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大美不言,匠心独具:中国蚂蚁玉雕第一人张志川

0
分享至

张志川,男,汉族,1977年7月出生,福建惠安人,实力派雕刻大师。擅长蚂蚁题材创作,蚂蚁玉雕作品以精微、站立著称,堪称“神雕”。其个人代表作品有《永不放弃》《团结一致》《荷塘月色》等。曾荣获第十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第十四届中国玉石雕精品博览会暨中国扬州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2019中国(大连)国际文化旅游产业交易博览会“金牡丹杯”文化创意大赛金奖和银奖等,被业界誉为中国蚂蚁玉雕第一人。1999年,张志川在新桥街道成立石材加工厂,2000年,“张玉川蚂蚁玉雕工作室”于新桥街道万景楼成立。

中国玉雕文化源远流长,历代名家辈出,佳作纷呈,但蚂蚁玉雕作品并不多见,精品更是少之又少。出于对中国玉文化的崇拜及对蚂蚁精神的敬仰,民间雕刻家张志川以其精湛的技艺创作出一幅又一幅腿细如发站立而起的蚂蚁玉雕作品,引起中国雕刻界和文化界的广泛关注。令人倍感意外的是,取得如此突出艺术成就的张志川,仅仅上过两年小学。

12岁外出学艺

1977年7月,张志川出生于福建省惠安县一个小村庄。

福建惠安位于闽南中部,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素有“海滨邹鲁”“雕艺之乡”“建筑之乡”等美誉,融中原文化、闽越文化、海洋文化之技艺精华,汇成了独特的南派雕艺。闽南盛产花岗岩,在张志川儿时的记忆里,便有许多邻居离开村庄前往别处“以石谋生”。事实上,早在上世纪50年代,惠安的石雕就已声名在外,比如爱国华侨陈嘉庚的集美鳌园,就是惠安现代石雕工艺水平的集中体现。此外,惠安雕刻艺人还在国内外不少名胜古迹和旅游风景区参建、兴建了一大批富有历史纪念意义的代表作和标志性工程,如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柱础、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刻、毛主席纪念堂石雕、湖南长沙橘子洲头青年毛泽东塑像、马来西亚槟城极乐寺塑像等。改革开放后,在石雕产业方面惠安也是首屈一指,它集石雕艺设计研发、加工安装、销售服务等为一体,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石雕之都、中国民间艺术(雕刻)之乡。无论是亲眼所见还是亲耳所闻,关于石雕艺术,从小就在张志川心里扎下了根。稍稍懂事起,一有空,他就望着村子里的石龙、石马、石鸟发呆,到了晚上,这些石头雕制的动物就会在梦里与他交流。他从小酷爱艺术,刚上小学时,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了绘画上。他不但画活的动物和山山水水,也画学校里的石雕,而且越画越像,越画越想画,以至于语文和数学两门功课加起来都不够60分。

慢慢地,张志川产生了厌学情绪,上课不认真听讲,如果哪家盖了新房子,他就偷偷跑出校门去看那些石雕。为此,母亲很着急,拿着棍子逼他上学。有一次被逼急了,他就从三楼跳了下来,幸好落在屋后的田地里,虽然伤得不重,母亲却吓得不轻,再也不敢逼他上学了。上完小学二年级,张志川死活不肯去学校。母亲没办法,问父亲怎么办。父亲对母亲说,这孩子天性聪明,想干什么就一定要干成什么,不想读书就让他早点去社会上闯,天生一人必一路!

