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又一商界精英猝死,运动是真凶吗?

0
分享至

出品|虎嗅医疗组

作者|陈广晶

题图|视觉中国

10月7日晚,华为心声社区发讣告称,公司监事会副主席丁耘先生,因突发疾病于10月7日凌晨不幸逝世,享年53岁。

来自华为心声社区

根据华为官网消息,丁耘1969年出生,在华为工作了26年,是华为重要的管理者之一,身兼监事会副主席、总干部部部长、企业BG总裁和运营商BG总裁等职务。其中,仅企业BG和运营商BG两项业务,每年就给华为贡献4000亿元左右的收入。

目前,正值华为发展的关键时期,丁耘的意外离世,是华为的一大损失,他本人过早离世也令人沉痛惋惜。

而从近年来的报道看,年富力强的创业者、企业高管、行业精英,以及看似健康、注重自我管理的年轻白领猝死的情况,几乎每年都会发生。

就在今年已经有丁耘,旷视科技首席科学家、旷视研究院院长孙剑,韩国著名艺术家、漫画家金政基等名人突然离世。此前,还有朗科智能董事长兼总经理刘显武、大特保创始人周磊、途牛副总经理李波、春雨医生CEO张锐、阿里集团原数据总监欧吉良……

导致他们英年早逝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如何避免类似的悲剧一再上演?

长跑是猝死多发地带

运动有益健康,过度运动却可能是“非定时炸弹”。

据知情人士透露称,丁耘在国庆期间曾带领员工到深圳湾天附近长跑“拉练”。天没亮就出发,一直跑了28.55千米。在此之前,这位酷爱马拉松的商业精英,几乎把所有的休息时间,都用在了高强度运动上。这也使他在外人眼中,一直是积极、健康的形象。

类似的猝死事件中,很多人都曾有健身、剧烈运动的经历。

就在今年6月中旬,“AI四小龙”之一的旷视科技发布讣告,首席科学家、旷视研究院院长孙剑突发疾病,抢救无效离世。孙剑虽有“人工智能教父”之称,但去世时只有45岁。根据报道,他酷爱运动,有夜跑习惯,发病也是夜跑结束回家后。

而他们所钟爱的长跑运动,也恰是猝死多发地带。

研究者将这种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意外死亡的情况定义为”运动性猝死“。

意大利一项调查显示,非运动员中的运动性猝死发生率为0.9/10万。在中国,长跑是运动性猝死发生率最高的运动项目。据武汉体育学院的王再聪统计,2012年到2021年间人民网曾有136篇报道与马拉松猝死有关。

德国萨尔州大学菲利普·伯姆等研究者对144个运动猝死样本(平均年龄46.8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有医院或法医机构进行临床调查并给出确切病因的66例死亡事件中,64起是由心血管问题导致的,占比达到97%。

其中心肌梗死排在第一位,共34例;另有16例死于心肌炎等心肌疾病。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张承铎等人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上也曾撰文表示,马拉松作为耐力型极限运动,会使集体代谢状态发生显著变化,包括儿茶酚胺释放增加、心率增加、冠状动脉灌注减少等。这将导致心脏标记物的增加等改变,长期规律训练的耐力运动员,其心脏结构也会发生改变。

另据Nature2020年刊发的一篇综述,35岁到65岁中年男性,在耐力项目中出现心源性猝死的比例高达40%以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造成猝死的重大风险因素,运动会刺激血管收缩、增加血管中斑块破裂的风险,这也将心肌梗死发生率提高了10倍。对于日常久坐的人,这一风险增加50倍!

