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社长刘洋》第57期:京都祇园祭——日本最大祭典,时隔三年再现

0
分享至


Hi 、 みなさん、こんにちは。

社长带你看日本,大家好,我是社长刘洋。

看到社长身后这热闹的景象了吗?没错,我们今天来到了京都,来参加京都最负盛名的祇园祭。

什么是祇园祭呢?

祇园祭是由京都最古老的神社之一「八坂神社」所举办的祭神仪式,它也和大阪的「天神祭」以及东京的「神田祭」一起,被称为「日本三大祭典」。

社长十多年前刚来日本的时候,就住在京都。 毫不夸张地讲,祇园祭应该是日本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最为盛大隆重的传统祭典了。从每年7月1日的「吉符入」开始,到7月31日的「夏越祭」为止,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整个京都都会沉浸在「祇园祭」的热闹气氛中。

由于疫情的影响,京都在去年和前年都没有举办祇园祭。所以今年的祇园祭是睽违三年再次登场。沉寂三年的京都也再度迎来了来自各地的游客。看看这人山人海!走,跟着社长的视频,一起来感受一下祇园祭的魅力吧!

祇园祭距今已有1150年历史,关于它的起源,要一直追溯到日本的平安时代。公元869年,日本全国瘟疫流行,愈演愈烈,久久无法控制。但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病毒这类东西的存在,他们认为这一定是因为有什么怨灵鬼魂在作祟。

于是天皇下达命令:建造66架伸着长矛的神轿,祭祀京都八坂神社的主祭神「牛头天王」,以此驱逐恶灵、退散瘟疫。

此后,这种消灾祈福的祭典就流传了下来。由于八坂神社位于京都的祗园四条」,所以就将这个祭典称为「祗园祭」。据说足利义满与织田信长当年都曾参加过祗园祭。

虽说祇园祭会持续整整一个月,但真正的高潮是在7月17日的「前祭」和7月24日的「后祭」,然后社长今天参加的就是「后祭」。在整个祇园祭中呢,最大的看头便在于「山鉾巡行」。

「山鉾」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木质的彩车,分为「山车」和「鉾车」。从名字上就能区分,什么「太子山」啊、「螳螂山」啊、就是「山车」。「长刀鉾」啊、「月鉾」啊、就都是「鉾车」。

「山车」和「鉾车」在外观上也有很大区别,「鉾车」的特征在于尺寸巨大,通常重达十几吨,高达二十多米,相当于七八层楼的高度,单是车轮就接近两米高,在巡游的时候需要由三四十个成年壮汉才能拉动。而「山车」则要小一些,大多安置有人偶、伞、树木等装饰物,只需要几个人就可以推动前进。

今年的前祭有23辆「山鉾」参加,后祭则有11辆,而守护继承这些祗园祭巡游山鉾的是京都的各个町内会,换句话说,就是京都各个街区的居委会。 其实最初的祗园祭是由朝廷所主导的,后来到了安土桃山时代,由于丰臣秀吉的「京都市整备计划」,「山鉾」才开始转为由各个街区自己筹资建造,祗园祭也正式交接到民众手上。

如今,京都市内有很多町的名称就是来自这些「山鉾」,例如「占出山町」、「芦刈山町」、「伞鉾町」、「菊水鉾町」等等等等。而像这样由「山鉾名」演变而来的「町名」,在京都共有20个。由此看来,祇园祭真的是深深扎根于京都的祭典啊。

「山鉾巡行」是从早上的9点半开始。路线呢,「前祭」是从「四条乌丸」出发,游行至「乌丸御池」,然后「后祭」再从「乌丸御池」出发,原路返回到「四条乌丸」。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四条河原町」,就在社长公司的甘兰牛肉面店附近,这里就是观赏祇园祭「山鉾巡行」的最佳地点,原因呢我们先卖个关子,等会儿大家就知道了。

每到7月来临,京都的各个町就会忙碌起来,开始搭建属于自己负责的那辆山鉾。 说起这些山鉾最大的共通特征,在于它们都展示了日本精湛的工匠技巧。不使用一钉一铆,仅仅利用粗草绳将木头绑住,就能成为一辆坚固的山鉾。京都人保留着这种古老的组建方法,出于一种对传统的尊敬。而建造山鉾的京都职人们,利用代代相传的技艺,短短三天就能将其完成。

在举行「山鉾巡行」前,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抽签决定巡游的顺序。据说这项抽签仪式的历史也很悠久,始于公元1500年,目的是为了避免各个山鉾争先恐后,打起架来。