张志川喜欢画画,可是画画不能当饭吃。家里兄弟姐妹五个,父母生活压力大,便希望他跟着邻居去石狮学石工。那时他才十岁,邻居嫌他太小,不肯带他出去。没办法,张志川只好在家呆着。但他不是闲呆,每天除了帮父母干农活,一有空就在田间地头用树枝画画。没有师父教,但他天赋过人,画什么像什么。

大概两年后,邻居见张志川个头长得跟他母亲差不多了,而且又接了不少活儿,便同意带他去石狮学手艺。

那时候做学徒很辛苦,不但活多,劳累,收工之后还得伺候师父,天不亮就得起来煮饭,洗衣服,甚至帮师父端洗脚水洗脸水,什么活都得干,而且还不能出差错。张志川心里明白,自己越勤快师父就越喜欢,就会把技术毫无保留地教给自己。他记得,在出门的头两年,每天几乎重复同一个工序,就是把做窗花的石板打平。如果只顾着埋头干活,那真是什么技术也学不到。张志川手脚麻利,干完该干的活儿后,就偷偷瞄师父、师兄们怎么雕刻窗花。那时候无论是打石板还是雕窗花,使用的都是最笨最原始的工具和方法。他一边看一边想,如果能发明几种电动工具不是更快捷更省力?几年后,市面上还真出现了一批石雕用的电动切割机、雕刻机等工具。这对石场的老板们来说确实是件好事,但对工人们来说收入并未因此增加多少,相反,其危险性和劳动强度却大大增加了。用电动工具制作石雕,无论是生产初坯还是雕刻,都会产生大量灰尘,这对身体是一种极大的隐性伤害,许多人干个三五年肺部就会出现问题。其次,高速运转的刀片一旦脱落,极易造成致命伤害。有一次,他在工场亲眼看到一位工友被穿胸而过的刀片活活刺死。这次事故在张志川心里留下了阴影,母亲也极力劝阻他别再干下去了。张志川却觉得人的生死都是上天注定的,自己无论如何也要在石雕这个行当中闯出一条路来。

三年后,15岁的张志川不但可以雕刻修建房屋需要的石器,还常常帮助工友们完成高难度的雕刻。邻居见他聪明好学,便不停收徒弟打下手,然后专门让他负责最后的修改提升工序,并开出了月薪一万元的工资。张志川知道,自己的这一万元虽是凭本事拿的,但是很轻松,而其他工友比自己累多了,收入却少得可怜。这些人大多来自更远的地方,他们累死累活都是为了养家糊口,平时连好一点的烟都舍不得抽。也就是在那几年,他父亲开始涉及房地产行业,家庭收入已在全村数一数二。父亲不需要他往家里挣钱,张志川也觉得如果只是做个手艺一辈子也没什么意思。于是,他决定离开石狮,他要去崇武镇寻找更厉害的师父,要把雕刻这门艺术真正学到手。

师从蒋军民

据张志川介绍,惠安雕刻艺术门类繁多,有石雕、木雕、砖雕、泥塑、瓷雕等,其中尤以石雕品种最多,石材有花岗岩、大理石、砂岩、玉石等。惠安传统雕刻从工艺上主要分为沉雕、浮雕、圆雕、影雕、线雕5大类。雕刻艺术产品按其用途可分为碑石、城市园林雕刻、建材建筑构件、宗教雕刻、家私器具、工艺品等几大类。石雕工艺品是充分运用材料的形制进行工艺美术设计和雕刻的工艺制品,惠安石雕工艺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雕镂精细,艺术价值颇高。早在七八年前,惠安就有石雕企业800多家,从业人数10余万人,其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人,中国石雕艺术大师6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17人,省级工艺美术家48人,中高级工艺美术师600多人,初级职称及技师2100名,涌现出了23个“雕刻世家”,4个雕刻“传习所”。在惠安,有一个叫崇武的古镇,石雕最为著名。崇武位于泉州湾口北岸突出的地方,是一座海岸线长28.8公里的半岛小镇,与台中的梧溪港相距97海里,为大陆离台中最近的地点。它始建于1387年,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丁字形石砌古城。对崇武来说,石头就是小城的灵魂。踏着石砌的台阶,缓缓走上城墙,跑马道上遍布的野草泛着干净的绿。斑驳的城墙残留着历史的印记,曾经,古城几代军民凭借天然屏障和牢固石城,历经血与火的洗礼,用生命谱写出可歌可泣的战斗诗篇。在这里,既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惠安石雕”代表性传承人、中国石雕艺术大师王经民,更有无数个名不见经传的土生土长的民间石雕大师,比如蒋军民先生。

