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粮票诞生记!

0
分享至

关注微信公众号:钱币头条,了解更多钱币知识

1956 年年初,杂文作家何满子发现“下馆子”变麻烦了。一种花花绿绿的小票突然闯进人们的生活,下馆子、买点心只给钞票是不行的,还要按量付给一种叫“粮票”的东西。

人们享受了建国初期的自由贸易,这些票子让人很不习惯。但当时人绝没想到,这些印着“充满力量感”画面的小票,会从1955年一直用到1993年!到底是什么催生了这样“麻烦”的粮票?

一切要从1953 年夏天说起。这个夏天粮食不够了......数据显示,国家收获粮食547 亿斤,需要支出的却是587 亿斤,缺口很大。

华北地区小麦收成不给力,被时人称为“粮老虎”的私营粮商又趁机套购粮食、囤积涨价,一时间社会人心惶惶,饥饿恐慌蔓延。

于是1953年,在反复调查、日夜讨论,又否定了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的7套解决方案后。终于找到了一个方法——统购统销。它将取消一切私营贸易,由国家统一向农民收购余粮。城市居民则按户核准,凭证购买国家有限的配售粮。

▲上图是“一五计划”(1953-1957年)期间的一张宣传画。摄影:李仲魁

粮食等农产品不仅要解决庞大人口的吃饭问题,还得为工业供应原料,甚至需要留出一部分出口来换取建设物资。有限的农产品要支持国家建设,人们就难以放开肚皮吃饭。

然而,问题并没有圆满解决。人们怎么可能满足于一点定量。

因为国家配售的粮食量是由个人申报、领导核准。细查起来,许多机关单位都存在多报计划粮、多领粮食的现象。农村一些根本不缺粮的家庭也在申报“缺粮户”。导致大量粮食白白浪费,而部分受灾地区又得不到足够的补给。

所以,1955 年年底,城镇居民用粮被改为按照年龄和工种统一量化,居民每月需持粮食供应证到粮食部门领取规定数额的粮票,再用粮票到粮店换取粮食。就这样,当统购统销走向精确化时,一种面额不等、质地如人民币一般的小纸片——粮票应运而生。

▲上图是上世纪50年代浙江农民向国家交粮的情景。

农业合作社把农民组织起来,这让国家的征粮工作方便了许多,而粮票的发行也有了更有力的保障。摄影:李仲魁

饭票和户口不止一毛钱关系

1962 年,就读于北京邮电学院的邢芃每个月可配给32 斤粮食。一天一斤多的定量,却让这个17 岁的大小伙子饿得体重只有 102 斤,外号“ 排骨”、“大头钉”、“大刀螂”。以至每次上游泳课,他都羞于脱去背心。

这样“骨感”的人在那个年代一抓一大把。

1955 年的《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按照不同职业和工种规定了居民的粮食定量。其中,机关团体工作人员、公私营企业职员、店员和其他体力劳动者每月平均不超过28 斤,轻体力劳动者每月平均不超过32 斤,重体力劳动者每月平均不超过40 斤。

最受优待的是像铁路工人那样的“特殊重体力劳动者”,每月平均可领到50 斤粮食。

此后,这些定量根据粮食生产情况而有所增减。在副食品贫乏的时代,人们几乎完全靠主食充饥。

28 斤粮食在现在足以供一个大胃王吃上一个多月,但在当时,仅能满足一个成年人一个月最低的粮食需求。28、32、40 等数字,深深烙在一代人心中,以至于多年以后,作家张贤亮把这种粮票统治下的生活称作“数字化生存”。

▲图为1955年版全国通用粮票,1956年、1957年又经两次印刷。第一次印刷的粮票共5枚,面额分别为:四市两、半市斤、一市斤、三市斤和五市斤。这套粮票到1980年作废,持续了25年。持有这种粮票,能在全国无障碍地吃饭,因此它成了人们梦寐以求的宝物。

1968年,知青叶辛来到贵州某偏远山乡插队。每一年,家里人都会勒紧裤腰带,以省下一些粮票给他寄去。

可麻烦的是,这些得来不易的上海粮票,在贵州乡下却无法流通。所以他还必须拜托同学和朋友,把上海粮票换成全国粮票。那个年代,有句俗话叫“手握粮票走天下”。可这句话不准确。

▲全国通用粮票

应该说,“手握全国粮票走天下”。本地粮票只能在本地粮店兑换粮食,在外地就如同废纸。短期到外地出差的人必须拿粮本去换全国通用粮票,而在城镇居民迁徙到外地时,“粮食关系”与户口几乎同等重要。