可以这么说,比起世界杯小组赛的分组抽签,京都人更关心祇园祭山鉾游行的顺序抽签,每年都会守在电视机前观看抽签结果。而今年抽到了「山一番」,也就是第一个出场的,分别是前祭的「孟宗山」,以及后祭的「浄妙山」。

虽然「孟宗山」在前祭中抽到「山一番」,但它其实是第二个登场的。 祇园祭每年打头阵的山鉾是固定的,名叫「长刀鉾」。全长达到25米的长刀鉾,是祇园祭上体积最大的山鉾,车顶直冲天际的长矛是它的标志,专门用来斩断瘟疫恶灵。

「长刀鉾」还有一个特色,那就是乘坐在上面的「稚儿」。在古代,所有山鉾上都会乘坐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他们被称为「稚儿」,是平安时代大型寺院中带发修行的少年行者。后来,或许是出于安全考虑,其它山鉾逐渐取消了这一做法,换上了人形木偶,唯有「长刀鉾」至今还保留着「真人稚儿」。

只不过,今天「长刀鉾」上的「稚儿」已经和寺院没有太大关系了,它是京都人自己的一场选秀活动。每年6月,「祇园祭保存会」就会从京都当地的10岁男孩中,选出符合他们心中「神使」形象的「稚儿」。

社长查了一下,今年被选中的「稚儿」叫「岡本善太」,家里是经营和服店的,从江户时代创业到现在已经传承9代了。不仅如此,以往每年被选中的「稚儿」基本上都出自富贵人家,老爹都是各大公司的社长。据说想要被选中「稚儿」,至少要花费2000万日元,看来这也是一种无上的荣耀啊。

算算我儿子现在一岁多了,还有八九年时间,嗯……社长争取到时候也让他当一把「稚儿」。

关于祇园祭的「山鉾」,还有个让人津津乐道的东西,那就是每个「山鉾」都有各自的典故或寓意。

例如「桥弁庆山」是来自平安时代的日本传说,展现的是「弁庆」与「牛若丸」在五条大桥酣战的场景。而祇园祭后祭固定压轴的「船鉾」,则是以「日本书纪」里,「神功皇后」乘船出兵「新罗」为题材创作的。

可能让很多人想不到的是, 除了日本的典故,还有很多「山鉾」的造型是源自中国传统故事。

「郭巨山」是来自《二十四孝》中,「郭巨」埋儿奉母的故事。「孟宗山」的原型是三国时期的孝子「孟宗」哭竹生笋的典故。「伯牙山」,一听名字你应该就知道,讲述的是「俞伯牙」因知音「钟子期」之死而断弦的故事。

「白乐天山」,描述了诗人「白居易」向「道林禅师」请教佛法大意。「鲤山」意为「鲤鱼跳龙门」。「函谷鉾」再现了「孟尝君」夜逃函谷关。不得不说,那一时期的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真的是非常深。

听了这些故事,大家可能已经意识到了, 祇园祭之所以能成为日本代表性的祭典,很大原因就在于它几乎是一趟游行的历史课,在一辆辆山车之上,能学习到日本和中国的各种历史传说故事。

然而,祇园祭不仅一堂历史课,它还是一堂美术课。守护祭典的町众们相信豪华的「山鉾」能取悦凶神,于是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城市不受灾祸,竭尽所能地把「山鉾」装饰得无比绚烂豪华, 祇园祭的「山鉾」也就有了「移动的美术馆」之称。

特别是这些悬挂在山鉾上的织锦,可都是大有来头的。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它们几乎都来自海外。例如挂在「油天神山」上的是绣有龙的图案的中国织锦,还有挂在「保昌山」上的织锦,图案是中国朝廷官员所穿的官服。「岩户山」上则挂的是18世纪印度的绒毯。

这些织锦不仅有来自中国和印度的,甚至还有大量来自遥远的欧洲。 比如「霰天神山」的正面,装饰有描绘海神图案的西洋织锦。「函谷鉾」上的织锦,则讲述的是《旧约圣经》中「伊萨克的婚姻」的故事。

那么你可能会好奇了,为什么有着千年历史的祇园祭,会出现这么多西洋织锦?

举个例子,「鲤山」上的9面织锦,展开来就是一幅长宽均在3米以上的巨型作品,主题是荷马史诗里的特洛伊战争。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不知道,这么一幅巨型织锦,是如何来到京都的?