蒋军民1973年出生于崇武镇五峰村,1985年辍学拜蒋碧明为师,主学石狮工艺品雕刻。他天资聪慧,吃苦耐劳,勤学好问,对石雕技术有着独到的见解和雕刻手法,1989年经师父严格考核顺利出师后,开始收徒授艺,年纪轻轻便在当地声名鹊起。名师出高徒,那蒋军民的师父又是谁呢?那就是技艺与王经民有得一拼的蒋碧明。蒋碧明1955年出生,也是崇武镇五峰村人,他为人忠厚朴实,从小习艺,曾参与过北京人民大会堂石雕的安装施工。他全面掌握了石雕的各种工艺技术和制作流程,并将传统石雕工艺与现代石刻艺术熔为一炉。

父母得知张志川要离开镇江前往崇武专门学艺,无比高兴。那时候,张志川已挣了不少钱,16岁就买了5万元的摩托车,骑回村里谁也不相信他是一个在石狮干苦力的石工。

在当年,想学到高超的雕刻艺术,想找到一位真正有料道的师父,还真不容易。1992年,张志川经亲戚介绍,跟随父母慕名来到五峰村拜蒋军民为师。因有多年石雕技艺基础,在名师的指点下,他很快便表现出极高的艺术天赋,常受师父夸赞。在当年,崇武对外合资企业越办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石雕业务源源不断。张志川跟随师父,在艺人石材有限公司以雕刻龙柱为主。1994年,师父特安排他到崇武海峡石雕厂工作。在众多学徒中,张志川表现最为亮眼,师父蒋军民更是对他另眼相看。张志川如鱼得水,技艺突飞猛进,最终脱颖而出。在他20岁前,无论什么题材的石雕作品都难不倒他,这对他后来的玉雕创作奠定了扎实的基本功。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师父一提起张志川就赞不绝口,毫无疑问,张志川是他最为得意的门生。雕刻技艺,薪火相传,师徒有情,匠心不朽,即使后来张志川到了深圳发展,工作再忙他都会抽空与师父聊聊天。石雕制作产生的灰尘对身体的伤害实在太大,师父多年前就改行搞盆栽艺术了。有一次,师父开玩笑说:“志川啊,你现在是大名人大师级专家了,雕刻手艺早已超过我了,但是如果哪天你想搞盆栽,还是跟我学啊。”

名副其实的中国蚂蚁玉雕第一人

在深圳雕刻界,如今几乎无人不识张志川。但说起自己来深圳后的创作和创业经历,他又感慨万千。

张志川到崇武学艺后,技艺日益精进,收入也非常可观,18岁那年他已经开起了皇冠小车,徒弟多达一百余人。短短两三年,他便撑起了崇武石雕界的一片天。“那时候,我一天的收入相当于我姐夫做校长几年的收入。我们家也顺风顺水,我父亲的事业越做越大,在镇上,我们家都算富裕的。我有一个亲戚也特别有钱。但是我出来创业,寻求艺术之光,再困难也不向他们伸手借钱。我没什么文化,我的理想就是走一条文化艺术的路,要在雕刻方面有所作为。年轻的时候我也迷茫过一段时间,好在我醒悟过来了。我觉得惠安太小了,我应该到深圳去闯一闯。”张志川站在新桥万景楼上,望着市民广场,讲起了他如何来到深圳又如何扎根深圳。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经济突飞猛进,新事物、新门路层出不穷。面对经济大潮的冲击,青春年少又有些资本的张志川突然头脑发热做起了手机生意。那时候有很多进口手机都是英文版本,张志川心灵手巧,从市场上买来一种翻译芯片,自己把几百条线焊接上去,率先制作出了可以自动翻译的“一机双芯”手机,这在当地手机界成了一段佳话。就在他手机事业如火如荼时,因为另一笔生意的失败让他对人生有了新的看法。他觉得这些普通生意谁都会做,到头来要么赚一笔钱,要么血本无归,实在没什么意义。那时候,他有不少老乡在深圳创业,他觉得深圳或许可以成就更精彩的人生。