与之相配套的,是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机构。最基层的定点粮店限制了所有在那里买粮的居民。

谁家有几口人,吃多少大米,定点粮店一清二楚。“粮店比派出所的户籍管理还厉害。”曾担任上海市粮食局供应处处长的袁恩昭说,“定点粮店可以控制居民流动,它可以把人管到一粒米也没有。”

试想,如果拿着本地粮票就能在全国畅通无阻地使用,人们的流动将会自由得多,可一旦人口流入流出频繁,负责统购统销的部门就无法准确统计,从而造成粮食分配的混乱。这小小的粮票,在省与省、甚至县与县之间,造成一条条分隔带,支持着统销的顺利进行。

▲上图为文革时期的粮食供应证。和粮票一样,城镇居民可拿着它来购买粮食。

相对于城里生活的人,知青的烦恼远不止于换粮票。在陕北农村插过队的姜瑞玲记得,1969 年秋收后,她带着全年的劳动果实,经过三天三夜的奔波回到了北京。可久别重逢的喜悦尚未过去,姜瑞玲就在父母的脸上看到一片愁云。

原来,她从农村回来没有粮食定量,让家里本来有限的粮食更加捉襟见肘。春节刚过,父亲便含着眼泪对她说:“孩子,不是父母狠心轰你走,实在是家里太困难,这两个月每到24 号领粮票时,吃的东西几乎已经没有了。”

▲上图为上世纪50年代,天津一位老大娘拿票买粮的情景。最基层的定点粮店,限制了在此买粮的居民:一家几口人,大米多少斤等,粮店一清二楚,不容丝毫差错。

在统购统销政策之下,农民吃粮靠留口粮,一般不发给粮票,知青待遇等同于农民。每当农民要进城,或者知青要回家探亲时,粮票便成了一大难题。有时,农民会拿着自己生产的粮食,到人民公社或者粮站等处换取粮票;更多时候,则干脆扛着粮食进城。

也有乡民想出更巧妙的办法。曾在一个边远山乡插队的知青王选贵说:记得那时每当赶街或外出干活,寨子里的乡民都会蒸好糯米饭,用芭蕉叶包好,然后一包包吊在往返经过的路边树上,待饥时充饥。无论怎样开动脑筋,吃饭问题总还是十分麻烦。渐渐地,要不是碰上就医、上学等重要事情,农民也不会轻易进城了。

其实,在粮食危机因统购统销而缓解之初,农村的人口流动仍是很自由的。再加上工业化的发展成果首先体现在城市建设上,使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向城市短期逗留或者长期谋生。

据统计,1949 年到1958 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户口迁移最频繁的时期,仅1954 年到1956 年的3 年间,迁移人数就达7700万!人口的流动,给城市粮食计划供应带来不断增加的压力。渐渐地,仅靠统购统销来保障粮食供应的方法也不灵了。

新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呢?等待中国人的是谁也想不到的一种分隔制度——户口。1958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将城乡居民划分为“非农业户口”和“农业户口”两种不同户籍,并对农民向城市的流动作出严格规定。

于是,当一位农民流动到城市时,由于自己的“农业户口”他无法领取定额粮票,也因此无法在城里长期生活。就这样,粮票与户口一起,组成了强有力的刹车机制,逆转了由农村涌向城市的滚滚人流。没有定额粮票供应的农民,只能在乡下种啥吃啥。而城里人不仅有粗粮票、细粮票,还有油票、布票等。村里人要想吃油,只能靠在田边地头、房前屋后种蓖麻子、黄豆、芝麻换油吃。

▲左为布票,右为肉票

于是,农民被称为“地里刨食的”,赶上丰年或许比城里人手头宽裕,灾年挨饿则首当其冲。城镇居民被称为“吃皇粮的”,虽然“吃不饱”,但不管成年怎样都有国家保障。

原本只是为了保障粮食供应的粮票制度,却无可奈何地在城乡之间划下一条鸿沟。当农村涌向城市的“盲流”被遏制时,农民如果想变成吃“商品粮”的城里人,也就只有另想他法了。

出生在河北农村的韩章,一直记得自己与36 斤粮票的故事。

12 岁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县里的重点初中。全家人看着入学通知书高兴万分,只有父亲一人闷闷不乐。原来,县里的初中吃的是“商品粮”,学校要求每个学生按月交36 斤粮票。

韩章的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没有国家发给的粮票,唯一的办法就是用全家的口粮去粮店换取粮票。每年少得可怜的粮食本来就不够吃,如果再拿出一部分换成粮票,对这个贫困的家庭无异雪上加霜。

最后,父亲咬咬牙,“就是咱们不吃也要让孩子上学”。当父亲把带着体温的36 斤粮票交到韩章手上时,父子两人都泪流满面,父亲叮嘱他说,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像城里人那样每月由国家发给粮票,过城里人生活!”