直到在一次修复工作中,人们发现织锦的边框上绣的BB字样。这个BB在织锦界中,代表的就是很早以前的「布拉班特公国」的「布鲁塞尔」,也就是现在的比利时。从而也得出了这幅作品的制作时间,大概是距今400多年前的1600年到1620年间。

当时的日本在德川幕府的统治下,处于闭关锁国时期,而荷兰是唯一能和日本进行通商的西方国家。荷兰与制作织锦的比利时是邻国,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它们同属于一个国家。

于是学者们又得出了以下结论, 荷兰为了能与日本进行贸易,将大量的贵重物品献给将军和幕府,于是这幅巨型织锦就作为贡品,来到了日本。 那么接下来问题又来了,这个属于将军的织锦为何又出现在祇园祭上呢?这就要归功于当时的京都富商们了。

江户时代的京都,涌现出了许多富商巨贾,三井财团的创始人「三井高利」就是其中之一。经营布料生意和银钱汇兑业务的三井家积累了巨大的财富,有钱到德川幕府都要向他们借钱。作为回报,德川家便把一些珍稀的美术品赠送给了三井家,其中也就包括了这些西洋织锦。

我们前面说过,守护继承这些「祗园祭巡游山鉾」的是京都的各个町内会,而其中的主力呢,自然就是这些富商巨贾们了。京都的富商们也借由这个机会,用他们所珍藏的各种艺术品,把山鉾装饰得一个比一个豪华,以此彰显自己的实力和品味。

以强大的财力收集世界艺术品,然后在每年一度的祇园祭上尽情展示,供人们欣赏,这就是京都富商们的美学理念吧。支持着祇园祭的京都富商们,或许实际上,说他们是京都这个城市的创造者也不为过。

美术馆珍藏级别的艺术品,却可以在大街上亲眼观赏,这也是祇园祭的魅力之一吧。

现在已经是上午的11点半了,浩浩荡荡的山鉾队伍就要过来了。说起来,社长为什么今天选择了四条河原町这个观赏位置呢?因为山鉾队伍会在这个十字路口来一个大转弯。

祇园祭这些动辄重达十几吨的山鉾,由于没有方向盘,遇上十字路口时就需要用人力来让它转弯,这个瞬间在日语里被叫做「辻回し」。转弯的时候为了让巨大的轮子减小摩擦力,还需要在轮子下面铺设竹板,然后一边洒水一边转弯。

「辻回」是最让观众情绪紧张、最能引来人们欢呼的时候。车上的人挥动扇子指挥,吆喝声中,三四十人一同使劲,一起拉动绳子,高达几层楼的山鉾呼噜噜地调转方向。刹那间,竹子皮破裂发出嘶嘶声,人们的欢呼声也达到高潮,那震撼的场面相信你看过一次便永生难忘。

看到社长身后的那辆叫「鹰山」的山车了吗?说起今年的后祭,还有一个看点,那就是「鹰山」在时隔196年之后,再次在祇园祭上复活。

「鹰山」的名字来自装饰品中的三个人偶:鹰匠、犬饲和樽负,表现的是「光孝天皇」狩鹰过程中的场景。最初的「鹰山」在蛤御门之变中,被火灾烧毁了大半车身,之后便一直没有出现在祇园祭中。

2012年,街区的人们为了让「鹰山」再次登上祇园祭的舞台,正式组建了一个「鹰山的历史和未来谈话会」,开始探讨复活的实行方案。2016年又成立了「鹰山保存会」,着手于具体的修复方案,又经过了6年的努力,今年终于与人们见面了。

「鹰山」在经过近两个世纪后,再次出现在人们眼前,社长不得不感叹,京都人独有的对待历史的耐心,以及对文化的尊重和保护的态度,实在是让人佩服。

京都的祇园祭在超过一千年的历史中,被京都人带着对神明的敬畏的心情,小心翼翼地传承至今。 所以今年,当祇园祭时隔三年再次举办时,你完全能感受到京都人那种兴奋的情绪。尽管疫情尚未结束,但似乎也正是这样的时候,祇园祭才有史以来第一次回归了它原始的意义,它本来就是一场为了驱散瘟疫才举办的祭神活动。

好了,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如果你喜欢本期节目,欢迎订阅点赞评论,我是社长刘洋,我们下期再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辰龙:六月中可能遇到的“大祸”,逃不过去的 谨慎言行 小心再小心

辰龙:六月中可能遇到的“大祸”,逃不过去的 谨慎言行 小心再小心

四象八卦
2024-06-17 18:13:35
中将宗顺留突然去世原因披露,两女儿定居美国,弟弟名下25家公司

中将宗顺留突然去世原因披露,两女儿定居美国,弟弟名下25家公司

求实者
2024-06-16 14:40:51
有个作妖的父母是有多绝望。网友分享的看完都上火了,太不负责了

有个作妖的父母是有多绝望。网友分享的看完都上火了,太不负责了

有趣的羊驼
2024-06-10 20:56:18
莫文蔚属于“诈骗”级别了吧

莫文蔚属于“诈骗”级别了吧

悠闲葡萄
2024-06-16 09:25:18
董宇辉直播引发大量投诉!官方回应

董宇辉直播引发大量投诉!官方回应

鲁中晨报
2024-06-17 06:43:05
哪些城市市委书记是省委常委?