因为生意的意外失败,张志川刚来深圳时,除了一身手艺几乎一无所有。他原本想在深圳靠手艺立足的,所以把落脚点选在了较为偏远的沙井。来到深圳后,他跑了好多地方,都没找到有规模的石材加工厂,不如干点别的。他在深圳沙井的第一份工作是洗碗,一个月800块钱,干了一个多月就被三叔接去工地买菜做饭。一年多后,张志川从工地出来开始自主创业,卖过棉被、茶叶、烟酒等,什么生意挣钱就干什么。人勤快,头脑灵活,对人诚恳,他在沙井的路越走越宽,认识的朋友越来越多。“那时候虽然我很穷,但许多不认识我的人都会帮助我。我记得,沙井敬老院就买过我的蚕丝被。无论做工还是做生意,凡事都讲究缘分。遇到贵人了,人家随便推你一把就上去了。”张志川说。

慢慢地,张志川在沙井站稳脚跟后,对各行各业都有了更深入了解。他发现,深圳很多地方都会用到石雕,自己要想在这里出人头地,一定得凭真本事。自己有什么本事呢?当然是雕刻。于是他给徒弟们打电话,说想在沙井搞一个石材加工厂,谁愿意过来都行。

1999年,张志川从福建老家叫来4个徒弟,在107国道边租了一块场地干起了石材加工厂。他在深圳雕刻的第一件作品是一条龙,第二天就被人买走了。“我们的作品好卖,一是艺术性强,二是价钱公道。有人问我为什么不卖得高一点?我说我不是把它们当商品来卖的,我是当艺术品来卖的。艺术是全人类的,如果价钱太高没什么人买得起,它不就属于全人类了。其实,我的理想很简单,就是要让咱们惠安的雕刻艺术走进千家万户。我现在是这样想的,以前有段时间很困难我也是这样想的。”他说。

那时候,他们设计制作的石雕作品多为龙、马、狮这些大件物品,销路广,量也大,虽然收入可观,但很累,也没什么成就感。在一次前往西部的旅行途中,张志川在戈壁滩上发现了一块色彩奇异的石头,便放入车内日夜琢磨可以雕个什么物件。回到深圳后,他花一个星期雕出了一只灵性的飞鹰,第二天就被一个沙井本地朋友高价买走了。这朋友不但有钱,还喜欢收藏,成交后他对张志川说,你手艺这么好,真没必要做石材,雕石头又累又脏,就玩玉雕,玩好了不但收入可观,还可成名成家,人活在世上不一定要挣很多钱,也带不走任何东西,人生真正的意义是你为这个世界留下了什么。

起初,他以为朋友只是说说,后来细细一想,确实有道理。于是他决定“转行”,“转石为玉”,专门研究玉雕艺术。

那时候,他的石雕生意非常红火,手下一百几十号人不可能全部突然改做玉雕,为了精研玉雕艺术,张志川把石雕业务交给兄弟们打理,自己则把精力转向玉雕。他走南闯北,亲自到现场挑选石材,亲自设计、制作玉雕作品。慢工出细活,他一年的作品产量并不多,但件件抢手,有些尚在雕刻中就被人预订了。那几年经济环境好,收藏玉雕的人多,作品不愁买家,但张志川仍然很低调,价钱都比市场上便宜。他觉得一件作品能入谁的手,一是看缘分,二是要有传承和推广艺术的真诚理念。作品最大的价值是带给人精神享受,不完全是用金钱来衡量。

经过多地走访了解,有一天,张志川突然来了灵感,想雕刻蚂蚁,而且要雕得与众不同。于是,他决定主攻蚂蚁玉雕。他深深知道,中国玉文化博大精深,“玉道”源远流长,在孔子以前就非常重视用玉作为礼器祭祀天地了。玉不仅代表泱泱中华,更代表至高无上的道德,代表一往情深的文人情怀。他发现,在众多题材中,以蚂蚁为主题进行雕刻的作品很少,且整体水平一般。他要在千锤百炼中让自己的技法技巧更趋向成熟。“有了这个想法后,我一见到蚂蚁和蚂蚁玉雕就特别亲切。”张志川笑着说。

