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76年周总理逝世,毛主席听说后双泪直流,直言道:我也走不动了

0
分享至

前言

“京城处处皆白花,风吹热泪洒万家,从今岁岁断肠日,定是年年一月八”。

每年的1月8日是断肠日,是为了纪念周总理逝世而定的日子。

毛主席曾说过:“我这个人平时不爱落泪”。

在人民心中,他是带领全国人民当家做主的领袖,是铁骨铮铮的一代伟人,即使是自己最亲爱的长子毛岸英朝鲜牺牲,主席也是沉默说道:“谁让他是我毛泽东的儿子”

1976年1月8日,敬爱的周总理逝世,一代伟人的去世,中华大地的追忆,消息传出,一时间哀乐声响彻祖国大江南北,而我们的毛主席在听到周总理悼词时,竟放声痛哭,双泪直流,直言道:“我也走不动了”……

毛主席和周总理最后一次握手

毛主席和周总理第一次见面是在1925年的广州,他们从1925年相识到1976年并肩战斗半个世纪,在此期间,毛主席和周总理不知握手多少次,无人能记清。

但是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最后一次握手却永远定格在摄影记者杜修贤的镜头中,永远定格在1974年5月29日这一天。

以前每次会见外宾,周总理总是坐在毛主席的右手边,自特殊时期以后,这个座位就是固定为周总理坐的,但是1974年5月巴基斯坦总理布托来访华,毛主席虽年事已高,但对布托的到来仍然十分激动,随后,毛主席热情的将布托请到自己的书房会见,并同他紧紧握手。

这次接待布托,与以往不同,在周总理的身后却出现了邓小平的身影,毛主席安排邓小平坐到了自己的右侧,周总理坐到了毛主席的左侧,按道理,中央领导人每次开会和接待客人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若有变,便是领导人的调动。

看似微小的细节,实则是毛主席向外界透露一个消息,希望邓小平能够接任周总理的权利和日常工作,这表明周总理的病情已经恶化,然而周总理为了中国的政局,他几乎勉强支撑着身体进行日常工作。

25日,周总理又同毛主席会见了英国首相爱德华.希思,交谈完毕后,周总理照例先行离开房间去外面的客厅等待外宾的到来,摄影记者更多将镜头注意到毛主席和希思的握手上。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周总理在5月19日,23日,25日这三天会见外宾时,已经出现了三次缺氧的情况,他的主治医生和卫士都十分着急,恳求周总理住院治疗,但是总理却摇摇头说:“等毛主席会见完马来西亚总理拉扎克之后再说吧”

1974年5月29日,月明星稀,微风轻拂,在中南海毛主席的菊香书屋,闪烁着暖色的橘光,毛主席要在这里会见马来西亚总理拉扎克,周总理也依旧陪同,但是令二人没想到的是,这是主席和总理最后一次会见外宾。

也许是见到外宾的激动,也许是身体有所好转,毛主席在这次会谈中显得格外精神,与马来西亚总理谈笑风生,会议结束后,毛主席很高兴和拉扎克以及陪同者邓小平,乔冠华合影留念。

拍完照后,杜修贤收起相机准备离开,一扭头,他发现周总理还站在门口,似乎在等待什么。

“这是怎么一回事”,杜修贤心里疑惑道。今天的总理很反常,之前的总理总是第一个就离开主席的房间,但是今天他却在门口迟迟不走,好像心事重重的样子。

这时,毛主席送完客人,目光跟门口站着的周总理对视上了,毛主席笑容逐渐黯淡,脸皮也随即耷拉了下来,满脸神色忧伤,杜修贤很是不解,总理跟主席风雨同舟几十载,俩人之间早已没有普通人之间的客套,可是总理为什么不走呢?但是主席情绪的变化之快,还是被杜修贤捕捉到了,杜修贤很是惊讶,他很少见主席如此忧伤的神情,随即,他拿起相机,对准了主席和总理。

镜头里,毛主席眼神黯淡无光,神情凝重,主席的身躯依然那么高大,两鬓的白发整齐的梳在后面,身着一身朴素的中山装,他沉默而又心疼的看着周总理。

摄影灯光摄向周总理,总理在光环下因为生病而变得十分瘦弱,但依旧浓密的眉毛尽显英姿,总理曾经的英俊形象是我们中国人为之自豪的标志,如今苍老的面孔被岁月洗礼后露出深深的沟壑,却依然展现出执着和善意,他的状态反观毛主席显得很轻松,也许是不想让主席为他担忧吧。

