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克明食品种植大课堂:小麦备播•施肥

0
分享至

克明食品种植大课堂:小麦备播•施肥

01

“人不吃饱饿肚肠,小麦缺肥难打粮”。老辈人说后又讲“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种麦不上粪,等于瞎胡混”。嘿嘿,这些响亮的话语正在从农业技术员小王嘴里吐出,让参加农技培训会的学员倍感亲切,听着顺耳。小王见大家对小麦施肥很感兴趣,索性就把自己所掌握的小麦施肥技术毫无保留地“倾泻”出来,他时不时地举着右手动情地跟大家说,近代以来,随着科技手段的丰富和科学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逐渐对小麦全季所需要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探索,如今知道有17种元素服务于小麦生长发育,按其贡献量的大小计算,大量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中量元素有钙镁硫,微量元素有铁钼锰锌铜镍以及氯硼。

排行老大的碳氢氧3个营养元素来源于空气和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实乃是大自然的馈赠啊!正在这时,冷不防地挤进个气喘吁吁的王大娘,手掂着一大袋子写有“光碳…”字样的肥料,怯生生地打断话茬,非要鉴定鉴定这个什么二氧化碳捕捉剂中不中?王技术员看都没看一眼,不屑一顾地提高嗓门说道,这样的东西麦苗可以触手而得!

02

这个小插曲引起会场有点骚动,人群里不断传出窃窃私语的声音,怪怪,昨天来的忽悠团还喷着它有天大的作用,不上任何化肥,只施用它就能打上一千多斤小麦。待大家伙安静下来后,氮磷钾产生的故事早就书写在技术员小王所带的黑板上,众人们里三层外三层地拢上来近距离探个究竟:

一是小麦底肥中所施用的氮磷钾比例约为3:1:3,具体来讲每亩600公斤左右的产量,所需纯氮16至18公斤,纯磷5至7公斤,纯钾6至8公斤。二是“如饥似渴”,“机不可失”。两个成语搁在这个当口处恰如其分,看看便知,它指的是麦苗在生长过程中,在特定的阶段对特定的营养元素非常迫切,倘若过期候补,天大的本事也难以弥补当时所造成的损失,这个因果报应就是农业书本上的“作物营养临界期”。

技术员小王见大家看后大都似懂非懂,一脸茫然的样子,就如数家珍般地介绍起来:磷元素好比古时候阁楼上的大小姐,不爱移动来移动去,但起到的作用让人不敢小觎,一来能增加粒重,还能抗寒抗旱。二来能促进小麦根系的发育,还能配合氮元素让小麦多分蘖,早分蘖,多成穗。三来它是小麦细胞核的重要成分,直接参与呼吸和光合作用,参与碳水化合物合成,分解和运转过程。磷元素的“如饥似渴”临界期发生在幼苗期,原因是种子内胚乳里所贮藏的磷已接近用完,此时的根系还很弱小,吸收能力差,而根系的下扎又急需磷元素的帮衬,此时此刻磷元素对植株的生长是多么的迫切,多么的渴望。所以,在生产中,采用少量速效性磷肥作种肥或磷酸二氢钾拌种,常常能收到明显的增产效果。

03

氮元素这个家伙,能量大的出奇,它能让植物界披上绿装,又能在动物界所需的蛋白质中占有一席之地。还能紧紧配合相关的营养元素,促进小麦长叶片,长个子,继而结出金灿灿的麦子。而氮元素对小麦而言,它也有个机不可失的阶段,它的临界期一般比磷元素晚,往往是在分蘖和幼穗分化两个时期,倘若临界期缺氮,过后又进行了补施,其结果只能增加叶片的氮含量,对增加穗粒数及产量的构成已经没有明显的意义了。

此刻,技术员小王怕大家陷入到元素周期表的迷宫里出不来,就问刚刚给自己掂来茶水的王大爷,知道不知道氮元素何许人也,见过吗?一时间让人称外号“人精”的王大爷刹那间脸膛像个大红枣,只想往地缝里钻。其实大家谁也没见过真正的氮元素,司空见惯的是氮元素的载体,诸如尿素,碳铵,农家肥等等,今个以尿素为例说说事,技术员小王继续说道。