从2010年起,他开始尝试蚂蚁玉雕创作。起初,他把蚂蚁雕刻得比较大,而且大多是趴下的,整体效果不理想。为了追求创作难度和更佳艺术效果,他不仅在树下、草坪里仔细观察蚂蚁的生活习性,还自制了一个养蚂蚁的工具,没日没夜对蚂蚁进行观察。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对蚂蚁的长期观察和多次创作实践,他终于得其形态和神采,无须构图便可创作出一只只活生生的蚂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艺术来自于大自然和生活,唯有真性情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表现对象。有着深厚雕刻功底的张志川,经过五年不懈努力,不仅让腿细如发的蚂蚁站了起来,还可举着重物挺拔在“山水田园”间。

2019年,由他创作的岫玉作品《团结一致》在第十四届中国玉石雕精品博览会暨中国扬州工艺美术精品展上获得“玉缘杯”玉石雕精品大赛金奖。据张志川介绍,该作品之所以能过关斩将,获此殊荣,主要有两点:一是作品构思新奇,别出心裁,生动地表现了一群蚂蚁在大自然中寻找生活之道的团结精神。雕刻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该作品意境清新,动静结合,富有层次感,是诗与画的多维度展示,观者无不稀奇。二是作品的难度极大,尤其是对蚂蚁的精雕细刻不仅栩栩如生,而且细节描写令人惊叹。细脚如丝,眼如针点,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蚂蚁的动态,它们各有其姿,以站立为特色,其难度亦在于此,是创作者从百件玉石中严谨挑出来的材料精心打磨而成。材好艺精,方成此作,这是作品的价值所在,更是张志川雕工的真实体现。

同年5月,在第十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他的作品《永不放弃》荣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作品中有一群蚂蚁在老树枯枝中觅食。它们各具情态,尤其令人赞叹不已的是蚂蚁细小的脚都能逼真表现。玉如石,要雕刻细小的脚非常之难,稍有不慎便功亏一篑。由此不仅可见作者精湛的技艺,还能体现他对材料的严谨把关。当时,有在场行家和领导对该作品赞不绝口,却觉得其名取得过于粗俗,很没文化。张志川笑着说,我确实没文化,只上了小学二年级,但我取这样的名字是有深远意义的,它不但充分体现了蚂蚁永不放弃的精神,更蕴藏着我对玉雕艺术“精益求精,必然成功”的信心和决心。张志川话语刚落,突然被身边的一个年轻记者问住了:“大师,你知道说你没文化的是哪位领导吗?”张志川摇了摇头,那年轻记者又说:“不是给了你名片嘛?是咱们市文体局的局长。”张志川拱手一笑道:“局长,你觉得我说的有没有道理?”局长没回话,笑着竖起了大姆指。

说起参赛经历,那也是一段佳话。起初,他觉得作品是给老百姓看的,它的归属是进入寻常百姓家,不是为了拿什么奖,而且听说参加评奖还会花很多钱。2019年年初,他的作品在福田文创园一个朋友的会所摆放时,深圳工美协会的廉建利会长打听到作品作者后,立马把他叫过去,得知他还未参加过任何比赛,便叮嘱他参加比赛,让更多人知道深圳还有这么厉害的民间玉雕大师。张志川说那些奖难道不是花钱买的吗?听说参赛费就要一两万呢。廉会长说正规的比赛从不收参赛费的,到时我介绍你去深圳、北京、杭州参加比赛,最多一个摊位给一千块钱。

没想到,这年5月,他第一次参加深圳的比赛就拿了金奖。有人事后问他,能拿这个奖是不是认识很多深圳的文化名人和领导?张志川说我哪认识什么名人啊?真的不认识。那人说你怎么不认识?连张合运局长都专门去看你的作品了,还打着灯看得那么仔细呢?张志川说,我当时哪里知道他是局长啊?他把名片给我我也不认识那些字,他打着灯看我的作品说明他懂行啊,想看看那些蚂蚁是不是粘上去的嘛,粘上去的灯一照就知道了。

