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朔五年六月,时年十八岁的济南少年终军被选为博士弟子,西入长安继续深造学习。年少的终军就以博学多才,能言善辩,擅写文章而闻名乡里。临行之前,因听说终军才气过人,太守亲自召见终军,果然觉得终军才气并非常人,于是与终军结交。
到达长安之后,上书汉武帝。汉武帝对他的文章很是欣赏,拜终军为谒者,供职于宫中。
第二年,终军跟随汉武帝去雍县,在在五畤祭祀时,得到了一头白麟,一棵宝树。很是奇特。汉武帝问群臣这是什么征兆。
终军上书汉武帝,这是上天告诉世人当今陛下是圣明之君,必定能够现实大一统,使天下井然有序,建议汉武帝改元,敬告上天。汉武帝听从终军的建议改年号为元狩,仅仅几个月南越与匈奴的几个酋长相继归附汉朝,于是大家都认为终军当初说的话都一一应验了。
对奏,上甚异之,由是改元为元狩。后数月,越地及匈奴名王有率众来降者,时皆以军言为中。
此后的终军得到汉武帝的信任,在宫中任职五年,可终军并不满足,不甘于在宫中任职。无时无刻不在想着为国出力。朝廷要派遣使者出使匈奴,终军便主动请求出使。并对汉武帝说:我没有立尺寸之功,却能供职于宫中,得食汉禄五年,边疆时长有警,身为臣子应披坚执锐,效命疆场。但我时常怨恨自己能力底下,手无缚鸡之力,不能为国驰骋疆场。只能做陛下的侍从。如今我愿出使匈奴,辅佐使者,出谋划策。汉武帝命令终军出谋划策,终军的回答让汉武帝非常满意,于是提拔终军为谏大夫。
当发使匈奴,军自请曰:“军无横草之功,得列宿卫,食禄五年。边境时有风尘之警,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驽下不习金革之事,今闻将遣匈奴使者,臣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画吉凶于单于之前。臣年少材下,孤于外官,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窃不胜愤懑。”上奇军对,擢为谏议大夫。——《汉书》
元鼎四年南越王赵婴齐去世,其子赵兴继位。汉武帝想趁此派使者出使南越,劝说南越王归朝,实现统一大业。赵兴的母亲樛氏是汉朝女子,在汉朝之时有个情夫安国少季。借着二人的关系,汉武帝觉得派安国少季出使南越,成功的几率也会大一点。终军听说要出使南越,又再一次请求出使南越:“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终军与安国少季一同抵达南越国,在樛氏的帮助下,终军说服南越王与汉朝达成协议。三年一朝见,取消与汉朝的边关守卫。举国内属汉朝。汉武帝听到消息以后,很是高兴。赐给南越国王和大臣官印和绶带,并命令终军等人继续留在南越,安抚南越王君臣。
但南越国丞相吕嘉不愿归顺汉朝,多次劝南越王赵兴不要听终军所言,赵兴不听。于是吕嘉称病不见汉使。终军和安国少季都觉察到了吕嘉的不对劲,在南越国境内,难以对吕嘉采取措施。南越国太后樛氏本身就是汉朝女子,她是想归属汉朝的。最大阻碍就是丞相吕嘉。于是决定宴请吕嘉,在酒宴之上,公开指责吕嘉不愿归属汉朝。想要以此激怒汉使,让汉使在宴席之上杀掉吕嘉。但终军等人迟疑不决,没有痛下杀手。吕嘉也在宴会上有所察觉,想要离席而去。樛氏想要亲自动手,但被儿子赵兴阻止,南越王赵兴并不想杀吕嘉,于是放吕嘉而去。此后吕嘉密谋郑超,但顾虑赵兴并没有想要诛杀自己,迟迟没有动手。
汉武帝听说丞相吕嘉不肯归属汉朝,南越王赵兴与汉使等人软弱,无法制服吕嘉。派遣韩千秋与于是派韩千秋及樛氏之弟樛乐率二千人进入南越国,想要给吕嘉施压。
听说汉朝军队讲要进去南越,吕嘉提前动手,杀掉南越王赵兴母子,汉朝使团。终军被杀,遇害时只有二十多岁。韩千秋的部队也遭到吕嘉的伏击,全军覆没。
越相吕嘉不欺内属,发兵攻杀其王及汉使者,皆死。军死时年二十余,故世谓之“终童”。——《汉书》
元鼎五年四月,消息传回长安。汉武帝大怒,派兵攻打南越国。第二年,南越国灭亡。
弱冠请缨的终军,是汉武帝时期与霍去病一样的少年英雄。一个封狼居胥,一个弱冠请缨。但终军却因为犹豫不决而失败,霍去病因为果断出击而成功。同年都是少年英雄,却因为结果不同,后世的知名度也不同。
作者:大唐守捉郎
参考资料:《汉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