目光相聚,两位伟人相顾无言,却默契地同时伸出双手,两双曾经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而今掌握着新中国命运的“巨手”再次握到了一起,为人们留下了庄重而又珍贵的一刻。

杜修贤的眼眶湿润了,他“咔嚓”按下了快门,拍下了两位伟人镜头前最后一次握手合照。将这个难忘的瞬间,永恒的定格在镜头里,定格在千万中国人民的心里。

对于总理而言,这次握手告别,更是一种情怀,是对毛主席的永别。

周总理病重到逝世

周总理在跟毛主席握手后,由于出现经常尿血的症状,周总理只能告别居住了25年之久的西花厅,住进了解放军305医院,在那里他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600天。

1976年6月1日,周总理忙完工作,清理完桌上的文件,在卫士的搀扶下缓缓起身,他摘下工作套袖,轻轻放在桌上折叠整齐,然后总理走进房中,四周环顾了一圈,他向熟悉的办公室告别,秘书和卫士都低头沉默不语。

周总理居住在305医院底层一间宽敞的病房,不久后做了第一次手术,手术非常顺利,然而到了八月以后病情又出现反复,不得不动第二次手术。中共中央经过多次考虑,并报告毛主席批准后,在报纸上刊登了周总理住院治疗的消息。

四届人大以后,周总理进行了胃镜检查,医疗小组决定给他做第三次手术,小组也由最初几人扩大到十几人乃至几十人,每天分两班轮流守护在总理身边,3月底,周总理做了腹部手术,切除了大肠内肛部肿瘤,手术完后,医生还在为总理包扎伤口,而总理却叫来了李冰艰难地对他说:

“云南锡矿工人肺癌发病情况你知不知道”

李冰立刻回答:“知道”

总理缓了一口气,拉着李冰的手又说到:”马上去”

李冰强忍泪水说道:”总理放心,我马上去,请总理好好休息”,李冰刚一出手术室,泪水就忍不住流出来。

在此期间,总理仍然不忘接待外宾和处理工作。

9月20日,经毛主席和医疗组批准,周总理进行了第四次大手术,医生打开腹腔,总理身体的肿瘤已经扩散到了全身,无法医治,邓小平随即指示医疗组:“减少痛苦,延长生命”

1975年10月以后,周总理病情反复恶化,基本卧床不起,但是这段时间周总理的工作量并没有减少,中央也极力减轻他的工作量,但是很多事情也必须让周总理解决,特别是外事活动,有时病重的周总理在接待外宾时,冷汗淋漓,但他仍然紧咬牙关,眉头紧皱,却始终没有哼出一声。

工作人员以及医护人员于心不忍,对着周总理说道:“总理,如果您受不了了,您就喊出来吧,这样可以减轻痛苦”

可是总理总是摇摇头,坚决拒绝。

叶剑英对医疗组组长吴阶平说:“要想办法,能延长一天就一天,哪怕是一个小时一分钟,要尽到医疗方面的一切努力和责任”

在总理病重期间,邓颖超也无时无刻守护在总理身边,她看到总理的样子,含泪的说道:“太难受了,他太难受了”

“大姐,总理太重要了,多活一天,对党和人民都有重大意义,哪怕是一分一秒都有重大意义”工作人员回答道。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即使疾病缠身,也时常牵挂着毛主席的病情,关心着邓小平的日常工作,他询问道:“主席的安全现在谁负责,主席现在在哪里居住.…..”,“小平同志的工作顺利吗?……“

12月底,周总理已经无法进食,只能用导管进食,非常艰难,元旦这天,医护人员望着病床的周总理,胡须满脸,便请求周总理:

“总理,是不是请北京饭店的朱师傅来给您理个发”?