作品不断获奖,张志川在雕刻界的名声也越来越响。他记得, 扬州有个女记者专门跑来深圳对他进行专访,并封他为“中国蚂蚁玉雕第一人”。他说:“起初我觉得这个封号有些夸张,但是经过了解,我应该是让玉雕蚂蚁站起来的第一个中国人,也是中国创作蚂蚁题材玉雕作品最多的人。蚂蚁作品的创意和高难度雕刻是难以模仿的。我的作品既写实也写意。写实就是逼真,写意就是作品的意义,我为什么要创作这件作品?有什么含义?此外,你还得给蚂蚁提供活动场景,比如花草树木,食物洞穴,小溪幽兰,高山白云。所以,好作品讲究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我每一件作品都有特殊含义,都是我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界的看法。”

玉雕创作之路漫漫,而蚂蚁题材创作更是难上加难。对于张志川来说,他对玉及蚂蚁文化已经到了痴爱不已的程度。他希望在有生之年,作品能够融合更多传统文化,不断探索蚂蚁玉雕及其对雕刻行业发展的影响。玉的品性和蚁的精神,都会唤醒人内心深处的真善美,而止于至善,将是他的终极目标和精神信仰。

更值得称道的是,张志川还非常热心公益事业。2015年,他曾与友人一道前往汶川为希望小学捐款。今年4月,张志川把自己的金奖岫玉作品《团结一致》无偿捐给深圳博物馆收藏。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他的大爱情怀。

沉潜于艺,玉汝于成,作为民间实力派雕刻大师,其成功之道,除了艺术天赋,更重要的是他敏而好学,敢于探索创新。最后,张志川说:“如果单从经营角度看,疫情对我们这个行业的冲击很大。玉雕不像其他艺术作品,一是人家要买得起,二是得有地方收藏。雕刻会对环境产生影响,所以我们不可能在深圳大规模生产。我们的团队遍布东南西北,我现在主要的精力就是设计、构思。我的工作室在万景楼,我们的玉雕博物馆用了整整一栋楼,上千平方米。博物馆是我设计的,这些仿船木家具、花园里的各种摆件和装饰品,都是我弟弟亲手制作的,这里非常雅静,很有文化气息,也是深圳目前最大的玉雕博物馆。在不久的将来,万景楼一带,将成为新桥乃至深圳西部的文化高地。福建省手工艺术协会深圳研学交流中心、深圳市工美文化创意研究院蚂蚁玉雕研究中心、惠安县玉雕协会深圳交流研讨基地等将在此成立。我觉得吧,我的人生和艺术,希望可以用这12个字来总结:张阖有度,志存高远,川流不息。我知道这很不容易,但我会继续努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莫文蔚属于“诈骗”级别了吧

莫文蔚属于“诈骗”级别了吧

悠闲葡萄
2024-06-16 09:25:18
回顾浙江男子偷窥女士洗澡坠亡,家属索赔88.9万,法院判决赢赞许

回顾浙江男子偷窥女士洗澡坠亡,家属索赔88.9万,法院判决赢赞许

五月读书汇
2024-06-16 08:05:23
注定虎头蛇尾,俄主持的金砖国家外长会议草草收场

注定虎头蛇尾,俄主持的金砖国家外长会议草草收场

仰望沧海
2024-06-16 21:08:24
专家:对俄战争已然失败

专家:对俄战争已然失败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4-01-22 15:13:11
中俄签订重要武器订单, 这次我国不再退让, 俄需答应一个特殊条件

中俄签订重要武器订单, 这次我国不再退让, 俄需答应一个特殊条件

星辰故事屋
2024-06-14 19:01:58
《玫瑰的故事》的原型,美貌胜过刘亦菲,一人搞垮两个亿万富豪,如今成直播带货新宠?

