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下的花环》是大陆战争电影的巅峰之作,迄今为止,无人能超越。
影片中,高干子弟赵蒙生千方百计想要逃离,但也有雷军长唯一的儿子“小北京”在前线奋勇作战,最终在战斗中牺牲,令人扼腕叹息。
剧中人物雷军长父子并非杜撰,而是真实存在,是有原型的。
张志信师长(右一)在前线指挥战斗。
一、时任54军160师师长张志信与独生子张力、被很多人公认就是《高山下的花环》中的电影中的雷军长父子的原型。
张力当时年仅21岁,是第160师478团9连的一名班长,原本远离战场。他找到478团的团长李治昌,坚决要求调到深入前线的特务连。
李治昌把此事汇报给张志信,张师长犹豫了。
身为父亲,他当然希望这个唯一的儿子能够留在后方,但身为军人,他内心里很期望看到儿子驰骋疆场,杀敌立功。
张志信的爱人成翠双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强烈反对儿子上前线。
张志信严肃地问儿子:你知道上前线意味着什么吗?
张力说:我当然知道。我是一名军人,保家卫国就是我的责任。
张志信最终拍板:“好小子,不愧是我的儿子,上去好好干,别给我丢脸!”
张力随后被调到前线的尖刀连、160师主攻团特务连侦察排,担任副班长。他的战友们都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那个年代的侦察兵,就是现在的特种兵,冲在最前面、风险最大、伤亡几率最高,是最危险的。张力的母亲知道此事之后,又气又急,却无可奈何。
1979年2月23日下午,第160师接到军部命令,向高平方向前进。
2月27日上午,张力所在的侦察排穿插到267高地时,遭到潜伏敌人的火力射击。一颗子弹射中了张力,从肩膀贯穿到后腰,鲜血喷涌而出。
当时他们深入敌后,战友根本来不及将张力送到后方救治。上午11时45分,张力负伤大约一个小时后,因失血过多,不幸壮烈牺牲。
弥留之际,张力说出了自己的身份,希望战友们给自己的军长父亲带句话,告诉父亲,他的儿子没有给他丢脸。他说:“请转告爸爸,我没有给他丢脸,让他不要悲伤,一定要照顾好妈妈…...”
下午3时,第160师师部参谋接到前方478团的一封加急电报:“张力牺牲。”
张志信得知独子血洒疆场的消息,在原地愣了3分钟,然后继续指挥战斗。
旁边的人不无担忧。张志信说道:“有战争就会有牺牲。抗美援朝时,我们老四连,一天之内就牺牲了4个排长,他们也是为人父子。张力为国牺牲,死得其所。”
1979年4月28日,第160师返回河南驻地。张力的母亲成翠双还不知道儿子牺牲的消息,正在家忙碌。
张力在上前线前,说了三个愿望:“等我打完仗回来,一定要吃饺子、吃烧鸡、戴手表。”成翠双早就买好一块上海牌手表和烧鸡,包好了饺子,满心欢喜地等着父子俩回来。
可一直等到晚上,张志信才回到家中,后面还跟着跟着54军军长韩怀智等人。
成翠双不是普通家庭妇女,她经历过战争洗礼,当时一看众人凝重的神情,立刻猜到了答案,当时就哭得昏了过去。
这位坚强的母亲,清醒后说了一句话:“我不后悔让张力上战场,只恨我没在他走之前满足他的三个愿望。”
2013年2月,张志信师长在烟台逝世。2020 年,已经87岁高龄的成翠双老人,还要去广西靖西烈士陵园祭奠唯一的儿子。
山河悲恸,天地动容。江山如画,寸土寸血,英雄千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