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泽文 王坤 通讯员 周文博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展产业项目,带动经济发展,徂汶景区滨河片区赴潍坊、泰山区、岱岳区、新泰等地实地考察、筛选项目,并经多次会议研究决定,建设猕猴桃种植采摘园项目。
变废为宝,让“弃土场”发挥效能。猕猴桃种植采摘园项目建设初期,将项目选址在滨河片区东颜张村一处弃土场。经过现场勘查、测算,该处弃土场有近80000立方米的渣土需要清理。但综合考虑滨河片区土地资源紧张,为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增加村级收入,通过整理渣土80000立方米,规划50亩土地,栽种5000棵猕猴桃苗,实现了土地的综合利用,让弃土场“变废为宝”。
综合协调,与村合作发展经济。滨河片区通过与村合作的方式,打破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大力支持村集体发展农业产业,由滨河片区利用衔接资金建设项目基础设施和种苗投入;向村级提供技术支持,聘请泰山区种植老户,帮助村级种植猕猴桃苗,提高种苗成活率;鼓励村集体盘活土地资源。由村集体提供土地,通过土地整理、种植管理等,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集体收入。
创新发展,“农光互补”助增收。充分利用猕猴桃园区周围围墙护栏位置建设立柱架设太阳能发电站,建设111千瓦光伏发电站,每年可产生4万元左右的收益,实现“农业与发电两不误”,达到土地资源利用、节约土地资源的效果,创造更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因地制宜,产业落地助力乡村振兴。该项目经济效益高,50亩猕猴桃平均年产量可达到25万斤,年均收益约50万。收益分红可用于滨河片区11个脱贫村乡村振兴发展建设,稳定滨河片区269户513人脱贫享受政策户、监测户脱贫不返贫,带动周围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对于滨河片区辖区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