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7年的一天,一艘印度商业渔船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一带作业时,撞上了礁石。
渔船很快就开始了下沉。
好在船员们的水性都不错,又有救生装备,100多名船员一个都不少,全部都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小岛。
不过,劫后余生的船员们还没来得及高兴就惊恐地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群“野人”的包围之中。
“野人”们拿着弓箭,石头,疯狂地攻击他们。
船员们抵挡不住,纷纷从哪来回哪去,重新跳入海里。
还好,此时正好有一艘美国海军舰艇经过那里,他们成功逼退“野人”,救起了这些船员。
这是人类社会与那群岛民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自此以后,一个神秘的族群逐渐浮出了水面。
由于他们居住在北哨兵岛(North Sentinel又名北森蒂内尔岛)上,所以被称为“哨兵人”
北哨兵岛在地图上的位置
哨兵岛鸟瞰
一、他们是谁?
北哨兵岛位于孟加拉湾,与印度次大陆隔海相望,面积大约为60平方公里,差不多相当于80个故宫那么大。
哨兵人(Sentinelese)在这座岛上生活的时间超过了60000年,人类学家们猜测,他们很可能是非洲智人的后代,因为哨兵人的体貌特征,与非洲的俾格米人非常相似。
俾格米人是中非地区最早的居民,史前桑加文明的继承者,他们身材矮小,主要生活在中非的原始密林中。
哨兵人作为他们的亲戚,很可能是第一批走出非洲的智人。
那时候海平面比现在低,他们的祖先沿着亚欧大陆的海岸线可以直接抵达这个地方。
后来海平面升高,哨兵人的居住地成了孤悬海外的岛屿,他们从此与世隔绝,错过了所有的文明之风。
事实上,在我们这个蓝色的星球上,曾经有过许多与现代文明隔绝的原始部落。
但是随着人类足迹的扩张,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准确来说是几乎全部,都在一定程度上与现代文明产生了接触,并受到了后者的影响。
只有哨兵人是个例外,他们生活在远离大陆、现代文明从未曾到达过的孤岛上,被公认是这个星球上最后一个封闭的人类群体。
由于没有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他们的文明形态几乎一成不变、几万年如一日,堪称“古人类活化石”。
准备下海捕鱼的哨兵人
北哨兵岛主权属于印度,所以在理论上,哨兵人也算是印度人。但他们“不知有汉、更无论魏晋”,对印度一无所知,完全不清楚莫迪先生是哪根葱。
但印度政府却不拿他们当外人,尽心尽责地行使着“管辖权”。
2011年印度搞人口大普查的时候,并没有忘记这群子民,也对他们进行了统计。
当然,其实说估计其实更准确一点,人力资源部的官僚们认为哨兵人总数应该在50人至400人之间。
但这估计其实不太靠谱,范围太大,有点拍脑袋的意思,就连《印度时报》也讽刺说,这是一个“疯狂的猜测”。
在海边活动的哨兵人
哨兵人虽然人数很少,但也有自己独立的语言系统,与附近任何一个岛屿的土著语言都不相通。
同他们在非洲的远房亲戚俾格米人一样,哨兵人平时的生活场所主要集中在茂密的丛林中,至今仍然没有掌握耕种和养殖的技能,只能靠打猎和捕鱼为生。
燧石做成的弓箭和长矛既是他们的生产工具,同时也是抵御入侵者的武器。那时候北哨兵岛已经与世隔绝,哨兵人制造工具的技术和手段基本处于旧石器时代的水平。
就连钻木取火对于哨兵人来说都属于高科技,可望而不可即,只能依靠雷电带来的天然火,想吃顿熟食得看老天爷的意思。
哨兵人妇女
一句话,哨兵人是真正的原始人,跟咱们6万年前的祖先大体在一个水平线上,而新石器时代的火种,是大约一万年前开始在地球上传播的,那个时候北哨兵岛已经与世隔绝了。
可以相见,如果任由哨兵人独立发展,他们未来也不太可能进化,孕育出像样的文明。
原因很简单,哨兵人的人口基数太少,根本不足以产生革命性的突破(论人口的重要性)。
哨兵人自制的木筏,只能在浅水区漂浮
二、莫里斯·波特曼的试验
1880年,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地行政官莫里斯·波特曼( Maurice Portman),带了一支全副武装的探险队来到北哨兵岛。
这是一个痴迷于原始部落的家伙,造访过很多过着原始生活的海岛土著,比如我们后面要提到的安达曼人。
莫里斯这次登上北哨兵岛,是想实现他的一个疯狂的想法,准确来说是一个实验。——让少数原始人离开部落,到现代社会中生活,看看他们会怎么样。
