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数据说话:核酸检测准确率太低 最终只能静默

0
分享至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

任易(id:HiRenyi)

作者 | 任易

文中内容不代表东亚财评观点和立场

最近广州、北京、郑州、石家庄等城市的阳性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病例快速增长,北京和广州已经达到了一天几千例的程度;某四字省会甚至封控了100多天,同样没有清零,背后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作为搞数据的IT狗,我提一个最严重的问题:目前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准确率太低,阳性检出率最低只有39%,阴性误检率最高35%,这简直堪称脏数据,这还怎么实现动态清零?

数据来源是2022年10月10日,《预防医学情报杂志》发表的《冯玉亮,杨慧萍,黄忠平,徐朝花,张磊,黄伟峰,刘丽,马小珍.新标准 下 17 种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性能比对研究[1]》。

文章作者选取了2021-08/2022-03 入境的46份新冠疑似病例鼻拭子样本,用精密仪器测量了病毒载量,用17种已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盒进行准确性分析。

在46份样本中,23份是阳性样本,其中ORF基因检测值为118~257 200 copies/ml;N 基 因 检 测 值 为 414~ 559 400 copies/ml。

ORF基因和N基因是用来检测新冠的标识基因,经过等温扩增之后,这两种基因片段会一次一次循环翻倍(扩增复制),浓度会变得越来越高,浓度高于试剂盒的检测阈值,就会被检出。 目前第九版规定CT<35(循环次数),也就是样本倍增不满35次就产生荧光反应,则视为核酸检测阳性。

在17个试剂盒中,有三种试剂盒是三靶标试剂,阳性检出率在56%~91% 之间。双靶标试剂阳性检出率在48%~96%之间,单靶标试剂阳性检出率在39%-96%之间。

这个准确率恶心在哪里?我们看图中的E、F、H、J、N五款试剂盒,在23个阳性样本中都漏掉了10个以上的样本!最坑的就是N品牌试剂盒,阳性漏检率达到61%!——我有一句脏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除了阳性的准确率,还有阴性的误检率。用医学术语来说,敏感性指的是在试剂盒检出的阳性样本中,属于真阳性(真感染)的概率;特异性值得是在试剂盒检出的阴性样本朱,属于真阴性(真的没感染)的概率。

上述这五款试剂盒,你说他不灵敏吧?他同样能把没感染的病例识别为阳性,也是服气。

核酸检测不准会有什么结果呢?我们假设广州疫情的全民核酸中,采用的是E、H两款阳性漏检率达到52%,超过半数的试剂盒,他们的阴性假阳率都是4%。

截至11月26日,广州常住人口1881万,其中累积新冠感染者137494例,其中无症状11.6万例,总感染率0.73%。

所以广州居民的核酸检测结果如下表,因为未感染的概率为99.27%,所以没病的张三仍然可能被检查出来阳性,有病的李四也会被检查出来阴性。

张三

感染

未感染

阳性

0.73%×48%

99.27%×4%

阴性

0.73%×52%

99.27%×96%

我们用第一次检测为阳性的张三计算一下概率,考虑没感染的同学也会有一大批人被识别为阳性,所以张三是真阳性患者的概率为P=(0.73×48)/(0.73×48+99.27×4)=8.1%

只有8.1%,所以第一轮核酸检查是必然不准的;那么第二次呢?上一批核酸阳性的居民中,仍然有91.9%的人是假阳性。

复杂的计算用Excel来做,我给大家做了个表,可以看出,如果用E和H这种质量的试剂盒来做,要做到第五次核酸,才能准确(99.35%)地确定张三是不是阳性。

按照现在的新冠传播速度,一天可以传染10个人;如果采用精准防控的方式,在四天之后,用92%的概率认定张三为阳性病例的话,那张三可以传播上千人,那还防控个P呢?

我们再计算一下漏检率,也就是一个真实感染的李四,他连续参与五次核酸检测,次次漏网的概率是0.06%。

这个0.06%的数字有多可怕呢?广州目前有1881万人,扣去13.7万筛查出来的阳性,还有1857.2万阴性居民,五次筛查之后,还有万分之六的感染者趴在人群中,这数量是多少呢?

漏网之鱼=1857.2×10000×0.0006=11813人

这下大家明白,为什么上海疫情搞了3个多月,四字省会封控了100多天,然后仍然无法动态清零了吧?

如果用的是这种准确度的试剂盒,某市连续一周搞了五次大筛,最后还会有1万多感染者流落在防控体系之外,他们可是会传染社区工作人员、快递小哥、家属,也会在全民核酸的时候传染同一小区的居民。

这种准确程度下,疫情自然没完没了;最后任何尝试精准防控的城市,都只能咬牙静默封控,熬到疫情过去,因为动态清零从数学上就不可行。

那什么情况下动态清零是可行的呢?如果全部使用靠谱的三靶标试剂盒,漏检率35%,假阳率0.1%,那么在第三次广州全民核酸的时候,真阳性识别率就达到99.7%了,漏网之毒在第六次核酸检测中也基本上全都能找出来了。

我们刚刚分析的还只是试剂盒的准确率,核酸检查是一个漫长的环节,包括采样、转运、核收、检测、结果判读和报告,每个环节都会有误差的!