《玫瑰的故事》的原型,美貌胜过刘亦菲,一人搞垮两个亿万富豪,如今成直播带货新宠?

LULU生活家
2024-06-16 18:06:49
还记得上海电视台的主持人和晶吗?

还记得上海电视台的主持人和晶吗?

综艺拼盘汇
2024-06-16 07:25:09
美国邻居出书,曝刘亦菲及母亲,在美国二婚的生活细节!

美国邻居出书,曝刘亦菲及母亲,在美国二婚的生活细节!

蜉蝣说
2024-06-16 23:59:07
镜报:曼城老板与瓜迪奥拉会面,希望说服他与俱乐部续约

镜报:曼城老板与瓜迪奥拉会面,希望说服他与俱乐部续约

直播吧
2024-06-16 09:57:12
开始了!俄罗斯军人亲属呼吁官员儿子顶替亲人

开始了!俄罗斯军人亲属呼吁官员儿子顶替亲人

亡海中的彼岸花
2024-06-15 08:56:51
5月SUV销量榜,特斯拉Model Y夺冠,比亚迪三款入围,理想L6第十

5月SUV销量榜,特斯拉Model Y夺冠,比亚迪三款入围,理想L6第十

财经老庄
2024-06-15 06:45:32
笑晕!当年高考结束后你是怎样放纵的?当晚全班三十多男的都进去了

笑晕!当年高考结束后你是怎样放纵的?当晚全班三十多男的都进去了

有趣的火烈鸟
2024-06-14 10:44:23
TVB男星细女眼袋长血管痣恐影响视线,太太担心到哭:长大了要做手术

TVB男星细女眼袋长血管痣恐影响视线,太太担心到哭:长大了要做手术

TVB剧评社
2024-06-17 00:09:44
武统、和统都没希望了?台湾军事专家:中国大陆已经找到第三条路

武统、和统都没希望了?台湾军事专家:中国大陆已经找到第三条路

车马点兵V
2024-06-15 11:04:03
河南64岁大爷五年间染指55名女性,只因太了解女性心理

河南64岁大爷五年间染指55名女性,只因太了解女性心理

真实故事汇
2024-05-06 13:31:30
农村留守妇女叫我去给她家的猪配种,随后发生的事情让我傻了眼

农村留守妇女叫我去给她家的猪配种,随后发生的事情让我傻了眼

宅家伍菇凉
2024-06-12 18:35:19
张常宁用30分钟,让蔡斌重点培养了3年的王云蕗沦为“笑柄”

张常宁用30分钟,让蔡斌重点培养了3年的王云蕗沦为“笑柄”

邮轮摄影师阿嗵
2024-06-16 23:25:55
以色列把真主党的2号领导送“走”了

以色列把真主党的2号领导送“走”了

近距离
2024-06-14 19:28:25
韦东奕做2024年高考数学,能不能考满分?答案出乎意料

韦东奕做2024年高考数学,能不能考满分?答案出乎意料

科技讲者66
2024-06-16 22:39:17
笑不活了,中俄免签的第一批受害者出现了,要被评论区笑死了

笑不活了,中俄免签的第一批受害者出现了,要被评论区笑死了

奇特短尾矮袋鼠
2024-06-07 15:54:13
2024-06-17 06:52:49
艺禾
艺禾
把好的传统艺术分享给大家
9587文章数 398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头条要闻

冷藏货车违规乘人致8人窒息后遇难 河南叶县通报

头条要闻

冷藏货车违规乘人致8人窒息后遇难 河南叶县通报

体育要闻

没人永远年轻 但青春如此无敌还是离谱了些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打断妻子多根肋骨 上市公司创始人被公诉

科技要闻

iPhone 16会杀死大模型APP吗?

汽车要闻

售17.68万-21.68万元 极狐阿尔法S5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亲子
教育
艺术
健康
公开课

亲子要闻

玩这个游戏的都是勇士

教育要闻

击败一众名校生的17岁中专女生姜萍,该不该被破格录取?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