当兵、上学、提干等,是农民能够吃上商品粮的有限途径,它相当于“鲤鱼跃龙门”。若干年后,韩章如愿以偿。当他领到第一个月的粮票时,把一斤粮票郑重地寄回老家。

▲文革时期有关于节约粮食的宣传画

40年历史的粮票终于远去

在票证时代,粮票严禁买卖。在制度的安排中,粮票只是供应粮食的凭证,根本不存在价格,因此谈不上买卖。但是在饥饱重于天的时候,粮票就比钱管用了。据不少人回忆,当年街上的乞丐乞讨时,往往只要粮票不要钱。原本无价的粮票自然就有价了。

1986 年4 月,《人民日报》上登载了一封读者来信。信中义愤填膺地说,郑州市京广北路上有一个商品交易所。在这个地方,所有商品都可以用粮票交换。一个三层的塑料贮物架要90 公斤粮票,一个5 磅气压保温瓶要95 公斤粮票,一个涮羊肉用的火锅要165 公斤粮票。

曾经用来维持温饱甚至保命的粮票,此时却被城里人挥金如土般地抛洒出去。这背后的原因很简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中国人餐桌上的副食品多了,粮食吃不完了。

▲1993年5月10日,北京开放粮油价格的第一天,朝阳区某粮店的店员在登记注销最后一批粮票。随着一条条黑线划在上面,陪伴人们近40年的粮票成为往事。摄影:刘卫兵

政策总是滞后的,城里人粮票用不完,可政府供应的“平价”粮定额却并未相应减少。于是,人们自然要用定期发放、过期作废的粮票,去交换日用商品。

谁需要粮票呢?进城打工的农民。于是出现了这样一个怪圈:国家以低价收购农民的粮食,以平价卖给城里人。城里人再用多余的粮票,换取货币收入或者实物收入,相当于“城里不种田的人向种田的农民卖余粮”。

取消粮票的计划开始酝酿。一些试水性的变化也在发生。1984 年,梅州人赵美英把户口和粮食关系一并从老家迁到了深圳,和她一起到新城市的,她说还有“比钱更重要的财产”——70 斤粮票。

然而,这一年的深圳率先在全国试点取消粮本、粮票。赵美英辛辛苦苦积攒了一辈子的粮票瞬间全部“报废”。

虽然粮票用不上了,但赵美英还是非常开心:“在梅州时,我的工资只有49 元5 角,而到了深圳,我的工资一下子涨到了300 多元,一个月就是原来半年的工资!有了这么‘巨额’的钱,还可以随意买东西,我感觉实在是太幸福了!”是啊,由于不用粮票,人们什么时候想买、想买多少都是自由的。

“我感觉自己到了一个新天地,一个无比自由的天地。”赵美英说。

与自由伴生的,并不是想象中的混乱和饥饿,而是逐渐被发现的方便与富足。1993 年,最后一批粮票停用。与中国人朝夕相伴近40 年之久后,粮票终于转身远去,成为一段近40 年百姓“吃饭史”的一个记忆。

虽然粮票退出了流通领域,但仍有不少人珍而重之地把它收藏起来,收藏起一段饥饿而辛酸的岁月,也铭记住那不可忘却的吃饭教训

2021年还有

冬奥会纪念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放假通知!中小学2024暑假时间确定了,家长却表示难以接受

放假通知!中小学2024暑假时间确定了,家长却表示难以接受

凯旋学长
2024-05-25 13:32:22
数月来首次!多枚火箭弹飞向以色列,哈马斯发声!以军缩小在加沙地带拉法以东部队规模

数月来首次!多枚火箭弹飞向以色列,哈马斯发声!以军缩小在加沙地带拉法以东部队规模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5-26 20:33:08
330天研发疫苗盈利7000亿!杨晓明被查:打3针北京生物者说感恩

330天研发疫苗盈利7000亿!杨晓明被查:打3针北京生物者说感恩

大风文字
2024-04-28 08:15:57
湖北最奇葩的四个地级市,经济不如县级

湖北最奇葩的四个地级市,经济不如县级

娱乐圈见解说
2024-05-26 07:10:39
4-3夺冠!陈幸同救赛点绝杀王艺迪,决胜局11-9,疯狂大逆转诞生

4-3夺冠!陈幸同救赛点绝杀王艺迪,决胜局11-9,疯狂大逆转诞生

体坛扒客
2024-05-26 21:31:44
TVB艺人夫妇移民英国,信誓旦旦开农场,今转二手衣名人光环不再

TVB艺人夫妇移民英国,信誓旦旦开农场,今转二手衣名人光环不再

娱乐白名单
2024-05-25 16:14:17
发生关系,多久一次最舒服?