《核酸检测“假阳性”是如何发生的?专家提示这几大可能[2]》

比如,按照检测要求,要用咽拭子在舌根处刮擦3-5次才能取样;这种操作差不多要一小时采样80人;但是现在呢?有几个核酸点能够严格按照采样规范取样?是不是都是在舌头上划拉两下?然后一小时能采样200人,误差又引入了。

还有最新的消息,11月27日,兰州通报了一个消息,诺丁山3号院的核酸采样人员白某某(医院检验士)的核酸为阳性。这个姑娘作为采样人员,竟然没做24小时核酸。《#兰州通报核酸采样人员阳性[3]》

我还听说有的核酸检测机构,已经用了十混一,但是到检测的时候,又再次把十个采样管中的样本混合了,做到了100混1,这成本当然下来了,但是准确率再次打折了吧。

有的核酸检测机构因为连轴转,有可能整个环境都被气溶胶污染了,这样检测出来的结果就更加失真了。

还有可能在核酸检测的时候,用于对标的阳性质控品很容易被污染(对照组),如果对照组被污染了,那所有的检测结果数据都是脏数据了。

比如,八连管是核酸检测试剂的必备耗材,如果八连管质量不好,比如封盖没封紧或者受热性不好,在加热过程中出现融化、体积变化、漏盖等情况,也会影响样本的荧光度,然后准确度又下滑了。

如果广州用了准确性不高的合法试剂盒,加上采样的不规范,运输的不靠谱,某些核酸检测机构的李鬼操作,如果核酸检测的漏检率达到52%(上表中最高),假阳性率达到35%(上表中最高),会是什么结果?

哪怕新冠病毒突然失去传染力,也需要40次核酸大筛,才能达到99.94%的真阳性识别率;48次核酸大筛才能达到近乎100%的真阳性识别率。

这也差不多就是上海封控期间,上海同胞做的核酸次数了。《核酸检测准确率有多高?高频次核酸检测必要性是什么?专家解读→[4]》

如果核酸检测不能达到三天三检识别出所有真阳性病例的准确度,如果转运的速度赶不上传播的速度,想靠核酸大筛精准防控,就是建立在脏数据基础上的理想化模型,全域严格静默必然是不可避免的最后一招。

IT狗的很多方案都可以用于动态清零的,目前相对可行的方案,应该是在核酸检测时采样两次,分别送到不同的检验机构,用不同的试剂盒和仪器进行检测,靠主备冗余机制,达到降低误差的效果。

比如未来还可以搞核酸检测三副本,用三个机构分别检验同一个人的三份样本,大幅提高准确率。

又比如可以用快速抗原检测再过滤一轮,这个上海也玩过了,但这个痛点是总有一小撮人担心被隔离,没有用好抗原检测,结果又变成了脏数据。但这个风险可以用AI人脸识别+行为监测去克服。

还可以搞个沙盒,也就是二十条里所说的「免隔离闭环管理区」,区内是阳性病例工作生活的阳界,可以自由活动,区外是无感染的人界,这样也能提高隔离人士的生活质量。

但在这之前,如果不能从质控层面上,整体提升核酸检测试剂盒的准确性(提高敏感性),降低核酸检测试剂盒的假阳性率(提高特异性);

如果不能把不准确的核酸检测试剂盒强行退市,如果各城市还要用上表中E、F、H、J、N这五款合法的低准确率试剂盒,面对传染性极强的奥密克戎,十混一全民核酸这个抗疫武器,已经基本失灵了。

核酸检测可不是精准射击,一管一个真阳性的;高等数学和概率论这两门课,各地疾控部门还是要好好学啊。

参考资料

[1]冯玉亮,杨慧萍,黄忠平,徐朝花,张磊,黄伟峰,刘丽,马小珍.新标准 下 17 种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性能比对研究[J/OL]: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51.1276.r.20221008.1625.003.html

[2]核酸检测“假阳性”是如何发生的?专家提示这几大可能: https://www.yicai.com/news/101409919.html

[3]#兰州通报核酸采样人员阳性: https://weibo.com/1887344341/MgY1r5tb1?refer_flag=1001030103_

[4]核酸检测准确率有多高?高频次核酸检测必要性是什么?专家解读→: http://m.fznews.com.cn/gngj/20220425/R2y7Y1nMi5.shtml

作者任易,清华理工男,IT人,擅长利用深度搜索和大数据还原事件真相。写作20年,文章经得起时间检验;《唐山打人者累累案底》一文2022年度全国单篇文章阅读量第一名;22.06.11全国公号日榜第一名。

东亚财评聚焦国内外热门财经话题,品评有价值的商业人物和讯息。我们的宗旨,是让大家在这里,读懂东亚,理解中国,拥抱世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白天是教授,晚上是禽兽,山东某高校教授出轨女助理引争议

白天是教授,晚上是禽兽,山东某高校教授出轨女助理引争议

洞见青年
2025-11-14 16:22:23
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曾琦丈夫沉默到底,双输的局面,细节曝光!