经过几天的搜寻,莫里斯的探险队抓获了一对年长的夫妻和他们的四个小孩,然后带着他们“猎物”迅速离场。
后来,这6个哨兵人被带到了附近的布莱尔港,在那里,他们走进了现代文明。
莫里斯兴致勃勃,准备仔细观察他们接下来的变化。
可惜,刚抵达布莱尔港没几天,那对成年夫妻就生了重病,先后去世了。
医生们告诉莫里斯,在与世隔绝了几万年后,哨兵人的免疫系统严重滞后,无法在现代社会中生存,任何在我们看来稀松平常的病原体都可能要了他们的命。
这的确是实情,当年航海家发现美洲大陆之后,除了枪炮之外,还将病毒带给了印第安人,差点让后者灭了种(美洲大陆95%以上的印第安人都死于旧大陆的细菌和病毒)。
莫里斯·波特曼与安达曼土著
为了避免“害死”剩下的四个哨兵人小孩,莫里斯只好将他们送回了北哨兵岛。
临别之时,莫里斯还送了不少礼物给那几个孩子。
虽然呆在一起的时间太短,没有弄明白哨兵人的语言,但莫里斯仍然希望这些小孩能够记得自己的善意,日后可以成为沟通现代文明与哨兵人部落之间的桥梁。
可惜,孩子们虽然收下了礼物,但却似乎并没有领情,他们迅速躲进丛林,从此音讯全无。
哨兵人儿童
三、现代人的接触尝试
在莫里斯的试验失败之后,为了避免外界的病毒给哨兵人带来灭顶之灾,英国殖民者决定不再打扰他们,北哨兵岛重归宁静,哨兵人在岁月静好中,安安稳稳地度过了近一个世纪。
1967年,独立后的印度政府决定开展“接触活动”,与分散在各个岛屿的原始部落沟通。
这个项目在印度人类学家TN Pandit领导下,在很多原始部落都取得了成功,比如桑提内尔人(安达曼人的一支),但是在北哨兵岛,他们却屡屡碰壁。
无论他们送多少礼物,哨兵人都没有放下防备,一只手收下礼物,另一只手却挥舞着武器,抗拒考察队的靠近。
1974年,国家地理摄制组协同一队人类学家,前往孟加拉湾一带的岛屿,为拍摄一部关于寻找原始人的纪录片“Man in Search of Man”寻找素材。
在周围的安达曼群岛顺利拍摄了很多珍贵的画面后,他们又将目光转向了北哨兵岛。
摄制组早就听说哨兵人不太友好,出发前做了充足的准备,甚至聘请了印度的武警为他们保驾护航。
但哨兵人激烈的反应还是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摄制组上岛之后,将礼物放在沙滩上向哨兵人示好,包括塑料玩具、椰子、洋娃娃、铝制炊具和一头活猪。
但哨兵人并不领情,他们从密林中冲出来,抬箭就射,其中一箭还射中了纪录片导演的大腿。
射中他的那名男子兴奋地在沙滩上跳起了舞来,其他人则一边高叫,一边继续射击。
摄制组连忙跑回到船上,退开到安全的距离。
最后,哨兵人将那头猪和洋娃娃埋进沙滩,带着椰子和炊具兴高采烈地回到了树林中。
敌人要打,礼物也要收,哨兵人一点儿也不傻啊。
射中导演后跳舞的哨兵人男子
哨兵人一边欢庆胜利、一边继续射击
1981年,一艘巴拿马货轮在北哨兵岛岸边搁浅,原本想上岛等待救援的船员们遭到了哨兵人的攻击,只好退回到船上。
但是呆在船上也不并不太平。
每当夜晚潮水退去,哨兵人就会摸到船边攻击他们,船员们被迫拿着标枪和斧子与他们展开殊死搏斗。
直到一个星期后,救援的直升机才带走了这些倒霉岛,那艘搁浅的船则永久留在了那里。
哨兵人从此“恶名远播”,北哨兵岛也被认为是这个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
但TN Pandit和他的项目组并没有放弃,终于在1991年第一次与哨兵人实现了“亲密”接触。
那艘搁浅的货轮至今犹在
当时,哨兵人在没有携带武器的情况下,迎接了来访的小艇,这在他们的历史上尚属首次。
不过,他们其实并不想与现代人接触,只是看上了船里的食物,不想赶走TN Pandit的考察队。
人们看出了哨兵人的犹豫和迟疑,于是向水里扔了椰子些。
几个哨兵人迅速下海,游过去收集椰子,考察队员也纷纷下船,尝试与他们交流。
1991年,哨兵人欢迎来访者
1971年,第一次亲密接触
历史性一刻,1991年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友好接触
最后TN Pandit一行还上了岛,深入到哨兵人的居住地,但也仅止于此了。
由于语言不通,他们只能和哨兵人用肢体语言进行交流。
或许是这种交流出现了误差,早上岛民们还吃着考察队的椰子,热情洋溢地比比划划,下午就翻了脸,拿着标枪把他们赶下了海。
虽然只是浅尝即止,但这也已经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次友好接触了。
1996年,为了防止人们将疾病带给哨兵人,印度政府宣布设立禁区,禁止任何人进入北哨兵岛三公里以内的区域。
应该说,这个决定还是对的,哨兵人本就人口非常少,免疫系统也没有经过文明世界历史上各种疾病的洗礼,随便一个传染病就可能导致这个族群灭绝。
1991年,考察队拍到的哨兵人
四、冲突和摩擦仍在继续
