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山东一名女士逛博物馆,发现自家的铜碗,是其中一件文物的盖子

0
分享至

1959年,山东青岛,张秀琳在山东省博物馆遇到了一件怪事,她发现博物馆有一件叫颂簋(guǐ)的文物,跟她家用来盛放小米的铜碗好像是一套的,回到家后,张秀琳拿着碗越看越心惊,她敢肯定,自己的碗绝对是颂簋的盖子。
01.博物馆的文物和自家的碗是一套的?

张秀琳有点懵,她连忙喊来丈夫老丁,将自己的发现告诉了丈夫。

“哪有那么凑巧的事!”老丁听完后乐了:“这个铜碗虽然是家传的,但怎么看也不跟文物沾边。”

张秀琳急了,她指着碗里的字说:“我敢保证,上面的字一模一样。还有,你翻过来,像不像盖子?”

老丁一听,不禁迟疑起来。他接过铜碗仔细瞧了瞧,这才发现,这件自己从未正眼瞧过的碗上面刻满了精美的花纹,翻过来一看,铜碗确实像极了盖子

夫妻俩面面相觑,一时间,连空气都安静了,只有“扑通扑通”的心跳声在敲着紧张的节奏。

沉默良久,老丁终于开口了:“你说怎么办?”

张秀琳深呼了一口气,反问道:“要不,送给专家看看?”

老丁再次沉默了,内心却早已翻江倒海。此时,摆在他面前有两种选择,一是隐瞒不报,悄悄拿去鉴定,若是文物,定然卖出高价;二是拿去给专家看看,若是文物,消息传开后,恐怕就不能随意买卖。

最终,在妻子期许的眼神中,老丁用理智战胜了欲望,重重地点了点头。

张秀琳见状,顿时喜笑颜开。接着,她去房间找来一块布,将“铜碗”包裹好,高高兴兴地带着铜碗前往博物馆。

02.专家惊呼:我们苦寻多年的簋盖,居然在您手上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接过“铜碗”,刚打量了一会儿,瞬时脸色大变,接着,他留下一句“我去请专家”,便头也不回地跑去办公室。

专家匆匆赶来,顾不上打招呼,便拿起“铜碗”仔细研究起来。很快,专家惊喜地发现,这件铜器上的一百五十二字铭文和颂簋上的铭文一模一样,此外,铜器上的纹饰和颂簋的纹饰也相差无几,顿时惊呼道:“我们苦寻多年的簋盖,居然在您手上!”

原来,1954年,颂簋入藏山东省博物馆时,专家发现这件珍贵的西周文物缺失一个盖子,为此,博物馆苦寻多年,仍一无所获,万万没想到,簋盖会以这种方式,重回博物馆

此时,张秀琳夫妇也听明白了,原来,他们家的铜碗,真的是那件颂簋的盖子!

而后,专家向张秀琳夫妇传达了这件文物的重要性,且告诉他们,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理应将其上交。

张秀琳正有此意,与丈夫沟通后,两人深明大义,欣然将这件簋盖捐献给了博物馆,自此,盖身合二为一,颂簋得以圆满。

03.颂簋的来历

完整的颂簋通高30.1厘米,口径24.2厘米,重13.2千克,隆盖,上有圆圈把手,中间有盘龙纹饰,极为少见,在已出土同类型的簋中,唯有河南博物院藏的6个虢季列簋中最中心一个簋有这个纹饰。簋盖倒扣就像一个铜碗,这也是张秀琳一直拿它当成碗的原因。

簋身圆腹圈足,簋身上半部分装饰着一圈窃曲纹,所谓窃曲纹是指把龙纹或者是凤鸟纹压缩成一个独立的单元,然后复制一圈,这种重复叫做二方连续。腹部两侧有一对兽首耳,中间饰横条脊纹,足圈装饰一圈垂鳞纹。

整体看起来,这件颂簋形制庄重,造型精美,身姿优雅,体现了古人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

那么,这件铜簋为何叫“颂簋”呢?

簋是古代中国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一般与鼎搭配使用,其种类和数量的多寡直接代表了贵族等级的高低,比如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这件簋之所以称之为颂盖,其原因就在铭文上。

颂簋的盖、身皆篆刻十五行一百五十二字铭文,其大意是:周王三年五月甲戌,周王任命“颂”掌管成周洛阳的仓库等职务,赐其礼服、围腰、玉璜和马具等物品。颂接受命册,退出中廷,然后再回返,向周王献玉璋表示感谢。事后,颂把这“长脸”的一幕用文字记录下来,刻在了这件铜簋上,希望这件铜簋能永世流传,后世子孙铭记和珍爱祖先的功德和荣耀。正因这件铜簋是颂所铸,专家便将其命名为颂簋。

04.结语

为何这件颂簋会盖身分离呢?

其实,颂簋出土时是完整的。早在清朝时期,完整的颂簋就在陕西出土了,后来被著名金石学家刘喜海购入,几经转手,又被富家翁丁树桢收藏起来。丁树桢是清朝著名的金石大家,自然知道颂簋的价值,一直好生保管。遗憾的是,丁家没落后,弟兄在分家产时,这件颂簋的盖、身也分割了。20世纪40年代,胶东古物管理委员会黄县文管分会收集到了簋身,后转入山东省博物馆。

簋盖呢?自然还在丁家后人手上。这个丁家后人不是别人,正是张秀琳的老公老丁!直到1959年,张秀琳参观山东省博物馆,这才有了文中开头那一幕。

时至今日,传世的颂簋一共有六件,但山东博物馆的这件颂簋,是国内唯一一套盖身完整的颂簋。而这一切,多亏了张秀琳夫妇。他们大公无私,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尚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敬佩!现如今,这件珍贵的颂簋珍藏在山东省博物馆,是该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网约配送员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如何正确看待?

