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大明帝国经济崩溃史(利益争夺)

0
分享至

明帝国为了维系统治的持久,皇权至上。皇帝必须严格地控制着整个国家的财政命脉。因帝国地域广大,各地差异性很大,加上交通与交流十分不便,不利于实行中央集权的专治,更缺乏实现这种目标的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历代王朝皆倾向于沿用前朝的经验,来弥补管理上的缺陷。

沿用各朝的政策就意味着,前朝暴露的问题,本朝会继续进行而不可避免。因国家税收很大程度上依靠土地,对土地的过度依赖,对商业的鄙视,限制贸易是必须执行的,闭关锁国禁海帝国始终贯穿始终。

帝国为了保持住政治统一,地区经济的差异化就必须制止的。他们更希望各地区都保持同一发展水平,至于经济是否落后根本不在其考虑范围。提高经济就意味着要提高政府职能部门,这个古老的帝国根本就没法去进行变革。想要通过经济增长来倒逼政府提高经济部门效率就是不能成功的事情。明代的财政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这种政府默认态度下进行。

在明帝国,土地是私有制,政府是承认其地位的合法性。明代后期土地兼并严重,造成大批流民,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经济冲击和不稳定因素。所以流民也是各朝关注之重点。

明开国以来,勤政的明太祖事无大小,事必躬亲。除了他本人以外,没有一个中枢机构来管理帝国的财政。据说他曾在8天的时间里就收到了1660份奏札,计3391件事。财政对于他来说只能算一件事情来处理,从来没有引起重视。

在明代早期,大部分税收都是征收实物,政府必须避免税收积压在中间层次,以免加重运行机构的负担。这也是王朝财政体制中最经不起考验的一个方面。其运输成本就是难以控制和核定标准,起初是每个税收征集机构都要直接解运赋税到指定的分配部门,收入与开支项目相抵就算完成。

但是他们忽略了运输线上大宗赋税解运、中等赋税解运、小规模赋税解运的情况,他们从来就是不计较运输成本,只为完成任务。全国上千条短途和长途运输线,分陆运和水运(又叫漕运)。运输线也是生命线,如果对他们放松管理,不去核对成本和考成,会加大地方政府财政负担,也会导致整个财政体系的崩溃。

明代的政治体制使宫廷与政府密不可分,其基本原则是皇帝与官僚共享财富。宫廷开支与公共资金混淆不清严重地损害了财政管理。宦官成了皇帝的财务管理人的代表。宫廷的仓库分属于户部、工部和兵部管理,实际上,各方只是保障供应,他们对于保存在宫中的物资没有支配权,这是君主的特权。就管理仓库而言,文官仅是记账,而宦官却掌握着钥匙。

制度就决定了文宦之间的矛盾,有兴趣的可以看下我前面的文章(文宦之争)。明帝皇宫的用度都是民间之税收,还要进行筛选。宦官代表着皇帝的权威,所提之要求就是表达皇帝之要求,供需关系确定,矛盾自然形成。

明代六部也是矛盾频发,其户部、工部是最为突出。人们都以为户部就是财政部,其实不是,它扮演着皇帝的财政顾问的角色。在王朝早期,纳税人以实物纳税,亲身应役。在北京的军事设施、宫廷和几个其他的支出性机构都有固定的物资和差徭额度,由指定的征收机构来完成。征收机构然后分摊到地方。

到明朝中叶,大部分物资和差徭都被折成银两,这就是折色银的前身。户部只起到解运银两的记账功能,所有各项开支的节余都由各个部门自己控制,存入它们自己的银库,户部无权管理。户部职责也是监管工部和兵部的账目情况可以直接向皇帝汇报。

帝国有十三个行省份,户部直接通过属下的十三清吏司完成其职责。其中各省仓库记账就是主要职责。一个接收的仓库可能同时要面对很多不同的解运者,而一个解运者也可能要为很多部门服务。到达的时间不同和物品种类如此之多,很难在账册上进行合并。加大了户部审计难度和人员分配问题,记录错误也在所难免。

现在来说说户部、工部的矛盾点:铸钱是户部的职责所在,但是在中央,铸钱的工作由工部负责,帝国有宝泉局和南京及各省管理下的铸厂。宝钞和铜钱就是他们制造的。

工部的职责:宫殿、陵寝、公共建筑和驿站、道路的修造维护,治水与屯垦,开发河渠与山林伐木,制造军需装备等,凡是涉及修建皆为工部职掌。

折色银的开设,很多义务后来逐渐被折纳成银两,工部可以接收。因收入数目很大,直接变成固定税收。到后来工部逐渐变成了一个税收机构,与户部展开竞争。如修缮皇家园林的造价很高,他们会要求户部让出一部分田赋税收,用于弥补工部用度缺口。帝国人口的增加,人的义务越多,人头税数量增大。加大了两个部门的利益争夺。

总体归纳为三点:一、工部征收资源侵蚀了户部的权力。二、涉及到赋税和货币发售争夺。三、工部以自有资金不足占用户部资金。

强调户部和工部之间的摩擦。是想通过两个部门的争夺点来了解明代财政的基本面。户部主管收入、有财权。工部主管各种项目支出、有事权。这就导致事权和财权之争,内部的争夺影响着整个明代的财政系统。

历史只是循环,没有借鉴。引用一段话: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 哀后人也!出自《阿房宫赋》。

今天就讲到这里,喜欢我文章的转发一下。谢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网传重庆一银行副行长将暧昧视频误发到工作群,女主老公就在群里

网传重庆一银行副行长将暧昧视频误发到工作群,女主老公就在群里

兵叔评说
2024-06-13 22:11:29
塔图姆:从去年来看0-3落后要翻也不太难 我们当时差点就做到了

塔图姆:从去年来看0-3落后要翻也不太难 我们当时差点就做到了

直播吧
2024-06-13 16:01:06
两名英国人辞去香港终身法院法官职位,这意味着什么?