发生关系,多久一次最舒服?

匡北北
2023-12-15 23:56:59
1957年,韩先楚拒绝当福州军区司令员,毛主席震怒:你不去也得去

1957年,韩先楚拒绝当福州军区司令员,毛主席震怒:你不去也得去

东哥讲故事
2024-05-03 20:58:54
原来他是gay啊?真假,有点惊讶诶!

原来他是gay啊?真假,有点惊讶诶!

章娱来了
2023-05-30 09:22:44
新华社消息|联合国:半个月内仅900余辆卡车援助物资获准运入加沙地带

新华社消息|联合国:半个月内仅900余辆卡车援助物资获准运入加沙地带

新华社
2024-05-25 19:10:20
孩子画鸡“不及格”,爸爸晒真鸡照片质问老师:画得不够像吗?

孩子画鸡“不及格”,爸爸晒真鸡照片质问老师:画得不够像吗?

新时代的两性情感
2024-05-22 11:01:46
被60多国禁用的一级致癌物,1Kg含百万根尖针!为何我国随处可见

被60多国禁用的一级致癌物,1Kg含百万根尖针!为何我国随处可见

青栀伊人
2024-05-16 22:06:07
手机行业诞生“新机皇”,3分钟打破销量纪录,2亿像素+骁龙8Gen3

手机行业诞生“新机皇”,3分钟打破销量纪录,2亿像素+骁龙8Gen3

科技阿维
2024-05-25 20:32:47
闹大了!上海一女子称三代都是税务局人,评论炸锅,官方回应来了

闹大了!上海一女子称三代都是税务局人,评论炸锅,官方回应来了

鹏飞深文
2024-05-01 14:42:24
几十年前,人人肚子里几乎都有蛔虫,为何现在很少听说过了?

几十年前,人人肚子里几乎都有蛔虫,为何现在很少听说过了?

史说历史
2024-04-29 15:35:53
人多就有用吗?澳军一个连和志愿军30人拼刺刀,一回合就损失80人

人多就有用吗?澳军一个连和志愿军30人拼刺刀,一回合就损失80人

清清河边草
2024-05-25 07:46:30
朱立伦话音刚落,“中国台湾省”在联合国刷屏,27国作出最终选择

朱立伦话音刚落,“中国台湾省”在联合国刷屏,27国作出最终选择

功标青史
2024-05-25 17:59:44
一个网友分享了他的公积金,可以计算出这位网友月收入4万以上。

一个网友分享了他的公积金,可以计算出这位网友月收入4万以上。

知秋侃史
2024-05-19 22:16:02
两性漫画:新 手 后 庭 开 发 指 南

两性漫画:新 手 后 庭 开 发 指 南

坟头长草
2024-05-21 11:48:12
这谁顶得住嘛!泰勒·斯威夫特这身材,这才是尤物啊!

这谁顶得住嘛!泰勒·斯威夫特这身材,这才是尤物啊!

冷却爱情
2024-04-25 18:28:15
2024-05-27 02:04:49
小钱谈钱币
小钱谈钱币
一个热爱纪念币的90后
163文章数 82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头条要闻

李强赴韩先后会见尹锡悦、岸田文雄 释放多个重要信号

头条要闻

李强赴韩先后会见尹锡悦、岸田文雄 释放多个重要信号

体育要闻

俄媒:巴黎接近签下萨福诺夫,转会费可能接近1500万欧

娱乐要闻

霍启仁求婚成功,郭晶晶要有妯娌了

财经要闻

李嘉诚,为何频频“打折卖楼”?

科技要闻

刘强东:只要拼搏公司永远不会辞退你

汽车要闻

底盘升级/首搭DM5.0混动技术 比亚迪秦L到店

态度原创

艺术
本地
房产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本地新闻

2024沈阳皇姑第二届半程马拉松

房产要闻

超高性价比!仁恒长天云汀价格曝光!近500套房源一次砸出!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军事要闻

消息人士:普京欲以承认当前战场线的协议来停止战争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