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曾说过一句话,教育会一直在,但是新东方不会一直在,大家以为说的是玩笑话,或许当时的他也没想到这么快教培行业就受到了如此大的打击。
“双减”政策的下发,预示着教育行业要走向最原始的初衷,培养合格的人才,而不是填鸭式的学生。补习行业为此受到重创。
这个假期大家也应该发现了,很多补习班都分分大门紧闭,完全没有了往日熙熙攘攘的热闹景象。
政策规定学生假期期间不允许补课,同时也不允许学习超出教材范围的知识点,非学科培训机构更是直接禁止以任何形式对学生进行学科培训。
在这样的政策施压之下,对很多违规的培训机构来说是致命的打击,这次国家之所以下决心整顿教育行业,是因为培训行业逐年猖狂的乱象。
过分营销制造恐慌,只为了你的钱包
想一下,在培训机构没有这么多的时候,我们对于学生的要求就是好好写作业,然后就可以出去玩了。
但是随着培训机构越来越多,他们会向学生家长制造恐慌,好像学生的玩耍是在浪费时间,是在耽误前途。
他们会让你觉得所有的学生都在努力奋斗,只有你放任他玩,耽误了学业,你是一个不合格的家长。
在这种恐慌氛围的渲染下,有第一个出来补课的学生,就会有第二个,随后越来越多。直到放学后的小区里,没有学生玩耍的影子了。
过分地鼓吹自己的老师是怎么高学历,高资质,培养了多少名牌大学的学生,其实都是宣传的噱头而已。
还有说按照我们的学习法,让你的孩子一个学期超越班级所有人。一年下来在学校名类前茅。学习没有捷径,一切都是为了家长掏腰包而已。
到最后家长发现家里的学生在学校的名次并没有什么变化,因为现在大家都在补课,原来大家都不补课,算来算去还在一条线上。
这一系类操作下来,孩子的压力倍增,没有放松的时间,家长的压力也随着额外增加的开销而增大,和最后赚得盆满钵满的培训机构。
超纲教学,打乱学习进度
现在很多培训班都打着超前学习的旗号,提前学习你的课程,让学生在班级里名类前茅。这种其实没有什么意义。
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培训机构把本不属于学生这个阶段学习的知识,给他塞到脑子里,容易出现学生脑子里的知识点连接不上。
每个知识点都是独立的,没有关联性。随着学习节奏的加快很容易就忘了。而且学校的老师都会讲解的。
如果提前学了,老师讲的时候学生容易出现不感兴趣的现象,觉得自己都会。最后得不偿失,反而耽误学业
分析:高考的每个知识点老师都会讲到,如果一定要去补习班,莫不如选择一个复习为主的,方便学生查缺补漏巩固知识。
补习班另出新招,家长不甘心“躺平”
不给我出路我就自己找出路,被限制了的补习班出了新的花招,家长们也都一一迎合,不甘心自己家学生落人其后
一:一对一家教,不让培训班教学之后,家教行业火了,而且价位水涨船高,比原来赚得还多了。
二:老破小教室,找一个不显眼的地方,甚至连招牌的都没,靠当地人的口口相传来招生源,教育机构很难注意到他们。
三:新奇方式,书店里卖高价练习册,赠送老师讲解服务。水吧的高价水,买一杯可以坐两个小时,有老师讲课的表演。都是挂羊头卖狗肉。
家长却不以为意,像对待之前的培训班一样,继续对比着这些精心包装的“培训班”,用心给自己家孩子挑选一个好地方!
就业的压力,和高考的严格,没有办法让家长们,在政策之后直接冷静地对待学生的学习成绩。毕竟这么多年的观念让家长感到很焦虑。
分析:要想解决培训班的问题,除了大力的整顿之外,最重要的根本是解决家长对于学生学习成绩和未来就业的恐慌。
笔者寄语:这次的“双减”政策其实不单单是国家减轻学生的负担,更是减轻了家长的负担,但是多年的习惯很难改变。
有需求就有市场,如果家长在本质上的观念不改变的话,违规培训班就只是换一种形式出现在大家身边而已。
今日话题:你对学生补课这件事怎么看?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