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之所以有人觉得贵阳消费高,也是对比出来的结论,本来高低就是相对而言,主要看参照体系是什么。
这就要从贵阳的地缘区位和人口结构说起了。
贵阳是一座内陆城市,不沿边、不沿海,不沿江,位于贵州的中部黔中地区,距离省内其他市州的距离都大致比较平均,算得上是几何中心。
过去的年代,贵州的交通不发达,外省市的人到贵州的省会的人,并没有如今这么多,现在贵州高铁四通八达,东面是湖南湖北,南面是广西广东,西面有云南,北面是四川重庆,可以说算得上的西南腹地的枢纽了,贵阳的高铁也越来越接近“米”字型。
倒不是说交通便利了,导致物流成本降低,虽然也有这个因素,但是在很多人的主观感受上,物流便利带来的成本降低,对于不少人对消费高低的主观感受和判断的影响,毕竟有限,真正影响判断的,还是对比。
说到对比,就要从贵阳的人口结构说起,过去,贵阳没有那么多外地人,很多是贵州本土各省市的,比如遵义、毕节、安顺、六盘水等,但是现在,贵阳也有很多外省市人口入驻。
就拿贵州省内各地人的感受而言,其实也是不尽相同的,比如比较富庶的一些地区,比如仁怀、盘州等地的人,到贵阳来,几乎也不会觉得贵阳的消费高到哪里去,毕竟如果拿他们家乡当地来对比,贵阳作为省会,物价还算是比较能够接受。
但是,如果是一些经济相对没那么富庶的地方,来到省城,在消费上的感受上,如果和自己老家的市县,甚至乡镇对比,肯定是会有一定落差的,所以就会觉得消费高,而且这部分人,真实到沿海、发达的一线、二线城市有过生活经历的人,比例也不大。
但凡有过在外省市,特别是发达的东部地区,比如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有过生活经历甚至是旅居史的,有的可能还有港澳、海外等生活经历,按道理来说,这些人的消费能力相对来说并不低,如果让他们来感受,可能会觉得贵阳的物价非常有性价比。就拿贵阳的房价和房租而言,可以说是我去过的二线城市里面的价格洼地了。
举个最直白的例子,如果你在上海吃过60~100元一碗的蟹黄面,在香港机场吃过80元一碗的云吞面,那么你到贵阳来吃一碗20元一碗的羊肉粉,肯定不会觉得贵阳的物价高,相反,如果没有其他发达城市的生活经历,拿如果拿乡镇、县市的消费水平对比,那自然会觉得20元一碗的羊肉粉消费高。
所以,消费高与低,其实每个城市都是会有一定的市场调节的,毕竟,至于个人主观的高低感受,更多还是取决于自我的生活阅历,以及参照系的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