氮元素在尿素中含量为46%。属于速效氮肥,只不过需要转化为铵态氮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而尿素肥料进入土壤后,需要经过脲酶转化和微生物的作用才能转变为被农作物吸收的铵态氮。这个转化过程,一般需要经过5至10天的时间才能产生肥效,并且随着温度高低有所不同。温度低转化的慢,一般在10℃的情况下需要10天,温度越高,转化速度越快。如果按照氮元素临界期计算,必须在临界期之前的5至10天施入尿素,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钾元素是否存在临界期,目前还没有让人折服的试验资料,究其原因是钾元素在小麦植株体内流动性大,有高度的再利用能力,一般不容易判断它的临界期,但多数专家学者认为,小麦在拔节期对钾反应敏感。总之,农谚上对氮磷钾的评语真中肯,钾抗倒伏磷抗旱,茎叶黄瘦因缺氮。

04

冬小麦不管在什么区域种植……什么什么?停停停!一位听得入迷的中年人打断话茬,非叫解释解释什么叫冬小麦?春小麦?冬性品种?半冬性品种?春性品种?这时候也有人跟着附和。技术员小王环视一下在场的群众,喝口水后解释道,凡是秋天播种的小麦就叫冬小麦,它是以播种时间界定称谓的,同理,春天播种的小麦就叫春小麦。而冬性呀,春性呀,半冬性呀,统统指的是种子自身经过春化阶段时,根据承受低温的高低和历经时间的长短,来确定的种子本身属性。具体来讲冬性品种要求低温0至5度,经历时间为35天以上,半冬性品种要求低温0至7度,经历时间为15至35天,春性品种要求温度不严格,温度为5至20度,经历时间5至15天。种子的这个特性是多少年多少代与自然环境打交道留下的习惯,无法改变也不能改变!

老少爷们听懂了吗?过暑假回来的秋妮妮顿时回应道,咱们这里秋天播种的小麦种子既可以用半冬性品种,也可以用弱春性品种,而湖北乃至以南的地方,秋天播种的种子统统是春性品种,否则用冬性强的麦种就会出大事,就会光长秆子不结实。

技术员小王看到秋妮妮不想再多发挥,接着又娓娓道来。小麦生长所需要的17种元素之间既互相帮衬又互相制约,追求的是团队精神,他让一同来的吴老师打开一张自制的《植物营养元素导索》大挂图,邀请吴老师传精送宝。

吴老师是这里的常客,一来是年轻时在这个大王村当过插队知青,二来农校毕业后在这个乡当过农技站长。吴老师边拿着图片边讲道,很多农业专家把营养利用率比喻为木桶效应,最短的那块木板反而表现着整体水平,即缺失或缺乏的营养元素,它是限制因子,只有把缺少的营养元素补充到位,其它营养元素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唱好“大合唱”,小麦才能增产。所以,根据小麦需肥规律,要正确地使用施肥原则:

一是有机肥与化肥唱好协奏曲。不管是农家肥,还是秸秆还田沤烂腐熟的有机质,其作用为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增加有益菌含量,降低有害菌的含量,增加土壤的养分,增強根系的活力,净化根系环境。众所周知,有机肥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氮磷钾,施入土壤后,在适宜的水分下,就会逐步和原有的土壤颗粒产生融合,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慢慢分解,也可以通过蚯蚓等消化吸收,形成团粒结构,再次被作物吸收利用,时效期很长,有机肥主要是改良土壤的物理性质,增强透气性,提高保水保肥能力,有一定量的速效养分,见到肥效需要30天以上,温度越高,见效越快。而化肥养分含量高,肥效快,两者合理配备,是小麦高产稳产的有效措施,是通过实践证明了的成功经验。

二是底肥和追肥搞好接力赛。 由于小麦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根茎叶和分蘖的形成,所需养分主要来自底肥,而追肥要以氮肥为主,也就是众乡亲说的前氮后移。凡是壮苗,最好在拔节期进行追肥,凡是弱苗田要在返青期进行追肥,追肥方法一般用施肥耧串施,施肥深度为7至10厘米。水分不足时,追肥后应及时浇水,切忌大水漫灌。

三是施肥方讲究针对性。比如沙壤土质保肥能力差,反对集中施肥,须采取量少勤施的办法,满足小麦生长的需要。

四是配方施肥棒棒哒。 随着土壤养分检测仪器的入村到户,加之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这一行之有效的措施必将被愈来愈多的人们认可,其显著亮点就是缺啥补啥,配比合理,经济实惠。 总之,通过分析来分析去,施肥,包括底肥和追肥,在小麦的营养生长阶段或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或生殖生长阶段,地地道道地起着中流砥柱的关键作用,尤其是底肥处于关键中的关键档位上,一语中的就是“麦收胎里富,底肥是基础”。