哪些城市市委书记是省委常委?

职抒胸意
2024-06-17 10:18:31
太难了!vivo被要求出让51%股份给塔塔集团,帮其实现本土化运营

太难了!vivo被要求出让51%股份给塔塔集团,帮其实现本土化运营

农村阿祖
2024-06-17 20:46:27
泽连斯基:神秘大国打来电话,绝不向俄罗斯提供武器!

泽连斯基:神秘大国打来电话,绝不向俄罗斯提供武器!

史政先锋
2024-06-16 18:51:25
申花刚战平成都蓉城,新金主就送来一份引援大礼,已提前入队训练

申花刚战平成都蓉城,新金主就送来一份引援大礼,已提前入队训练

罗掌柜体育
2024-06-17 12:43:47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调研知名大学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调研知名大学

双一流高校
2024-06-17 19:46:26
气势3:老川不接受胯下之辱,踢了军哥的小舅子,结果没跑掉

气势3:老川不接受胯下之辱,踢了军哥的小舅子,结果没跑掉

金昔说故事
2024-06-17 20:57:25
中专生姜萍被质疑作弊,复旦大学教授对姜萍高评价,决赛见分晓!

中专生姜萍被质疑作弊,复旦大学教授对姜萍高评价,决赛见分晓!

鬼菜生活
2024-06-17 18:50:38
北京6月高温日数已超常年记录,周三起高温将“退烧”一周

北京6月高温日数已超常年记录,周三起高温将“退烧”一周

新京报北京知道
2024-06-17 15:45:01
中国年轻人的“上班恶心穿搭”火了,引发法媒热评!心理学家: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中国年轻人的“上班恶心穿搭”火了,引发法媒热评!心理学家: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新欧洲
2024-06-16 19:31:13
气势5:加代去找军哥了

气势5:加代去找军哥了

金昔说故事
2024-06-17 21:14:27
媒体实探:姜萍老家门前将修水泥路

媒体实探:姜萍老家门前将修水泥路

鲁中晨报
2024-06-17 08:51:05
刚连任就对华挑明态度,话音刚落,中方直接用行动回应,信号强烈

刚连任就对华挑明态度,话音刚落,中方直接用行动回应,信号强烈

星辰故事屋
2024-06-17 19:33:07
彻底倒向美囯?拒绝中方移民,驱离中方工人,中方大怒:永不合作

彻底倒向美囯?拒绝中方移民,驱离中方工人,中方大怒:永不合作

星辰故事屋
2024-04-27 19:04:44
厨师谈为球星做饭:给德布劳内做一次大餐的报酬够我付六个月房租

厨师谈为球星做饭:给德布劳内做一次大餐的报酬够我付六个月房租

直播吧
2024-06-16 18:40:09
凯特王妃亮相前紧张,临时决定登上皇家阳台,精神紧绷笑容僵硬

凯特王妃亮相前紧张,临时决定登上皇家阳台,精神紧绷笑容僵硬

红袖说事
2024-06-17 18:54:30
2024-06-17 22:04:49
谷町君
谷町君
日本生活案内人。
186文章数 21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头条要闻

泽连斯基:乌方从未说过中国是敌人 希望和中国做朋友

头条要闻

泽连斯基:乌方从未说过中国是敌人 希望和中国做朋友

体育要闻

豪华阵容,原始战术 英格兰10亿天团就这?

财经要闻

人均养老金上调3% 怎么年轻人吵翻了?

科技要闻

为什么你的iPhone,肯定用不上"苹果AI"?

汽车要闻

传奇新篇章 全新一代大众迈腾来了

态度原创

健康
游戏
房产
手机
军事航空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CA确认:《战锤3》下个DLC将专注于食人魔绿皮与恐虐

房产要闻

强!全国第三!海口房价正在止跌!

手机要闻

iOS 18测试版开始支持基本的RCS功能 但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军事要闻

内塔尼亚胡宣布战时内阁已解散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