总理嘴唇微微一动,小声的说道:“不,不要了,老朱给我理发20年,他看到我这个样子会难过的”

在此期间,周总理一共接受了大大小小13次手术,算下来平均每40天就要上一次手术台,身心都承受着常人无法承受的痛苦和压力。

1976年1月5日至7日,周总理基本处于弥留之际,他多数时间处于昏迷,偶尔张开双眼却也无法说话,卫士们也停止为周总理读报纸和文件。

1月7日,病房里很安静,除了日常维持总理生命的检查没有其他大事情,当医生把营养液输入他的胃管里面,旁边的卫士静静的守护在身边,他们的泪顺着脸颊慢慢滑落,病房很清洁,周围是那么安静,是住院以来前所未有的安静。

晚上十一点,总理睁开眼睛,他凝视着,竭力让自己的眼睛睁开,周围的医护人员都俯身去聆听和注视着总理,总理的眼里这时闪烁出一丝光芒,这是他最后一次睁开眼睛。他四周张望,像是在盼望什么。

吴阶平问周总理:“总理是不是要找邓大姐,她刚刚回去”

总理摇摇头,只是一直在盯着周围,或许总理是想多看看这个世界吧。

盯了一会儿,总理突然气若游丝的对吴阶平说道:“我一个人,你们要顾全局,还是去照顾一下别的同志吧,那里更需要你们”

说罢,总理又一次陷入昏迷,这句话却成了他最后说出的话。

邓颖超在此之前不顾自己的身体,一直陪伴在周总理的身旁,自己的身体也开始渐渐地吃不消,常常头晕眼花,8日清晨,邓颖超在医生的建议下决定先回西花厅休息一下,下午再来探望,谁知这一去就是天人永隔。

1月8日早晨,卫士们来做交接,总理仍然在昏睡。

总理身边的贴身卫士对交接卫士说道:“唉,他这一生睡得实在是太少,太少了,尤其是近十年,天下大乱,更是一天只睡三个钟头,什么叫全心全意,什么叫呕心沥血,什么叫不知疲倦,什么叫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在总理身边一站,你就全明白了”

说罢,楼道里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医疗组全体人员集中于病房,是总理的紧急抢救开始了,屏风撤掉,医生全力抢救,最后无奈摇头,总理的脉搏越来越弱。

张医生摸着总理脉搏呼喊着:“总理,总理”,周总理在听到呼喊声微微张开双眼,张医生说道:“总理,让谢主任给您插管吧“,总理这时连点头的力气也没有了,只是眨了一下眼睛表示默许。

当北京医院麻醉科主任谢荣开始插管时候,心电图开始慢慢地变成一条直线,脉搏也越来越弱,总理的脸色铁青,身体也逐渐开始僵硬,呼吸也慢慢地停止了。

周总理永远的闭上了眼睛,但是抢救还在继续,即使心电图已经变成直线,但抢救仍然持续了十多分钟。

吴阶平看了一眼手表,对着旁边的医护人员说:“抢救可以停止了,把那些东西心电图,引流管,电极板等都撤掉把,用新床单将总理覆盖起来。”

1976年1月8日上午九点五十七分,周总理抢救无效去世,享年78岁,整个病房哭声一片……

紧接着,邓颖超来了,邓颖超在工作人员搀扶下颤颤巍巍来到了病房,她满面泪痕,边走边哭,她看到眼前一切都变了样,她所熟悉的屏风,床头柜都撤走了,其它的医疗仪器都被放到了一边,房间一片抽泣声,周总理穿着蓝白条纹的病号服,神态安详闭着眼睛。

邓颖超极力呼喊:“恩来啊,我的挚爱,此次分别,我去何处寻你?”,她知道她再也见不到与她朝夕相处的总理了,他们就这样永别了!

毛主席得知噩耗,双泪直流

1月8日,毛主席几乎一夜未合眼,此时,毛主席正在侧身躺着看一本《鲁迅选集》,在周总理住院期间,毛主席的身体状况也是令人堪忧,毛主席讲话已经含糊不清,两个人同时处于病重之中,他们养病的地方相距不远,一个在北海旁的305医院,一个在中南海旁的游泳池。

周总理逝世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中央警卫团团长张耀祠的耳朵里,随后他马上来到主席卧室外,将这一噩耗告诉毛主席的护士小于,并要求她找个机会告诉毛主席。

小于极力克制自己情绪,随后她拿起笔,在一张白纸上写下这个噩耗,然后将纸放到了毛主席卧室外的一张条桌上面,按照规定,小于不能直接进入毛主席的卧室,这时,值班护士小孟(孟锦云),听到外面有声响,她知道肯定有人送东西来了。