05

为了使大家消化消化进入耳朵里的信息量,吴老师的话音慢慢停了下来。于是乎,大家伙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嚷嚷,有的人争论得面红耳赤,还有些老熟人不分男女,打着情骂着俏,乱轰轰闹轰轰,一言堂变成了“一窝蜂”,哎,在田间地头生活的人们就是这个吊样子。

益农种植合作社的大拴小伙子是这场培训会的组织者,他抬头看看天,日头到了头顶上,也正是城里人“追肥”的饭点,一股无名火压在胸间,心里念叨着八点开会,九点到,十点才开始听报告,今个算是个现实版了。说起大拴这孩子,刚从农校毕业,处处带着满身的朝气,说话办事让乡里乡亲的人们可佩服啦,今天的培训会,不发礼品只讲干货,能来近百十号人,实属不易啊!按一位双鬓花白的大娘讲的参会理由,不发点礼品意思意思没门?今个听会破例啦!

培训会场上的喇叭声徐徐飘向会场不远处的人叫”敢子”身边,让他愈发感觉到无地自容,今个儿彻底颠覆了他的施肥理念。他只恨这样的培训会参加的太少,致使几年来稀里糊涂买肥料,使自己种植的两百多亩小麦,经济效益就象澡堂的拖鞋一一别提啦。这不,培训会进行互动环节时,他就跑步来到技术员小王身边,诉说起自己种小麦的苦与愁,说着说着掉起了珍珠般的眼泪,使会场氛围顿时浸泡在低沉状态中。技术员小王一边劝抚,一边给他传授如何自觉躲开施肥中的三大误区经验。

误区一:“一炮轰”,即小麦整地前一次性施入底肥,不追肥。其实”一炮轰”并不是不可采用,只是要考虑考虑种植小麦所处的气候环境,倘若旱作区或无浇水条件的山岗薄地,或土壤肥力差又管理跟不上,一次性施入底肥是当前条件下的选择,无可厚非,另外,农家肥以及磷肥和钾肥谁说不可以“一炮轰”。况且这个施肥方法是老辈子的智慧结晶,是一代又一代传下来的,有农谚作证,三堆不如一底,年外不如年里。说的是三堆苗粪抵不上一堆底粪有劲,春节后施的苗粪不如春节前施的苗粪效果好,至于现在用的磷肥也好钾肥也罢作为底施没有啥不好的。技术员小王运用和风细雨式的解释让“敢子”的情绪归于了平静。人群中有的想提提自己碰到的疑问,嘴巴欲张未开,其目的还想听听技术员往下讲的内容。小王接着继续说道,追肥主要指的是氮肥的使用原则,特别对于优质强筋小麦,追肥要在拔节期进行,追施尿素8至10公斤即可。请不要小看拔节期间的追肥,它既能增加产量更能增加蛋白质含量。对强筋优质小麦的种植来讲,是一项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

06

这时候,技术员小王向上瞧瞧天空,晌午头上的太阳很热烈,也很兴奋,又用眼睛的余光扫了一下会场,感觉到互动环节的参与者比授课时多得多,暗暗庆喜起这个天然露天会场来,六大棵搂不住树身的老槐树枝繁叶茂,基本上屏蔽了射下来的阳光,不远处的一池水塘扮演着空调的角色,三十几步能走到的路边代销店,人们出出进进,大多数人买着矿泉水和方便面,看样子大有坚持到底的雄心壮志。为此,他又让吴老师接着授课,吴老师爱用填鸭式的授课模式讲解,他思忖刚才讲的真不过瘾,又用起了他那高八度的声调,把扩音器振得要飞上天,时不时传出“知了”发出的最强音一一吱吱吱。他采用迂回战术讲起了功能肥料腐植酸和氨基酸。

他首先介绍起“腐植酸”出身,他说道,腐植酸是埋藏在地下的动植物遗赅,主要组成元素有碳氢氧,还有少量的氮和硫。而氨基酸来源于植物,是蛋白质的主要组成成分,它的主要组成元素是碳、氮、氢、氧等,是一种高效营养物质。

