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古称豫章、洪都,地处江西中部偏北,鄱阳湖西南岸,有“粤户闽庭,吴头楚尾”、“襟三江而带五湖”之称,南昌因“昌大南疆、南方昌盛”而得名,初唐四杰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称其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
下面的这组老照片拍摄于1930年的南昌,通过这组老照片,带大家去看看90多年前的南昌的样子。图为1930年繁忙的南昌码头,南昌自古就颇得地理之利,长江以南的南北向水道,当时只有赣江和湘江有舟楫之便。而南昌又是一座水城,据赣江、抚河下游,处江湖之间,城郊河道湖汊纵横交错,与环绕外围的江河互相沟通,郊外渡口、驿站林立,水运交通非常发达。
1930年的东湖公园,东湖位于南昌城内东南隅,湖水来自赣江,湖内有三座小岛,俗称三洲即百花洲,自唐以来,东湖即为著名风景湖。
1930年的南昌东湖百花洲。90多年前的洲上楼阁亭台有十多处,湖光洲景美如画。
1930年的南昌,从高处远瞰南昌城。南昌城原来共有7座城门,分别为德胜门、永和门、顺化门、进贤门、惠民门、广润门、章江门。1927年至1928年,南昌城墙被全部拆除。
1930年的娄妃墓,位置在塘子河南昌港附近。娄妃原名娄素珍,朱元璋五世孙宁王朱宸濠之正妻,朱宸濠一意孤行谋反,被王阳明率明军所败,娄妃则投江自尽,王阳明感念她的贤烈收其尸葬之。
1930年的南昌绳金塔。位于原南昌城进贤门外,始建于唐天祐年间(公元904~907年),相传建塔前掘地得铁函一只,内有金绳四匝,古剑三把,金瓶一个,绳金塔因此而得名。绳金塔素有“水火既济,坐镇江城”之说,是南昌人的镇城之宝。
1930年的南昌文庙,文庙亦称孔庙,是历朝祭祀孔子的庙宇,南昌孔庙建于宋代,初始规模不大,至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作了一次增修与扩建。30年代的南昌孔庙广场前形成了千奇百怪、包罗万象的“九流”露天市场,百业杂集罗列其中,风味小吃摊贩,江湖卖艺者,说书的,拉洋片的、耍猴戏的,均集中于此。每逢节日,游人更是接踵而来,热闹非凡。
1930年的南昌,一家中草药店铺门前挂满了正在晾晒的各种草药。
1930年的南昌郊外,大片的水田阡陌纵横,一派优美的田园风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