两名英国人辞去香港终身法院法官职位,这意味着什么?

包明说
2024-06-13 14:45:24
马斯克与多名女下属发生性关系?还要给他生娃?这在美国真不算啥

马斯克与多名女下属发生性关系?还要给他生娃?这在美国真不算啥

不掉线电波
2024-06-13 10:19:02
网约配送员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如何正确看待?

网约配送员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如何正确看待?

一见财经
2024-06-13 15:23:57
曝豆得儿曾为王思聪打过胎,看到黄一鸣爆料后破防,本人发文怒斥

曝豆得儿曾为王思聪打过胎,看到黄一鸣爆料后破防,本人发文怒斥

拾娱先生
2024-06-13 15:04:40
瓦屋山女游客被落石砸中身亡!知情人曝其身份,父亲还不知晓噩耗

瓦屋山女游客被落石砸中身亡!知情人曝其身份,父亲还不知晓噩耗

六毛朵朵
2024-06-13 13:27:49
乔尔杰维奇卸任后正式发声:感谢篮协+姚明 祝福中国男篮和球员

乔尔杰维奇卸任后正式发声:感谢篮协+姚明 祝福中国男篮和球员

醉卧浮生
2024-06-13 20:40:36
南通一公墓数十个墓盖被掀开,目击者称骨灰盒露出,警方正在调查

南通一公墓数十个墓盖被掀开,目击者称骨灰盒露出,警方正在调查

极目新闻
2024-06-13 18:41:22
铁头敢去海参崴插上五星红旗吗?评论区一名大哥要出2万赞助铁头

铁头敢去海参崴插上五星红旗吗?评论区一名大哥要出2万赞助铁头

鬼谷子思维
2024-06-13 13:43:14
出租车司机撞烂合伙人的保时捷装病去医院,民警查出“隐情”

出租车司机撞烂合伙人的保时捷装病去医院,民警查出“隐情”

澎湃新闻
2024-06-13 14:32:29
男篮集训名单:主教练待定!郭士强任助教 球员杨瀚森&邹阳在列

男篮集训名单:主教练待定!郭士强任助教 球员杨瀚森&邹阳在列

直播吧
2024-06-13 19:35:15
丑闻持续曝光!李洪志连发2篇“经文”撇清关系,再遭打脸!

丑闻持续曝光!李洪志连发2篇“经文”撇清关系,再遭打脸!

中国反邪教
2024-06-13 11:10:48
问界M9翻滚下山崖全景图曝光之后,网友们对山崖又有了新的认识

问界M9翻滚下山崖全景图曝光之后,网友们对山崖又有了新的认识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4-06-13 18:26:51
中国发出警告:90天内不支付358亿赔偿金,18艘军舰就别想要了

中国发出警告:90天内不支付358亿赔偿金,18艘军舰就别想要了

星辰故事屋
2024-06-09 17:09:59
深圳一家五口喝汤中毒,2人进ICU!

深圳一家五口喝汤中毒,2人进ICU!

南方都市报
2024-06-13 20:45:08
后续!女孩瓦屋山飞石砸亡:身份被曝光,家境太凄惨,目击者发声

后续!女孩瓦屋山飞石砸亡:身份被曝光,家境太凄惨,目击者发声

影像温度
2024-06-13 17:26:28
王思聪换头像,头像上配文字“你爹来了”!私生女传闻再起波澜

王思聪换头像,头像上配文字“你爹来了”!私生女传闻再起波澜

明星爆料客
2024-06-13 15:51:49
日本官方最新数据:人均海鲜年消费量暴跌50%!只因核污水排海?

日本官方最新数据:人均海鲜年消费量暴跌50%!只因核污水排海?

不掉线电波
2024-06-13 23:16:14
性生活时,为何轻柔触摸乳房更为关键?

性生活时,为何轻柔触摸乳房更为关键?

智见派
2024-06-12 00:46:52
2024-06-13 23:52:49
历史只是故事
历史只是故事
做一个讲历史故事的人,名著另类解读。
63文章数 20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韩国女子20年前遭"集体性侵" 44名嫌犯无一人受到刑罚

头条要闻

韩国女子20年前遭"集体性侵" 44名嫌犯无一人受到刑罚

体育要闻

乔丹最想单挑的男人走了

娱乐要闻

森林北报案,称和汪峰的感情遭受压力

财经要闻

私募大佬孙强:中国为什么缺少耐心资本

科技要闻

小红书员工仅1/5工龄满2年 32岁就不让进了

汽车要闻

升级8155芯片 新款卡罗拉锐放售12.98-18.48万

态度原创

艺术
手机
本地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手机要闻

四款中端新机再次被确认:一加、红米、真我和iQOO谁会成为佼佼者

本地新闻

粽情一夏|海河龙舟赛,竟然成了外国人的大party!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军事要闻

美军演习将罕见以4万吨级准航母作为靶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