争,食言降价。然而,阿维塔11对智能驾驶的优化与研发,对用户场景化用车需求的不断OTA才应该是真正开启汽车产业内卷的方式和途径。
新“内卷时代”来临,希望以阿维塔为代表的车企能够不断站在用户的角度造车,关注用户真实场景的用车需求,通过泊车技术能力的展现,得以看出阿维塔深耕智能新赛道,让智能出行不再是纸上谈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