然后又介绍了两者的区别:一是氨基酸可以被植物直接吸收,而腐植酸只能通过一系列转化后再被植物吸收。二是腐植酸的作用倾向于土壤调节,改善土壤的板结及酸碱化,还能刺激根系生长,农资界常常把它定义为功能性的肥料,凡是患病土壤首推腐植酸肥料。而氨基酸直接可以通过叶片喷雾的办法为植物补充养分,对提高抗逆性有重要作用。三是使用目的不同。使用腐植酸大都是为了调节土壤,改善植物生长,而使用氨基酸肥料,则是为了立即解决植物缺素问题。

他又转向另一个课题,即肥料什么时候开始见效?肥效期如何?他根据看到的试验数据得知:碳铵当天就能够见效,肥效期大约在15天左右;氯化铵需要3天见效,肥效期在25天,后期容易脱肥;尿素则需要7天才能见效,肥效期在45天;复合肥10天可见效,肥效期较长,能达到90天;生物肥一般见效慢,需要一个月左右吧,但肥效可持续6至8个月,是一种长效肥料。

实际中,肥料施到土壤里多长时间才能见效?它牵扯到很多方面的理论知识,确实不好系统地回答。只能粗线条地进行解释。一是肥料施入土壤后有一个转化的过程,而麦苖从吸收到利用也有一个过程的,二是肥料分解后被作物吸收与温度的高低和土壤含水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冬天与夏天的施肥见效快慢就不同,土壤墒情的好坏对肥料的见效快慢存在着很大影响。

三是肥料施入土壤后,如果施入的肥料虽好,但是土壤酸化严重,小麦就不能很好的吸收,或者肥料元素之间存在着拮抗,或者小麦根系患病导致吸收不良,也无法使肥料的养分发挥应有的效果。

咔嚓,扩音机罢工了,只好吼着嗓子说道,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不论使用氨基酸还是使用腐植酸,一定记着使用时,最好要搭配其他种类的肥料,因为二者具有提高其它肥料尽情发挥肥效的功能,还是大家说的对头“庄稼长得好不好,全靠肥料当主导”。

一席话赢得了大多人的阵阵喝彩但不乏也有喝倒彩的,原因很简单他是弄坏扩音器的“第一人”,这奇了怪了,吴老师只有将委屈一股脑儿往肚里装,我真是窦娥冤了,我……。

这让蹲在前排的二妮子霍地站起,其实她怕冷场,因为冷场在乡下是大忌,她打开手机找到前阶段在县城参加新型农民培训会上的抖音,刹时间,会场内鸦雀无声,只有抖音传诵大家要听的内容:什么是肥料利用率?是指作物所能吸收肥料养分的数量与施肥总量的比值。用以反映肥料的利用程度。而提高肥料利用率的主要途径为:一是根据土壤各种养分的稀缺状况合理施肥;二是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不同需要合理施肥;三是改进施肥技术,使肥料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任何一种肥料施入土壤后都不能全部被作物吸收利用,其中一部分由于淋失、挥发或被土壤固定而成为作物不可利用的形态。一般化肥中氮肥利用率为25%至40%,磷肥只有20%左右,钾肥可达30%以上。生产中提升肥料利用率的办法,一是把握好施肥时间,二是增施有机肥。试验证明,有机肥+无机肥,能提高肥料中的氮磷钾养分利用率为10%至1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太讽刺!王艳儿子成高水平篮球运动员被保送北大,姜萍为啥不能?

太讽刺!王艳儿子成高水平篮球运动员被保送北大,姜萍为啥不能?

蒋飞Talk
2024-06-17 22:26:22
上海楼市新政“沪九条”落地三周,二手房网签量连续两日破千套

上海楼市新政“沪九条”落地三周,二手房网签量连续两日破千套

澎湃新闻
2024-06-17 21:30:30
这三个特质决定了毛泽东能干成大事

这三个特质决定了毛泽东能干成大事

斜杠历史
2024-06-02 17:23:28
票房破31亿,只是个开始!52岁的徐峥,今年又要掀起一波新高潮了

票房破31亿,只是个开始!52岁的徐峥,今年又要掀起一波新高潮了

娱乐白名单
2024-06-18 10:58:16
将代表汤加参加巴黎奥运会的一名选手潜水时意外身亡,年仅18岁

将代表汤加参加巴黎奥运会的一名选手潜水时意外身亡,年仅18岁

红星新闻
2024-06-18 12:08:08
小米官方晒618成绩单:智能门锁卖了2.4亿、扫地机器人2.1亿

小米官方晒618成绩单:智能门锁卖了2.4亿、扫地机器人2.1亿

快科技
2024-06-18 19:09:22
玩家热议:16年过去了,为什么法师这个技能的特效反而更差了?