在印度政府设立保护区后,哨兵人与文明世界的摩擦和冲突并没有完全消失。
2004年12月,印度洋发生了大海啸。
印度政府没有忘记这群特殊的国民,特地派出了一架海军的直升机,飞往北哨兵岛视察灾情。
救灾人员发现,整个岛屿在海啸后升高了1.5米,而岛上的哨兵人似乎仅剩下30人左右了(或许有人在暗处没被发现?)。
为了避免“接触”,直升机没敢在岛上着陆,直接空投了大批物资在岸边的空地上。
但不知为何,他们的善举却惹怒了岛上的居民们。
哨兵人从树林中冲了出来,操起家伙攻击直升飞机。
他们的“尖端”武器当然伤不到直升机分毫,但传递出的信息是准确的——他们不希望被打扰,不管出于什么目的。
但是有人明显没把哨兵人的警告放在心上。
哨兵人攻击直升机
追击直升机的哨兵人
2006年1月,印度渔民桑德拉吉和潘迪特蒂瓦里,不顾政府的禁令登上了北哨兵岛,希望能在那附近多捕捞一些泥蟹。
哨兵人直接杀死了这两个“入侵者”,并把他们的尸体绑起来,做成十字架立在岸边。
这个举动的意图很明显——警告一切敢于登岛的人。
印度的海岸警卫队出动直升机,想帮助渔民的家人收回尸体,但却遭到了哨兵人的弓箭射击,只能无奈地放弃了。
此后十几年,再也没有人试图靠近那里。
哨兵人占领了渔民的小艇
2018年11月,一名叫赵约翰(John Allen Chau)的26岁美国传教士带着一个浪漫的想法来到印度。
他要向哨兵人传播福音,让他们有机会接近上帝。
赵约翰租了一艘船,雇了7名当地渔民带着自己来到那片海域,然后一个人兴冲冲地驾着独木舟冲向北哨兵岛。
尽管语言不通,但是他相信,哨兵人应该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友好,并听他布道。
可惜他错了,刚踏上沙滩不久,赵约翰先生就遭到了哨兵人的乱箭射击,连圣经都没有机会打开,更别说传教了。
手无寸铁的他很快就中箭了。
赵约翰急忙转身逃跑,却被哨兵人轻松撵上、抓了起来。
他们用绳索套住他的脖子,拖着在地上行走,吓得远处的渔民顾不上他的死活,开着船跑掉了。
5天后,警方证实赵约翰已经死于非命,随后逮捕了那7名协助他非法登岛的渔民。
美国传教士赵约翰
五、一点思考
高级文明应该怎样对付低级文明,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我们可能永远也无法真正理解,为何哨兵人会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敌意,但我认为,这可能是他们对危险的天然警惕和本能反应。
现代文明和原始部落的接触,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会给后者带去光明。
相反,我们带给他们的,更可能是毁灭,安达曼群岛上的那些土著部落,就是很好的例子。
安达曼群岛
前文提到的英国的殖民地行政官莫里斯,除了曾经造访过哨兵人外,还率队探访过安达曼群岛。
经过短暂的抵抗后,大安达曼人(The Great Andamanese)放下弓箭,接受了这群“英国朋友”。
然而,他们并没有因此实现文明的跃进,而是很快就死于各种流行性疾病。
根据人类学家的研究,大安达曼人的祖先约在70000年前从非洲走出,65000年前迁移到安达曼群岛上,在刚与英国人接触时,他们总共约有5000人,由10个原始部落组成,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语言。
后来,由于殖民者带来的疾病、以及二战时期的日军入侵等原因,大安达曼人口锐减,一些部族甚至已经灭绝了。
古老的波族,就是其中之一。
2005年,波族的国王和一些老年人相继离世,一位名叫波阿的老妇人成了这个部落的最后一个成员,除了她,世上已没人会说流传了数万年的古老语言波族语了。
一位语言学家曾经试图为人类留下一些波族语言的记忆,可惜时不我待了。
2010年岁的波阿在安达曼群岛首府布莱尔港附近的海峡岛上离世,她的去世意味着这一古老的语言也随之走入了坟墓。
时任国际生存组织负责人的斯蒂芬·科瑞表示,“随着波阿的死以及波语的绝迹,人类社会这段独特历史如今也变成回忆。波阿的去世也为人们敲响警钟,我们决不能允许安达曼群岛上的其他部落再发生类似的事情。”
大安达曼人
这样看来,哨兵人拒绝“进步”,誓死抵抗外部世界的一切,反而保护了他们自己。
现在,保护北哨兵岛与世隔绝的自然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的共识,大家都认识到,如果北哨兵岛被强制接触、甚至暴力入侵,人类将失去这个唯一的旧石器时代文明。
对于目前来说,最佳的保护办法其实就是“只观看,不联系”,不打扰他们,就是最好的保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