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菁菁校园,
手机成了一个令人头疼的“麻烦”,
“机不离手”不再只是成年人的生活日常。
该不该带手机进校园?
一直是网友们热议的话题。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老师也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通知一发布,硬性破解“手机困局”,并很快引发广泛关注。那么,我市中小学生们上课会不会带手机?对于“该不该带手机进入校园”持什么态度?小编随机走访了我市3所中小学校,听听各方声音。
学校:早已实施相关“禁令”
其实,“该不该带手机进校园”这个话题早有说法。实际上,我市中小学早已要求将智能手机“拒之门外”。《通知》发布后,学校更加强管理学生手机问题。
“我们学校早在建校之初就已明文规定不准学生带手机入校,如今几乎没有发现学生带手机入校的现象。”启东市第一中学是寄宿制高中,该校副校长陆健认为,高中阶段学习任务吃紧,手机没有必要带进校园。如今智能手机功能五花八门,不仅可以打电话,还能上网、游戏和社交等,自控能力弱的学生就很容易沉迷其中,耽误学习。
据了解,市一中在宿舍区、超市等地方安装了100多台公用固定电话,学生如需打电话可以使用固定电话联系家长,确保学生与家长沟通顺畅。
在启东市实验小学和折桂中学,禁止带手机入校的规定也实行多年。“智能产品品牌众多,也容易引发学生的攀比心理。”实验小学德育处主任顾锋峰说,学校不仅禁止手机入校园,而且禁止携带智能手表。
随着《通知》的发布,学校老师布置作业也重回传统“抄黑板”模式。老师们纷纷表示,日常作业均由学生自己手抄,防止学生们以写作业的名义玩手机。
学生:应拿得起放得下
当下,手机中的各种游戏、直播、短视频等,使得未成年的学生们更多被吸引。《通知》发布后,他们也逐渐意识到带手机进校园的危害性,纷纷认同禁止带手机进课堂的规定。
“如今的智能手机功能强大,我们抵制诱惑的能力还不够,带进课堂会让我们分散注意力。”折桂中学初三学生施禹希学生认为,学生应以学习为主,手机没有必要带进课堂。
启东市第一中学高二学生朱景熙也表示,中小学生不该带手机进校园,但课余时间使用手机有利也有弊。“我在学习之余会用手机浏览时政新闻,查找一些学习资料,拓宽知识面。”朱景熙说道,但自控能力不强的学生很容易成为“手机控”,耽误学习。
家长:支持和担忧并存
禁止学生把手机带进校园,家长们都直言是个好规定,必须支持。“现在的智能手机很容易让孩子沉迷其中,既会影响学习又损害视力,甚至有的孩子还会接触到暴力、色情等不良内容。”家长陈女士坚持认为,中小学生不应该带手机入校。
但有的家长表示担忧,孩子们下课回到家中,会不会“报复性玩手机”?“我们成年人有时候玩手机还会失控,何况是未成年的孩子呢?”家长沈女士表示,在孩子学习之余会允许他适当地刷会手机,但会有效控制好使用手机的时长。家长们也要言传身教,善于去引导,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防止孩子失控。
其实,手机本身不是问题,怎么正确引导学生们使用手机才是根本,学校和家长应通过日常教育,让孩子们提升媒介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使他们面对手机“拿得起放得下”。
各位看官,你认为中小学生该不该带手机?
在留言区说出你的看法吧~
来源:启东融媒体记者 龚圣云 袁竞 汤钦云 高裕陶(实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