玩家热议:16年过去了,为什么法师这个技能的特效反而更差了?

苹果牛看游戏
2024-06-17 11:21:51
新加坡门将在上海,一动作惹争议!网友:有点过了,差不多就行了

新加坡门将在上海,一动作惹争议!网友:有点过了,差不多就行了

阿牛体育说
2024-06-18 23:31:05
安徽省人民政府最新通报!

安徽省人民政府最新通报!

安徽发布
2024-06-18 19:19:58
“医药冷链第一股”梦碎!借公司的钱、买公司的股权,套现1.67亿元

“医药冷链第一股”梦碎!借公司的钱、买公司的股权,套现1.67亿元

中国基金报
2024-06-18 10:53:24
6月18日凌晨五点多,林更新,凌晨冲上热搜!

6月18日凌晨五点多,林更新,凌晨冲上热搜!

紫雨说娱乐
2024-06-18 15:42:35
汪小菲才官宣再婚,大S具俊晔就传婚姻亮红灯,双方闹剧持续更新

汪小菲才官宣再婚,大S具俊晔就传婚姻亮红灯,双方闹剧持续更新

李守智
2024-06-07 22:27:54
张常宁任队长!女排12人出征总决赛,二传竞争激烈,王云蕗谢幕战

张常宁任队长!女排12人出征总决赛,二传竞争激烈,王云蕗谢幕战

骑马寺的少年
2024-06-18 15:55:50
F组积分榜:葡萄牙队2-1绝杀第2,土耳其队3-1领跑,格鲁吉亚垫底

F组积分榜:葡萄牙队2-1绝杀第2,土耳其队3-1领跑,格鲁吉亚垫底

草根体育
2024-06-19 05:06:33
七台河市人大常委会任免职名单公布:雷东升任副市长(挂职时间2年);王兴旺为市信访局局长

七台河市人大常委会任免职名单公布:雷东升任副市长(挂职时间2年);王兴旺为市信访局局长

鲁中晨报
2024-06-18 10:59:03
真的是事出反常必有妖,天津河北等地,出现了4大反常现象

真的是事出反常必有妖,天津河北等地,出现了4大反常现象

冬天来旅游
2024-06-18 11:01:36
天赋尽显!17岁埃斯特旺抢断内切兜射一条龙,将6500万欧去切尔西

天赋尽显!17岁埃斯特旺抢断内切兜射一条龙,将6500万欧去切尔西

直播吧
2024-06-18 09:47:18
欧洲杯最弱队登场!意甲巨星带队,是来德国充数的?

欧洲杯最弱队登场!意甲巨星带队,是来德国充数的?

元爸体育
2024-06-18 11:43:41
岁月不败美人!刘亦菲65岁母亲在意大利被偶遇,气质优雅颜值超高

岁月不败美人!刘亦菲65岁母亲在意大利被偶遇,气质优雅颜值超高

柠檬有娱乐
2024-06-17 11:35:45
“哈粉”真是一群禽兽不如的人渣

“哈粉”真是一群禽兽不如的人渣

玖奌杂货铺
2024-06-11 10:09:44
2024-06-19 06:42:44
大栗树传播
大栗树传播
旨在弘扬企业文化。
2564文章数 14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欧洲杯-葡萄牙2-1逆转捷克 C罗失单刀小孔塞桑绝杀

头条要闻

欧洲杯-葡萄牙2-1逆转捷克 C罗失单刀小孔塞桑绝杀

体育要闻

对于凯尔特人来说 谁是MVP根本不重要

娱乐要闻

被曝新恋情,张碧晨王琳凯发声辟谣

财经要闻

官方:税务部门没有倒查30年的安排

科技要闻

第一批小米车主,已经开始卖车了

汽车要闻

全球最低价 现代IONIQ 5N预售价39.88万

态度原创

房产
数码
本地
教育
公开课

房产要闻

净吸纳量连续两年TOP3!这座海口顶级写字楼,用实力上大分!

数码要闻

AMD RDNA3.5核显着实彪悍!跑分无限逼近移动版RTX 3050

本地新闻

我和我的家乡|在鞍山的每一步都有新发现

教育要闻

文学常识:我国最早的数学著作是哪一本书?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