这意味着,那些平时运动较少的人,突然进行高强度的运动,猝死风险比平时就有运动习惯的人,有更高的猝死风险。

人们常说的骨干、精英往往身处重要岗位,平时工作强度大,身心都处于高压状态。平时又没有太多时间锻炼身体。在休息时做一些类似马拉松、长距离“拉练”、登山越野等极限运动,除了要突击健身,更有心理上寻求放松的意味。

再加上推崇狼性文化,高强度运动被打上自律、时尚标签等因素,高强度运动简直就是为精英、高管们量身打造的。

然而,运动其实跟商业竞争一样,加倍的投入不一定有加倍的产出,超出能力的拼搏,不止赢不了,还会危害健康,甚至威胁生命。

而且在跑步的过程中,跑者也会追求PB(个人最好成绩)、配速等数据,忽略了个体的差异,增加了身体的负担。而心率作为安全阀,又常常被忽略。这些都会带来风险。

除了心源性猝死,还有脑源性猝死和其他疾病引起的猝死等,都是可能的致死原因。

运动多非真凶

多项国内外研究指出,运动量与死亡率降低之间存在曲线关系,在一定范围内,跑步能耐力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但超过一定量,心源性猝死的风险增加。

图片来自《体育科学》

不过,也有临床医生指出,剧烈运动之所以会导致猝死,前提是这个人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运动只是促使死亡事件发生,并不是直接致死原因。

前述菲利普·伯姆等人的研究也表明,运动猝死并不只是发生在极限运动中。

其研究发现,德国大多数运动猝死都发生在参与非高水平比赛或者休闲运动的中年男性身上,主要原因是心肌炎、冠心病等心脏疾病。

因此研究者认为,对35岁及以下群体进行心肌炎筛查和预防才是最重要的。

国内学者也认为,如果要参加极限运动或者剧烈运动,就需要对自身健康情况有更好的了解。

虽然看似健康,但是很多猝死者已经有病在先。

根据央广网和厦门晚报等当地媒体消息,自从2017年与医疗机构合作开展的赛前体检以来,厦门马拉松几乎每年都有跑者因心脏健康问题,被认定不适合参加比赛。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医院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即便是体检结果合格,也只能证明在静息状态下,心脏结构没有异常。并不能保证在高负荷情况下不出现意外。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动脉粥样硬化并不是一天发生的,它贯穿了人从生到死的整个过程。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主任医师杨进刚前不久在“格致论道讲坛”上介绍猝死过程时指出,动脉粥样硬化初期,血管壁内部会长出肿块,称为“粥瘤”,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堵塞血管。

有一种粥瘤“皮厚馅小”危害较小,还有一种“皮薄馅大”,很可能像火山一样喷发,瞬间形成血栓,直接将血管堵住,就造成了猝死。这种粥瘤就是“易损斑块”,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重点关注对象。

但是遗憾的是,因为粥瘤长在血管壁里面,根本无法在事前通过体检或检查提前预测,平时也没有症状。久坐、吸烟、熬夜、压力大等,都是背后成因。

此外,疲劳也是高危因素。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会使人免疫力受损,也会导致血压、血脂和血糖增高,如果再附加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等,更是进一步放大相关风险,这种情况下做剧烈运动无异于自杀。

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对极限运动保持敬畏的前提下,也大可不必因噎废食。研究认为,在了解自身健康状况的情况下,适当运动是可以预防慢性疾病、降低死亡风险的。

近期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人员在Circulation上刊发的一篇论文显示,每周从事健步走、健美操、举重等活动300到600分钟,最多可将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38%;每周花150分钟到300分钟用于慢跑、跑步、游泳等有氧运动,也可以将死亡风险降低21%到23%。

尽管科学家给出了种种概率,但每个人并不能精确知道自己属于哪一个百分之几十阵营。要在身体强健与保守安全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无论是商业精英还是普通员工,恐怕都很难单纯依靠理论和数据做出抉择。

责任编辑:黄艳艳_NB27966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两个小药丸儿,一个助硬,一个延时长,在家门口的药店就能买到

两个小药丸儿,一个助硬,一个延时长,在家门口的药店就能买到

中医陈旺医生
2025-11-14 10:43:05
不会吧,连救市之作也要下架了?

不会吧,连救市之作也要下架了?

LOGO研究所
2025-11-18 09:34:14
大批中国人依然去日本旅游,被日媒看了笑话,记者采访道出心声

大批中国人依然去日本旅游,被日媒看了笑话,记者采访道出心声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18 01:27:22
深夜突发!全线大跌!