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曾琦丈夫沉默到底,双输的局面,细节曝光!

你食不食油饼
2025-11-11 08:50:08
果然不出大陆所料,郑丽文与美方代表会面,美国表态让赖清德死心

果然不出大陆所料,郑丽文与美方代表会面,美国表态让赖清德死心

男女那点事儿儿
2025-11-14 15:37:25
刘诗雯:我的全运会之旅挺完美的,感谢我的搭档林高远

刘诗雯:我的全运会之旅挺完美的,感谢我的搭档林高远

懂球帝
2025-11-15 00:58:51
英媒采访陈志合伙人和举报人:陈志曾亲口透露其净资产近人民币4300亿元

英媒采访陈志合伙人和举报人:陈志曾亲口透露其净资产近人民币4300亿元

霹雳炮
2025-11-13 22:34:10
昆明市委书记刘洪建,任云南省委副书记

昆明市委书记刘洪建,任云南省委副书记

观察者网
2025-11-14 18:33:02
人到晚年,这3种晚辈别给压岁钱!不是小气,是自己的清醒

人到晚年,这3种晚辈别给压岁钱!不是小气,是自己的清醒

雪雪呀
2025-11-14 10:49:16
实锤恋情?训练时,谁注意王楚钦对莎莎称呼改变,蒯曼反应意外

实锤恋情?训练时,谁注意王楚钦对莎莎称呼改变,蒯曼反应意外

体育有点水
2025-10-20 15:40:21
中国首次提“侵略”2字,高市早苗甩出妙计:把日本的帮手全找来

中国首次提“侵略”2字,高市早苗甩出妙计:把日本的帮手全找来

潮鹿逐梦
2025-11-14 09:37:23
仅剩2000多万人?比乌克兰投降更可怕的事情是,再打可能亡国了

仅剩2000多万人?比乌克兰投降更可怕的事情是,再打可能亡国了

历史求知所
2025-11-11 07:05:03
毛主席的机要秘书谢静宜,她被开除党籍后说:我永远是党的女儿

毛主席的机要秘书谢静宜,她被开除党籍后说:我永远是党的女儿

大运河时空
2025-11-14 15:20:03
法媒称,中国官媒竟然以破口大骂的方式赤膊上阵

法媒称,中国官媒竟然以破口大骂的方式赤膊上阵

忠于法纪
2025-11-14 09:23:36
海哈金喜也没想到,李亚鹏留给她的3岁女儿,竟成她唯一依靠

海哈金喜也没想到,李亚鹏留给她的3岁女儿,竟成她唯一依靠

梁瞠侃世界
2025-11-15 04:40:35
54岁王学兵罕见露面,头发眉毛胡子都花白了,胖了不少,沧桑油腻

54岁王学兵罕见露面,头发眉毛胡子都花白了,胖了不少,沧桑油腻

心静物娱
2025-11-14 11:31:54
欧美彻底傻眼!中国北重耗时三年,成功攻克世界难题“360工程”!

欧美彻底傻眼!中国北重耗时三年,成功攻克世界难题“360工程”!

闻识
2025-11-14 12:05:58
男子哈工大毕业被裁后续:创业3月才开单,到手5万,计划老家买房

男子哈工大毕业被裁后续:创业3月才开单,到手5万,计划老家买房

八斗小先生
2025-11-14 15:51:02
苹果1299元起的iPhone Pocket多款开售即告罄,因长得酷似袜子,被调侃为“针织长筒袜”

苹果1299元起的iPhone Pocket多款开售即告罄,因长得酷似袜子,被调侃为“针织长筒袜”

极目新闻
2025-11-14 22:58:26
重磅!“未来之城”青岛城市副中心规划终于出炉

重磅!“未来之城”青岛城市副中心规划终于出炉

冬天来旅游
2025-11-14 14:52:24
河南登封特大凶杀案全过程曝光:凶手怒喊:动我可以,动我妈不行

河南登封特大凶杀案全过程曝光:凶手怒喊:动我可以,动我妈不行

谈史论天地
2025-10-17 18:39:50
又一则励志新闻翻车了!

又一则励志新闻翻车了!

清书先生
2025-10-21 15:51:40
2025-11-15 06:27:00
东亚财评V incentive-icons
东亚财评V
读懂东亚理解中国,拥抱世界
2807文章数 1415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教育
旅游
房产
亲子
数码

教育要闻

为什么说留英真正的红利被严重低估了?

旅游要闻

避开人潮!5 个零商业化冷门地,藏着中国最本真的诗和远方

房产要闻

共话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新思维与新机遇|蓝湾财富论坛精华

亲子要闻

细思极恐!全球1.14亿孩子患高血压,3大原因你娃可能都有!

数码要闻

小米发布Xiaomi Miloco,探索大模型驱动全屋智能生活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