她快步走出来,一眼便看到条桌上的白纸,小孟将纸拿起来看,她立刻就呆住了,瞬间泣不成声。

虽然小孟早已经知道周总理最近病重的消息,但她仍然不相信敬爱的总理就这么离他们而去。小孟将纸装进自己口袋,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走进毛主席的房间。

她先是仔细观察毛主席的状况,然后悄悄坐到主席旁边拿着一本书看了起来,毛主席也并没有发现异样,随后十五点左右,毛主席午睡醒来,精神状态还不错,他依旧斜靠在床上,等待小孟给他读文件,她观察了一番,便拿起这张写着周总理去世的讣告缓缓读了起来

“中国人民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周恩来,因患癌症,抢救无效,于1976年1月8日上午9时57分在北京逝世”

毛主席听后,双目轻轻闭上,过了一会儿只见他的泪水从眼角轻轻划过,一直流到了脸颊,小孟也任凭自己的泪水流淌,哽咽的说不出话来。许久过后,主席长叹一声:“恩来啊,你还是走了啊”

主席的眼泪瞬间又打湿了衣襟。

中央考虑到毛主席病重,便没有安排他参加周总理的追悼会,14日下午,工作人员给毛主席念周总理追悼大会悼词稿,听悼词时,毛主席再也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双目直流,失声痛哭,毛主席这样的哭泣,是极其罕见的,作为主席生活秘书张玉凤忍不住问毛主席:

“主席,您去参加总理的追悼会吗”

毛主席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一边拍着自己的大腿,痛苦吃力的说道:“我也走不动了啊”

毛主席这时已经耄耋之年,身体状况也很差,主席的双脚肿的厉害,甚至连鞋子都穿不进去,他不愿意让人们看到自己坐在轮椅上下不来的样子。良久,毛主席拿起了铅笔,在送审报告写有主席二字的地方端正的画了一个圆圈。此后,毛主席情绪一直很低沉,不愿与外界交流,护士和警卫员都知道总理和主席乃是生死之交,是挚友,是伯乐,是最亲密的同事,总理逝世,毛主席怎会不伤心,但是无人能替代毛主席的伤心,他们只能默默地陪伴在主席身边。

15日,周总理的追悼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总理生前留下遗愿:“骨灰不保留,死后撒向祖国的大海”,中央也遵循了他的遗愿,此时录音机里传出邓小平的声音:

“1976年1月8日9时57分,周恩来同志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毛主席又一次声泪俱下,主席未能参加追悼会,他托人给总理送了一个花圈,用这种方式同陪伴了半个世纪的战友告别,此时的毛主席是多么孤单和痛心,这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痛….

后来小孟回忆道:”从未见毛主席如此失态过”

周总理和邓颖超一生无儿无女,但是总理追悼会却是有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场面,1月北京的冬天,寒风刺骨,却依然阻挡不了人们悼念周总理的心情,大家都泪流满面默默站立着等待为总理送行。

“再见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

“再见了,人民的好总理“

在周总理逝世后的日子里,主席的身体也每况愈下,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差,他久久不能释怀,无法走出周总理逝世的噩耗当中,他更多时间只是静静地躺在沙发上,或许他是在回忆与周总理共同走过的岁月….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因病逝世,毛主席和周总理两位伟人携手一起走过半个多世纪,一心为国为民,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海棠依旧春风,绵绵无限深情,永远与世长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猖狂!我防长表态后,赖清德再向大陆喊话

猖狂!我防长表态后,赖清德再向大陆喊话

华人星光
2024-06-07 13:27:16
国米1.6亿双星同陷难题 世界第三有价无市 铁汉硬杠全世界

国米1.6亿双星同陷难题 世界第三有价无市 铁汉硬杠全世界

国际足球冷雪
2024-06-08 09:52:22
越南反腐“刹不住车”,问题越来越严重

越南反腐“刹不住车”,问题越来越严重

一枚小吏
2024-06-07 14:58:20
建设银行取钱遭拒,并被擅查流水,男子怒而报警!行长出面道歉

建设银行取钱遭拒,并被擅查流水,男子怒而报警!行长出面道歉

法制社会报
2024-06-07 11:21:58
汪小菲之所以能很快下决心娶马筱梅,是因为小梅的父母也很会来事

汪小菲之所以能很快下决心娶马筱梅,是因为小梅的父母也很会来事

鱼真香综艺
2024-06-08 04:19:32
陈舒音:7岁读初中9岁读高中,12岁620分考浙大,现状如何?