网约配送员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如何正确看待?

一见财经
2024-06-13 15:23:57
乔尔杰维奇卸任后正式发声:感谢篮协+姚明 祝福中国男篮和球员

乔尔杰维奇卸任后正式发声:感谢篮协+姚明 祝福中国男篮和球员

醉卧浮生
2024-06-13 20:40:36
准备迎接世界大战,200多发“真主之怒”飞向以色列,以军乱了

准备迎接世界大战,200多发“真主之怒”飞向以色列,以军乱了

硬核Deeper
2024-06-13 10:40:12
世预赛18强分档出炉,中国毫无意外,避开死亡之组,可晋级世界杯

世预赛18强分档出炉,中国毫无意外,避开死亡之组,可晋级世界杯

刺头体育
2024-06-13 19:49:18
曝豆得儿曾为王思聪打过胎,看到黄一鸣爆料后破防,本人发文怒斥

曝豆得儿曾为王思聪打过胎,看到黄一鸣爆料后破防,本人发文怒斥

拾娱先生
2024-06-13 15:04:40
大衣哥朱之文儿媳闹离婚,原因曝光:2个人的床,怎么能睡6个人!

大衣哥朱之文儿媳闹离婚,原因曝光:2个人的床,怎么能睡6个人!

夜听訫语
2021-12-10 21:51:46
瓦屋山女游客被落石砸中身亡!知情人曝其身份,父亲还不知晓噩耗

瓦屋山女游客被落石砸中身亡!知情人曝其身份,父亲还不知晓噩耗

六毛朵朵
2024-06-13 13:27:49
SpaceX推迟猎鹰9号火箭发射

SpaceX推迟猎鹰9号火箭发射

界面新闻
2024-06-13 07:04:38
中国发出警告:90天内不支付358亿赔偿金,18艘军舰就别想要了

中国发出警告:90天内不支付358亿赔偿金,18艘军舰就别想要了

星辰故事屋
2024-06-09 17:09:59
干旱这么严重,却不上热搜的原因,恐怕并不仅仅是没人提而已

干旱这么严重,却不上热搜的原因,恐怕并不仅仅是没人提而已

走读新生
2024-06-12 18:22:43
后续!女孩瓦屋山飞石砸亡:身份被曝光,家境太凄惨,目击者发声

后续!女孩瓦屋山飞石砸亡:身份被曝光,家境太凄惨,目击者发声

影像温度
2024-06-13 17:26:28
怪不得哈尔科夫俄军偃旗息鼓了,原来乌军采取了这么一个动作

怪不得哈尔科夫俄军偃旗息鼓了,原来乌军采取了这么一个动作

听风听你
2024-06-13 11:16:52
喜讯!荷兰女排输球 中国女排锁定巴黎奥运会资格

喜讯!荷兰女排输球 中国女排锁定巴黎奥运会资格

新民晚报
2024-06-13 17:11:19
华春莹发布外国人游中国视频,向世界呼吁:“眼见为实,欢迎来中国!”

华春莹发布外国人游中国视频,向世界呼吁:“眼见为实,欢迎来中国!”

环球网资讯
2024-06-13 17:28:31
布局“长远”? 美国把欧洲往火坑里推

布局“长远”? 美国把欧洲往火坑里推

环球网资讯
2024-06-13 21:00:28
太狂!韩媒前瞻世预赛抽签,列上签和下签,放话:碰中国队=必胜

太狂!韩媒前瞻世预赛抽签,列上签和下签,放话:碰中国队=必胜

足球慢镜头
2024-06-13 16:38:26
养老金调整通知6月13日公布,企退人员涨幅或达3.6%?

养老金调整通知6月13日公布,企退人员涨幅或达3.6%?

小毅讲历史
2024-06-13 07:57:39
谭咏麟病愈后首次公开现身,瘦到青筋毕现感慨声线不好

谭咏麟病愈后首次公开现身,瘦到青筋毕现感慨声线不好

小萝卜天下事
2023-07-21 21:57:53
绝望!60岁华人夫妇从多伦多回中国养病, 再返回加拿大被拒入境

绝望!60岁华人夫妇从多伦多回中国养病, 再返回加拿大被拒入境

鬼谷子思维
2024-06-13 14:42:44
17岁男孩跳江轻生,母亲江边崩溃大哭,亲戚发声,不是高考原因

17岁男孩跳江轻生,母亲江边崩溃大哭,亲戚发声,不是高考原因

180°视角
2024-06-13 16:16:24
2024-06-14 03:26:44
言过于诚
言过于诚
写文史、写社会、写写八卦趣事
107文章数 19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头条要闻

上海楼市新政后有业主熬夜卖房:比之前最低价高360万

头条要闻

上海楼市新政后有业主熬夜卖房:比之前最低价高360万

体育要闻

乔丹最想单挑的男人走了

娱乐要闻

森林北报案,称和汪峰的感情遭受压力

财经要闻

私募大佬孙强:中国为什么缺少耐心资本

科技要闻

小红书员工仅1/5工龄满2年 32岁就不让进了

汽车要闻

升级8155芯片 新款卡罗拉锐放售12.98-18.48万

态度原创

亲子
手机
数码
本地
公开课

亲子要闻

3岁幼崽教我做事?敢放手的人先享受世界

手机要闻

鸿蒙份额超越 iOS/小爱同学接入豆包大模型

数码要闻

199元 Redmi Buds 6S明天首销:支持主动降噪 33小时续航

本地新闻

粽情一夏|海河龙舟赛,竟然成了外国人的大party!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