深夜突发!全线大跌!

证券时报
2025-11-19 00:15:09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中方回应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中方回应

政知新媒体
2025-11-18 16:44:49
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未来最难的一批人是他们

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未来最难的一批人是他们

财话连篇
2025-11-17 18:41:50
阿里发布千问APP,白宫又急了

阿里发布千问APP,白宫又急了

华商韬略
2025-11-18 10:20:46
我国古代4大旷世文章,一生必背的4篇千古奇文,谁能够排在第一?

我国古代4大旷世文章,一生必背的4篇千古奇文,谁能够排在第一?

掠影后有感
2025-11-18 11:14:38
高市早苗一手炮制日本外交天崩开局:同时得罪四国,制造罕见被动局面

高市早苗一手炮制日本外交天崩开局:同时得罪四国,制造罕见被动局面

上观新闻
2025-11-18 00:28:13
突然走红,深圳也有!有人吃完直接烧到39℃进ICU!

突然走红,深圳也有!有人吃完直接烧到39℃进ICU!

深圳晚报
2025-11-18 16:25:39
大批中国人仍然去日本旅游,日媒发问时,他们的回答真扎心了

大批中国人仍然去日本旅游,日媒发问时,他们的回答真扎心了

匹夫来搞笑
2025-11-19 01:24:28
解放军开炮三天,军舰现身钓鱼岛,日方紧急降温:高市“在反思”

解放军开炮三天,军舰现身钓鱼岛,日方紧急降温:高市“在反思”

通文知史
2025-11-18 01:00:03
马云戴工牌现身蚂蚁园区

马云戴工牌现身蚂蚁园区

界面新闻
2025-11-18 19:23:05
20岁四川音乐学院王璇媛确诊癌症,长得漂亮成绩好,因起红疹确诊

20岁四川音乐学院王璇媛确诊癌症,长得漂亮成绩好,因起红疹确诊

180视角
2025-11-18 15:01:57
Anthropic CEO:最快明年,一半初级白领下岗!失业率将达10%-20%

Anthropic CEO:最快明年,一半初级白领下岗!失业率将达10%-20%

新智元
2025-11-18 20:18:54
大批中国人依然去日本旅游,日媒追问时,他们的回答太扎心了

大批中国人依然去日本旅游,日媒追问时,他们的回答太扎心了

寒士之言本尊
2025-11-18 23:53:07
森保一:我们将以成为世界第一的目标迎接世界杯的挑战

森保一:我们将以成为世界第一的目标迎接世界杯的挑战

懂球帝
2025-11-18 21:22:12
轰动西方的中国奇人,外媒称若他早生100年,美国怕是赶不上中国

轰动西方的中国奇人,外媒称若他早生100年,美国怕是赶不上中国

通文知史
2025-11-17 23:30:03
东部战区重磅发布!

东部战区重磅发布!

新京报
2025-11-18 16:23:55
外媒:特斯拉加速淘汰所有中国产零部件,转而生产美国制造的汽车

外媒:特斯拉加速淘汰所有中国产零部件,转而生产美国制造的汽车

寒士之言本尊
2025-11-17 14:37:37
2025-11-19 02:39:00
虎嗅APP incentive-icons
虎嗅APP
个性化商业资讯与观点交流平台
25297文章数 68709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头条要闻

27岁女孩家门口遇害 妈妈痛哭:墙上还有女儿血迹

头条要闻

27岁女孩家门口遇害 妈妈痛哭:墙上还有女儿血迹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谷歌CEO警告:若AI泡沫破裂,没公司能幸免

汽车要闻

硬核配置旗舰气场 岚图泰山售37.99万起

态度原创

房产
游戏
亲子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被逆天运营玩死的年度爆款fps,居然真被藤子给救活了?

亲子要闻

一说买糖吃,做事真给力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日媒扬言要"击沉福建舰" 专家:玩火自焚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