陈舒音:7岁读初中9岁读高中,12岁620分考浙大,现状如何?

红色东方999
2024-05-24 19:22:08
状态低迷,心气全无!格拉利什落选欧洲杯,其实一点都不冤?

状态低迷,心气全无!格拉利什落选欧洲杯,其实一点都不冤?

先锋生活大队长
2024-06-08 11:46:05
62岁张学友二度因病取消演唱会,本人发声道歉:我确诊RSV

62岁张学友二度因病取消演唱会,本人发声道歉:我确诊RSV

开开森森
2024-06-07 16:07:36
34岁鹿晗带货引争议, 脸肿成老嫂子, 网友: 撞脸65岁刘雪华, 男神没了

34岁鹿晗带货引争议, 脸肿成老嫂子, 网友: 撞脸65岁刘雪华, 男神没了

综艺贴士站
2024-06-07 00:00:57
万人痛批刘琳10年落选“白玉兰”,陈道明当年的话,终于有人信了

万人痛批刘琳10年落选“白玉兰”,陈道明当年的话,终于有人信了

温柔娱公子
2024-06-06 15:07:34
过“紧日子”的地方政府,已经把手伸进老百姓的口袋里去了

过“紧日子”的地方政府,已经把手伸进老百姓的口袋里去了

浮事记
2024-06-03 11:48:21
张景胤28分!中国男排七年来首次战胜澳大利亚,将争夺亚挑杯第5

张景胤28分!中国男排七年来首次战胜澳大利亚,将争夺亚挑杯第5

排球大视界
2024-06-08 10:56:42
中国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原行长俞龙被开除党籍

中国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原行长俞龙被开除党籍

新京报
2024-06-07 16:08:17
洛梁市长参观牡丹花展,竟被五名交警围攻,全市震惊

洛梁市长参观牡丹花展,竟被五名交警围攻,全市震惊

真实故事汇
2024-01-29 13:41:11
网传北京某大公司发降薪通知,总监级以上降薪15%,以下降薪10%…

网传北京某大公司发降薪通知,总监级以上降薪15%,以下降薪10%…

火山诗话
2024-06-07 08:38:06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率队来沪开展社会保险法执法检查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率队来沪开展社会保险法执法检查

上观新闻
2024-06-07 20:58:16
跨市履新:江西鹰潭原副市长余红艳调任南昌市副市长

跨市履新:江西鹰潭原副市长余红艳调任南昌市副市长

澎湃新闻
2024-06-07 20:24:28
最伟大的科学家,一生证明“神”的存在?留下神秘手稿,有何发现

最伟大的科学家,一生证明“神”的存在?留下神秘手稿,有何发现

光头哥的头
2024-01-17 17:47:07
武汉挂牌21宗地块:14宗宅地起始总价97.47亿元

武汉挂牌21宗地块:14宗宅地起始总价97.47亿元

澎湃新闻
2024-06-08 10:18:40
决赛敲定:阿尔卡拉斯逆转赛后发言淡定,2号种子出局,决战劲敌

决赛敲定:阿尔卡拉斯逆转赛后发言淡定,2号种子出局,决战劲敌

体育插班生
2024-06-08 06:57:38
2024-06-08 13:04:49
历史典录
历史典录
中国历史犹如一窖烈酒
685文章数 596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多个城市二手房下限跌破1000元每平 有保姆拥有2套房

头条要闻

多个城市二手房下限跌破1000元每平 有保姆拥有2套房

体育要闻

她拯救了WNBA,却为何被疯狂针对?

娱乐要闻

汤唯抵达巴黎将担任奥运火炬手

财经要闻

重磅详解:为什么美国经济还没有衰退?

科技要闻

今年数学到底有多难?大模型:我也不太会

汽车要闻

上汽大通大家9售26.99万起 综合续航1300km+

态度原创

房产
亲子
健康
旅游
军事航空

房产要闻

顶流地段+顶级户型!香港半山豪宅,已成为高净值人群的资产压舱石!

亲子要闻

青少年听力健康危机,娱乐性噪音成元凶,家长如何应对?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旅游要闻

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推出“粽子”盛宴

军事要闻

胡塞武装逮捕多名联合国工作人员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